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物質的組成與結構1. 理解分子與原子、離子與原子、原子與元素等概念的區別與聯系,能從微觀的角度解釋某些常見現象。2. 知道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并能描述一些具體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3. 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4. 知道原子的構成,了解相對原子質量,初步認識核外電子排布及元素的性質是由原子結構決定的。復習目標1. 物質的宏觀組成(1) 元素是 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為宏觀概念,只講 ,不講 。不同種元素的原子的 肯定不同。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 種類 個數 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知識梳理(2) 元素的分類: 元素,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 ,在化學反應中易 電子,形成 離子,如鐵元素;元素,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 ,在化學反應中易 電子,形成 離子,如氧元素;稀有氣體元素(如氖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 (氦的最外層電子數為 ),化學性質穩定。所以元素的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跟它的原子的 關系非常密切。金屬 一般少于4個 失去 陽 非金屬 一般多于4個 得到 陰 8 2 最外層電子數 (3)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填元素符號)(4) 原子序數為1~18號的元素依次為 (填元素符號)。O Al N C O Ca O Na 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 2. 物質的微觀構成(1) 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有 、 和 。有些物質由 構成,如 、 ;有些物質由 直接構成,如 、 ;還有些物質由 構成,如 、 。分子 原子 離子 分子 水 二氧化碳(合理答案均可) 原子 鐵 銅(合理答案均可) 離子 氯化鈉 氯化鉀(合理答案均可) (2) 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離子是 的原子(或原子團)。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質有 、 、 。(3) 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荷的 和核外帶負電荷的 構成。由于 = = ,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4) 在化合物中,有些原子集團常常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好像一個原子一樣,這樣的原子集團叫做 ,又叫 ,如 、 。化學性質 化學變化 帶電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分子、原子都很小 分子、原子都在不斷地運動 分子、原子之間都有間隔 原子核 電子 核電荷數 核內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 原子團 根 硫酸根 氫氧根(合理答案均可) 3. 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以 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到的 。由于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上,所以相對原子質量≈ + ?;瘜W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就是 。4. 化學變化的實質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在化學反應中, 可分, 不可分。一種碳原子質量的 比 原子核 質子數 中子數 相對分子質量 分子 原子 考點一 元素1. 下列有關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C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B.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數與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同C. 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一定相等D.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會改變C考點突破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B.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C.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D.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鈣A考點二 分子、原子和離子3. (2022·盤錦)下列有關粒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D?。?br/>A. 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B.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C. 原子可轉化成離子,離子不能轉化為原子D. 鈉原子和鈉離子的核電荷數相同D4. (2023·赤峰)宏觀和微觀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合理的選項是( B )A. 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是不斷運動的B. 溫度升高,酒精溫度計的液面上升——酒精分子體積變大C.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 氧化汞受熱分解生成金屬汞和氧氣——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B考點三 原子的構成5. (2022·無錫)1909年,盧瑟福用帶正電的α粒子(氦原子核)轟擊金箔后發現: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少數 α粒子發生較大偏轉,極少數α粒子偏轉幾乎達到180°。由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B?。?br/>A. 原子是實心球體B. 原子核的質量較大C. 原子核不帶電D. 原子核在原子中占的體積很大B6. (2023·武威)建立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的相互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請根據如圖所示的信息回答有關問題:第6題(1) 如圖甲所示為粒子之間的轉化關系圖,其中①表示的是 。原子 (2) 如圖乙所示中B、C屬于同種元素,因為 相同。(3) 如圖乙所示中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4) 如圖乙所示中D為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當x=16時,則表示該粒子的符號為 。它們的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MgF2 S2- 考點四 相對原子質量7. (2023·成都)化學家張青蓮主持測定了銦、銥、鋅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 kg,一種鋅原子的質量為1.096×10-25 kg,該鋅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C?。?br/>A. 12 B. 64C. 66 D. 1.096×10-25 kgC1. (2023·泰州)磷灰石陶瓷性質優良,可制造人造骨和人造假牙。這里的“磷”指的是( C?。?br/>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單質2. (2023·株洲)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C )A. Si B. Fe C. Al D. O3. (2023·通遼)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B?。?br/>A. 碳酸鉀 B. 液氧 C. 金剛石 D. 銀CCB課堂練習4. (2023·廣州)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A )A. 空氣濕度增大:單位體積空氣中水分子數目增多B. 