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課件(共53張PPT) 2024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課件(共53張PPT) 2024屆高三化學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共53張PPT)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物質轉化→質量守恒定律
能量轉化→能量守恒定律
目錄

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蓋斯定律及其應用

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
  1.命題形式:選擇題、填空題
  2.考查角度
  (1)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2)ΔH的計算
  ①依據實驗測量數據計算
中和熱的測定:Q=cmΔt
  ②依據鍵能數據計算
  ③利用燃燒熱計算
  ④利用蓋斯定律計算
  3.拓展延伸
化學平衡的移動
活化能
反應的選擇性
熱化學知識在高考中的考查特點
常見物質中的化學鍵數目
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1.從定義的角度認識
化學上把有熱量放出的化學反應稱為放熱反應
化學上把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稱為吸熱反應
2.從現象的角度認識
放熱反應會導致反應周邊溫度升高。
吸熱反應會導致反應周邊溫度降低。
變式:室溫下,將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降低,熱效應為ΔH1,將1mol的CuSO4 (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升高,熱效應為ΔH2。
則ΔH1 ___Δ H2 (填“>”、“<”或“=”)。
改編自2014新課標Ⅱ卷
(2014新課標Ⅱ卷-13)室溫下,將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降低,熱效應為ΔH1,將1 mol的CuSO4 (s)溶于水會使溶液溫度升高,熱效應為ΔH2;CuSO4·5H2O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5H2O=CuSO4+5H2O,熱效應為ΔH3,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1.從定義的角度認識
2.從現象的角度認識
3.從判斷的角度認識
記憶
觀察
數據
(1)從微觀角度記憶
斷裂化學鍵吸熱
形成化學鍵放熱
(2)從狀態角度記憶
吸熱:固體→液體→氣體
放熱:氣體→液體→固體
反應物
生成物
△S>0
△S<0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1.從定義的角度認識
2.從現象的角度認識
3.從判斷的角度認識
(1)從微觀角度記憶
(2)從狀態角度記憶
(3)從反應角度記憶
中和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大本P130)
所有的燃燒反應
金屬與水或酸的反應
氧化鈣與水反應
鋁熱反應
物質的緩慢氧化
環己烯、環己二烯、苯分別與氫氣加成生成環己烷
大多數化合反應
濃硫酸稀釋→放熱過程
<0
<0
<0
一般,烯烴和H2發生的加成反應為放熱反應,
且放出的熱量與碳碳雙鍵的數目大致成正比。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1.從定義的角度認識
2.從現象的角度認識
3.從判斷的角度認識
(1)從微觀角度記憶
(2)從狀態角度記憶
(3)從反應角度記憶
常見的放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
碳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Ba(OH)2·8H2O與NH4Cl反應
碳與水蒸氣的反應(制水煤氣)
碳酸鈣的分解
弱電解質的電離
鹽的水解
大多數分解反應
反應條件?
NaHCO3固體與鹽酸反應
難溶電解質的解離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1.從定義的角度認識
2.從現象的角度認識
3.從判斷的角度認識
4.從圖像的角度認識
吸熱反應
△H=E(生成物)-E(反應物)>0
放熱反應
△H=E(生成物)-E(反應物)<0
過渡態
過渡態
活化能
活化能
正反應
逆反應
活化能
正反應
逆反應
活化能
活化能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慢。
反應歷程中,慢反應決定整個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
能量
能量
反應過程
反應過程
-49
活化能高
A
大本P140
鞏固練習1
活潑自由基與氧氣的反應一直是關注的熱點。HNO自由基與O2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B.產物的穩定性:P1>P2C.該歷程中最大正反應的活化能E正=186.19 kJ·mol-1D.相同條件下,由中間產物Z轉化為產物的速率:v(P1)<v(P2)
鞏固練習2
多相催化反應是在催化劑表面通過吸附、解吸過程進行的。我國學者發現T ℃時(各物質均為氣態),甲醇與水在銅催化劑上的反應機理和能量圖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Ⅱ 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g)+H2O(g)=H2(g)+CO2(g) ΔH=+a kJ/mol(a>0)
B.1 mol CH3OH(g)和1 mol H2O(g)的總能量大于1 mol CO2(g)和3 mol H2(g)的總能量
C.選擇優良的催化劑降低反應Ⅰ和Ⅱ的活化能,有利于減少過程中的能耗
D.CO(g)在反應中生成又消耗,CO(g)可認為是催化劑
判斷:Ni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
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1)正確寫出化學方程式
(2)注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
(3)根據化學方程式各物質前的計量數計算ΔH
放熱反應在所得數值前加“-”
吸熱反應在所得數值前加“+”
單位用“kJ·mol-1”或“kJ/mol”表示
練習:1mol 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出285.8kJ的熱量。請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正/負號+數值+單位
指“每mol反應”
不是具體指該反應中的哪一種物質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例:H2(g)+O2(g)=H2O(l) △H= -285.8 kJ·mol-1
系數代表具體mol數,可以為分數
2H2(g)+O2(g)=2H2O(l) △H1= ?
