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部分(60 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I:127 一、 選擇題(共 10 小題, 每題 2 分, 計 20 分, 將正確答案填在答題卡上)1. 為了防治大氣污染, 打贏藍天保衛戰, 下列做法不提倡 的是A. 直接焚燒垃圾 B. 公共交通出行 C. 積極植樹造林 D. 使用清潔能源2. 裝置氣密性檢驗的原理是: 通過氣體發生器與附設的液體構成封閉體系, 依據改變體系內壓 強時產生的現象(如氣泡的生成、 水柱的形成、 液面的升降等) 來判斷裝置氣密性的好壞, 下列裝置中不能檢查氣密性的是A. B. C. D.3. 下列宏觀現象與相應的微觀解釋中, 不合理 的是A. 將 25m3 的氣體加壓到 0.024m3 的鋼瓶中—— 分子間有間隙, 且氣體分子間的間隔大 B. 液態氧和氧氣都能支持燃燒—— 同種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C. 緝毒犬能根據氣味發現毒品—— 分子在不斷運動D. 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分子受熱體積變大4. 鎂是一種國防金屬, 軍事上常用來制造“ 照明彈 ”, 關于鎂條燃燒的現象說法中錯誤 的是A. 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 B. 鎂條燃燒放出大量的熱C. 反應后生成白色固體氧化鎂 D. 生成大量的白煙5. 在①N2O5 ②x ③N2O3 ④N2 ⑤NH3 五種物質中, 它們是按照氮元素的化合價由高到低順 序排列的, 則 X 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A. NO2 B. NaNO2 C. NH4Cl D. N2O6. 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劑, 其主要成分乙酸的結構模型圖如下所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 的是A. 乙酸的化學式為 CH3COOHB. 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構成C. 乙酸分子由 2 個碳原子、 4 個氫原子和 2 個氧原子構成D. 乙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7. 下列微粒符號中對“2 ”含義的理解正確的是A. 2Cu 中的“2 ”表示 2 個銅元素B. Ca2+中的“2 ”表示每個鈣離子帶 2 個單位的正電荷C. H2S 中的“2 ”表示一個硫化氫分子中含有一個氫分子-2D. Al2 (SO4)3 中化學式上方的“2 ”表示硫元素為-2 價8. 若將一定質量的氯化鈉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則A. 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小 B.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不變C. 溶質的質量一定變大 D.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9. 在“ 宏觀 — 微觀” 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下圖為二氧化碳用于生產甲醇7(+38)(CH3OH) 的微觀示意圖, 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該反應中, 四種物質均為化合物B. 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不變C. 該反應為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D. 反應前后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10. 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 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 稀有氣體的原子最外層一般是 8 個電子,則最外層是 8 個電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氣體的原子B. 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C. 分子、 原子都是不顯電性的粒子, 但不顯電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 所以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二、 填空、 簡答題(本題共 2 小題。 每空 1 分, 共 23 分)11. 海水是一種化學成分復雜的混合物, 包括水、 溶解于水中的多種化學元素和氣體。 在海水中 迄今已發現的化學元素達 80 多種。 含量較高的元素除組成水的氫、 氧元素外, 還有氯、 鈉、 鎂、 硫、 鈣、 鉀、 溴、 碳、 鍶、 硼、 氟等。(;氯離子▲) (;氫氧化鈉▲) (。)