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屆四川省成都市重點中學高三上學期12月一診熱身考試理科綜合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屆四川省成都市重點中學高三上學期12月一診熱身考試理科綜合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成都七中高 2024屆一診(熱身) 理綜考試題
(12 月 22 日)
H-1 C-12 O-16 N-14 P-31 Cl-35.5 Na-23 Sn-119 Cu-64
第I卷(選擇題 共 126分)
一、選擇題:共13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某些蛋白質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點發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參與細胞信號傳遞,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這些蛋白質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過程體現了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B. 這些蛋白質特定磷酸化位點的氨基酸缺失,不影響細胞信號傳遞
C. 作為能量“通貨”的 ATP能參與細胞信號傳遞
D. 蛋白質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應受溫度的影響
2. 液泡是植物細胞中儲存 Ca 的主要細胞器,液泡膜上的 H 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無機焦磷酸釋放的能量跨膜運輸 H ,建立液泡膜兩側的 H 濃度梯度。該濃度梯度驅動 H 通過液泡膜上的載體蛋白 CAX 完成跨膜運輸,從而使 Ca 以與 H 相反的方向同時通過 CAX 進入液泡并儲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Ca 通過 CAX 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協助擴散
B. Ca 通過 CAX 的運輸有利于植物細胞保持堅挺
C. 加入 H 焦磷酸酶抑制劑,Ca 通過 CAX 的運輸速率變慢
D. H 從細胞質基質轉運到液泡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主動運輸
3.基因轉錄形成mRNA后,一條 mRNA上可能同時串聯多個核糖體進行翻譯過程,形成多聚核糖體(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合理的是( )
A. 細菌的一個基因轉錄時兩條DNA鏈可同時作為模板,提高轉錄效率
B. 一個 mRNA分子上可以結合多個核糖體,縮短合成一條肽鏈所需要的時間
C. 圖示翻譯過程中,各核糖體從 mRNA的5'端向3'端移動
D. 由核基因轉錄形成的 mRNA,在轉錄完成之前即可連接核糖體進行翻譯
4.炎性甲亢是由于甲狀腺濾泡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濾泡細胞中的甲狀腺激素大量釋放
1/15
進入血液,從而引起機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明顯升高的一種疾病。
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甲狀腺激素通過體液運輸, 可作為信使傳遞信息
B. 炎性甲亢患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低,引起機體甲狀腺組織增生
C.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細胞比促甲狀腺激素作用的靶細胞數量多
D. 炎性甲亢患者的機體細胞代謝旺盛,機體產熱與散熱處于動態平衡
5.木棉花在每年元宵節剛過,就開始開花,花冠紅艷、樹干壯碩,猶如壯士風骨,一些地區街道種有木棉花作為行道樹,常常截干或修枝整形,促使樹冠豐滿美觀。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光、溫度等環境因素參與木棉開花的調控
B. 木棉中光敏色素能夠感受光信號傳遞信息
C. 樹干截頂解除頂端優勢,促進側枝生長發育
D. 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根本上是激素的調控結果
6. 亨廷頓舞蹈癥(HD)是一種單基因顯性遺傳病。 發病年齡通常在30~40歲之間。 如圖是某 HD患者的家系圖, 已知I 、 Ⅱ 不含該病致病基因, 表現型完全正常,Ⅱ 尚未達到HD發病年齡; Ⅱ 患紅綠色盲,但不含 HD致病基因,I 、I 均不含紅綠色盲基因。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 HD 與紅綠色盲的致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
B. I 、 Ⅱ 基因型相同, Ⅱ 患 HD的概率是1/4
C. Ⅲ 同時攜帶兩種遺傳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1/4
D. 禁止近親結婚能有效降低 HD 和紅綠色盲的發病率
7.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等方面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病毒有可能在空氣中以氣溶膠的形式傳播,氣溶膠屬于膠體的一種