2H2O(l)=2H2(g) +O2(g) △H2= ?
2H2(g)+O2(g)=2H2O(g) △H3___△H1
不寫操作類反應條件(如電解、點燃、光照等,因為與具體途徑無關)
非常溫常壓(25℃,101kPa)時,T、P必須注明
不寫和符號,必須注明s、l、g、aq,
若固體為同素異形體,需標明種類
2022.10.20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例:H2(g)+O2(g)=H2O(l) △H= -285.8 kJ·mol-1
練習:1.6 g液態化合物N2H4與液態H2O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兩種對環境友好的氣體,此時放出75 kJ的熱量,請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大本P133)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例:H2(g)+I2(g)2HI(g) △H= -9.46 kJ·mol-1
判斷正誤:
1mol H2 與 1mol I2充分反應,放熱9.46kJ。( ) 轉移電子數_____2mol
H2與I2反應,消耗1mol H2時,放熱9.46kJ。( ) 轉移電子數_____2mol
H2與I2反應,生成2mol HI時,放熱9.46kJ。( ) 轉移電子數_____2mol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例:H2(g)+O2(g)=H2O(l) △H= -285.8 kJ·mol-1
系數代表具體mol數,可以為分數
不寫操作類反應條件(如電解、點燃、光照等,因為與具體途徑無關)
非常溫常壓(25℃,101kPa)時,T、P必須注明
不寫和符號,必須注明s、l、g、aq,
若固體為同素異形體,需標明種類
可逆反應的△H表示反應物完全反應(即100%反應)的熱量變化。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例:H2(g)+O2(g)=H2O(l) △H= -285.8 kJ·mol-1
燃燒熱:
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的指定產物示例:
H→ C→ S→ N→
在101 kPa下,1 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指定產物時放出的熱量叫做該物質的燃燒熱,單位:kJ·mol-1。
已知:H2(g) + Cl2(g) = 2 HCl(g) ΔH =-184.6 kJ·mol-1,
能由此判斷出氫氣的燃燒熱為184.6 KJ·mol-1嗎?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例:H2(g)+O2(g)=H2O(l) △H= -285.8 kJ·mol-1
(大本P137)練習:(2016· 海南高考)油酸甘油酯(相對分子質量884)在體內代謝時可發生如下反應:C57H104O6(s)+80 O2(g)===57CO2(g)+52H2O(l)
已知燃燒1 kg該化合物釋放出熱量3.8×104 kJ。油酸甘油酯的燃燒熱ΔH為( )
A.3.8×104 kJ·mol-1 B.-3.8×104 kJ·mol-1
C.3.4×104 kJ·mol-1 D.-3.4×104 kJ·mol-1
“ 油酸甘油酯的燃燒熱為-3.4×104 kJ·mol-1。”該說法是否正確?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例:H2(g)+O2(g)=H2O(l) △H= -285.8 kJ·mol-1
(大本P140)練習:(2020· 全國Ⅱ 卷)乙烷在一定條件可發生如下反應:
C2H6(g)===C2H4(g)+H2(g) ΔH,相關物質的燃燒熱數據如下表所示:
物質 C2H6(g) C2H4(g) H2(g)
燃燒熱ΔH/(kJ·mol-1) -1560 -1411 -286
ΔH=________kJ· mol-1。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2.ΔH的計算
(1)依據實驗測量數據計算
Q=cmΔt
Q:消耗或生成一定物質的量的物質放出或吸收的熱量
c:整個反應體系的比熱容
m:整個反應體系的質量
Δt:溫度變化量
1. 裝置
中和熱的測量與計算
大本P136改編
描述:在大燒杯底墊泡沫塑料(或紙條),使放入的小燒杯杯口與大燒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或紙條),大燒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紙板)作蓋板,在板中間開兩個小孔,正好使溫度計和環形玻璃攪拌棒通過,以達到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熱量損失的目的,如上圖所示。該實驗也可在保溫杯中進行。
2. 測量
(1)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鹽酸,打開杯蓋,倒入量熱計的內筒中,蓋上杯蓋,插入溫度計,測出鹽酸溫度(t1)。
(2)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溫度計(已洗凈擦干)測出其溫度(t2)。
