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中考名師導航】第三單元師長情誼一輪復習學案(教師版)(全國版)考點 中考命題預測 2024備考建議師生交往 師生交往屬于重要考點,通常以選擇、材料分析的形式進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結合名人尊師故事、老師關愛學生的事例、國家教師節表彰大會以及具體師生交往情境,理解掌握教師職業的的特點、如何對待不同風格的老師、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等。親情之愛 親情之愛基礎考點,一般以選擇、材料分析的形式進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結合“最美孝心少年”或“孝老愛親”模范的事跡、中學生與父母產生沖突的現象或事例、漫畫、名言警句等,認識和理解對中華“家”文化的解讀、孝親敬長的原因和要求、如何化解親子沖突、如何構建和諧家質庭等。【核心素養】1.學會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道德修養)2.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與教育,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能孝敬父母和長輩,增強與家人共創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和能力。(健全人格)【內容要求】理解中華民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考點1 師生交往1.教師職業的特點有哪些?(七上P61-62)①教師是一個古老的職業。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②在現代社會,教師已發展成為一種專門職業。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③今天的教師要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2. 時代發展對教師提出了哪些要求?(七上P62)時代在發展,教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為什么老師會有不同的風格?(七上P63)由于年齡、學識、閱歷、性格、情感與思維方式等差異,每位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表達方式不同,由此呈現出不同的風格。4. 如何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七上P64)①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②無論什么風格的老師都應該受到尊重。5.如何理解“教學相長” (七上P66)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一方面,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另一方面,我們與老師交流互動,也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6.怎樣建立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 (七上P66-67)①面對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主動參與、勤學好問。②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7.怎樣正確認識老師表揚和批評?(七上P67)①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②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8.如何對待老師的批評?(七上P67)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9.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是怎樣的?(七上P68)學生樂于學習,老師寓教于樂,師生之間彼此尊重、相互關心、攜手共進,是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10.如何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七上P68-69)①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②正確處理與老師之間矛盾。③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11. 為什么要尊重老師?(七上P61-69)①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②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③尊重老師,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作為“晚輩”的基本道德修養④老師是我們知識學習的指導者,也是我們精神成長的引路人。12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七上P64-69)①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②面對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主動參與,勤學好問。③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④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⑤正確處理與老師之間的矛盾。⑥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考點2 孝親敬長1.家對我們有什么意義?(七上P71-73)①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②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靠。③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2.為什么要孝親敬長?(七上P74)①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②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③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3. 如何孝親敬長?(七上P74-75)①盡孝在當下,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②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③與雙親長輩保持親近、融洽的關系,傾聽他們的心聲。④知恩、感恩,用行動表達感恩之情。4.如何理解家中的親情?(七上P76-78)①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是家庭中的親情之愛。②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同,但不否認親情的存在。③家庭結構改變,家中親情仍在。5. 我們與父母之間為什么會發生愛的碰撞?(七上P79-81)①進入初中我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和家人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面,我們希望父母像對待成人一樣尊重我們,不要過多干涉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對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時我們又覺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呵護。②我們開始審視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開始質疑父母,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與經驗。