B. 中科院首次實現了 CO 合成淀粉,淀粉、蛋白質和油脂是人體必需的高分子營養物質
C. 5G 芯片“巴龍 5000”的主要材料是 SiO
D. 我國“硅-石墨烯-鍺(Ge)晶體管”技術獲得重大突破,所涉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8.設 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8gS 中,含有質子數為8NA
B. 1 L pH=l的稀 H SO 中, 含有H 數目為 0.2 NA
2/15
C. 甲烷氯代反應中, 消耗1mol Cl 生成HCl分子數為 NA
D. 密閉容器中, 2mol NO 和lmolO 充分反應后分子總數為2NA
9.主族元素 W、 X、Y、Z 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 且均不大于 20。 其中只有 W、X處于同一周期,X的單質與水反應可生成W的單質,W、X、Z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是 Y 的最外層電子數的3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簡單離子的半徑: Z>X>W B. ZW 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C. 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W10.下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解釋或結論都正確且有因果關系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解釋或結論
A 向 NaBr 溶液中加入過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 溶液 溶液變藍 非金屬性: Cl>Br>I
B 檢驗淀粉水解程度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加熱, 冷卻后再加入碘水 若溶液不變藍, 說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C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濃鹽酸 產生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或HSO
D 向 5mL0.1m ol·L FeCl 溶液中滴加 3mL0.1m ol·L KI 溶液,充分反應后, 取少量反應后溶液于試管中, 再滴入幾滴KSCN 溶液 溶液變紅 KI與 FeCl 的反應為可逆反應
11.分子結構修飾在藥物設計與合成中有廣泛的應用。布洛芬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但口服該藥對胃、腸道有刺激性,可以對該分子進行如圖所示的分子修飾。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甲的分子式為C H O B. 甲分子中最多有8個碳原子共平面
C. 甲和乙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 D. 甲修飾成乙可降低對胃、腸道的刺激
12.苯酚是生產某些樹脂、殺菌劑、防腐劑以及藥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但苯酚也有較強的毒性。如圖是處理廢水中苯酚的裝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3/15
A. a電極電勢低
B. H 由B區移向A區, B 區溶液 pH 減小
C. b電極反應式為
D. 若有 2mol電子通過導線,A、B兩區域中溶液質量改變量的和為2g
13. 25℃ 時, 用0.100 mol/L 高氯酸溶液分別滴定 20.00mL 0.100 mol/L 的氨水和20.00 mL 0.100 mol/L NaOH 溶液, 兩溶液的pH 與所加高氯酸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的數量級為1 0
B. V=20,高氯酸溶液滴定氨水選擇酚酞作指示劑
C. Q 點所示溶液中有:
D. 水的電離程度: M>Q>N>P
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 48分.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1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 19~21 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 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4. 摩托車騎手從一斜坡沖出在空中飛越的情景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影響,假設摩托車發動機油門關閉,摩托車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 )
A. 若要研究某時刻騎手的動作,可以把摩托車和騎手看作質點
B. 若不考慮轉動的影響,在最高點,騎手的動能為零
C. 若不考慮轉動的影響,騎手的機械能先減小再增大
D. 若不考慮轉動的影響,騎手的加速度不變