(3)將量筒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迅速倒入盛有鹽酸的簡易量熱計中,立即蓋上蓋板,用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攪拌,觀察溫度計的溫度變化,準確讀出反應體系的最高溫度(t3)并記錄。
(4)假設溶液的比熱與水的比熱相等,溶液的密度與水的密度相等,忽略量熱計的比熱,根據溶液溫度升高的數值,計算該反應的反應熱并寫出熱化學方程式。
中和熱的測量與計算
3. 計算
Q=cmΔt
m=VHClρHCl+VNaOHρNaOH
≈(VHCl+VNaOH) ρ水
稀溶液
稀溶液
c=c水
=4.18 J·g-1·℃-1
=100 g
nNaOH=0.0275 mol
nHCl=0.025 mol
大本P136改編
中和熱的測量與計算
3. 計算
Q=cmΔt
m=VHClρHCl+VNaOHρNaOH
≈(VHCl+VNaOH) ρ水
c=c水=4.18 J·g-1·℃-1
=100 g
nNaOH=0.0275 mol
nHCl=0.025 mol
大本P136改編
實驗序號 起始溫度t1/ ℃ 終止溫度t2/ ℃
鹽酸 氫氧化鈉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為了計算中和反應反應熱,某學生實驗記錄數據如下: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2.ΔH的計算
(1)依據實驗測量數據計算
Q=cmΔt
中和熱:25 ℃、101 kPa下,在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和1mol H2O(l)時,放出57.3 kJ的熱量,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變式:25℃,101 kPa時,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
①H+(aq) +SO42-(aq)+Ba2+(aq)+OH-(aq)=BaSO4(s)+H2O(1);△H=-57.3 kJ·mol-1( )
②2KOH(aq)+ H2SO4(aq) = K2SO4(aq)+2H2O(l);△H=-57.3 kJ·mol-1( )
③NaOH(s)+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 )
④含1mol NaOH的氫氧化鈉溶液與含0.5mol H2SO4的濃硫酸混合放出57.3 kJ的熱量( )
⑤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1);△H=-57.3 kJ·mol-1( )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2.ΔH的計算
(1)依據實驗測量數據計算
Q=cmΔt
中和熱:25 ℃、101 kPa下,在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和1mol H2O(l)時,放出57.3 kJ的熱量,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變式:某實驗小組學生用50 mL 0.50 mol·L-1的鹽酸與50 mL 0.50 mol·L-1的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計算反應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如圖條件下實驗過程中沒有熱量損失
B.圖中實驗裝置缺少環形玻璃攪拌棒
C.燒杯間填滿碎紙片的作用是固定小燒杯
D.若改用60 mL 0.50 mol·L-1鹽酸和60 mL 0.50 mol·L-1的
NaOH溶液進行反應,所放出熱量相等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2.ΔH的計算
(1)依據實驗測量數據計算
Q=cmΔt
(2)依據鍵能數據計算
ΔH=E(反應物總鍵能)-E(生成物總鍵能)
常見物質中的化學鍵數目
物質(化學鍵) 每個微粒所含鍵數
CO2(O=C=O) 2
CH4(C—H) 4
P4(P—P) 6
SiO2(Si—O) 4
Si(Si—Si) 2
石墨(C—C) 1.5
金剛石(C—C) 2
S8(S—S) 8
S8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2.ΔH的計算
(1)依據實驗測量數據計算
Q=cmΔt
(2)依據鍵能數據計算
ΔH=E(反應物總鍵能)-E(生成物總鍵能)
變式:白磷與氧氣可發生如下反應:P4+ 5O2 === P4O10。已知斷裂下列化學鍵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別為:P-P鍵 a kJ·mol-1、P-O鍵 b kJ·mol-1、P=O鍵 c kJ·mol-1、O=O鍵 d kJ·mol-1。
根據圖示的分子結構和有關數據估算該反應的△H,其中正確的是( )
A.(6a + 5d-4c-12b)kJ·mol-1
B.(4c + 12b-6a-5d)kJ·mol-1
C.(4c + 12b-4a-5d)kJ·mol-1