(1) 海水中的氯元素和鈉元素主要以鈉離子和氯離子形式存在, 請用化學符號表示: 鈉離子 ▲(。)(2) 以海水及其產品為原料可以生產許多化工產品, 如氯化鈉、 氫氣、 氫氧化鈉、 氯氣、 鈉、 鎂、 食用加碘鹽等, 由分子構成的是 ▲((填“左側”、“右側”)。)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3) 自然界中的溴元素絕大多數存在于海洋中, 其元素符號為 Br, 根據中文名稱猜測溴應屬于▲(38Sr鍶87.62) (2) (18) (8) (2) (;是第▲) (周期上的) (8)(4) 鍶是一種重要的金屬元素, 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在元素周期表中顯示的信息見下圖, 請回答有關問題:①鍶原子核內質子數為 ▲(;)元素; 其相對原子質量為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②鍶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5) 將從海水中獲得的氯化鎂電解可以得到鎂和氯氣。 鎂是一種銀白色金屬, 具有密度小、 硬 度小的性質, 其合金被廣泛用于軍事、 航空工業中。 鎂過去還被用于照相機的閃光燈, 稱作“鎂 光燈 ”, 這是由于鎂條在空氣中點燃, 與氧氣反應發生燃燒, 發出耀眼的白光, 同時生成氧化鎂。 ①上述敘述中, 描述鎂的化學性質有 ▲(。)②用文字表達式表示上述敘述中的兩個化學變化, 任寫一個 ▲12. 水是生命之源, 大力保護和有效利用水資源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組成要素。 根據水 的凈化實驗和電解水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一) 水的凈化實驗。 某同學收集到一瓶渾濁的河水, 他要模擬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 最終制成 蒸餾水。 其實驗過程如下所示。 請回答以下問題:8(1) A 物質的名稱是 ▲ , 操作①的名稱是 ▲ ; 若經過操作①后, 所得液體 C 中仍有渾濁, 其原因可能是 ▲ 。 (填字母)A. 漏斗下端未靠在燒杯內壁 B. 漏斗內的濾紙有破損 C. 漏斗內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2) 操作②應選用的裝置是 ▲ , 裝置Ⅱ中活性炭起 ▲ 作用。 操作③應選用 的裝置是 ▲ (本小題第一 空和第三空選填下述圖 1 三個操作對應的序號)。粒狀活性炭層Ⅰ Ⅱ Ⅲ圖 1 圖 2 圖 3(3) 該同學取少量液體 D 于試管中, 加入少量 ▲ 振蕩, 發現有較多浮渣產生, 說明 液體 D 是 ▲ (選填“硬水 ”或“軟水 ”)。(二) 電解水是我們對最為熟悉的水進行的探究和有效利用, 根據圖 3、 圖 4 回答問題。(1) 圖 2 中, 將 ▲ 放在 b 端管口會復燃;(2) 圖 3 是水通電后某段時間內生成氣體體積示意圖, 則 m 代表的物質是 ▲ ; (填化學式) (3) 某同學在做電解水實驗時, 如圖 2 所示, 向水電解器中加入 99.6g 的水和 0.4g 氫氧化鈉固 體, 電解一段時間后,氫氧化鈉的溶質質量分數變為 0.5%, 則被電解水的質量為 ▲ 克。 三、 實驗、 探究題(本題共 2 小題, 每空 1 分, 共 11 分)13. 小科查閱資料發現五氧化二磷有毒, 在圖 1 實驗的啟發下設計了如圖 2 的實驗, 用于測定空 氣中氧氣的含量。 回答下列問題:(1) 圖 1 中打開彈簧夾 K 的最佳時機是 ▲ 。(2) 圖 2 實驗中需反復推拉注射器是為了 ▲ 。(3) 室溫下, 圖 2 實驗測定的數據如表(在氣球完全干癟的狀態下測量注射器內氣體的體積)硬質玻璃管的體積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的體積 反應后注射器中氣體的體積50.0mL 20.0mL 6.5mL①為了保證該實驗的成功, 反應前注射器中最少留 ▲ 毫升氣體。②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4) 圖 2 實驗的優點是 ▲ (答一 點)。9(到保護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碘酸鉀的化學式量為▲。(2)碘酸鉀中鉀、氧、碘三種元素質量比為▲。(3)假設所處的環境已受污染,通過服用加碘食鹽(注:加碘食鹽中的碘為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輻射的目的呢?【查閱資料】成人每天食用食鹽的質量通常為6g;某種加碘食鹽的標簽如圖所示。)(5) 圖 2 實驗, 為了使氧氣反應更充分, 可以將氣球換成 ▲ 。14. 溶液對動植物的生理活動和人類的生產、科研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室溫下,某同學欲配制 50g 質量分數為 10%的氯化鈉溶液, 請回答下列問題:(1) 計算: 需要氯化鈉固體的質量是 ▲ g。(2) 稱量: ①用如圖所示的序號表示正確配制該溶液的操作順序為 ▲ 。②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時, 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偏向左盤, 應 ▲ 。A.增加適量氯化鈉固體 B.減少適量氯化鈉固體 C.