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氯 單元復(fù)習(xí)課件(53頁) 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化學(xué)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氯 單元復(fù)習(xí)課件(53頁) 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化學(xué)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資源簡介

必修第一冊
第一章 物質(zhì)及其變化
單元復(fù)習(xí)一
思維導(dǎo)圖
物質(zhì)
純凈物
混合物
單質(zhì)
化合物
金屬單質(zhì)
非金屬單質(zhì)
氧化物



無機(jī)化合物
有機(jī)化合物
根據(jù)物質(zhì)組成是否單一
根據(jù)組成元素的種類
根據(jù)性質(zhì)的差異
根據(jù)組成的差異
……
一、物質(zhì)的分類與轉(zhuǎn)化
同素異形體
根據(jù)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大小
溶液
濁液
膠體
丁達(dá)爾效應(yīng)
1、酸
強(qiáng)酸:
弱酸:
H2SO4、HNO3、HCI
HCIO、H2CO3、CH3COOH
酸的通性
① 指示劑:
使紫色石蕊變紅,無色酚酞不變紅
+ 金屬單質(zhì)
鹽 + H2


+ 堿性氧化物
鹽 + 水
+ 某些鹽
酸 + 鹽
+ 堿
鹽 + 水


Cu(OH)2 +H2SO4 = CuSO4 + 2H2O
Fe + H2SO4 = FeSO4 + H2↑
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
BaCO3 + 2HCl = BaCl2 + H2O + CO2↑
強(qiáng)酸
弱酸
一、物質(zhì)的分類與轉(zhuǎn)化
NH3·H2O 、Cu(OH)2、Mg(OH)2、Fe(OH) 3
2、堿
NaOH、KOH、Ca(OH) 2、Ba(OH)2
強(qiáng)堿:
弱堿:
從堿性強(qiáng)弱
可溶性堿:
難溶性堿:
水中溶解性分
NaOH、KOH、Ca(OH) 2、Ba(OH)2、NH3·H2O
Cu(OH)2、Mg(OH)2、Fe(OH) 3
堿的通性
① 指示劑:
使紫色石蕊變藍(lán),無色酚酞變紅
+ 酸
鹽 + 水


+ 酸性氧化物
鹽 + 水

+ 某些鹽
堿 + 鹽
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一、物質(zhì)的分類與轉(zhuǎn)化
3、鹽
可溶性鹽:
難溶性鹽:
NaCl、AgNO3、CuSO4
CaCO3、BaSO4、AgCl
鹽的溶解性口訣
K+、Na+、NH4+、NO3-鹽均可溶;
SO42-鹽:BaSO4難溶
Cl-鹽:除AgCl難溶外,其余均可溶
CO32-鹽:大部分難溶,只有K+、Na+、NH4+鹽可溶
一、物質(zhì)的分類與轉(zhuǎn)化
4、氧化物:
僅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
從組成
從性質(zhì)
金屬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兩性氧化物
不成鹽氧化物
過氧化物
CO2、SO3
Na2O、CuO
Na2O2
和堿反應(yīng)僅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和酸反應(yīng)僅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Al2O3
一、物質(zhì)的分類與轉(zhuǎn)化
4、氧化物:
僅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堿性氧化物
“通性”
酸性氧化物“通性”

+ 堿
鹽 + 水

+ 水
酸(可溶性)

+ 堿性氧化物

CO2(少量) + 2NaOH = Na2CO3 + H2O
CO2 + H2O = H2CO3
CO2 + Na2O = Na2CO3

+ 酸
鹽 + 水

+ 水
堿(可溶性)

+ 酸性氧化物

Na2O + 2HCl = 2NaCl + H2O
Na2O + H2O = 2NaOH
Na2O + CO2 = Na2CO3
一、物質(zhì)的分類與轉(zhuǎn)化

不同類別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
一、物質(zhì)的分類與轉(zhuǎn)化
離子反應(yīng)
非離子反應(yīng)
根據(jù)是否有離
子參加或生成
化學(xué)反應(yīng)
氧化還原反應(yīng)
非氧化還原反應(yīng)
根據(jù)是否有
電子轉(zhuǎn)移
二、化學(xué)反應(yīng)分類
1、離子反應(yīng)
二、化學(xué)反應(yīng)分類
(1)大多數(shù)有機(jī)物:蔗糖、酒精、淀粉
(2)非金屬氧化物:CO、CO2、SO3
(3)非酸性氣態(tài)氫化物:NH3
物質(zhì)
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否導(dǎo)電
混合物
純凈物
單質(zhì)
化合物
電解質(zhì)
非電解質(zhì)
(自身電離)
(自身不電離)
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
強(qiáng)電解質(zhì)
弱電解質(zhì)
(完全電離)
(部分電離)
:強(qiáng)酸、強(qiáng)堿、鹽、
金屬氧化物
:弱酸、弱堿、水
離子反應(yīng)條件之一
(1)電解質(zhì)概念
1、離子反應(yīng)
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離解成自由移動(dòng)離子的過程。
①電離方程式
左邊化學(xué)式右邊離子符號(hào)
強(qiáng)電解質(zhì):完全電離,用“=”連接。
注意:多元強(qiáng)酸酸式鹽與多元弱酸酸式鹽的陰離子電離方式不同
(2)電解質(zhì)的電離
1、離子反應(yīng)
NaOH、 KOH 、 Ba(OH)2、 Ca(OH)2
① 強(qiáng)酸:
② 強(qiáng)堿:
③ 可溶性鹽:
H2SO4、HNO3、HCI
(3)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寫、拆、刪、查”四步
K+、Na+、NH4+、NO3-鹽均可溶......
能“拆”成離子的物質(zhì)
不能“拆”成離子的物質(zhì)
① 難溶物
② 弱電解質(zhì)
③ 氣體
④ 單質(zhì)
⑤ 氧化物
1、離子反應(yīng)
一看是否符合客觀事實(shí)
Cu + 2H+ = Cu2+ + H2↑
×
二看是否符合拆寫原則
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yīng)
CO32-+2H+= CO2↑+H2O
×
三看是否守恒(質(zhì)量、電荷)
碳酸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yīng)
CO32-+H+= CO2↑+H2O
×
四看是否化學(xué)計(jì)量數(shù)是否最簡
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yīng)
Ba2++ SO42-= BaSO4↓
×
六看是否符合陰、陽離子的個(gè)數(shù)配比
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反應(yīng)
Ba2+ + H+ + OH- + SO42- = BaSO4↓+H2O
×
(4)離子方程式書寫正誤判斷
五看是否漏掉離子反應(yīng)
1、離子反應(yīng)
三看
一看 顏色
二看 條件
三看 反應(yīng)
① 沉淀
② 氣體
③ 弱電解質(zhì)
Cu2+(藍(lán)色)、Fe3+(黃色)、 Fe2+(淺綠色)、 MnO4-(紫色)等
酸性溶液、石蕊溶液變紅——不能存在能與H+反應(yīng)的離子
堿性溶液、石蕊溶液變藍(lán)、酚酞變紅——不能存在能與OH-反應(yīng)的離子
弱酸、弱堿、水
氧化性離子與還原性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復(fù)分解型:
氧化還原型:
Fe3+、H+/NO3-、H+/ClO-
Fe2+、I-、S2-
(5)離子共存問題解題思路
1、離子反應(yīng)
學(xué)
2、氧化還原反應(yīng)
二、化學(xué)反應(yīng)分類
“升、失、氧化、還原劑
降、得、還原、氧化劑”
氧化產(chǎn)物
還原產(chǎn)物
口訣
氧化性:
氧化劑___氧化產(chǎn)物
>
還原性:
還原劑___還原產(chǎn)物
>
2、氧化還原反應(yīng)
1、膠體的最本質(zhì)的特征是( )
A、屬于一種分散系
B、有丁達(dá)爾效應(yīng)
C、可以通過濾紙
D、分散質(zhì)粒子的直徑在1nm ~100nm之間
同步訓(xùn)練
D
2、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
①鐵 ②液氯 ③ Na2SO4 ④ NaCl固體 ⑤ SO2 ⑥ NaCl溶液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全部
C
3、寫出下列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1)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
(2)氧化鐵與鹽酸溶液反應(yīng)
(3)向NaOH濃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
(4)稀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yīng)
????????+????????????+=????????????++????????
?
Ca2++2OH- = Ca(OH)2↓
2H+ + SO42- + Ba2+ + 2OH- = BaSO4↓+2H2O
Fe2O3 + 6H+ = 3Fe3+ + 3H2O
4、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氫氧化鋇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
Ba2+ + OH- + SO42- + H+ = BaSO4↓ + H2O
B、氫氟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
H+ + OH- = H2O
C、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xì)怏w:
Ca(OH)2+CO2=CaCO3↓+H2O
D、碳酸鋇與鹽酸反應(yīng):
BaCO3 + 2H+ =Ba2++ CO2↑ + H2O
D
6、下列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 、 K+ 、 CO32-、H+
B、Fe3+、K+ 、 Cl-、 OH-
C、K+ 、NH4+ 、 H+ 、SO42-
D、 Ba2+、Cu2+ 、NO3- 、SO42-
7、下列離子在水溶液中,無色且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Fe3+ 、K+ 、NO3- 、Cl-
B. Ba2+ 、K+ 、Cl- 、OH-
C. H+ 、Mg2+ 、HCO3- 、SO42-
D. Na+ 、K+ 、MnO4- 、NO3-
C
B
必修第一冊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
單元復(fù)習(xí)二
思維導(dǎo)圖
思維導(dǎo)圖
一、金屬鈉的性質(zhì)
金屬鈉的性質(zhì)
① 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固體
② 質(zhì)地軟
③ 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
④ 熔點(diǎn)較低
⑤ 沸點(diǎn)較高
物理性質(zhì)
化學(xué)性質(zhì)
(2)與水反應(yīng):
2Na + 2H2O = 2NaOH + H2↑
(3)與酸反應(yīng):
(1)與非金屬的反應(yīng)
與氧氣反應(yīng)
與氯氣反應(yīng) 2Na + Cl2 = 2NaCl
點(diǎn)燃
與硫反應(yīng) 2Na + S = Na2S
?
“浮熔游響紅”
(4)與鹽反應(yīng):
2Na+2HCl = 2NaCl+H2↑
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
4Na + O2 = 2Na2O
?
2Na + O2 = Na2O2
總結(jié)
遇氧看條件,遇水生氫氣
遇酸酸優(yōu)先,遇鹽水在前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
Na2O
Na2O2
顏色狀態(tài)
氧元素價(jià)態(tài)
氧化物類型
生成條件
穩(wěn)定性
與水反應(yīng)
與CO2反應(yīng)
與HCl反應(yīng)
用途
白色固體 淡黃色固體
-2價(jià) -1價(jià)
常溫 點(diǎn)燃
Na2O+H2O=2NaOH
Na2O+CO2= Na2CO3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 + 2HCl = 2NaCl + H2O
2Na2O2 + 4HCl = 4NaCl + 2H2O +O2↑
堿性氧化物 過氧化物 (強(qiáng)氧化性)
不穩(wěn)定 穩(wěn)定
制備氫氧化鈉
制氧劑、氧氣面罩
加熱條件,氧氣
二、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性質(zhì)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
Na2CO3
NaHCO3
顏色狀態(tài)
溶解度
溶解中的熱量變化
溶液酸堿性
熱穩(wěn)定性
白色粉末 白色固體
易溶于水
堿性
易溶于水
堿性
放熱,溫度升高
吸熱,溫度降低
加熱,不分解
加熱,易分解
>
>
>
三、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
Na2CO3
NaHCO3
熱穩(wěn)定性
與酸反應(yīng)
HCl
與堿反應(yīng)
Ca(OH)2
與鹽反應(yīng)
CaCl2
與酸性氧化物反應(yīng)
CO32- + 2H+ = H2O + CO2↑
HCO3- + H+ = H2O + CO2↑
CO32- + Ca2+ = CaCO3↓
HCO3-(少) + Ca2+ + OH- = CaCO3↓+ H2O
2HCO3- (足)+ Ca2+ + 2OH- = CaCO3↓+ 2H2O + CO32-
CO32- + Ca2+ = CaCO3↓
不反應(yīng)
Na2CO3 + CO2 + H2O = 2NaHCO3
不反應(yīng)
?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受熱不分解


三、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碳酸鈉→ 碳酸氫鈉
轉(zhuǎn)化1


碳酸氫鈉→碳酸鈉
轉(zhuǎn)化1
用途






NaCl + NH3 + CO2 + H2O=NaHCO3↓ + NH4Cl
Na2CO3 +CO2 + H2O=2NaHCO3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碳酸鈉用來制玻璃、制肥皂、
造紙工業(yè)、紡織工業(yè)
碳酸氫鈉用作胃藥、滅火器、
食品工業(yè)中的膨化劑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侯氏制堿法原理
三、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



用鹽酸洗凈鉑絲(或光潔無銹的鐵絲)
將洗凈的鉑絲在火焰上灼燒至與原火焰顏色相同
蘸取待測物質(zhì)

在酒精燈上灼燒,并觀察火焰的顏色

用鹽酸洗凈鉑絲(或光潔無銹的鐵絲)
2、常見元素的焰色:鈉: 色,
鉀(透過藍(lán)色鈷玻璃觀察): 色
3、焰色試驗(yàn)屬于 方法(填“物理”或“化學(xué)”)
物理


1、操作步驟
四、焰色試驗(yàn)
銀白色金屬鈉
(Na)
表面變暗
(生成Na2O)
出現(xiàn)白色固體
(生成NaOH)
表面變成溶液 (NaOH潮解)
白色粉末狀物質(zhì)
(Na2CO3)
白色塊狀物
Na2CO3·10H2O
O2
風(fēng)化
CO2
H2O
H2O
[擴(kuò)展知識(shí)]Na長時(shí)間暴露空氣





氯氣的性質(zhì)
① 黃綠色氣體
② 具有刺激性氣味
③ 密度比空氣大
④ 可溶于水
⑤ 極易液化
物理性質(zhì)
化學(xué)性質(zhì)
(2)與非金屬反應(yīng)
(3)與水反應(yīng)
③ Cu + Cl2 —— CuCl2
?
② 2Fe + 3Cl2 —— 2FeCl3
?
① 2Na + Cl2 —— 2NaCl
?
黃色火焰,白煙
棕色煙,黃色溶液
棕黃色煙,藍(lán)綠色溶液
蒼白色火焰,白霧
H2 + Cl2 —— 2HCl
?
Cl2 + H2O —— HCl + HClO
(4)與堿反應(yīng)
Cl2 + 2OH- —— Cl- + ClO- + H2O
(1)與金屬反應(yīng)
制漂白液、漂白粉、吸收氯氣
強(qiáng)氧化性、弱酸性、不穩(wěn)定性
五、氯氣的性質(zhì)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區(qū)別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類別
顏色
性質(zhì)
純凈物
混合物
有氧化性,
無酸性和漂白性
有酸性,強(qiáng)氧化性,能漂白,消毒
只有Cl2
【注意】:氯水要放在棕色試劑瓶中避光保存,且不宜長期放置
只有酸性
Cl2,HClO,H2O
H+,Cl-,ClO-,OH-
分子:
離子:
離子:H+,Cl-
分子:H2O
混合物
黃綠色
淺黃綠色
無色
濃鹽酸
MnO2
尾氣裝置
收集裝置
1、氯氣的實(shí)驗(yàn)室制法:
MnO2 + 4HCl(濃) —— MnCl2 + Cl2↑ + 2H2O

(2) 裝置:
(1) 原理:
飽和食鹽水
——固液加熱型
——飽和NaCl(除HCl), 濃H2SO4(除H2O)
——向上排空氣法、排飽和食鹽水法
——用堿性溶液吸收,NaOH溶液
發(fā)生裝置
除雜裝置
六、氯氣的制備
注意: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氯氣
法1:濕潤的藍(lán)色石蕊試紙放在瓶口,是否先變紅后褪色 
法2:將濕潤的淀粉-KI試紙放在瓶口,觀察試紙是否變藍(lán)
2KI+Cl2=2KCl+I(xiàn)2
樣品     酸化液       白色沉淀
稀硝酸
AgNO3溶液
樣品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稀硝酸
AgNO3溶液
六、氯氣的制備
(3)如何確認(rèn)氯氣已經(jīng)收集滿?
2、CI-檢驗(yàn)的兩種方法
七、物質(zhì)的量
cB(溶液)
×V(aq)
N(個(gè))
n (mol)
÷NA
÷M(g/mol)
氣體體積V (L)
÷Vm
m(g)
(1)物質(zhì)的量是衡量物質(zhì)所含微觀粒子數(shù)目的物理量
符號(hào)n 單位是mol
1mol任何物質(zhì)所含的粒子數(shù)量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符號(hào)為NA),NA大約為6.02×1023mol-1
(2)摩爾質(zhì)量是單位物質(zhì)的量的物質(zhì)所具有的質(zhì)量
物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與其相對(duì)原子質(zhì)量或相對(duì)分子質(zhì)量的數(shù)值相同
符號(hào)M,單位為g/mol
七、物質(zhì)的量
1、相關(guān)概念
(3)同溫同壓下,任何氣體一定具有相同的氣體摩爾體積
阿伏加德羅定律:
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任何氣體的摩爾體積都約為22.4L/mol
0℃、101 kPa
符號(hào)Vm,單位為L/mol
七、物質(zhì)的量
1、相關(guān)概念
=
V1

V2
N1

N2
=
n1

n2
同溫和同壓下,同體積的任何氣體一定具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物質(zhì)的量)
(4)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zhì)B的物質(zhì)的量
符號(hào)為cB,單位為mol/L
七、物質(zhì)的量
1、相關(guān)概念
【相關(guān)計(jì)算】
②與質(zhì)量分?jǐn)?shù)的相互換算
①有關(guān)離子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計(jì)算
③有關(guān)溶液稀釋的計(jì)算
④有關(guān)混合溶液的計(jì)算
C(離子)= C(物質(zhì))× 離子下標(biāo)
c=1000ρ ω/M
n(溶質(zhì))=c1×V1= c2×V2
c混 V混 = c1 V1 + c 2 V2
2、配置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
計(jì)算 → 稱量 → 溶解 → 轉(zhuǎn)移
→ 洗滌 → 轉(zhuǎn)移(振蕩)→ 定容 → 搖勻 → 裝瓶
七、物質(zhì)的量
(1) 步驟:
cB=

nB
cB=

nB
主要看實(shí)驗(yàn)操作對(duì)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n、溶液體積V的影響
cB=

nB

cB比實(shí)際偏小
cB=

nB

cB比實(shí)際偏大
(2) 誤差分析:
2、配置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
七、物質(zhì)的量
定容;未冷卻轉(zhuǎn)移溶液
必修第一冊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
單元復(fù)習(xí)三
一、金屬鐵的性質(zhì)
金屬鐵的性質(zhì)
① 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固體
② 熔沸點(diǎn)較高
③ 密度比鈉大
④ 金屬通性
⑤ 導(dǎo)磁特性
物理性質(zhì)
化學(xué)性質(zhì)
(2)與酸反應(yīng):
(3)與鹽反應(yīng):
(1)與非金屬的反應(yīng)
與氧氣反應(yīng)
與氯氣反應(yīng) 2Fe + 3Cl2 = 2FeCl3
點(diǎn)燃
(4)與水反應(yīng):
3Fe + 2O2 —— Fe3O4
點(diǎn)燃
Fe + 2HCl = FeCl2 + H2↑
Fe + CuSO4 = FeSO4 + Cu
3Fe + 4H2O(g) —— Fe3O4 + 4H2
高溫
Fe
注意事項(xiàng)
H+、Cu2+、 S等
Cl2等
弱氧化劑
強(qiáng)氧化劑
Fe3+
Fe2+
化學(xué)式
FeO
Fe2O3
Fe3O4
鐵的化合價(jià)






質(zhì)
顏色狀態(tài)



溶解性




學(xué)

質(zhì)
穩(wěn)定性



與H+反應(yīng)



共性

是否為
堿性氧化物



+2
+3
+2,+3
黑色粉末
紅棕色粉末
黑色晶體(有磁性)
難溶于水
難溶于水
難溶于水
穩(wěn)定
穩(wěn)定
FeO+2H+=
Fe2++H2O
Fe2O3+6H+ =
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
氧化性:高溫下,都能被C、CO、Al等還原劑還原,最終生成鐵
二、鐵的氧化物性質(zhì)
鐵銹、赤鐵礦
磁鐵礦
6FeO+O2═2Fe3O4



三、鐵的氫氧化物性質(zhì)

Fe(OH)2
Fe(OH)3
制 法
穩(wěn)定性
與酸反應(yīng)
Fe2+ + 2OH- ═ Fe(OH)2↓(隔絕空氣)
Fe3+ + 3OH- ═ Fe(OH)3↓
極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
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Fe(OH)2+2H+ ═ Fe2++2H2O
受熱易分解
2Fe(OH)3 ═ Fe2O3 + 3H2O
Δ
Fe(OH)3 + 3H+ ═ Fe3+ + 3H2O
四、鐵鹽、亞鐵鹽
1. Fe3+與Fe2+的檢驗(yàn)
Fe3+:
加硫氰化鉀(KSCN)溶液,變?yōu)檠t色。
Fe2+:
加硫氰化鉀溶液無現(xiàn)象,
再加氯水(氧化劑)變?yōu)檠t色。
2.Fe、Fe2+、Fe3+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
氧化性
還原性
還原性
氧化性
Fe
Fe2+
Fe3+
氧化劑
( H+、Cu2+等)
還原劑
(C、CO等)
氧化劑
(Cl2、KMnO4 、H2O2等)
還原劑
(Zn、Fe、Cu等)
還原劑
(C、CO等)
氧化劑(Cl2等)
五、鐵合金
1.合金概念:
在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金屬或非金屬,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zhì),叫做合金。
2.鐵合金
含碳量2%~4.3%
生鐵:
含碳量0.3%~2%
鋼:
碳素鋼
合金鋼
低碳鋼
中碳鋼
高碳鋼
韌性、焊接性好,強(qiáng)度低
強(qiáng)度高,韌性、加工性好
硬而脆,熱處理后彈性好
在碳素鋼里加入一種或者多種合金元素,使鋼的組織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元素種類多,性能差異大)
不銹鋼
(特種鋼)
六、鋁及其化合物
1. 單質(zhì)鋁的化學(xué)性質(zhì):
(1)與非金屬單質(zhì)(O2)反應(yīng)
(2)與酸(HCl)反應(yīng)
(3)與某些鹽溶液(CuCl2)反應(yīng)
(4)與水反應(yīng)
(5)與某些堿溶液(NaOH)反應(yīng)
4Al + 3O2 = 2Al2O3
2Al + 6H+ = 2Al3+ + 3H2↑
2Al + 3Cu2+ = 2Al3+ + 3Cu
2Al + 6H2O = 2Al(OH)3 + 3H2↑
?
2Al + 2OH- + 6H2O = 2[Al(OH)4]- + 3H2↑
鋁只和強(qiáng)堿反應(yīng)
六、鋁及其化合物
2. 氧化鋁的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
致密的氧化鋁薄膜
(2)化學(xué)性質(zhì)
①與酸(HCl)反應(yīng)
②與堿(NaOH)反應(yīng)
氧化鋁只和強(qiáng)堿反應(yīng)
Al2O3 + 2OH- + 3H2O = 2[Al(OH)4]-
Al2O3 + 6H+ = 2Al3+ + 3H2O
白色固體,不溶于水;
六、鋁及其化合物
3. 氫氧化鋁的性質(zhì):
(1)物理性質(zhì)
(2)化學(xué)性質(zhì)
①與酸(HCl)反應(yīng)
②與堿(NaOH)反應(yīng)
氫氧化鋁只和強(qiáng)堿反應(yīng)
白色沉淀
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H)4]-
【小結(jié)】
Al、Al2O3、Al(OH)3 都是兩性物質(zhì)。
既能與酸反應(yīng);又能與強(qiáng)堿反應(yīng)
【考點(diǎn)一】鐵及其化合物的轉(zhuǎn)化
【例1】已知A為常見的金屬單質(zhì),根據(jù)下圖所示的關(guān)系:
(1)確定A、B、C、D、E、F的化學(xué)式,A為     ,B為     ,
C為     ,D為     ,E為     ,F為     。?
(2)寫出④⑤的離子方程式,⑧的化學(xué)方程式。
④  ,?
⑤  ,?
⑧  。?
Fe
Fe3O4
FeCl2
FeCl3
Fe(OH)2
Fe(OH)3
2Fe2++Cl2=2Fe3++2Cl-
Fe+2Fe3+=3Fe2+
4Fe(OH)2+O2+2H2O=4Fe(OH)3
【技巧點(diǎn)撥】(1)特殊顏色
①有色(紅棕色)溶液:Fe2+(淺綠色)、Fe3+(棕黃色)
②有色固體:Fe2O3(紅棕色)、Fe(OH)3(紅褐色)、FeSO4·7H2O(綠色)
FeO(黑色粉末)、Fe3O4(黑色晶體)、Fe(OH)2(白色)
(2)特殊性質(zhì)
遇SCN-顯紅色的只有Fe3+。
(3)特殊的轉(zhuǎn)換關(guān)系
【考點(diǎn)一】鐵及其化合物的轉(zhuǎn)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江市| 修武县| 南部县| 库尔勒市| 内黄县| 邓州市| 庆阳市| 青龙| 班戈县| 绵竹市| 浮山县| 海盐县| 蒲江县| 沭阳县| 冷水江市| 寻甸| 大港区| 榆社县| 沁水县| 潞城市| 旅游| 香格里拉县| 榆树市| 上饶县| 桓台县| 天柱县| 香格里拉县| 南开区| 神农架林区| 凌源市| 新沂市| 乐至县| 江陵县| 邓州市| 呼伦贝尔市| 邓州市| 包头市| 伊宁县| 应用必备| 凤城市|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