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16講氮及其化合物診斷性評價(2021·廣東1月適應性測試,10)部分含氮物質的分類與相應氮元素的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可經催化氧化生成bB.b為紅棕色,可轉化為cD.d的溶液與Cu反應可生成b或c√ 一.N2氮的固定自然固氮人工固氮生物固氮仿生固氮催化劑高溫、高壓N2 + 3H2 2NH3N2+O2==2NO放電或高溫N2+3Mg==Mg3N2點燃以上反應表現了N2的哪些性質?游離態→化合態氮氣的結構電子式、結構式與哪一個分子互為等電子體氮氣的其他常見用途文物館將貴重文物保存在氮氣中醫療上,液氮是常見的冷凍劑實驗裝置中經常通入氮氣的目的二.NO與NO2NO NO2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毒性與水反應與氧氣反應是否為酸性氧化物信使分子(修復神經元)(擴張血管等)NO搶占O2位點(NO比CO更容易結合)光化學煙霧2N2H4 + N2O4 == 3N2 + 4H2ON2O4 2NO2點燃火箭燃料雷雨發莊稼對應的化學原理除雜問題:NO(NO2);NO2(NO)氮氧化物的尾氣處理堿液吸收催化轉化(用CO還原NO,用NH3還原NO2)NA題考點(4.6 g NO2和N2O4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目)平衡考點【2NO2(g) N2O4(g) △H < 0 】混合溶于水考點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2CO+2NO三.HNO3硝酸是一種無色、易揮發、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沸點為83 ℃,密度為1.42 g·cm-3具有酸的通性具有強氧化性離子共存問題Cu+4HNO3(濃)=Cu(NO3)2+2NO2↑+2H2O【1412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8324】濃硝酸的還原產物是NO2,稀硝酸的還原產物是NO以上反應,分別體現硝酸的什么性質?待銅與硝酸反應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這時Cu片上又有氣泡產生,原因是?與非金屬單質反應C + 4HNO3(濃)=CO2↑ + 4NO2↑ + 2H2O△自身發生氧還4HNO3 =4NO2↑ + O2↑ + 2H2O光照加熱條件下,你覺得Fe與HNO3反應的產物是什么,與反應物的量有什么關系?常溫下,濃硝酸與濃硫酸相似,也能使鋁、鐵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鈍化,所以可以用鋁質或鐵質容器盛放濃硝酸。硝酸在有機反應中的應用苯的硝化反應(濃硝酸,取代反應)甲苯的硝化反應(濃硝酸,取代反應)丙三醇與硝酸合成硝酸甘油含有苯環的蛋白質顯色反應(濃硝酸,顯色反應)硝酸與硝基的關系硝基能發生的典型反應是?概念辨析1.固氮反應一定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2.N2與O2在放電條件下直接化合成NO2( )3.可用NO2與水反應制取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4.利用AgNO3、CCl4和蒸餾水均可鑒別NO2和溴蒸氣( )5.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終無明顯現象( )√××√×6.常溫下,鐵、鋁在濃硝酸中的鈍化為化學變化( )7.可用稀HNO3與FeS固體反應制取H2S( )8.銅、碳分別與濃HNO3反應,都體現了濃硝酸的強氧化性和酸性( )√××10.Cu在KNO3溶液和稀H2SO4中均不溶解,但能溶解在其混合液中( )11.試管內壁上的銀鏡可用稀HNO3除去,也可用氨水除去( )12.濃HNO3和氯水均用棕色試劑瓶保存,其原理相同( )13.濃HNO3濺到皮膚上,皮膚會變黃( )√√×√√四.NH3電子式、結構式、極性、中心原子雜化類型、VSEPR模型在配位化合物中經常做配體,N提供孤電子對密度、氣味、溶解性(易溶于水的原因、噴泉實驗)、沸點化學性質堿性氣體:與水反應堿性氣體:與酸性的氯化氫氣體反應(白煙),與CO2反應生成尿素還原性氣體:催化氧化【4546】濃氨水檢驗氯氣管是否漏氣【8NH3+3Cl2=N2+6NH4Cl】實驗室制備氨氣發生裝置 除雜裝置 收集裝置 驗滿裝置 尾氣處理反應原理? 除雜試劑? 收集方法? 驗滿試劑? 吸收試劑?快速制備NH3五.NH3·H2O堿性,Kb不穩定性微粒組成:三分子三離子Al(OH)3的制備銀氨溶液的配制銅氨絡合離子的結構NH3·H2O NH3↑+ H2ONH3·H2O NH4++OH Kb=[Ag(NH3)2]OH在試管里加入 1 mL2% 的AgNO3 溶液,邊振蕩邊逐滴滴入2%氨水六.銨鹽銨態氮肥NH4Cl(俗稱氯銨)(NH4)2SO4(俗稱硫銨)NH4HCO3(俗稱碳銨)NH4NO3(俗稱硝銨)都是無色或白色晶體易溶于水NH4Cl===NH3↑+HCl↑△NH4HCO3===NH3↑+CO2↑+H2O△3(NH4)2SO4===3SO2↑ + 6H2O↑+ 4NH3↑+ N2↑ (不要求)△銨態氮肥為什么不可以跟草木灰(主要成分為碳酸鉀)混合使用?適應在酸性土壤中生長的植物為什么優先使用銨態氮肥?硝酸銨用作炸藥,分解產物均為空氣的成分 NH4+NH3與堿共熱NH3·H2O NH3↑+ H2ONH4+ +OH-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沾有鹽酸的玻璃棒有白煙生成概念辨析1.所有銨鹽中N均呈-3價( )2.NH4Cl和NaCl固體可用升華法分離( )3.用濃氯化銨溶液處理過的舞臺幕布不易著火,其原因是氯化銨分解吸收熱量,降低了溫度;氯化銨分解產生的氣體隔絕了空氣( )4.草木灰(含K2CO3)與銨鹽混用降低肥效( )5.銨鹽加熱均易分解產生NH3( )6.在實驗室中,可用加熱NH4Cl固體的方法制備氨( )√××√××7.加熱盛有少量NH4HCO3固體的試管,并在試管口放置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石蕊試紙變藍,說明NH4HCO3顯堿性(2017·全國卷Ⅱ,13B)( )8.用燒堿處理含高濃度 的廢水并回收利用氨(2017·天津,1D)( )9.NH4HCO3受熱易分解,因而可用作化肥(2019·江蘇,3A)( )10.氨氣使AlCl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反應中氨氣被還原(2017·北京,8D)( )×√××七.含氮物質的轉化(2022·河北三河市第一中學模擬)如圖是氮元素形成物質的“價—類”二維圖及氮循環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可通過雷電作用將b轉化為c,這是一種固氮方式②可通過加氧化劑將e轉化為f③a→c→d→f這幾個反應中,均發生了N元素被氧化的反應④g只具有氧化性,還可能與堿發生反應⑤將f轉化為d必須選用合適的還原劑才能實現⑥h可與f反應生成iA.①③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①④⑤√(2022·石家莊高三模擬)下列關于自然界中氮循環(如圖)的說法錯誤的是A.①和②均屬于氮的固定B.氫、氧元素也參與了自然界中的氮循環C.④中每生成1 mol ,消耗2 mol O2D.③和⑤過程中氮元素分別被還原和氧化√終結性評價1.(2022·江蘇,8)氮及其化合物的轉化具有重要應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將N2轉化為NH3B.侯氏制堿法以H2O、NH3、CO2、NaCl為原料制備NaHCO3和NH4ClC.工業上通過NH3催化氧化等反應過程生產HNO3D.多種形態的氮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環”√2.(2022·北京,12)某MOFs的多孔材料剛好可將N2O4“固定”,實現了NO2與N2O4分離并制備HNO3,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氣體溫度升高后,不利于N2O4的固定B.N2O4被固定后,平衡正移,有利于NO2的去除C.制備HNO3的原理為:2N2O4+O2+2H2O===4HNO3D.每制備0.4 mol HNO3,轉移電子數約為6.02×1022√3.(2017·北京,12)下述實驗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對比分析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① ② ③A.由①中的紅棕色氣體,推斷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B.紅棕色氣體不能表明②中木炭與濃硝酸產生了反應C.由③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性,生成的紅棕色氣體為還原產物D.③的氣體產物中檢測出CO2,由此說明木炭一定與濃硝酸發生了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