調節游碼 D.添加砝碼 (3) 溶解: 將氯化鈉和水依次倒入燒杯中, 用玻璃棒攪拌, 其目的是 ▲ 。(4) 反思: 經檢測, 所配制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小, 其原因可能是 ▲ 。 (填序號)10①用量筒量取水時, 俯視讀數③用量筒量取水時, 仰視讀數⑤轉移溶液時有部分體濺出四、 推理、 計算題(共 6 分)②砝碼破損④用于溶解的燒杯中有少量的蒸餾水⑥試劑、 砝碼的左右位置顛倒且使用游碼15. (2 分) 化學實驗室現有溶質質量分數 30%的雙氧水, 由于實驗需要, 用該溶液配制成 5% 的雙氧水 300g。 求:(1) 需要取用的 30%溶液的質量;(2) 需要加入的水的質量。16. (4 分) 核事故時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 為避免核輻射, 需一次性口 服 100 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 使人體甲狀腺中碘達到飽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 從而起(食鹽成分:NaClKIO3含碘:20mg/kg重量:500g食用注意:勿長時間加熱保存:防潮、放陰涼處)【問題分析】500g 該品牌食鹽中, 若要使人體甲狀腺中的碘達到飽和, 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該 品牌碘鹽 ▲ 。【結論】 日常服用加碘食鹽 ▲ (填“ 能 ”或“不能 ”) 起到避免核輻射目的。2023-2024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九年級調研監測物理.化學說明: 考試時間 120 分鐘, 總分 120 分, 其中物理試題 90 分, 化學試題 60 分.物理試題(90 分)一、 選擇題(本題共 12 小題, 每小題 2 分, 共 24 分, 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請將正確答填涂在答題卡上)1.在國際單位制中, 功的單位是A. J(焦) B. Pa (帕) C. N (牛) D. W(瓦)2.關于功率,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做功越多, 功率一定越大 B. 功率大, 做功不一定快C. 做功所用的時間越短, 功率越大 D. 單位時間做的功多, 功率就大3.下列是有關小明同學對于有關物理量的估測, 符合實際的是A. 小明騎自行車上學時的功率約為 1000WB. 小明將一本物理書從地上撿起到課桌上, 對物理書做功約為 2JC. 對起重機的性能進行改良后, 其機械效率可高達 110%D. 一個普通家庭燒一頓飯, 大約需要消耗天然氣 10kg4. 如圖所示電路中 , 開關能夠同時控制兩盞燈, 且兩燈發光情況互不影響的電路是5. 如圖所示, 起瓶器開啟瓶蓋時, 可看成是A. 以 B 點為支點, 動力方向向下的杠桿 B. 以 B 點為支點, 動力方向向上的杠桿C. 以 A 點為支點, 動力方向向下的杠桿 D. 以 A 點為支點, 動力方向向上的杠桿6.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簡單機械移動物體 A, 當沿不同方向分別用 F1、 F2、 F3 的力, 以不同速度勻速拉動物 體時, 忽略繩子與滑輪 的摩擦,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F1 =F2<F3 B. F1<F2<F3 C. F1>F2>F3 D. F1 =F2 =F37.如圖所示, 人造衛星在大氣層外不受空氣阻力沿橢圓形軌道繞地球運行, 在衛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 的過程中,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動能逐漸增大, 勢能逐漸減小, 機械能不變 B. 勢能逐漸減小, 機械能減小1C. 動能逐漸增大, 機械能增大 D. 動能逐漸增大, 勢能逐漸減小, 機械能減小8. 如圖所示為甲、 乙兩種燃料完全燃燒時釋放的熱量 Q 與其質量 m 的關系,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 甲燃料的熱值小于乙燃料的熱值 B. 乙燃料的熱值隨著質量的增大而增大C. 甲燃料的熱值大于乙燃料的熱值 D.燃料的熱值越大, 燃燒的效率越高9.小明根據下表提供的幾種物質的比熱容得出以下四個結論, 其中正確的是幾種物質的比熱容 J/(kg ·℃)水 4.2×103 煤油 2. 1×103 銅 0.39×103 砂石 0.92×103酒精 2.4×103 冰 2. 1×103 水銀 0. 14×103 鋁 0.88×103A. 100g 水的比熱容是 50g 水的比熱容的兩倍B.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的狀態無關C. 因為水的比熱容較砂石大, 所以在海邊白天吹海風, 夜晚吹陸風D.質量相等的鋁塊和銅塊, 升高相同的溫度, 鋁塊吸收的熱量比銅塊少10.關于溫度、 內能、 熱量、 熱值和比熱容,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大B. 物體吸收熱量, 溫度不一定升高C. 燃料燃燒越充分, 放出的熱量越多, 燃料的熱值越大D. 