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2課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 導學案(含答案)高中歷史統編版(部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2課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 導學案(含答案)高中歷史統編版(部編版)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簡介

第22課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
【課標要求】
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了解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罪行。
【學法指導】
1.掌握日本發動并逐步擴大侵華戰爭的史實,認識中國軍民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的表現。
2.了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理解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3.通過對圖文史料的探究,了解侵華日軍的滔天罪行,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從而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重點難點】
1.重點: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的主要史實。
2.難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歷史意義。
【學習過程】
一、局部抗戰
1.日本局部侵華
(1)背景
①主要原因:1927年6月,日本召開東方會議,確立了侵略中國的總方針。
②現實原因:1929年秋,資本主義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日本為擺脫困境,急于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
(2)過程
九一八事變 1931 年9 月18 日,日本借口“柳條湖事件”,制造九一八事變,標志著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
一·二八事變 1932 年1 月28 日,日軍在上海挑起侵略戰爭
建立偽滿洲國 1932年3 月,日本扶植溥儀在長春建立偽滿洲國
華北事變 1935年,日本逼迫國民政府簽署協定,實際上控制了熱河、河北、察哈爾三省,又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
2.國共對日政策
(1)國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方針,實行不抵抗政策,幻想依賴國際聯盟迫使日本撤兵。
(2)中國共產黨:1935年,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3.抗日救亡運動
愛國軍人 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十九路軍在上??谷眨?933年長城抗戰
東北人民 東北人民革命軍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下堅持抗戰
青年學生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發動一二·九運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抗日救亡運動掀起高潮
共產黨員 1936年,東北抗日聯軍在共產黨員楊靖宇、趙尚志等領導下浴血奮戰
4.西安事變
(1)背景: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北地區實行聯共抗日。
(2)過程: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以武力逼蔣抗日。
(3)結果: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4)影響:成為扭轉時局的樞紐。它促進了中共中央聯蔣抗日方針的實現;十年內戰的局面基本結束,全國團結抗戰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全國抗戰的開始
1.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向宛平城射擊,炮轟盧溝橋,中國守軍奮起還擊。全國抗戰由此開始。
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1)廬山談話:7月17日,蔣介石發表了準備抗戰的講話。
(2)洛川會議:1937年8月下旬召開,通過了《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和《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形成。
(3)軍隊改編:紅軍主力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
(4)實現合作: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國共合作抗戰宣言。第二天,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國共第二次合作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國共產黨在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鞏固和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三、日軍的侵華暴行
1.大屠殺和大轟炸
(1)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進行了持續六周的燒殺劫掠,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萬人以上。
(2)重慶大轟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軍對重慶進行了長達五年半的戰略轟炸和無差別轟炸,死者超過1萬人。
2.殖民統治
(1)政治上:實行“以華制華”方針,在占領區扶植傀儡政權。
(2)經濟上:實行“以戰養戰”。對占領區大肆進行野蠻的經濟掠奪;實行“糧食統制”,強行“征購”和“配給”;強迫青壯年到日本和中國東北做苦力。
(3)軍事上:在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推行“治安強化運動”,進行瘋狂“掃蕩”。
3.踐踏國際公法,實施細菌戰,殘殺中國軍民。
4.在中國強征隨軍性奴隸,推行“慰安婦”制度。
【問題探究】
材料一 總而言之,國共合作主導下的國民革命,是一場更富有現代意義的社會革命性質的大革命。與辛亥革命相比,這場革命與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變遷更加密切相關,革命的社會動員程度和民眾參與積極性更加高漲,是在對政治共同體作出新的解說(新三民主義)的前提下,由一個新的政治上層來取得政權,建立起更強有力的政治體制。它反映的歷史主流,是在中國建立起對外自主獨立的、對內具備有效權力和權威體系的統一的現代民族國家。
——陳勤、李剛、齊佩芳《中國現代化史綱·無法告別的革命》
材料二 但無論如何,中國都能與兩者(蘇聯人民戰線與英美民主聯盟)很好地協調起來。中國是一個合格的反法西斯主義國家,同時,它能被英美民主聯盟接受為一名,不妨說,光榮的成員。至少在亞洲的環境中,蔣介石領導下的統一的中國表現出戰時所能期望的民主。當時盡管很少有人聲稱中國正在為民主而戰,但是十分明顯,中國人民正拒絕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樣的搶劫和屠殺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個1938年,中國人民的英勇抵抗贏得了美國和英國的敬佩。
——[美]費正清、費維愷《劍橋中華民國史》
國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別是什么?各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提示】目的:第一次國共合作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和統一中國;第二次國共合作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解放。作用:第一次國共合作發動了史無前例的國民革命,它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為中國革命的繼續前進奠定了基礎;第二次國共合作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起來,共同進行了艱苦抗戰,打敗了日本法西斯,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
【本課小結】
【鞏固練習】
1.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召集緊急會議商討對口方略。1933年,日軍進犯山海關。中國共產黨適時提出聯合全國各種軍隊一致抗日的主張。當時駐守長城防線、察綏地區的國民黨軍隊以及長城內外的義勇軍,先后進行了長城抗戰、察哈爾抗戰等。這表明( )C
A.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B.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
C.民族危機促進局部抗戰發展 D.民族危機促進國共矛盾緩和
2.是近代中國某一事件的主張:①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救國;②停止一切內戰……⑦確實遵行總理遺囑;⑧立即召開救國會議。這些主張( )B
A.推動了國民革命的蓬勃開展 B.有利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
C.體現了中共反蔣抗日的政策 D.有利于改善抗日根據地的處境
3.抗戰期間,日本在青島各級各類學校開設日語課,逼令學生在生活、學習中使用日語且組織名目繁多的日語雄辯會、日語作文比賽等活動。與此同時,他們極力壓縮漢語和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課時,其他中小學課程也經常被日語課擠占。材料表明日本教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C
A.消除中日隔閡,實現共存共榮 B.推廣教育經驗
C.實行文化殖民,泯滅中華民族意識 D.推行社會教育
4.“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謠反映了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D
A.得到了海外華僑的大力援助 B.進行了正面戰場的抗戰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D.實行了全民族團結抗戰
5.1937年,中國代表顧維鈞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說:“目前遠東和平的恢復與維護,要求其他與會各國采取道義上的、物資上的、財政和經濟上的具體行動?!狈駝t,遠東的暴力和動亂“就會達到不經受另一次世界大戰的考驗和磨難,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A.爭取各國對華同情和幫助 B.警示世界大戰爆發的可能性
C.批評列強對日的綏靖政策 D.敦促列強維護原有世界格局
6.據統計,日本在淪陷區成立的偽中央儲備銀行發行的“中儲券”,1941年年初的發行量為1370萬元,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發行量增至初發時的43萬倍?!爸袃θ钡拿嬷狄惨辉贁U大,致使物價上漲了12700多倍。這一現象折射了(  )B
A.中國人民拒絕使用“中儲券” B.日本大肆掠奪中國的財富
C.社會環境混亂造成貨幣貶值 D.日本向中國轉嫁經濟困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普宁市| 长寿区| 福清市| 建阳市| 阿瓦提县| 岚皋县| 大庆市| 璧山县| 平昌县| 台江县| 阳谷县| 巍山| 贡嘎县| 漳州市| 通道| 平遥县| 乌兰浩特市| 江孜县| 凭祥市| 利辛县| 彭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来安县| 三河市| 保康县| 炉霍县| 达孜县| 张掖市| 株洲市| 保靖县| 蓝山县| 思南县| 东源县| 通化县| 阳东县| 昌平区| 冷水江市| 师宗县| 同仁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