15.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壓表為理想表,電源內阻為r,滑動變阻器總電阻為 滑動變阻器滑片由a滑向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源的效率先變大再減小
B. 電源輸出功率先增大再減小
C. 電壓表示數先增大再減小
D. 靈敏電流計 G 的電流方向d→c
16. 一物體在如圖甲所示的 平面上運動,其方向的 圖像和y方向的 圖像分別如圖乙、圖丙所示,圖丙中AB段為拋物線,軌跡方程為 虛線 AC為 時該拋物線的切線,已知t=0時物體的位置坐標為(0m,3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4/15
A. t=0時, 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B. t=2s時, 物體的位置坐標為(5m, 1m)
C. 前 2s物體y方向的加速度越來越小
D. 在 2s 內物體做加速度大小 的曲線運動
17.華為 mate 60 實現了手機衛星通信,只要有衛星信號覆蓋的地方,就可以實現通話。如圖所示三顆赤道上空的通信衛星就能實現環赤道全球通信,已知三顆衛星離地高度均為h,地球的半徑為R,地球同步衛星離地高度為6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引力常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顆通信衛星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的大小相等
B. 能實現全球通信時,衛星離地高度至少2R
C. 其中一顆質量為m的通信衛星的動能為
D. 通信衛星和地球自轉周期之比為
18.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段絕緣粗糙區域AB,該區域中的 P 點距A 點較近。材料與形狀完全相同的兩個物塊甲和乙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由A到B逐漸減小,甲物塊帶正電荷,乙物塊帶等量的負電荷,空間中有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先讓甲物塊從A由靜止釋放滑到B。然后再讓乙物塊從B由靜止釋放滑到A。兩物塊在運動過程中電荷量保持不變,上述兩過程相比較,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兩個物塊在上述過程中獲得的速度大小相等
B. 甲物塊在上述過程中所用時間較長
C. 若甲乙同時從A、B釋放,它們可能在 P 點相遇
D. 若甲乙同時從A、B釋放,它們碰后粘連一定共同向右運動
19. 如圖甲所示,物體以一定初速度從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運動,上升的最大高度為3.0m。選擇地面為參考平面,上升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E隨高度h的變化如圖乙所示。 g=10m/s , sin37°=0.6。則物體( )
A. 質量 m=0.67kg B. 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C. 上升過程的加速度大小 D. 回到斜面底端時的動能
5/15
20.若規定無限遠處的電勢為零,真空中點電荷周圍某點的電勢φ可表示為 其中k為靜電力常量,Q為點電荷的電荷量,r為該點到點電荷的距離。如圖所示,M、N、C是真空中三個電荷量均為+Q的固定點電荷,M、N、C連線構成一等邊三角形且邊長L,O、A、B是等邊三角形三邊的中點,D是三邊中垂線的交點。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規定無限遠處的電勢為零。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O、A、 B三點場強相等
B. 場強
C. 電勢
D. 在D 處放置一負電荷q,其電勢能
21. 如圖所示, 光滑圓弧軌道AB末端切線水平, 與 光滑圓弧軌道BCD 在B 處連接且固定, 圓弧軌道BCD的半徑為r , 圓弧軌道AB的半徑r 未知且可調節。一質量為m 的小球,從A 點(與 O 等高)靜止釋放,經過B 點落在圓弧軌道 BCD 上。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到達 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與r 的大小無關,
B. 只要小球在空中運動時間相同,落在圓弧軌道 BCD上時的動能就相同
C. 適當調節r 的大小,小球可以垂直落在圓弧軌道 BCD上
D. 當 時,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最長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 174分)
三、非選擇題: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 22~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33~3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 必考題: 共 129 分
22. (6分)在天宮課堂中、我國航天員演示了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測量物體質量的實驗。受此啟發。某同學利用氣墊導軌、力傳感器、無線加速度傳感器、輕彈簧和待測物體等器材設計了測量物體質量的實驗,如圖甲所示。主要步驟如下:
①將力傳感器固定在氣墊導軌左端支架上,加速度傳感器固定在滑塊上;
②接通氣源。放上滑塊。調平氣墊導軌;