水的比熱容較大, 相同情況下加熱水和沙子, 水的溫度升高得快11. 如圖所示,用手沿豎直方向勻速拉一個動滑輪,使掛在下面重為 G 的物體緩慢上升,動滑輪的重力不可 忽略,現改變物體的重力 G,不計繩重與摩擦,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η與物體重力 G 的關系可能符合下列圖中的A B C D12. 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提升物體 M, 已知物體 M 所受的重力為 550N, 卷揚機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F 將物體 M 在 20s 內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 10m, 拉力 F 做的功 W 隨時間 t 的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 忽略繩重及摩擦,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動滑輪重為 40N B.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 0.5m/sC. 拉力做功功率為 300W D. 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3.3%二、 填空題(本題共 9 小題, 每空 1 分, 共 24 分)13.2023 年 10 月 26 日, 長征二號 F 運載火箭將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在加速升空的過程中, 火2箭尾部噴出的高溫高壓燃氣的 Δ 能轉化為火箭的 Δ 能, 載人飛船的機械能 Δ (選填“減小”、 “不變”或“增大”) .14. 甲乙兩個實心鐵球, 甲乙質量之比 3:1, 若他們吸收了相同的熱量后, 則甲乙升高的溫度之比 Δ ;3若升高相同的溫度, 則甲乙吸收的熱量之比 Δ 。(13.) (第15題) (第17題)第 16 題第 19 題15.如圖工人師傅用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物,不計繩重和輪軸摩擦,當物體重 200N 時,工人所用拉力為 125N,則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Δ ; 用該動滑輪勻速提升重 400N 的物體, 則工人所用的拉力為 Δ N.16.如圖是某一 內陸城市與某一沿海城市年氣溫變化曲線.從圖像可以看出, 在一年中, 曲線 B 所示的城市 氣溫變化較 Δ (選填“大”或“小”), 根據水的比熱容比砂石的比熱容 Δ (選填“大”或“小”) 的特點,曲線 B 表示的是 Δ (選填“ 內陸”或“沿海”) 城市的年氣溫變化曲線.17.如圖所示, 當閉合開關 S1、 S2, 斷開開關 S3 時, 能發光的燈泡是 Δ ; 要使燈泡 L1 和 L2 都發光, 則應閉合開關 Δ , 斷開開關 Δ .18. 甲乙兩臺機器的功率之比為 3:2,他們做同樣的功所需時間之比 Δ , 在相同時間內, 甲乙兩臺機器所做功之比 Δ .19.如圖所示, 工人用 250N 的拉力將質量為 40kg 的物體從地面運到 10m 高的樓上。 物體上升高度 h 與時 間 t 的關系如圖所示, 則物體上升的速度為 Δ m/s, 整個過程中, 工人做功的功率為 Δ W, 此裝置 的機械效率為 Δ 。20.某單缸四沖程汽油機, 飛輪的轉速為 3000r/min, 則 1S 內對外做功 Δ 次, 每次對外做功 115J, 該汽 油機的效率為 25%, 連續工作 1 小時需消耗汽油 Δ kg(q 汽油 =4.6×107J/kg) .21.如圖所示, 物體在力 F 的作用下水平向右運動. 水平地面 O 點兩側粗糙程度不同, 力 F 沿水平方向、 大小恒為 3N. 物體經過 M 點開始計時, 每經過相同時間, 用虛線框記錄物體的位置 .(1) 由圖可知, 物體在 MO 段做 ▲ (選填“勻速 ”、 “減速 ”、 “加速 ”) 直線運動. 物體 MO 段和OQ 段受到的摩擦力分別為 f1 和 f2, 則 f1 ▲ f2 (選填“大于 ”、 “小于 ”或“等于 ”) .(2) 力 F 在 MN、 OP 段做功分別為 W1、 W2, 功率分別為 P1、 P2, 則 W1 ▲ W2; P1 ▲ P2 (均選填“大于 ”、 “小于 ”或“等于 ”) .第 21 題三、 作圖和實驗探究題(本題共 6 小題, 22 題每小題 2 分, 23、 24、 25、 26、 27 題每空 1 分, 共 28 分)22. (6 分) (1) 用滑輪組將陷在泥中的汽車拉出來, 請在圖中畫出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2 分)甲(2) “節約用水, 人人有責! ”如圖乙所示, 是用水后向下關 閉水龍頭 時的情景, 水龍頭手柄看作是一個杠桿, F2 是的阻力, 請你在如圖丙中畫出施加在 A 點的最小動力 F1 及 F2 的力臂 L2; (2 分)(3) 根據丁圖左側電路圖, 將右側實物圖補充完整. (2 分)23. (3 分 ) 小慧在“連接串聯電路 ”的實驗中, 實驗電路如圖所示 .(L1 L2)(1) 在連接電路時, 開關應該處于 ▲ 狀態 .(2) 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 S, 若小慧發現 L1 亮, L2 不亮, 則故障是 ▲ (選填“ L2 燈絲斷了 ”或“ L2 短路 ”) .