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美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風箏》微課程設計方案作者信息姓 名 電話所教學科 美術 所教學段 小學電子郵件單位名稱 微課程信息課題名稱 風箏選題意圖 風箏具有悠久的歷史,從古至今,人們通過制作與放飛風箏,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它既是無需動力的輕型航空器具和玩具,又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工藝品,但是現在的孩子對我國傳統的民間風箏了解的比較少,本課旨在讓孩子體驗、熟悉民間玩具風箏的獨特魅力。內容來源 湖南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下冊14課適用對象 美術 小學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風箏的外形特征、內在結構,學會風箏的制作方法,能夠選擇輕薄的材料制作一個創意十足、結構扎實的風箏。過程與方法:觀察一系列風箏作品,了解風箏的外形特征,嘗試拆分風箏,并分析風箏的內在結構和材料特性,掌握風箏的制作方法,用輕薄的材料制作一個風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制作風箏的樂趣,感受中國傳統風箏所具有的獨特藝術魅力,增強對民間美術的熱愛之情。教學用途 課前預習 √課中講解或活動 □課后輔導 □其他傳授本課的重點:風箏的內在結構和制作方法。知識類型 √理論講授型 推理演算型√技能訓練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制作方式(可多選) 拍攝 √錄屏 √演示文稿 □動畫 √其他預計時間 (不超過15分鐘) 微課程設計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一、情景導入: 多媒體播放視頻《陽春三月》,提出問題:視頻中展現了什么內容 (小朋友在放風箏)教師總結:風箏作為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的集大成者,擁有悠久的歷史。從風箏誕生至今,在兒童成長史上一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制作一個新穎獨特的風箏,讓它翱翔在蔚藍的天空上呢 引出課題《風箏》。(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欣賞小朋友放風箏的場景激發學生學習風箏的興趣。二、作品圖像識讀:1.風箏的外形特征多媒體展示金魚風箏、沙燕風箏以及蝴蝶,龍頭風箏等圖片,提出問題:①看一看這些風箏都展示了哪些形象 (燕子、鷹、蝴蝶、龍等)②這些風箏你最喜歡哪一個 哪里最吸引你 (蝴蝶風箏:顏色鮮艷、圖形對稱;龍頭風箏:造型夸張、體型較大)總結:生活中的風箏多種多樣,常常采用民間喜聞樂見的題材進行表現,整體呈現出顏色鮮艷、造型夸張、趣味盎然的特點。2.風箏的結構與材質展示風箏實物,請學生傳閱,思考問題:①拆一拆,你手中的風箏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骨架、風箏面、連接線、線軸)②看看你手中的風箏面的材質和生活中的哪一種材料類似 (廢舊報紙、油紙、塑料袋等)③這些材料的特點是什么 為什么要用這些材料制作風箏 (輕、薄;能夠減輕風箏的重量)教師總結:我們在制作風箏的過程中盡可能選擇生活中輕、薄的材料制作風箏面,這樣可以減輕風箏的阻力,有利于風箏飛的更高。3.風箏的內在結構討論問題:風箏的骨架是怎樣排列的,這樣排列的原因是什么 (左右均衡、重心偏上,為了保持穩定性)教師總結:一般風箏是由骨架、風箏面、連接線、線軸組成。在安裝時為了保證風箏的平穩性,一定要注意骨架的位置,盡量保證左右均衡、重心偏上。4.風箏的制作過程多媒體播放民間藝人制作風箏的視頻,小組討論:民間藝人在制作風箏時運用了哪些方法 如果讓你制作一個風箏,你會按照什么樣的步驟進行操作 教師總結:在制作風箏時,民間講究扎、糊、繪、放。首先,進行十字骨架的制作,緊接著將風箏面裱糊在骨架之上,并繪制自己喜歡的圖案,最后進行試飛。 學習了解風箏的外形特征、結構與材質、感受民間風箏的魅力。學習了解民間風箏的“四藝”三、技法表現探究:播放視頻示范魚形風箏的制作方法及步驟:1.制作風箏面,先將風箏面裁剪合成;2.整體連接,將風箏面和骨架進行粘合;3.安裝線軸,找到平衡桿與豎桿的交點,連接風箏線軸;4.試飛風箏。 學習現代簡約風箏的制作方法四、美術創意實踐:1.布置活動練習:發散思維,設計制作一個獨具個人特色的風箏。2.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風箏的造型、色彩以及材料選擇等。 通過風箏的制作實踐,讓學生體驗感受。多元展示評價:設置“放飛大賽”的情境,帶領學生到操場上,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放飛比賽,看誰的風箏有創意,飛的高。并從材料的運用、風箏的造型以及飛行的高度等多方面評價作業。 試放風箏讓學生注意觀察,調整飛行及達到初學階段制作的要求。六、小結升華作業:1.總結風箏的組成、選材以及制作的過程。2.升華情感:風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蘊含著民間藝人的智慧,深受人們的喜愛,甚至有古詩提到“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希望同學們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斷發揚并傳承優秀傳統民間技藝,養成對于傳統工藝美術的熱愛之情。細心觀察生活、勤于動手實踐,弘揚傳統匠人精思巧密的精神,愉悅心身,點綴生活。 風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蘊含著民間藝人的智慧,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板書設計 組成:骨架、風箏面、連接線、線軸材料:報紙、塑料等特點:輕、薄時間:不超過15分鐘設計亮點:(請你從教學方法、案例選取、媒體選擇、互動設計、技術細節等方面來說明你的設計亮點,以便其他教師更好地關注微課程的設計細節,不超過300字。)《風箏》這堂微課程,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制作課。本節課采用多媒體課件、自制實體手繪風箏(京沙燕)、自制半成品示范教學風箏(金魚)風箏,準備制作工具、學生資料袋。通過圖片、實物的欣賞、分析及師生演示制作風箏,探究風箏的文化藝術特點及制作步驟和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與思維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參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與習慣。我們采用WPSWPSWPS錄屏軟件、EDIUS8.5和Adobe After Effects 2022制作相結合的方法來制作微視頻,力圖做到突出重難點,學生能直觀的學會怎樣制作風箏,解決學生在學習本課中遇到的疑問和困難。 《風箏》微課程學習任務單填寫說明: 該文檔用于告知學生如何利用微課程開展學習,并說明與課堂教學的銜接問題等。 一、學習目標1.通過微課程教學,觀察了解風箏的種類,制作自己喜歡的風箏。2. 觀察一系列風箏作品,了解風箏的外形特征,嘗試拆分風箏,并分析風箏的內在結構和材料特性,掌握風箏的制作方法,用輕薄的材料制作一個風箏。3.體會制作風箏的樂趣,感受中國傳統風箏所具有的獨特藝術魅力,增強對民間美術的熱愛之情。二、學習資源(提示:可選項,如有其他相關資源請在此說明):圖書課本與網絡中一些優秀的風箏作品。三、學習方法(提示: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請在此處為學生提出微課程學習的具體要求或建議) 1.通過圖片、實物的欣賞、分析及師生演示制作風箏,探究風箏的文化藝術特點及制作步驟和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與思維能力。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參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與習慣。四、學習任務(提示:請將要求學生完成的任務、測驗或思考題列在此處)1.發散思維,設計制作一個獨具個人特色的風箏。2.思考并回答微課程中的提問。注意風箏的造型、色彩以及材料選擇等六、后續學習預告(可選): 課后搜集一些傳統風箏樣式,試著理解不同風箏所代表的寓意,課后和同學分享。五、學習困惑(提示:此處由學生填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風箏(教案).doc 風箏(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