③將彈簧左端連接力傳感器,右端連接滑塊。彈簧處于原長時滑塊左端位于O點。A點到O點的距離為5.00cm,拉動滑塊使其左端處于 A 點, 由靜止釋放并開始計時;
④計算機采集獲取數據,得到滑塊所受彈力F、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部分圖像如圖乙所示。
6/15
回答以下問題(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 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N/m。
(2)該同學從圖乙中提取某些時刻F與a的數據,畫出a—F圖像如圖丙中I所示, 由此可得滑塊與加速度傳感器的總質量為 kg。
(3)該同學在滑塊上增加待測物體,重復上述實驗步驟,在圖丙中畫出新的圖像Ⅱ,則待測物體的質量為 kg。
23.(9分) 小芳同學想利用實驗室的器材描繪出某電風扇的伏安特性曲線。她通過說明書得到電風扇的額定電壓為5.0V,額定功率約為2.5W。器材有:
電源 E:電動勢為6.0V,內阻忽略不計
電流表 A : 量程0.6A, 內阻約為 10Ω 電流表 A : 量程100mA, 內阻為
定值電阻 定值電阻
滑動變阻器 R : 最大阻值 10Ω, 最大電流 0.5A
滑動變阻器 R : 最大阻值 3Ω, 最大電流 3A
滑動變阻器 R : 最大阻值 100Ω, 最大電流 3A
開關、導線等。
(1) 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選填“R ”“R ”或“R ”);為了精確測量數據,選用定值電阻 (選填“R ”或“R ”), 將電流表 A 改裝成電壓表使用。
(2)請根據選用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電路,將最優電路設計圖畫在圖甲虛線方框內, 電風扇符號用 M 表示,需在圖中標上所用元件對應的符號 。
(3)小芳在實驗中發現,小電風扇在電流較小時不能轉動。她多次測量描繪出 圖像如圖乙所示,其中l 為電流表 A 的讀數,l 為電流表 A 的讀數。當l 為0.10A,l 為 10mA時,小電風扇的電阻為 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 從小芳描繪的 圖像可以看出,隨著l 的不斷增大,l 先增大到某值時突然減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7/15
24. (12分)足夠長的粗糙絕緣板A上放一個質量為m、 電荷量為+q的小滑塊B. 用手托住A置于方向水平向左、場強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中,此時A、B均能靜止,如圖所示. 現將絕緣板A 從圖中位置P垂直電場線移至位置Q,發現小滑塊B 相對A發生了運動. 為研究方便可以將絕緣板A的運動簡化成先勻加速接著勻減速到靜止的過程. 測量發現豎直方向加速的時間為0.8s,減速的時間為0.2s,P、Q位置高度差為0.5m. 已知勻強電場的場強 A、B之間動摩擦因數μ=0.4, g取 10 m/s . 求:
(1)絕緣板 A 加速和減速的加速度分別為多大
(2)滑塊B 最后停在離出發點水平距離多大處
25.(20分)“魯布·戈德堡機械”是用迂回曲折的連鎖機械反應完成一些簡單動作的游戲。圖為某興趣小組設計的該類游戲裝置:AB是半徑為2L的光滑四分之一圓弧軌道,其末端B水平;在軌道末端等高處有一質量為m的“”形小盒C(可視為質點),小盒C與質量為3m、大小可忽略的物塊D通過光滑定滑輪用輕繩相連,左側滑輪與小盒C之間的繩長為2L; 物塊D壓在質量為m的木板E 左端,木板E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水平桌面間動摩擦因數μ=0.5(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木板 E 右端到桌子右邊緣固定擋板(厚度不計)的距離為L;質量為m且粗細均勻的細桿F通過桌子右邊緣的光滑定滑輪用輕繩與木板E相連,木板 E 與定滑輪間輕繩水平,細桿F下端到地面的距離也為L; 質量為 的圓環(可視為質點)套在細桿F上端,環與桿之間滑動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相等, 大小為 開始時所有裝置均靜止,現將一質量為m的小球(可視為質點)從圓弧軌道頂端A 處由靜止釋放,小球進入小盒C時剛好能被卡住(作用時間很短可不計),然后帶動后面的裝置運動,木板 E與擋板相撞、細桿F與地面相撞均以原速率反彈,最終圓環剛好到達細桿的底部。不計空氣阻力, 重力加速度為g, 求:
(1) 小球與小盒C 相撞后瞬間,小盒C對相連繩子的拉力;
(2) 細桿 F 的長度。
26. (15 分) 二氧化氯(ClO )是一種高效消毒滅菌劑。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如圖裝置制備二氧化氯。
已知:①ClO 是一種易溶于水、不與水反應的黃綠色有毒氣體,其沸點為11℃。 (未配平)。
8/15
(1)裝置A中盛裝 Na SO 的儀器名稱為 ; 裝置E中ClO 與NaOH的反應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的質量之比為 ,裝置E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 。
(2)裝置C中制得 ClO 的同時還有硫酸的酸式鹽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ClO 溶液現配現用,用水吸收ClO 得到ClO 溶液。為測定所得溶液中 的含量,進行下列實驗:
步驟 1: 準確量取 20.00 mL ClO 溶液于錐形瓶中;
步驟2:調節錐形瓶中溶液 ,再加入足量的 KI 晶體,靜置片刻;