③作為兩代人,我們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沖突難以避免。6. 親子沖突的影響?(七上P81)親子沖突會傷害雙方的感情,影響家庭的和睦。7. 如何化解親子沖突?(七上P81-82)①有效化解沖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樣,也需要我們自己努力。②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我們要掌握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沖突的智慧。③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④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8.現代家庭有哪些特點、變化?(七上P83-84)① 現代家庭的結構、規模、觀念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不斷趨向小型化。②家庭成員的交流、溝通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③家庭氛圍越來越平等、民主。9. 怎樣讓家更美好?(七上P85-86)①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信任、體諒和包容,增進理解,化解矛盾與沖突。②家務我分擔。我們要積極參與家務勞動,養成勞動習慣,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建設和諧家庭作貢獻。③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家庭變化。④當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或沖突時充當“黏合劑”。考點1 師生交往典例1.(2023云南中考)《閃亮的名字—2022最美教師發布儀式》通過真實有力的人物短片,生動表現了周榮方、李建國等最美教師的感人事跡,展現了他們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這是因為( )①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②教師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③尊重老師是每個中國公民的基本義務④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人1.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B【解析】本題考查教師的作用的知識。題干描述的是周榮方、李建國等最美教師的感人事跡,體系了教師的重要作用,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教師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人,故①②④說法符合題意;尊重老師是我國公民的道德義務,不屬于公民基本義務,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典例2.(2023四川樂山中考)初中要畢業了,還記得三年里老師給你的那些評語嗎?每一次評語都是來自老師的一份專屬禮物。下圖是一位老師給自己學生的評語,反映出( )①表揚與勸導都是關心,應理性看待 ②偏離教學的工作重心,應提出批評③傳道授業的學科素養,應走近老師 ④關愛學生的良苦用心,應認真對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B【解析】本題考查教師職業的意義。分析題文,圖片中老師對學生的評語,反映出表揚與勸導都是關心,應理性看待;關愛學生的良苦用心,應認真對待;①④正確;②并沒有偏離教學的工作重心,②錯誤;圖片內容沒有反映傳道受業的學科素養,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變式訓練:(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浮水河分校校長王春偉說:“教育就是以愛育愛,愛業愛生愛教育。不言光輝與奉獻,只道盡職與盡責。”老師在點點滴滴中教育、愛護著學生,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做到( )①主動關心、理解和尊重老師②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學習他們的長處③平等相待,就不必尊重老師④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在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下健康成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師生交往。依據教材內容,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我們要主動關心、理解和尊重老師,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學習他們的長處,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在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下健康成長,①②④說法正確;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考點2 孝親敬長◇典例1.(2023山東青島中考)如圖《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告訴我們要( )①用心感受體會父母的愛②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③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④用傾聽來應付父母嘮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C【解析】本題考查孝親敬長。分析題文可知,漫畫《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告訴我們要用心感受體會父母的愛;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①③符合題意;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與漫畫主旨無關;故②不符合題意;④是對漫畫主旨的曲解;故④錯誤;故本題選C。◇典例2:(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下圖啟示我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 ) A.保持獨立,我行我素 B.對父母的要求言聽計從C.積極構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 D.減少與父母的溝通,避免產生矛盾2.C【解析】本題考查構建和諧家庭的知識點。漫畫“家庭會議”啟示我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積極構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C說法正確;A不利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A說法錯誤;“言聽計從”的說法太絕對,B說法錯誤;我們要加強與父母的溝通,才能減少家庭矛盾的發生,D說法錯誤;故選C。◆變式訓練(2023湖北宜昌中考)漫畫啟示我們,要處理好家庭關系,應該( )A.享受家庭帶來的甜蜜溫暖 B.感恩家庭成員的默默付出C.包容接納家庭成員的缺點 D.共同創建美滿幸福的家庭【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構建和諧家庭。依據漫畫描述,乘涼的人大都感謝那棵大樹,很少去感謝植下綠蔭的人,啟示我們要處理好家庭關系,應該感恩家庭成員的默默付出,故AD不符合題意;B說法正確;我們要幫助家庭成員改正缺點,故C說法錯誤;故選B。1.(2023上·山西運城·七年級山西省運城市實驗中學校考階段練習)智能系統、智能移動終端、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各種教學設備,以至于目前出現的“智能芯片”,或許能幫助學生快速獲取海量知識。