石墨一定條件下轉變成金剛石:原子種類發生改變C. CO2氣體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運動變為靜止D.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溶液中含硫酸根離子A5. (2023·眉山)X、Y、Z、W四種元素的質子數如圖所示。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br/>A. X與W屬于同一周期B. Z與Y能形成兩種常見的化合物C. 在化學反應中,Y原子易得到電子,W原子易失去電子D. 常溫下,X、Y、W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7第5題A6. (2023·吉林)鋰是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圖甲所示為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乙所示為鋰原子的構成示意圖。 第6題(1) 鋰原子的質子數為 。(2) 鋰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3) 圖乙所示中帶負電荷的微觀粒子的名稱是 。3 6.941 電子 1. (2023·重慶A卷)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卓越貢獻的中國科學家是( A?。?br/>A. 張青蓮 B. 袁隆平C. 侯德榜 D. 道爾頓2. (2023·陜西)碳元素是組成物質種類最多的元素。下列物質中,只含碳元素的是( B )A. 石灰石 B. 金剛石C. 碳酸 D. 石蠟AB12345678910111213強化訓練3. (2023·揚州)重氫可應用于光導纖維制備。重氫和氫都屬于氫元素,是因為它們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br/>A. 質子數 B. 中子數C. 體積 D. 相對原子質量4. (2023·本溪改編)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下列物質中,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C )A. 氨氣 B. 氮氣C. 鐵 D. 五氧化二磷AC123456789101112135. (2023·恩施)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無污染的核聚變原料He-3(如圖所示)。下列關于He-3的說法,正確的是( D?。?br/>A. He-3是一種新元素B. He-3原子中含有1個質子,2個電子C. He-3原子中含有3個質子,沒有中子D. He-3原子中含有2個質子,1個中子,2個電子第5題D123456789101112136. (2023·威海)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D )A.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被創造也可以被消滅B. 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差別很大C. 同種原子通過不同方式結合成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D. 同種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則化學性質不同D123456789101112137. (2023·岳陽)下列事實用微觀粒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合理的是( B?。?br/>A. 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停地運動B. 濕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C. 6 000 L氧氣能被壓縮裝入40 L的鋼瓶中——分子間有間隔D. 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B123456789101112138. (2023·安徽)如圖所示為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 氯化鈉固體由分子構成B. 反應中一個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相對穩定結構C. 氯原子核外有兩個電子層D. 反應中Cl變成Cl-,證明化學反應中元素種類發生改變第8題B123456789101112139. (2023·常州金壇二模)已知一個硫原子的質量為m g,其相對原子質量為32,則一個相對原子質量為152的銪(Eu)原子的質量為( C?。?br/>A. B. gC. g D.C1234567891011121310. (2022·隨州)從宏觀和微觀結合的視角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br/>A.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目、分子數目均不變B. 乙醇、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均能解離出帶電粒子而導電C. 相同質量的鎂和鋁,鎂的相對原子質量比鋁小,所以鎂含的原子數目比鋁多D. 某有機物燃燒的產物是CO2和H2O,推理該有機物一定是由碳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碳氫化合物C1234567891011121311. (2023·南京玄武一模)如圖所示為某種分子篩型家用制氧機工作時氣體變化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br/>A. 該過程中分子的大小發生了改變B. 該過程中分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C. 該過程分子間隔前后發生了改變D. 分子篩是一種實心的片狀物質第11題C1234567891011121312. (2023·自貢)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維方式。(1) 從宏觀角度分析,氧氣是由氧 元素 (填“元素”或“原子”)組成的。(2)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于1983年當選為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他主持測定了多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其中相對原子質量確定為152的銪元素的原子序數為63,則銪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63 。元素 63 12345678910111213(3) 如圖所示為一些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根據圖中信息,回答相關問題:第12題① 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有 3 (填數字)種。② 與氧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 S (填元素符號)。③ 由鎂和氯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MgCl2 。3 S MgCl2 1234567891011121313. (2023·南通海門一模)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1) “芯片”是電子產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鎵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圖甲所示為氮元素、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① 圖甲中14.01是氮元素的 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12345678910111213② 圖乙中B是鎵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數字18表示的含義是 鎵原子核外第三層上有18個電子 。③ 根據A、B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寫出氮化鎵的化學式: GaN 。鎵原子核外第三層上有18個電子 GaN 12345678910111213(2) 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合價—物質類別”關系如圖丙所示。第13題① NaNO2是常見的含氮化合物,其對應點的字母為 E 。E 12345678910111213② NH3和O2在加熱、催化劑條件下反應生成B和另一種氧化物,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NH3+5O24NO+6H2O 。③ 若D點對應的酸為HNO3,F點對應的鹽是NaNO3,則由D點物質通過中和反應轉化為F點物質需要加入的物質是 NaOH 。該物質是由 離子 (填“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4NH3+5O24NO+6H2O NaOH 離 子 123456789101112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