步驟3: 加入2~3 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劑, 用0.050 mol L |的 溶液滴定至終點,進行平行實驗3次, 消耗 Na S O 溶液的平均體積為 16.00 mL。
(未配平), Na S O 溶液不穩定易被氧化]
①Na S O 溶液應放在 (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中;步驟2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②步驟3中,判斷滴定達到終點的標志是 。
③根據實驗數據,可算出原ClO 溶液中ClO 的濃度為 mgL 。
④你認為下列可能造成測得的 ClO 溶液中 ClO 的物質的量濃度偏小的原因有 (填標號)。
a.滴定管尖嘴處,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無氣泡
b.滴定過程中由于振蕩過于劇烈,使少量液體灑出錐形瓶
c. 滴定前仰視 Na S O 液面, 滴定后俯視Na S O 液面
d. 滴定中使用的 Na S O 溶液敞口放置較長時間
27.(14分)銅氨溶液在纖維工業有廣泛應用。實驗室模擬用廢棄輝銅礦渣(主要含Cu S,還含有少量 FeS、SiO )為原料制備( 的流程如圖:
已知:常溫下,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將礦渣粉碎的目的是 ,方案I中試劑①是 。
(2)方案Ⅱ中,“過濾2”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除S外,還有 (填化學式)。Cu S 和硫酸鐵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3)“除鐵”前,“氧化”的目的是 , 試劑②最好選用 (填化學式)。如何證明鐵元素被完全除盡 。
(4)從環保角度看, 兩種方案更優的是 。
(5)常溫下, 向CuSO 溶液中加入濃氨水,生成 沉淀,繼續加入濃氨水,沉淀溶解生成 沉淀開始溶解時溶液的pH 為 10,則
9/15
28. (14分)尿素[CO(NH ) ]是首種由無機物人工合成的有機物。
(1)已知:① nol
則氨氣與二氧化碳氣體合成固態尿素和氣態水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為 。
(2)一定條件下,向容積恒定為2L 的密閉容器中加入 和 ,發生反應 開始達到平衡。反應中( 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 0 20 60 80
n(CO )/mol 0.10 0.06 0.04 0.04
①60 min時,上述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
② NH 的平衡轉化率為 。
(3)一定條件下,恒容容器中,若原料氣中的 NH 和 CO 的物質的量之比 發生反應 與CO 的平衡轉化率(α)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α隨著x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
② A 點平衡時容器內總壓強為 p kPa,則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 (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
(4)以惰性電極電解尿素 的堿性溶液可制取氫氣,裝置如圖所示。該裝置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若兩極共收集到氣體22.4L(標準狀況), 則 消 耗 的 尿 素 的 質 量為 (忽略氣體的溶解)
29. (10分)炎熱的夏天中午,某些植物(如植物A)有午休的現象。這類植物白天大部分時間凈光合速率和光照強度與溫度呈正相關,但在中午光強和溫度最高的時間段,凈光合速率會出現一個低谷。回答下列問題:
(1)有些植物的午休現象,是由于中午氣孔開度下降,導致胞間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抑制了凈光合作用,且抑制作用大于較高的溫度和 對凈光合帶來的促進作用。這種午休的原因叫“氣孔因素限制”。
(2)有些植物中午氣孔開度并沒有下降但是因為其它因素導致午體現象,這種午休的原因統稱“非氣孔因素限制”。比如,可能由于溫度較高,導致 大于光合速率增加量。
(3)請設計實驗驗證:植物甲的午休是氣孔因素限制的,并且導致中午氣孔開度下降的原因是高溫而非強光照。
10/15
實驗步驟:
①取生理狀況相同的植物A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組。
②甲組在正常的溫度和光照強度下培養,乙組在 下培養,丙組在 下培養。其它培養條件相同且適宜。
③一段時間后分別檢測每組植物的氣孔開度和凈光合速率。
預期結果: 。
30.(9分)圖1為某種擬南芥的氣孔保衛細胞細胞膜中存在的一種特殊的K 載體蛋白(BLINK1)它可調控氣孔快速開啟與關閉。保衛細胞的內外壁厚度不一樣, 當植物體內水分較多,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時,較薄的外壁就會伸長,細胞向外彎曲,于是氣孔就張開;當植物體內水分較少,保衛細胞失水時,較厚的內壁被拉直,氣孔就關閉了。 圖2為某同學繪制的物質跨膜運輸相關的一個不完整的模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保衛細胞吸收K 的方式為 。結合圖示分析 BLINK1調控氣孔快速開啟的原因可能是 。