但如何甄別知識、利用知識,還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由此可見( )A.教師是一個古老又傳統的職業B.教師決定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量C.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承擔育人的職能D.教師比從事其他職業的人擁有更淵博的知識1.C【解析】本題考查對教師職業的認識。根據材料,如何甄別知識、利用知識,還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說明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承擔育人的職能,故C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教師是一個古老又傳統的職業,故A不符合題意;教師不能決定學生獲取知識的量,故B說法錯誤;教師不一定比從事其他職業的人擁有更淵博的知識,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2.(2023上·貴州黔南·七年級統考期末)“故土情懷根深蒂固,不希望家鄉教育落后。”張巧是貴州畢節市人,從師范學校畢業后,她被分配到家鄉一所山村小學任教。懷抱改變家鄉教育面貌的信念,張巧在鄉村教師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張巧老師( )①有法律意識 ②有仁愛之心 ③有理想信念 ④有生活常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C【解析】本題考查教師的作用。根據題干描述可知,張巧老師有仁愛之心、有理想信念,②③正確;不是對老師職業的要求,①④錯誤;故本題選C。3.(2022上·陜西咸陽·七年級統考期末)現在的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老師的穿衣風格和授課方式對課堂氣氛和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面是“你喜歡什么風格的老師?”相關調查數據,下列對該數據的討論正確的有( )風格 很酷有型文青范兒 美麗大方御姐范兒 井然有序教授范兒 嚴肅認真書生范兒比例 45.4% 28.8% 18.8% 7%①小海:“很酷有型文青范兒”是目前最好的教學風格②小燕:由于年齡、學識、閱歷等差異,老師呈現出不同的風格③小程:風格差異是我們判斷老師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④小菲:我們應該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D【解析】本題考查面對風格不同的老師。表格中,教師有不同的教學風格。由于年齡、學識、閱歷等差異,老師呈現出不同的風格,我們應該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故②④正確;“最好”說法絕對,故排除①;風格差異不是我們判斷老師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故排除③;故本題選D。4.(2023四川雅安中考)“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對于《禮記·學記》中的這句話,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老師悉心的引領和指導②學生學習與老師教學,是兩個互相獨立的過程③學生與老師的交流互動,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④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C【解析】本題考查新型師生關系。教學相長是指教與學是師生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學生的智慧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師生交流互動,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故①③④說法正確;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是有關聯的;②錯誤;故本題選C。5.(2023湖南株洲中考)墨子對弟子耕柱子要求非常嚴格,耕柱子很委屈地說,“我不比別人差,為何老師對我這么嚴格呢?”墨子拍拍他的肩膀說,“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一輛由黃牛和快馬拉的車,我是鞭策黃牛還是鞭策快馬呢?”耕柱子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快馬呀!因為快馬經得起鞭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①與老師產生矛盾時,絕不退讓②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③把注意力放在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④要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D【解析】本題考查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題干中墨子和弟子耕柱子的故事,告訴我們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把注意力放在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要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故②③④正確;①不利于與老師相處,不利于解決矛盾,故①錯誤;故本題選D。6.(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浮水河分校校長王春偉說:“教育就是以愛育愛,愛業愛生愛教育。不言光輝與奉獻,只道盡職與盡責。”老師在點點滴滴中教育、愛護著學生,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做到( )①主動關心、理解和尊重老師②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學習他們的長處③平等相待,就不必尊重老師④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在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下健康成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B【解析】本題考查師生交往。依據教材內容,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我們要主動關心、理解和尊重老師,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學習他們的長處,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在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下健康成長,①②④說法正確;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7.(2023湖北十堰中考)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列言行與此相一致的是( )A.爸媽,我現在沒錢,孝敬不了你們,等我以后有錢了再說吧B.爸媽,我沒時間陪你們,你們去敬老院,以后自己照顧自己吧C.媽,你到底有完沒完?就這點小事你要一直嘮叨到天亮嗎D.爸,你上了一天班很累了,還是我來拖地吧7.D【解析】本題考查孝親敬長的認識和理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爸爸拖地體現了孝親敬長傳統美德;故D正確;孝敬在當下,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故A錯誤;我們應該多點時間陪爸爸媽媽,故B錯誤;我們應該正確對待父母的嘮叨中蘊藏的愛,理性與父母溝通交流;故C錯誤;故選D。8.(2023甘肅蘭州中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敬父母從道德角度來說是因為( )A.