(3) 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 S, 若小慧發現 L1、 L2 兩只燈泡都不亮, 她用一根導線接在 A、 B 兩點, 兩燈 仍不亮, 又將導線拆下連接在 B、 C 兩點, 發現 L1 亮了, 則故障是 ▲ (選填“ L1 燈絲斷了 ”“ L2 燈絲斷 了 ”“ L1 短路 ”或“ L2 短路 ”) .24. (4 分) 小華用如圖裝置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次數 物重 G/ N 物體上升高度 h/m 拉力 F/ N 機械效率η1 1.0 0.1 0.5 66.7%2 1.5 0.1 0.7 71.4%3 2.0 0.1 0.8(1) 實驗中應豎直向上 ▲ 拉動彈簧測力計;4(2) 第 3 次實驗的機械效率為 ▲ %;(3)分析數據可知, 提高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 物重(填“增大 ”或“減小 ”); (4)在一次測量中, 小華將同一重物提升到更高的位置, 其他條件不變, 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 (填“變大 ”“變小 ”或“不變 ”) .25. (5 分) 相關資料表明, 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為汽車超載超速造成的。 興趣小組決定對超載超速問 題進行一次模擬探究, 經討論后認為, 可以用小球作為理想模型, 代替汽車作為研究對象, 如圖, 將小球 從高度為 h 的同一斜面上由靜止開始滾下, 推動同一小木塊向前移動一段距離 s 后停下, 完成甲、 乙、 丙三次實驗, 其中 hA=hC>hB, mA=mB <mC.小球 質量 m/g 小球撞擊速度 v/cm.s- 1 木塊滑動距離 s/cmA 10 5 10B 20 5 18C 30 5 29D 10 10 38E 10 15 86(1) 把小球放在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沿斜面滾下是為了控制達到水平面 ▲ 相同.(2) 實驗中超載超速帶來的危害程度用 ▲ 表示, 此研究方法叫 ▲ .(3) 研究超載帶來的危害時, 選擇甲、 乙、 丙三次實驗中的 ▲ 兩次實驗進行比較;(4) 為比較超載超速帶來的危害程度, 興趣小組利用速度傳感器和其他器材進行定量研究。 根據右表中數據可知, 貨車超載與超速兩者相比, 誰潛在危害更大的是 ▲ .26. (6 分) 小明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5丙丁(1) 實驗前, 杠桿靜止(如圖甲所示), 此時杠桿處于 ▲ 狀態(選填“平衡 ”或“非平衡 ”) .為了消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這時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 端調節, 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 如圖乙所示, 在 A 點掛 4 個鉤碼, 在 B 點掛 ▲ 個鉤碼, 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3) 小明做完圖乙實驗后, 通過改變鉤碼的個數和改變鉤碼的位置又進行了三次實驗, 實驗中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 ;A.取平均值減少誤差 B.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4) 小華用彈簧測力計代替鉤碼, 如圖丙所示, 在 B 點處沿 a 方向向下拉, 也能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接著他將彈簧測力計繞 B 點從 a 位置逆時針轉到 b 位置,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選填“變大 ”、 “不變 ”或“變小 ”) .(5) 如圖丁所示,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 左邊的鉤碼個數和位置保持不變, 右邊彈簧測力計的作用點固定, 只改變測力計與水平方向的角度θ , 則能描述測力計示數 F 與θ關系的圖象是 ▲ .A B C D27. (4 分) 下圖是研究不同燃料燃燒時放熱本領的實驗裝置, 兩組實驗器材、 燒杯內的水的初溫和質量都 相同.實驗中忽略熱量的散失, 設兩種燃料燃燒 時均勻放熱.(1) 除了圖示器材, 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2) 實驗中還應控制燃料燃燒的 ▲ (填“ 時間 ”或“質量 ”) 相同.(3) 燃料燒完后, 畫出被加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 . 由此可知, 燃料 1 燃燒 10min放出的熱量 ▲ (填“大于 ”、 “小于 ”或“等于 ”) 燃料 2 燃燒 15min放出的熱量.(4) 燃料 1 和燃料 2 的熱值之比為 ▲ .四、 計算題(本題共 2 小題, 每題各 7 分, 共 14 分)28.