(2)若圖2中X軸表示保衛細胞外 K+濃度,Y軸表示保衛細胞對K 的吸收速率,則限制 B點以后K 的吸收速率的因素可能是 (寫 點即可)。隨著保衛細胞對K 的吸收越來越多,保衛細胞吸水的速率將 。
(3)圖3中X軸表示擬南芥根細胞外氧氣的濃度,Y軸表示擬南芥根細胞吸收氧氣的速率,請在圖3中畫出擬南芥根細胞吸收氧氣的速率隨細胞外氧氣濃度變化的曲線。
(4)現想確定擬南芥幼苗根細胞對某物質的吸收方式是主動運輸,還是協助擴散,請從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寫出實驗思路
11/15
31.(10分)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流程如下:將樣品加入樣品墊,溶有樣品的液體介質將借助紙層析的原理沿試紙向吸水墊的方向移動。結合墊上吸附有膠體金(聚集后呈紅色)標記的兩種可移動的物質(新冠抗體1和鼠 IgG),T線處固定有新冠抗體 2,抗體1 和抗體2可與新冠病毒表面的不同位點結合。C線處固定有抗鼠IgG 的抗體。請回答:
(1)疫情期間,對易地流動人員實行集中隔離不少于 14天的原因是 。
(2)新冠病毒進入血液循環后,會選擇性入侵肺部細胞,為了消滅侵入肺部細胞的新冠病毒,人體產生的 會裂解含新冠病毒的肺部細胞,暴露出新冠病毒,然后體液中的抗體與之結合形成沉淀,再由 將其清除。
(3)若樣品中不含有新冠病毒,則T線 ,C線 ,該過程中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共有 次; 若 , 則檢測為陽性, 說明樣品中含有新冠病毒。
(4)在新冠病毒檢測試紙上C線變紅色說明 。
32.(10分)菠菜雌性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為 XX,雄性則為 XY。菠菜的葉有戟形或卵形,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菠菜的種子形態可分為有刺種與無刺種,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現有菠菜雜交實驗及結果如下表,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親本表型 F 表型及比例
戟形無刺種(雌) 戟形有刺種(雄) 卵形有刺 種(雌) 1/8 戟形有刺 種(雌) 3/8 卵形無刺 種(雄) 1/8 戟形無刺種(雄)3/8
(1)菠菜的種子形態中,屬于顯性性狀的是 ,葉形和種子形態兩種性狀在遺傳時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原因是 。
12/15
(2)已知戟形基因A 與卵形基因a是位于6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現有基因型為Aa的雄株甲,其細胞中6號染色體如圖所示。
①植株甲發生的變異類型與人的 (填疾病名稱)發生的變異類型相同。
②已知只含有異常6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育,若要確定植株甲的 A 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體還是異常的6號染色體上,請利用 F 為材料設計一個雜交組合證明A基因的位置。雜交組合:
(3)經實驗確定基因A位于甲的異常6號染色體上,甲與正常卵形葉雌株雜交,子代中發現了一株雌株乙,若植株乙的出現是花粉異常所致。讓甲、乙進行雜交,則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 (產生配子時,三條互為同源的染色體其中任意兩條聯會,然后分離,多出一條隨機分配到細胞的一極)
(二)選考題(共 45 分)請考生從2道物理題、2道化學題、2道生物題中每科任選一題做答,并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注意所做題目的題號必須與所涂題目的題號一致,在答題卡選答區域指定位置答題。如果多做,則每學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33. [物理—選修3-3](15 分) (略)
34. [物理—選修3-4](15 分)
(i)某健身者把兩根相同繩子的一端固定在一點,用雙手分別握住繩子的另一端,上下抖動繩子使繩子振動起來,以手的平衡位置為坐標原點,如圖是健身者右手在抖動繩子過程中某時刻的波形,若右手抖動的頻率是 2H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該波的波長為 12m
B. 該時刻M點的位移為
C. 該時刻N點的振動方向沿 y軸負方向
D. 再經過 0.125s, M 點經過的路程為 30cm
E. 從該時刻開始計時,質點M的振動方程為
(ii)如圖,半徑為R=30cm的玻璃球臺,球臺平面對應的球心角為120°,與球臺平面等面積的單色光柱垂直臺面射向球體。已知玻璃對單色光的折射率為2,光在真空中的速率為 求:
(1)求:該單色光在玻璃球臺中的傳播速度;
(2)求: 同時垂直射入玻璃球臺的光中,最先在球面處發生全反射的光,在玻璃球臺內傳播的時間(只考慮全反射)。
13/15
35.【化學一選修3: 物質結構與性質】(15 分)
銅、鎂、鈣、錫及其化合物有許多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和 中陽離子基態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S、O、N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
(2)CuSO 中陰離子空間構型為 ,向盛 溶液的試管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過量,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請寫出該過程涉及的總離子方程式 。
