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05練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第05練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一、思維的特征間接性 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概括性 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能動性 任何思維都是對認識對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對認識對象的機械反映。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二、思維的基本形態及其特征類型 形態 主要特征抽象思維 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反映認識對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推導性、思維表達的嚴謹性形象思維 在感覺、知覺和表象的基礎上,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維表達的情感性三、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 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 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公式 “A是A” “A不是非A” “A或者非A”要求 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 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錯誤表現 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 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 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四、科學思維的特征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 科學思維總是從實際出發,力圖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 科學思維總是通過對事物歷史與現實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并對事物的發展趨勢、發展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 科學思維能夠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接受實踐的嚴格檢驗,修正錯誤,堅持真理五、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一、單選題1.2022年5月,基于經濟下行風險,央行分兩次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此舉體現了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表明( )A.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又反作用于實踐B.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客觀對象C.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D.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是人腦的機能2.“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唐代詩人王維在詩中通過對景象(空山、深林、青苔等)的描寫,呈現了一種幽靜的境界,反映出作者愛好這種境界的心情。該詩所反映的思維形式( )①是運用聯想,想象等反映認識對象②能夠直接揭示思維的本質和規律③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④具有確定性、嚴謹性和情感性特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龍是炎黃子孫的圖騰,是先民對自然力量崇拜的產物。《廣雅》記載,有鱗的叫蛟龍,有翅膀的叫應龍,有角的叫虬龍,無角的叫螭龍。《爾雅翼》則稱“龍有九似”,即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上述對龍的形象的認識,從思維形態上看( )①《廣雅》運用了發散思維②《廣雅》運用了抽象思維③《爾雅翼》運用了綜合思維④《爾雅翼》運用了形象思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下列關于形式邏輯的觀點,說法錯誤的是( )A.形式邏輯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特別關注概念的問題B.學習形式邏輯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是學習廣義邏輯學的必經之路C.形式邏輯認為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主要取決于思想的結構形式D.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5.近年來,美國在亞太地區動作頻頻,大力推銷所謂“印太戰略”,美國“印太戰略”正成為集團政治的代名詞。美方打著促進地區合作的旗號,玩弄的卻是地緣博弈的把戲;高喊要回歸多邊主義,實際上卻在搞封閉排他的俱樂部;聲稱要維護國際規則,背地里卻在另搞一套自己的“幫規”。美國的做法( )①違反了排中律,犯了“兩不可”的錯誤②是自相矛盾的,其實質是推行霸權主義③違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換論題”的錯誤④違反了矛盾律,思維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錯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有人認為:網絡是虛擬空間,公民無需合理合法行使自己的各項權利;也有人認為:網絡是虛擬空間,不是虛假空間,公民必須合理合法行使自己的各項權利。小明既不贊成第一種觀點,也不贊成第二種觀點。小明的觀點實質上違背了( )A.同一律要求轉移論題 B.在是與非間騎墻居中C.排中律的明確性要求 D.矛盾律的一致性要求7.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因為( )A.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 B.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精準性C.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 D.科學思維的結論具有可檢驗性8.針對美國對我國的“芯片圍堵”,我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頻繁將我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的做法,干擾中美企業間的正常經貿往來合作,違背市場規律,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損害全球和平發展利益。這充分說明科學思維的特征是( )①追求認識的客觀性②運行方式的想象性③結果具有預見性④思維表達的情感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分析題9.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一再強調“新發展理念”這是在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我國提出“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依法治國”、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來又一重要發展理念,這些都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這些新思路、新理念為我們指明了奮斗目標和前進航向,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用邏輯與思維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上述材料體現了思維的哪些道理。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同學上課遲到,被老師罰站15分鐘。對此,班上的同學討論起來。甲同學認為,這是“變相體罰”。乙同學認為:“學生應該遵守校規,我不贊成不罰他;但是罰站很丟人,我也不贊成懲罰他。”同學丙立即反駁:“犯錯了不用受罰,遲到等于沒遲到,那要校規何用?”注:《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規定,教師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中,對違規違紀情節較為輕微的學生,可以實施包括“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等懲戒措施。運用“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的相關知識,對三位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1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階段、戰略環境,對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堅持問題導向,作出了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等13個方面的重大部署。這有利于推動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在機構設置上更加科學、在職能配置上更加優化、在體制機制上更加完善、在運行管理上更加高效,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改革永遠在路上。機構改革是一個過程,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貫徹落實,需要放到新時代背景下根據新的使命任務、新的戰略安排、新的工作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優化。結合材料,運用“領會科學思維”的有關知識,說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意義。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詳解】A:基于經濟下行風險調整金融政策,這表明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又反作用于實踐,A說法正確。B:材料強調思維的實踐中產生又反作用于實踐,不強調什么是正確的思維, B與題意不符。C:材料不涉及預期目的的實現,C排除。D:材料強調的是意識的產生與反作用實踐,沒有涉及思維是人腦的機能,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2.A【詳解】①③:唐代詩人王維在詩中通過對景象(空山、深林、青苔等)的描寫,呈現了一種幽靜的境界,反映出作者愛好這種境界的心情。該詩運用的是形象思維,是運用聯想,想象等反映認識對象,并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①③說法正確。②:抽象思維以概念、判斷、推理等反映認識對象,揭示思維的本質和規律,②說法錯誤。④:抽象思維具有概念性、指導性、嚴謹性特征,而形象思維具有情感性特征,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3.B【詳解】①:有鱗的叫蛟龍,有翅膀的叫應龍,有角的叫虬龍,無角的叫螭龍,是向不同的方向擴散的思維,因此是發散思維,①說法正確。②:《廣雅》中的記載運用的是發散思維,而不是抽象思維,②說法錯誤。③: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是分別認識對象的思維,是分析思維,而不是綜合思維,③說法錯誤。④:《爾雅翼》中對龍的各個部分作的形象概況,運用了形象思維,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4.A【詳解】本題為逆向選擇題。A:形式邏輯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特別關注推理的問題,A錯誤,符合題意,應選。B:學習形式邏輯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是學習廣義邏輯學的必經之路,遵循形式邏輯的規律與規則,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B正確,不符合題意,不選。C:形式邏輯認為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主要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C正確,不符合題意,不選。D:形式邏輯認為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主要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因此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D正確,不符合題意,不選。故本題選A。5.D【詳解】①③:美國的做法違反了矛盾律,而沒有違反排中律,也沒有違反同一律,①③不符合題意。②④:“美方高喊要回歸多邊主義,實際上卻在搞封閉排他的俱樂部”,可見美國的做法違反了矛盾律,思維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錯誤,美國的做法是自相矛盾的,其實質是推行霸權主義,②④正確。故本題選D。6.C【詳解】C:小明既不贊成第一種觀點,也不贊成第二種觀點。小明的觀點實質上違背了排中律的明確性要求,犯了“兩不可”的邏輯錯誤,C入選。B:小明既不贊成第一種觀點,也不贊成第二種觀點,是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度,而不是違背了“在是與非間騎墻居中”,B不選。AD:小明的觀點違背了排中律,沒有違背同一律和矛盾律,AD排除。故本題選C。7.C【詳解】A: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強調從實際出發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觀規律,選項與題干不構成因果關系,A排除。B:說法錯誤,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不是精準性,B排除。C: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體現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C符合題意。D:說法不嚴謹,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D排除。故本題選C。8.A【詳解】①③:我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頻繁將我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的做法,干擾中美企業間的正常經貿往來合作,違背市場規律,損害全球和平發展利益,體現了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結果具有預見性,故①③正確。②:形象思維具有運行方式的想象性,且與設問不符,故②不選。④:形象思維具有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且與設問不符,故④不選。故本題選A。9.①思維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任何思維都是對認識對象的反映,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對象。材料中這些新思路、新理念都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②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材料中的新思路、新理念是在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并為我們指明了奮斗目標和前進航向,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③正確的思維要以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在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下,人們的思維能夠更加自覺地走向科學。材料中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我國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和任務,作出了一系列科學決策。【分析】背景素材:貫徹發展思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考點考查:思維的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邏輯與思維的有關知識,從如何體現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黨的各種思維、指導思想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可聯系教材思維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的知識;關鍵詞②: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產生了指導思想,同時在新發展理念以及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社會發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可聯系教材思維和時間的關系的知識;關鍵詞③: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我國產生了許多切合實際的科學決策,指導我國的實踐→可聯系教材正確的思維要以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知識;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0.①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同學甲將“罰站15分鐘”等同于“變相體罰”,根據《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規定,二者并非同一懲戒措施,不符合思維確定性的要求,違背了同一律。②排中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他們都不成立,否則犯“兩不可”的錯誤。同學乙既否定了不罰同學甲,也否定了懲罰甲,不符合思維明確性的要求,違背了排中律的要求。③矛盾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他們都成立,否則犯“自相矛盾”的錯誤。同學丙否定了“犯錯不用受罰、遲到等于沒遲到”的觀點,符合思維一致性的要求,沒有違背矛盾律的要求。【分析】背景素材:教育懲戒考點考查: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養: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從邏輯與思維角度設置問題,需要調用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中的觀點。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同學甲將“罰站15分鐘”等同于“變相體罰”→可聯系教材知識同一律的要求,同學甲混淆了概念,違背了同一律;關鍵詞②:同學乙既否定了不罰同學甲,也否定了班主任懲罰甲→可聯系教材知識排中律的要求,犯了“兩不可”的錯誤;關鍵詞③:同學丙否定了“犯錯不用受罰、遲到等于沒遲到”的觀點→可聯系教材知識矛盾律的要求,符合思維一致性的要求,符合矛盾律。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1.①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正確認識不同社會實踐中的國情和世情,提高我們的政治站位,提升我們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②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有助于我們把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③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會在時間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有利于我們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接受實踐的嚴格檢驗,修正錯誤、堅持真理。【分析】背景素材: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考點考查:科學思維的特征及意義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政治認同【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領會科學思維的有關知識,從科學思維的特征及意義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階段、戰略環境,對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可聯系教材知識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提升我們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關鍵詞②:有利于推動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在機構設置上更加科學→可聯系教材知識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關鍵詞③: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貫徹落實,需要放到新時代背景下根據新的使命任務、新的戰略安排、新的工作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優化→可聯系教材知識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