孝敬父母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 B.孝敬父母要了解長輩的期望喜好C.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D.孝敬父母就應該用實際行動表達8.C【解析】本題考查孝親敬長的相關知識。孝敬父母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這是法律角度,故A不符合題意;孝敬父母要了解長輩 的期望喜好,這是孝敬父母的措施,不是原因,故B不符合題意;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故C符合題意;孝敬父母就應該用實際行動表達,這是孝敬父母的措施,不是原因,故B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9.(2023山東濰坊中考)“您的噓寒問暖,我知道是為我好的,但又讓我覺得,我不曾被信任著……”2023年央視春晚歌曲《是媽媽是女兒》通過兩代人以書信對話的形式,呈現出母女間的內心獨白,表達彼此的牽掛。針對歌詞中“愛的碰撞”,正確的做法是( )①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他們行為中蘊含的愛②審視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挑戰他們的權威與經驗③換位思考,嘗試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④保持個性,在與父母相處中堅持自己的立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A【解析】本題考查對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和技巧的認識和把握。針對歌詞中“愛的碰撞”,要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系的做法,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他們行為中蘊含的愛。換位思考,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①③說法正確;審視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挑戰他們的權威與經驗,是導致親子沖突產生的原因,不是溝通、化解沖突的方法,②說法錯誤;面對“愛的碰撞”,如果一味堅持自己的立志,不利于沖突與矛盾的化解,要積極與父母溝通,嘗試去接納父母,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0.(2023山東臨沂中考)2023 年春晚歌曲《是媽媽是女兒》歌詞合唱部分中寫道:“我希望你被愛著,我希望你要快樂,我希望我的雙手可以為你擋著風,我知道愛會爭吵,我知道人會變老,所以那一句愛你一定要大聲地說。”歌詞告訴我們( )①親情是雙向奔赴的 ②親情是需要呵護的③親情是需要質疑的 ④親情是需要表達的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0.D【解析】本題考查對親情的認識和把握。題文中春晚歌曲《是媽媽是女兒》歌詞中“我希望你被愛著,我希望你要快樂,我希望我的雙手可以為你擋著風”告訴我們親情是雙向奔赴的,“我知道愛會爭吵,我知道人會變老”告訴我們親情是需要呵護的,“那一句愛你一定要大聲地說”告訴我們親情是需要表達的,①②④說法正確;親情需要理解和信任,題文中的春晚歌曲《是媽媽是女兒》歌詞也未體現親情需要質疑,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1.(2023四川雅安中考)家是一束溫暖的陽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家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夜行人晚歸的路: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可以遮擋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風風雨雨。為了讓家庭更溫馨和睦,我們應該( )①主動與父母溝通,用心呵護親情 ②懂得感恩,體諒父母的辛勞③多陪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④為了避免沖突,互相不打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A【解析】本題考查構建和諧家庭的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讓家庭更溫馨和睦,我們應該主動與父母溝通,用心呵護親情;懂得感恩,體諒父母的辛勞;多陪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①②③正確;我們要經常與父母溝通交流,增進親子關系的情感;故④錯誤;故本題選A。12.(2023上·江蘇常州·七年級校考階段練習)如果說孩子是一粒種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氛圍便是空氣和水。家庭氛圍屬于家庭的精神環境,它往往是無形的,卻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理想的現代家庭氛圍應該是( )A.平等、民主的 B.專制、集中的C.以子女為家庭的中心 D.以媽媽為家庭的主導者12.A【解析】本題考查現代家庭氛圍。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家庭氛圍屬于家庭的精神環境,它往往是無形的,卻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理想的現代家庭氛圍應該是平等、民主的,故A正確;B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故B錯誤;不應以子女為家庭的中心,不利于構建和諧家庭,故C錯誤;不應以媽媽為家庭的主導者,不利于構建和諧家庭,故D錯誤;故本題選A。13.(2023上·河北保定·七年級統考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學校里,老師們各有各的教學風格。有的老師像“慈母”,很有親和力,會極有耐心地跟學生講道理,不厭其煩地做學生的思想疏導工作;有的老師有著一顆純樸的童心,尊崇賞識教育的理念,對所有類型的學生,都可以找到其閃光點;有的老師不拘小節,經常與學生打交道,很豪爽,既能活躍于教學舞臺,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又能在學校文體活動中嶄露頭角,展示自己的才華……(1)為什么會有不同風格的老師?(2)我們如何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材料二 2023年6月5日是唐山金名學校高三年級同學們離校的日子。高三10班的同學收到了班主任的特別禮物“暖心書包”。每名同學都能在書包上找到自己的頭像,滿滿的幸福和回憶。學生們也拿出自己備好的紀念卡送給老師。許多網友很受觸動,發表感言:“師生之間的相處像朋友之間,有學習的氛圍,也創造了其樂融融的氛圍,這樣的氛圍會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感覺到輕松快樂。”(3)結合“師生交往”的知識,請你概括許多網友很受觸動的原因。材料三 河北廊坊一老師分享的一段視頻逗樂了網友。一名老師給學生批改作業,學生的字跡歪歪扭扭,有些字老師還能勉強看得清楚,有些只能靠猜。老師被氣得又哭又笑,給學生的作業本上留下批語:“你開心就好,不用管老師的死活”“你眼睛疼嗎?老師眼睛疼”。其中還有一句:“你覺得日常有什么改進的嗎?”學生回答:“無。”對此,老師的批語是“你可真優秀”。(4)運用所學知識,說說上述材料帶給你哪些有關師生交往的啟示。13.(1)由于年齡、學識、閱歷、性格、情感與思維方式等差異,每位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表達方式不同。(2)①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②發現不同風格老師的優點,尋找接納老師的理由。③嘗試了解老師教育行為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師。④主動和老師交往,表達自己對老師的親近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3)①老師關心學生,學生關心老師。