(3)葉綠素的結構示意圖(部分)如下圖所示,其中存在 (填序號)。
a. 非極性共價鍵 b. 離子鍵 c. 配位鍵 d. σ鍵 e. π鍵 f. 氫鍵
(4) 碳酸鹽的熱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
熱分解溫度:CaCO (填“高于”或“低于”) ,原因是 。
(5)磷青銅晶體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該晶體中P原子位于由銅原子形成的 的空隙中。若晶體密度為ag·cm ,P.與最近的Cu原子的核間距為 nm(用含) 的代數式表示)。
36.【化學—選修5: 有機化學基礎】(15 分)
鹽酸去氧腎上腺素可用于防治脊椎麻醉及治療低血壓。鹽酸去氧腎上腺素可由化合物 E 制備得到,E的合成路線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A 的結構簡式為 , CH OCH CH OCH Cl 中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 。
(2)C生成D的反應類型為 。
(3)設計A→B, D→E兩步的目的為 。
14/15
(4)F 是 E的同分異構體,且屬于氨基化合物,不能與FeCl 溶液發生顯色反應,且分子中有5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則 F共有 種,寫出其中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5)參照上述合成路線,以" "為原料(無機試劑任選),設計制備 A的合成路線:
37. [生物——選修1: 生物技術實踐](15 分)
蘋果汁是人們喜歡的飲料,但未經處理的蘋果汁在放置過程中會產生褐色物質。某果汁生產企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生產流程,所生產的蘋果汁無色透明。回答下列問題:
(1) 在果汁生產過程中,一般多采用高溫瞬時滅菌法(95-100℃ 、15 s),與高壓蒸汽滅菌法相比,這種滅菌方法在條件控制方面的區別是 (答出兩點)。
(2)蘋果汁生產過程中,在“脫膠”時加入了適量的果膠酶,果膠酶能夠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原因是果膠酶能夠 。在果汁生產中,除了酶和蘋果的用量外,影響果汁產量的因素還有 (答出兩點)。
(3)果膠酶并不只是一種酶,而是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的總稱,工業生產中若要分離出不同的果 膠 酶 , 可 以 采 用 凝 膠 色 譜 法 , 該 方 法 分 離 蛋 白 質 的 基 本 原 理是 ,為了提高果膠酶的重復使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可以將果膠酶進行固定化, 般來說,酶固定化比較適合采用的方法是 。
(4)將完成脫膠過濾后得到的果汁,輸入“吸附樹脂柱”中,以一定流速通過樹脂柱后,果汁顏色變淺甚至消失,據此推測樹脂的作用是 。果汁中有色物質含量的多少,可以通過比色法進行測定,該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
15/15成都七中高 2024屆一診(熱身)理綜考試題
物理參考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B D C D BD CD AD
22、答案: 12 0.20 0.13 (每空 2 分)
23、 答案:(1) R4 (1 分)、 R2 (1 分) (2) (3 分)
(3)6.0(2 分) (4)電動機突然開始轉動,產生了反電動勢(2 分)
24、答案 (1)a =1.25 m/s21 ,a 22=5 m/s ; (2)x=0.04 m
解析:(1)設絕緣板 A 勻加速和勻減速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a1 和 a2,勻加速和勻減速的時
間分別為 t1 和 t2,P、Q 高度差為 h,則有
1 1
a1t1=a2t2 h= a t 21 1 + a2t 22
2 2
解得:a1=1.25 m/s2 a2=5 m/s2 4 分
(2)滑板 B 在絕緣板 A 勻減速的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
豎直方向上 mg-N=ma2 水平方向上 Eq-μN=ma3
解得 a3=0.1g=1 m/s2
1
在這個過程中滑板 B 的水平位移大小為 x3= a 23t2 =0.02 m 3 分
2
在絕緣板 A 靜止后,滑板 B 將沿水平方向做勻減速運動,設加速度大小為 a4,由牛
頓第二定律: μmg-Eq=ma 2 4 得 a4=0.1g=1 m/s
該過程中滑板 B 的水平位移大小為 x4=x3=0.02 m 3 分
最后滑板 B 靜止時離出發點的水平距離 x=x4+x3=0.04 m 2 分
6
25、答案(1)3mg ;(2) L
7
解析:(1)設小球滑出圓弧軌道時的速度為 v0,剛被卡住瞬間速度為 v,與小盒 C 相連的
繩子上的拉力大小為 T。對小球:
1
從 A 到 B,由動能定理:mg 2L mv
2
0 (1 分)
2
小球撞擊 C 瞬間,由動量守恒定律:mv0 (m m)v (1 分)
對小球和 C 組成的系統,由牛頓第二定律:
v2
T 2mg 2m 解得T 3mg (2 分)
2L
1 / 5
{#{QQABBYCEggAoAAAAABhCAQlYCkIQkACACCoGgEAIoAABQBNABAA=}#}
{#{QQABBYCEggAoAAAAABhCAQlYCkIQkACACCoGgEAIoAABQBNABAA=}#}
3
2 33 3 3 6
則: x x1 x2 x3 2
10
L L L 2 L L (2 分)
10 10 10
3 7
1
10
34(i)ACE(選對一個得 2 分,選錯一個扣 3 分,全對得 5 分))
(ii)答案(1)1.5 108 m/s ;(2)8 10 9s
解:(1)作出光路圖如圖所示,
c
光在玻璃中傳播速度 v 解得 v=1.5×108m/s (4 分)
n
(2)設光在玻璃球內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 C 則有
1
sin C
n
解得 C=30° (2 分)
由幾何關系可知,最邊緣光線在界面的入射角為 60°>C
該光線經過 3 次全反射而射出球臺,傳播時間最長, (2
分)
4R
傳播時間 t 解得 t=8×10-9s (2 分)
v
化學參考答案
7A 8C 9B 10B 11B 12D 13C
26. (15 分)(1) 圓底燒瓶(1 分) 5:1(2 分) 防倒吸(1 分)
(2)SO2+2NaClO3+H2SO4=2ClO2+2NaHSO4(2 分)
(3) 堿式(1 分) 8H++2ClO2+10I-=5I2+2Cl-+4H2O (2 分) 當滴入最后一滴
Na2S2O3 溶液時,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藍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恢復原色(2 分)
540(2 分) bc(2 分)
27. (14 分) (1) 加快反應速率(1 分) NaOH 溶液(1 分)
(2) SiO (1 分) 4Fe3++Cu S=4Fe2+2 2 +2Cu2++S↓(2 分)
(3) 將 Fe2+轉化為 Fe3+,易于除去 (1 分) CuO(2 分) 取少量溶液于試管
中滴加 KSCN 溶液,無明顯現象(2 分)
(4)方案Ⅱ(2 分)
(5)20(2 分)
28. (14 分)(1) 2NH3 g CO2 g CO NH2 s H2O g ΔH=-43.0kJ/mol(2 分) 2
4
(2) 5.00 10 mol L
1 min 1 (2 分) 30%(2 分)
(3) x 增大,等同于通入氨氣越多,平衡正向移動,提高二氧化碳的轉化率 (2 分)
3 / 5
{#{QQABBYCEggAoAAAAABhCAQlYCkIQkACACCoGgEAIoAABQBNABAA=}#}
2.25 2 9 2
kPa 或 kPa2 2 (2 分) p0 4p0
CO NH 6e 8OH N CO2 (4) 2 2 3 6H2O(2 分) 15g(2 分)2
36.(15 分,除標注外每空 2 分)
(1) 醚鍵 (2)加成反應 (3)保護 A 中酚羥基不被氧化
(4)4
(5) (3 分)
4 / 5
{#{QQABBYCEggAoAAAAABhCAQlYCkIQkACACCoGgEAIoAABQBNABAA=}#}
生物參考答案
1-6 BAC BDC
29. (10 分,每空 2 分)
(1)光照強度
(2)呼吸速率增加量
(3)②高溫、正常光強 正常溫度、高光強 ③甲組和丙組的凈光合速率和氣孔開度大
致相同,乙組的氣孔開度和凈光合速率均明顯低于甲組和丙組 (②正常溫度、高光強
高溫、正常光強 ③ 甲組和乙組的凈光合速率和氣孔開度大致相同,丙組的氣孔開度
和凈光合速率均明顯低于甲組和乙組)
30.(9 分,除特殊說明外,每空 1 分) (1) 主動運輸 鉀離子進入細胞后,細胞
內濃度升高,細胞吸水(2 分)
(2) K+載體蛋白數量有限或能量有限(寫出一點即可) 越快
(3) (2 分)
(4)將長勢相同的擬南芥幼苗隨機平均分成 2 組,甲組無氧氣,乙組有氧氣,放在黑暗環
境,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培養一段時間后,比較兩組幼苗根細胞對該物質的吸收速率。
(2 分)
31.(10 分,除標注外每空 1 分)
(1)感染病毒潛伏期約 2 周(感染 2 周內病毒少,很難檢測到)(2 分)
(2) 效應 T 細胞 吞噬細胞
(3) 1 不變色 變紅色 T 線與 C 線都變紅色
(4)證明層析過程順利完成,檢測試紙條工作正常。(意思對給分)(2分)
32.(10 分,除特殊標注外,每空 2 分)(1)有刺種(1 分) 遵循(1 分) A、a 位于
常染色體上,B、b 位于 X 染色體上(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2)①貓叫綜合征 ②甲×卵形(雌株)
(3)戟形:卵形=1:1
37. (15 分, 除標注外,每空 2 分)
(1)溫度更低,時間更短,壓強更低
(2)分解果膠,瓦解細胞的細胞壁和胞間層 pH、溫度、酶催化反應的時間
(3)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蛋白質分子在色譜柱中移動速度不同 化學結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4)吸附有色物質 將被測果汁的顏色與標準顯色液進行比較,找出與標準液最相近的顏色,
再通過計算獲得果汁中色素的含量(3 分)
5 / 5
{#{QQABBYCEggAoAAAAABhCAQlYCkIQkACACCoGgEAIoAABQBN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涞水县| 静海县| 西乌珠穆沁旗| 都兰县| 临夏县| 元阳县| 商河县| 陈巴尔虎旗| 乌审旗| 贵港市| 马边| 昌乐县| 金昌市| 沧州市| 临海市| 南宁市| 潼关县| 平阳县| 三门县| 夏邑县| 无为县| 安义县| 宝清县| 长白| 芦山县| 泰州市| 合作市| 淮北市| 元阳县| 安岳县| 凌海市| 上林县| 多伦县| 当涂县| 高密市| 密山市| 新源县| 水城县| 麻城市|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