(7 分)負壓救護車能“ 負壓隔離”, 使外界環境免受污染, 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主要用于傳染病員的安 全隔離與轉運, 被稱為“特大號的 N95 口罩”。 如果某負壓救護車沿水平路面勻速直線行駛 10km, 消耗柴 油 1.05kg, 發動機做功 1.26×107J, 求: [c 水 =4.2×103J/(kg ℃) , q 柴油 =4×107J/kg](1) 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2 分);(2) 救護車發動機的效率(2 分);(3) 若 1.05kg 柴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 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 可將 200kg 的水從 25℃升高到多少℃ (3 分) .▲ ▲ ▲ ▲ ▲ ▲29. (7 分) 一物塊重 2.5N, 在拉力 F 的作用下從底部沿斜面勻速運動到如圖甲所示的位置, 用時 6s。 此過 程 F 做的功 W 和時間 t 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 物塊運動的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求 : (1) 圖甲中, 拉力 F 對物體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 分)?(2) 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2 分)(百分號前保留一位小數)(3) 拉力 F 是多少? (3 分)▲ ▲ ▲ ▲ ▲ ▲6九年級答案一、選擇題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選項 A D B C D D A C C B B C二、填空題(本題共 9 小題,每空 1 分,共 24 分)13. 內 , 機械 , 增大14. 1:3, 3:1,15. 80% , 225,16. 大 , 大 , 內陸,17. L1 , S1和 S3, S218. 2:3 , 3:219. 0.25, 125, 80%20. 25, 0.921. 勻速, 大于, 等于, 小于三、作圖和實驗探究題(本題共 6 小題,22 題每小題 2 分,23、24、25、26、27 題每空 1分,共 28 分)22.(1) (2)L F2 1(3)23.(1)斷開, (2)L2短路 ,(3)L2燈絲斷了24. (1)勻速 (2)83.3% , (3)增大 ,(4) 不變25.(1)速度,(2) 木塊移動距離, 轉換法 (3)甲丙 , (4)超速26.(1)平衡, 左 (2)6 , (3)B, (4)變大, (5)B27.(1)托盤天平,(2)質量,(3)大于, (4)8:3四、計算題(本題共 2 小題,每題各 7 分,共 14 分)28.(1)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Q 7放=m 柴油q 柴油=1.05×4×10 J/kg=4.2×107J/kg------------------------------------------2 分(2)救護車發動機的效率= W7η ×100%=1.26×10 J/kg7 × 100%Q放 4.2×10 J/kg=30%-----------------------------------------------------2 分(3)可將 200kg 的水從 25℃升高到多少℃7t= 放 = 4.2×10 J3 =50℃------------------2 分 4.2×10 kg×200kg{#{QQABKQQQggiAAAJAABhCUQH4CgCQkAECAIoOgAAMMAIAgBNABAA=}#}t=50℃+25℃=75℃--------------------------------1 分29.(1)拉力 F 對物體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W 有=Gh=2.5N×1.1m=2.75J......................................2 分(2)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多少由以圖像可以知道 W 總=3.6Jη=W有×100%=2.75J × 100% =76.3%------------------2 分W總 3.6J(3)拉力 F 是多少由圖像丙可以知道物塊移動速度 V=0.3m/SS=Vt=0.3m/S×6S=1.8m------------------------------------1 分F= 總= 3.6 =2N-----------------------------------------------2 分 1.8 {#{QQABKQQQggiAAAJAABhCUQH4CgCQkAECAIoOgAAMMAIAgBNABAA=}#}化學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5 A A D C A 6-10 C B B D C二、填空、簡答題(本題共2小題。每空1分,共23分)11.(1)Na+ Cl- NaOH(2)氫氣(H2)和 氯氣(Cl2)(3)非金屬 右側(4)①38 5(或五) 87.62 ②失去(點燃) (通電)(5)①可以燃燒(或可與氧氣反應)②氯化鎂 鎂+氯氣 或 鎂+氧氣 氧化鎂12.(一)(1) 明礬 過濾 BC(2) