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49講烴的衍生物(鹵代烴、醇、酚)診斷性評價(2022·浙江6月選考,15)染料木黃酮的結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中存在3種官能團B.可與HBr反應C.1 mol該物質與足量溴水反應,最多可消耗4 mol Br2D.1 mol該物質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一、鹵代烴鹵代烴不是烴,是烴的衍生物溶解性:通常不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沸點、相對密度:①一般情況下,相同碳原子時,鹵代烴沸點、相對密度隨著鹵素原子數增多而增大②一般情況下,相同碳原子時,鹵代烴沸點、相對密度隨著鹵素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增大而增大化學性質δ-δ+由于鹵素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較強,使共用電子對向鹵原子偏移,碳鹵鍵極性較大。由于碳鹵鍵較容易斷裂,使得鹵代烴具有較強的反應活性。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H2O△反應類型:水解反應(取代反應)鹵代烴醇CH2CH2 + NaOH CH2=CH2 ↑ + NaBr +H2O醇△H Br反應類型:消去反應(不飽和度增加)鹵代烴烯烴請寫出以下鹵代烴水解的化學方程式?并將產物中的有機物命名CH3CHBrCH3CH3CHBrCH2Br2-丙醇1,2-丙二醇CH3CBr2CH3丙酮CH3CH2CHBr2丙醛預測:2-溴丁烷的消去產物CH3CHBrCH2CH3CH2=CHCH2CH3CH3CH=CHCH31-丁烯2-丁烯主要產物81%扎依采夫規則:當存在不同的消去取向時,通常氫是從含氫較少的碳上脫去而形成雙鍵上取代基較多的烯烴為什么要在通入酸性高錳酸鉀前先通入盛水的試管?除了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檢驗生成物?此時還有必要將氣體先通入水嗎?實驗回顧【鹵代烴的消去反應】思考1:如何檢驗溴乙烷中的鹵原子?思考2:水解反應和消去反應哪一個更適合檢驗鹵原子?思考3:鹵代烴可以通過哪些物質轉化得到?思考4:為何說鹵代烴水解時常伴隨消去?①不飽和烴與鹵素單質、鹵化氫等的加成反應②烷烴、芳香烴、醇等物質的取代反應氯乙烷二、醇醇的分類:飽和一元醇通式:CnH2n+1OH(n≥1)溶解性:醇分子易與水分子間形成氫鍵,飽和一元醇隨碳原子數的增加而降低;羥基個數越多,溶解度越大沸點:①高于相對分子質量接近的烷烴或烯烴;②隨碳原子數的增加而增大;③碳原子數相同時,羥基個數越多,熔、沸點越高密度:通常比水小化學性質反應物 反應條件 產物 新官能團 反應類型 斷鍵位置1 HBr 加熱 溴乙烷 鹵原子 取代反應 ②2 乙醇 140℃ 乙醚 醚鍵 取代反應 ①或②3 乙酸,濃硫酸 加熱 乙酸乙酯 酯基 取代反應 ①4 Na —— 乙醇鈉 —— 置換反應 ①5 濃硫酸 170℃ 乙烯 碳碳雙鍵 消去反應 ②⑤6 氧氣,Cu/Ag 加熱 乙醛 醛基 氧化反應 ①③7 酸性KMnO4溶液 —— 乙酸 羧基 氧化反應 不考慮圓底燒瓶中溶液的滴加順序?溫度升高的方式?溫度計位置?裝置B的作用?實驗回顧【醇的消去反應】極性物理性質溶解性化學性質取代反應、消去反應決定醇類 用途乙醇 燃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劑;體積分數為75%時可作醫用消毒劑甲醇 燃料乙二醇 重要化工原料,制造化妝品、防凍液等丙三醇 (甘油) 三、酚酚的結構特點:羥基與苯環直接相連最多幾原子共面?物理性質:常溫下微溶于水化學性質:①還原性苯酚具有還原性,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放置時間較長的苯酚,因部分被空氣中的O2氧化而呈粉紅色。②弱酸性【石炭酸】苯環對羥基的影響,使羥基H活潑,易電離出H+,顯酸性Ka=1.3×10-10,不能使酸堿指示劑(如石蕊)變色酸性: H2CO3 > 苯酚 >HCO3-③酚羥基的定位效應2,4,6-三溴苯酚苯酚與溴的反應很靈敏,可用于苯酚的定性檢驗和定量測定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得鄰、對位活化生成白色沉淀④顯色反應苯酚能與FeCl3溶液反應,使溶液顯紫色(紫色絡合物)酚類物質一般都可以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并不一定都是紫色)⑤縮聚反應,形成酚醛樹脂n +nHCHOH+(n-1)H2O注意:①苯酚有毒,濃溶液對皮膚有強腐蝕性,如皮膚不慎沾上苯酚溶液,應立即用乙醇沖洗,再用水沖洗。②苯酚還是衡量各種殺蟲劑活性劑的標準,一種殺菌劑的殺菌效力與苯酚的殺菌效力之比被稱為苯酚系數,該數值越大表示殺菌能力越強。③含酚廢水的處理方法有:萃取、活性炭吸附等物理方法、臭氧氧化法、微生物氧化法、納米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等。終結性評價(2021·河北,12改編)番木鱉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結構簡式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1 mol該物質與足量飽和NaHCO3溶液反應,可放出22.4 L(標準狀況)CO2B.一定量的該物質分別與足量Na、NaOH反應,消耗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6∶1C.1 mol該物質最多可與2 mol H2發生加成反應D.該物質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