②師生之間良好的關系。③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4)①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②面對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主動參與、勤學好問的態度有助于我們與老師相互交流。③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是我們成長的重要內容。④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彌補不足。【解析】(1)本題考查老師風格不同的原因,可以根據教材知識進行回答。(2)本題考查怎樣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 可以根據教材知識進行回答。(3)本問的設問主體為中學生,需要調用師生關系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問題的角度分析作答。許多網友很受觸動,發表感言:“師生之間的相處像朋友之間,有學習的氛圍,也創造了其樂融融的氛圍,這樣的氛圍會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感覺到輕松快樂。”聯系師生之間關系交往良好狀態。(4)本問的設問主體為中學生,需要調用師生關系的有關知識,從啟示類問題的角度分析作答。一名老師給學生批改作業,學生的字跡歪歪扭扭,有些字老師還能勉強看得清楚,有些只能靠猜聯系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老師被氣得又哭又笑,給學生的作業本上留下批語:“你開心就好,不用管老師的死活”“你眼睛疼嗎?老師眼睛疼”。聯系面對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主動參與、勤學好問的態度有助于我們與老師相互交流。其中還有一句:“你覺得日常有什么改進的嗎?”學生回答:“無。”對此,老師的批語是“你可真優秀”。聯系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是我們成長的重要內容+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彌補不足。14.(2023·湖南張家界·統考中考真題)【尊師孝親傳承美德】孝:會意。從老省,從子,像一個孩子扶持老人之狀。本義: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說文解字》師:會意。從帀(zā),從垖(duī)。垖是小土山,帀是包圍。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眾多。本義:古代軍隊編制的一級。二千五百人為一師。最初來源于“為防止農民起義(帥)而部署的軍隊”;后逐漸發展為“教導所有人(包括貴族子弟和眾人)和平、穩定、文明”的人。(1)“百善孝為先”,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為什么要重孝?(2)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人,古人云:“安其學而親其師,親其師而信其道。”你認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14.(1)①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是“孝”字本身的應有之意。②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2)①面對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主動參與、勤學好問。②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③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師生彼此尊重,意味著尊重對方的人格尊嚴、個性差異和勞動成果。④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⑤主動理解、關心、體諒老師,能正確處理師生之間發生的矛盾。⑥學會接納風格不同的老師,尊重老師的不同。【解析】(1)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 需要運用孝親敬長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為什么要重孝可鏈接為什么要孝親敬長。(2)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 需要運用師生交往的有關知識,從做法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做法可鏈接正確面對老師的引領、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師生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正確處理師生之間發生的矛盾+接納風格不同的老師。15.(2023上·重慶開州·七年級校聯考階段練習)某校七年級(1)班正在開展以“親情之愛”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調查分析(跨數學·圖表分析)下表為該班同學搜集的親子溝通的相關數據 A不愿與父母溝通,B與父母溝通有障礙,C主動與父母溝通,D與父母發生沖突(1)上述圖表反映了什么信息?(2)運用所學知識,任選一位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 明理踐行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關于“孝心”的故事層出不窮。花木蘭代父從軍、鄭子鹿乳奉親、黃香扇枕溫衾等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孝敬父母的典例。(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如何向以上人物學習,弘揚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15.(1)大部分學生與父母溝通存在問題或與父母存在親子沖突。(2)小吳的觀點是錯誤的。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個地域,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小月的觀點是正確的。創建和諧家庭是家庭成員共同的責任。我們要互相信任、體諒和包容,增進理解,化解矛盾與沖突;積極參與家務勞動,養成勞動習慣;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傳承家庭美德和優良家風,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3)①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 ②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④與雙親長輩保持親近、融洽的關系,聆聽他們的心聲;⑤用行動表達感恩之情,主動體諒父母,自覺承擔家務,減輕父母壓力等。【解析】(1)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學會與父母溝通的有關知識,從說明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34%與父母發生沖突、23%不愿與父母溝通鏈接大部分學生與父母溝通存在問題或與父母存在親子沖突。(2)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觀點①錯誤。家的重要性。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觀點②正確。創建和諧家庭的做法。(3)本題考查孝敬父母的做法,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備考指南知識歸納課標要求考點梳理典例分析模擬演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中考名師導航】第三單元師長情誼一輪復習學案(教師版)(全國版)考點 中考命題預測 2024備考建議師生交往 師生交往屬于重要考點,通常以選擇、材料分析的形式進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結合名人尊師故事、老師關愛學生的事例、國家教師節表彰大會以及具體師生交往情境,理解掌握教師職業的的特點、如何對待不同風格的老師、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等。親情之愛 親情之愛基礎考點,一般以選擇、材料分析的形式進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結合“最美孝心少年”或“孝老愛親”模范的事跡、中學生與父母產生沖突的現象或事例、漫畫、名言警句等,認識和理解對中華“家”文化的解讀、孝親敬長的原因和要求、如何化解親子沖突、如何構建和諧家質庭等。【核心素養】1.學會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道德修養)2.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與教育,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能孝敬父母和長輩,增強與家人共創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和能力。(健全人格)【內容要求】理解中華民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考點1 師生交往1.教師職業的特點有哪些?(七上P61-62)①教師是一個古老的職業。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②在現代社會,教師已發展成為一種專門職業。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③今天的教師要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2. 時代發展對教師提出了哪些要求?(七上P62)時代在發展,教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為什么老師會有不同的風格?(七上P63)由于年齡、學識、閱歷、性格、情感與思維方式等差異,每位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表達方式不同,由此呈現出不同的風格。4. 如何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七上P64)①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②無論什么風格的老師都應該受到尊重。5.如何理解“教學相長” (七上P66)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一方面,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另一方面,我們與老師交流互動,也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6.怎樣建立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 (七上P66-67)①面對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主動參與、勤學好問。②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7.怎樣正確認識老師表揚和批評?(七上P67)①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②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8.如何對待老師的批評?(七上P67)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9.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是怎樣的?(七上P68)學生樂于學習,老師寓教于樂,師生之間彼此尊重、相互關心、攜手共進,是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10.如何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七上P68-69)①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②正確處理與老師之間矛盾。③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11. 為什么要尊重老師?(七上P61-69)①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②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③尊重老師,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作為“晚輩”的基本道德修養④老師是我們知識學習的指導者,也是我們精神成長的引路人。12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七上P64-69)①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②面對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主動參與,勤學好問。③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④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⑤正確處理與老師之間的矛盾。⑥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考點2 孝親敬長1.家對我們有什么意義?(七上P71-73)①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②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靠。③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2.為什么要孝親敬長?(七上P74)①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②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③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3. 如何孝親敬長?(七上P74-75)①盡孝在當下,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②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③與雙親長輩保持親近、融洽的關系,傾聽他們的心聲。④知恩、感恩,用行動表達感恩之情。4.如何理解家中的親情?(七上P76-78)①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是家庭中的親情之愛。②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同,但不否認親情的存在。③家庭結構改變,家中親情仍在。5. 我們與父母之間為什么會發生愛的碰撞?(七上P79-81)①進入初中我們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和家人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面,我們希望父母像對待成人一樣尊重我們,不要過多干涉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對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時我們又覺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呵護。②我們開始審視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開始質疑父母,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與經驗。③作為兩代人,我們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沖突難以避免。6. 親子沖突的影響?(七上P81)親子沖突會傷害雙方的感情,影響家庭的和睦。7. 如何化解親子沖突?