D.(4a + 5d-4c-12b)kJ·mol-1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2.ΔH的計算
(1)依據實驗測量數據計算
Q=cmΔt
(2)依據鍵能數據計算
ΔH=E(反應物總鍵能)-E(生成物總鍵能)
變式:1、已知拆開1 mol H—H鍵、1 mol N—H鍵、1 mol N≡N鍵分別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則N2與H2反應生成NH3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江蘇高考)用E表示鍵能,反應SiCl4(g)+2H2(g)=====Si(s)+4HCl(g)的
ΔH=4E(Si—Cl)+2E(H—H)-4E(H—Cl)。(  )
高溫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2.ΔH的計算
(1)依據實驗測量數據計算
Q=cmΔt
(2)依據鍵能數據計算
ΔH=E(反應物總鍵能)-E(生成物總鍵能)
變式:H2和I2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反應:H2(g)+I2(g)2HI(g) ΔH=-a kJ·mol-1
已知如圖所示。(a、b、c均大于零)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B.斷開1 mol H—H鍵和1 mol I—I鍵所需能量大于斷開2 mol H—I鍵所需能量
C.斷開2 mol H—I鍵所需能量約為(c+b+a) kJ
D.向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 H2和2 mol I2,充分反應后放出的熱量小于2a kJ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1.基本步驟
2.ΔH的計算
(1)依據實驗測量數據計算
Q=cmΔt
(2)依據鍵能數據計算
(4)依據燃燒熱數據計算
ΔH=E(反應物總鍵能)-E(生成物總鍵能)
(3)依據物質能量計算
ΔH=E(生成物總能量)-E(反應物總能量)
(5)利用蓋斯定律計算
蓋斯定律及其應用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三、蓋斯定律
1.定義:一個化學反應,不論是一步完成的還是分幾步完成的,其總的熱效應是完全相同的。
2.實質:等效思維
3.要求:始態和終態必須相同,過程不同
ΔH
ΔH1
ΔH2
ΔH___ΔH1+ΔH2
ΔH
ΔH1
ΔH2
ΔH___ΔH1+ΔH2
一、認識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二、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三、蓋斯定律
1.定義:一個化學反應,不論是一步完成的還是分幾步完成的,其總的熱效應是完全相同的。
2.實質:等效思維
3.要求:始態和終態必須相同,過程不同
4.方法:熱化學方程式的相加或相減
與“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類似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解題模型:唯一法
已知①:A+B = C+E △H1
已知②:B+D=2C △H2
目標③:2A+B=D+2E △H
①找唯一:根據目標方程式,在已知方程式中尋找只出現一次的物質
②調正負(同加異減):位置相同為正,位置相反為負
③調系數
注意:已經用過的方程式不再重復使用
×2
×(-1)
=2△H1-△H2
2022.10.24
變式:(2018·全國Ⅲ卷)SiHCl3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
2SiHCl3(g)==SiH2Cl2(g)+SiCl4(g) ΔH1=48kJ·mol-1
SiH2Cl2(g)==SiH4(g)+2SiHCl3(g) ΔH2=-30 kJ·mol-1
則反應4SiHCl3(g)=SiH4(g)+3SiCl4(g)的ΔH=_______________ kJ·mol-1
△H2×1
△H1×3
△H2+3△H1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2△H3+2△H2+2△H1
消元法:觀察已經選取的已知方程式,尋找沒有出現在目標方程式的物質,利用其他已知方程式消除。
變式:(2019·全國Ⅲ卷)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過程進行:
CuCl2(s)==CuCl(s)+Cl2(g) ΔH1=83 kJ·mol 1
CuCl(s)+O2(g)==CuO(s)+Cl2(g) ΔH2= 20 kJ·mol 1
CuO(s)+2HCl(g)==CuCl2(s)+H2O(g) ΔH3= 121 kJ·mol 1
則4HCl(g)+O2(g)==2Cl2(g)+2H2O(g)的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kJ·mol 1。
△H3×2
△H2×2
△H1×2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大本P139)變式:(2017·江蘇高考)通過以下反應可獲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①C(s)+H2O(g)===CO(g)+H2(g) ΔH1=a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2=b kJ·mol-1
③CO2(g)+3H2(g)===CH3OH(g)+H2O(g) ΔH3=c kJ·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 ΔH4=d kJ·mol-1
A.反應①、②為反應③提供原料氣
B.反應③也是CO2資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應CH3OH(g)===CH3OCH3(g)+H2O(l)的ΔH= kJ·mol-1
D.反應2CO(g)+4H2(g)===CH3OCH3(g)+H2O(g)的ΔH=(2b+2c+d) kJ·mol-1
△H2×2
△H4×1
△H3×2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變式:(2022年全國乙卷)油氣開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業廢氣普遍含有的硫化氫,需要回收處理并加以利用。已知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計算熱分解反應④ 的△H4=____________________kJ/mol。
△H2×
△H3×(-1)
△H1×
△H2-△H3+△H1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小本P423)變式:已知: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1 kJ·mol-1
②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452 kJ·mol-1
③H2O(g)===H2O(l) ΔH=-44.0 kJ·mol-1
計算反應3CH4(g)+CO2(g)+2H2O(l)===4CH3OH(l)的△H=____________________kJ/mol。
△H1×3
△H2×(-2)
△H3×(-8)
3△H1-2△H2△H3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小本P424)變式:已知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 ΔH1=-25 kJ·mol-1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2=-47 kJ·mol-1
③Fe3O4(s)+CO(g)===3FeO(s)+CO2(g) ΔH3=+640 kJ·mol-1
請寫出FeO(s)被CO(g)還原成Fe(s)和CO2(g)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1×(- )
△H2×(- )
△H3×(- )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H3-△H4
明確:當出現多條方程式的時候,通常不會全部使用!克服畏懼心理!
變式:(2021·廣東卷)我國力爭于2030年前做到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與重整是利用的研究熱點之一、該重整反應體系主要涉及以下反應:
a)
b)
c)
d)
e)
根據蓋斯定律,反應a的△H1=__________(寫出一個代數式即可)
△H3×1
△H4×(-1)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H5+△H1-△H3
目標物質在兩條已知方程式中出現,敢于嘗試!
變式:煙氣催化還原工藝將SOx還原成硫蒸氣,既符合環保要求,又可以合理利用寶貴的硫資源。該催化反應體系主要涉及以下反應:
Ⅰ. 2SO2(g)+CH4(g)S8(g)+CO2(g)+2H2O(g) △H1 = -183.2 kJ·mol·L-1
Ⅱ. 2SO2(g)+CH4(g)S2(g)+CO2(g)+2H2O(g) △H2 = - 80.1 kJ·mol·L-1
Ⅲ. 4SO3(g)+ 3CH4(g)S8(g)+ 3CO2(g)+6H2O(g) △H3 = -773.2 kJ·mol·L-1
Ⅳ. 4SO3(g)+ 3CH4(g)2S2(g)+3CO2(g)+6H2O(g) △H4 = -567.0 kJ·mol·L-1
已知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CH4(g) + 2O2(g) =CO2(g)+2H2O(g) △H5。
根據蓋斯定律,反應2SO2(g)+O2(g)2SO3(g)的焓變△H為_______________。
(用部分或全部含△H1、△H2、△H3、△H4、△H5的表達式表示)
△H5×
△H1×1
△H3×(-)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H5+△H2-△H4
目標物質在兩條已知方程式中出現,敢于嘗試!
變式:煙氣催化還原工藝將SOx還原成硫蒸氣,既符合環保要求,又可以合理利用寶貴的硫資源。該催化反應體系主要涉及以下反應:
Ⅰ. 2SO2(g)+CH4(g)S8(g)+CO2(g)+2H2O(g) △H1 = -183.2 kJ·mol·L-1
Ⅱ. 2SO2(g)+CH4(g)S2(g)+CO2(g)+2H2O(g) △H2 = - 80.1 kJ·mol·L-1
Ⅲ. 4SO3(g)+ 3CH4(g)S8(g)+ 3CO2(g)+6H2O(g) △H3 = -773.2 kJ·mol·L-1
Ⅳ. 4SO3(g)+ 3CH4(g)2S2(g)+3CO2(g)+6H2O(g) △H4 = -567.0 kJ·mol·L-1
已知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CH4(g) + 2O2(g) =CO2(g)+2H2O(g) △H5。
根據蓋斯定律,反應2SO2(g)+O2(g)2SO3(g)的焓變△H為_______________。
(用部分或全部含△H1、△H2、△H3、△H4、△H5的表達式表示)
△H5×
△H2×1
△H4×(-)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練習:(2020· 全國Ⅱ 卷)乙烷在一定條件可發生如下反應:
C2H6(g)===C2H4(g)+H2(g) ΔH,相關物質的燃燒熱數據如下表所示:
物質 C2H6(g) C2H4(g) H2(g)
燃燒熱ΔH/(kJ·mol-1) -1560 -1411 -286
ΔH=________kJ· mol-1。
1mol



△H1
△H2
△H3
△H=△H1-△H2-△H3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練習:物質的生成熱可定義為:由穩定單質生成1mol物質所放出的熱量,如CO2氣體的生成熱就是1mol C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時放出的熱量,已知下列幾種化合物的生成熱如表:
則1mol葡萄糖在人體內完全氧化生成CO2氣體和液態水,最多可提供的能量約為( )
A.3225kJ B.2816kJ C.2800kJ D.15556kJ
1mol



△H1
△H2
△H3
△H=-△H1+6△H2+6△H3
化合物 葡萄糖 H2O(l) CO2
生成熱/(kJ·mo1- 1) 1259.8 285.8 393.5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計算反應熱)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反應熱的比較)
練習:圖乙表示氧族元素中的氧、硫、硒、碲在生成1 mol氣態氫化物時的焓變數據,根據焓變數據可確定a、b、c、d分別代表哪種元素,試寫出硒化氫在熱力學標準態下,發生分解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反應熱的比較)
(大本P139)練習:根據以下熱化學方程式,ΔH1和ΔH2的大小比較錯誤的是( )
A.2H2S(g)+3O2(g)===2SO2(g)+2H2O(l) ΔH1 ,2H2S(g)+O2(g)===2S(s)+2H2O(l) ΔH2
則有ΔH1>ΔH2
B.Br2(g)+H2(g)===2HBr(g) ΔH1 ,Br2(l)+H2(g)===2HBr(g) ΔH2
則有ΔH1<ΔH2
C.4Al(s)+3O2(g)===2Al2O3(s) ΔH1 , 4Fe(s)+3O2(g)===2Fe2O3(s) ΔH2
則有ΔH1<ΔH2
D.Cl2(g)+H2(g)===2HCl(g) ΔH1 , Br2(g)+H2(g)===2HBr(g) ΔH2
則有ΔH1<ΔH2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反應熱的比較)
(大本P139)練習:Li/Li2O體系的能量循環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ΔH3<0 B.ΔH3+ΔH4+ΔH5=ΔH6
C.ΔH6>ΔH5 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
三、蓋斯定律的應用(反應熱的比較)
(小本P422)練習:根據Ca(OH)2/CaO體系的能量循環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ΔH5>0 B.ΔH1+ΔH2=0
C.ΔH3=ΔH4+ΔH5 D.ΔH1+ΔH2+ΔH3+ΔH4+ΔH5=0
歸納總結才是王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金阳县| 德安县| 抚顺市| 河南省| 兴和县| 宜君县| 阿图什市| 吉木萨尔县| 白玉县| 毕节市| 府谷县| 三原县| 扶风县| 平阴县| 建阳市| 五大连池市| 宣化县| 象州县| 香港 | 宕昌县| 石柱| 潞西市| 云龙县| 监利县| 栖霞市| 五台县| 浦江县| 蓬溪县| 宕昌县| 普兰店市| 溧阳市| 益阳市| 保康县| 政和县| 香河县| 三门峡市| 武清区| 琼海市| 邢台市|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