(七上P81-82)①有效化解沖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樣,也需要我們自己努力。②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我們要掌握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沖突的智慧。③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④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8.現代家庭有哪些特點、變化?(七上P83-84)① 現代家庭的結構、規模、觀念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不斷趨向小型化。②家庭成員的交流、溝通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③家庭氛圍越來越平等、民主。9. 怎樣讓家更美好?(七上P85-86)①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信任、體諒和包容,增進理解,化解矛盾與沖突。②家務我分擔。我們要積極參與家務勞動,養成勞動習慣,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建設和諧家庭作貢獻。③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家庭變化。④當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矛盾或沖突時充當“黏合劑”。考點1 師生交往典例1.(2023云南中考)《閃亮的名字—2022最美教師發布儀式》通過真實有力的人物短片,生動表現了周榮方、李建國等最美教師的感人事跡,展現了他們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這是因為( )①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②教師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③尊重老師是每個中國公民的基本義務④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典例2.(2023四川樂山中考)初中要畢業了,還記得三年里老師給你的那些評語嗎?每一次評語都是來自老師的一份專屬禮物。下圖是一位老師給自己學生的評語,反映出( ) ①表揚與勸導都是關心,應理性看待 ②偏離教學的工作重心,應提出批評③傳道授業的學科素養,應走近老師 ④關愛學生的良苦用心,應認真對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變式訓練:(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浮水河分校校長王春偉說:“教育就是以愛育愛,愛業愛生愛教育。不言光輝與奉獻,只道盡職與盡責。”老師在點點滴滴中教育、愛護著學生,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做到( )①主動關心、理解和尊重老師②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學習他們的長處③平等相待,就不必尊重老師④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在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下健康成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考點2 孝親敬長◇典例1.(2023山東青島中考)如圖《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告訴我們要( )①用心感受體會父母的愛②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③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④用傾聽來應付父母嘮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典例2:(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下圖啟示我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 )A.保持獨立,我行我素 B.對父母的要求言聽計從C.積極構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 D.減少與父母的溝通,避免產生矛盾◆變式訓練(2023湖北宜昌中考)漫畫啟示我們,要處理好家庭關系,應該( ) A.享受家庭帶來的甜蜜溫暖 B.感恩家庭成員的默默付出C.包容接納家庭成員的缺點 D.共同創建美滿幸福的家庭1.(2023上·山西運城·七年級山西省運城市實驗中學校考階段練習)智能系統、智能移動終端、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各種教學設備,以至于目前出現的“智能芯片”,或許能幫助學生快速獲取海量知識。但如何甄別知識、利用知識,還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由此可見( )A.教師是一個古老又傳統的職業B.教師決定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量C.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承擔育人的職能D.教師比從事其他職業的人擁有更淵博的知識2.(2023上·貴州黔南·七年級統考期末)“故土情懷根深蒂固,不希望家鄉教育落后。”張巧是貴州畢節市人,從師范學校畢業后,她被分配到家鄉一所山村小學任教。懷抱改變家鄉教育面貌的信念,張巧在鄉村教師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張巧老師( )①有法律意識 ②有仁愛之心 ③有理想信念 ④有生活常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2上·陜西咸陽·七年級統考期末)現在的很多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老師的穿衣風格和授課方式對課堂氣氛和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面是“你喜歡什么風格的老師?”相關調查數據,下列對該數據的討論正確的有( )風格 很酷有型文青范兒 美麗大方御姐范兒 井然有序教授范兒 嚴肅認真書生范兒比例 45.4% 28.8% 18.8% 7%①小海:“很酷有型文青范兒”是目前最好的教學風格②小燕:由于年齡、學識、閱歷等差異,老師呈現出不同的風格③小程:風格差異是我們判斷老師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④小菲:我們應該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3四川雅安中考)“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對于《禮記·學記》中的這句話,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老師悉心的引領和指導②學生學習與老師教學,是兩個互相獨立的過程③學生與老師的交流互動,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④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3湖南株洲中考)墨子對弟子耕柱子要求非常嚴格,耕柱子很委屈地說,“我不比別人差,為何老師對我這么嚴格呢?”墨子拍拍他的肩膀說,“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一輛由黃牛和快馬拉的車,我是鞭策黃牛還是鞭策快馬呢?”耕柱子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快馬呀!因為快馬經得起鞭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①與老師產生矛盾時,絕不退讓②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③把注意力放在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④要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浮水河分校校長王春偉說:“教育就是以愛育愛,愛業愛生愛教育。不言光輝與奉獻,只道盡職與盡責。”老師在點點滴滴中教育、愛護著學生,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做到( )①主動關心、理解和尊重老師②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學習他們的長處③平等相待,就不必尊重老師④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在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下健康成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3湖北十堰中考)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列言行與此相一致的是( )A.爸媽,我現在沒錢,孝敬不了你們,等我以后有錢了再說吧B.爸媽,我沒時間陪你們,你們去敬老院,以后自己照顧自己吧C.媽,你到底有完沒完?就這點小事你要一直嘮叨到天亮嗎D.爸,你上了一天班很累了,還是我來拖地吧8.(2023甘肅蘭州中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敬父母從道德角度來說是因為( )A.孝敬父母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 B.孝敬父母要了解長輩的期望喜好C.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D.孝敬父母就應該用實際行動表達9.(2023山東濰坊中考)“您的噓寒問暖,我知道是為我好的,但又讓我覺得,我不曾被信任著……”2023年央視春晚歌曲《是媽媽是女兒》通過兩代人以書信對話的形式,呈現出母女間的內心獨白,表達彼此的牽掛。針對歌詞中“愛的碰撞”,正確的做法是( )①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他們行為中蘊含的愛②審視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挑戰他們的權威與經驗③換位思考,嘗試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④保持個性,在與父母相處中堅持自己的立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3山東臨沂中考)2023 年春晚歌曲《是媽媽是女兒》歌詞合唱部分中寫道:“我希望你被愛著,我希望你要快樂,我希望我的雙手可以為你擋著風,我知道愛會爭吵,我知道人會變老,所以那一句愛你一定要大聲地說。”歌詞告訴我們( )①親情是雙向奔赴的 ②親情是需要呵護的③親情是需要質疑的 ④親情是需要表達的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1.(2023四川雅安中考)家是一束溫暖的陽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家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夜行人晚歸的路: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可以遮擋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風風雨雨。為了讓家庭更溫馨和睦,我們應該( )①主動與父母溝通,用心呵護親情 ②懂得感恩,體諒父母的辛勞③多陪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④為了避免沖突,互相不打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3上·江蘇常州·七年級校考階段練習)如果說孩子是一粒種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氛圍便是空氣和水。家庭氛圍屬于家庭的精神環境,它往往是無形的,卻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理想的現代家庭氛圍應該是( )A.平等、民主的 B.專制、集中的C.以子女為家庭的中心 D.以媽媽為家庭的主導者13.(2023上·河北保定·七年級統考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學校里,老師們各有各的教學風格。有的老師像“慈母”,很有親和力,會極有耐心地跟學生講道理,不厭其煩地做學生的思想疏導工作;有的老師有著一顆純樸的童心,尊崇賞識教育的理念,對所有類型的學生,都可以找到其閃光點;有的老師不拘小節,經常與學生打交道,很豪爽,既能活躍于教學舞臺,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又能在學校文體活動中嶄露頭角,展示自己的才華……(1)為什么會有不同風格的老師?(2)我們如何面對不同風格的老師?材料二 2023年6月5日是唐山金名學校高三年級同學們離校的日子。高三10班的同學收到了班主任的特別禮物“暖心書包”。每名同學都能在書包上找到自己的頭像,滿滿的幸福和回憶。學生們也拿出自己備好的紀念卡送給老師。許多網友很受觸動,發表感言:“師生之間的相處像朋友之間,有學習的氛圍,也創造了其樂融融的氛圍,這樣的氛圍會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感覺到輕松快樂。”(3)結合“師生交往”的知識,請你概括許多網友很受觸動的原因。材料三 河北廊坊一老師分享的一段視頻逗樂了網友。一名老師給學生批改作業,學生的字跡歪歪扭扭,有些字老師還能勉強看得清楚,有些只能靠猜。老師被氣得又哭又笑,給學生的作業本上留下批語:“你開心就好,不用管老師的死活”“你眼睛疼嗎?老師眼睛疼”。其中還有一句:“你覺得日常有什么改進的嗎?”學生回答:“無。”對此,老師的批語是“你可真優秀”。(4)運用所學知識,說說上述材料帶給你哪些有關師生交往的啟示。14.(2023·湖南張家界·統考中考真題)【尊師孝親傳承美德】孝:會意。從老省,從子,像一個孩子扶持老人之狀。本義:盡心奉養和服從父母。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說文解字》師:會意。從帀(zā),從垖(duī)。垖是小土山,帀是包圍。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眾多。本義:古代軍隊編制的一級。二千五百人為一師。最初來源于“為防止農民起義(帥)而部署的軍隊”;后逐漸發展為“教導所有人(包括貴族子弟和眾人)和平、穩定、文明”的人。(1)“百善孝為先”,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為什么要重孝?(2)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人,古人云:“安其學而親其師,親其師而信其道。”你認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15.(2023上·重慶開州·七年級校聯考階段練習)某校七年級(1)班正在開展以“親情之愛”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調查分析(跨數學·圖表分析)下表為該班同學搜集的親子溝通的相關數據 A不愿與父母溝通,B與父母溝通有障礙,C主動與父母溝通,D與父母發生沖突(1)上述圖表反映了什么信息?(2)運用所學知識,任選一位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 明理踐行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關于“孝心”的故事層出不窮。花木蘭代父從軍、鄭子鹿乳奉親、黃香扇枕溫衾等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孝敬父母的典例。(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如何向以上人物學習,弘揚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備考指南知識歸納課標要求考點梳理典例分析模擬演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中考 名師導航】第三單元師長情誼一輪復習學案(學生版)(全國版).doc 【2024中考 名師導航】第三單元師長情誼一輪復習學案(教師版)(全國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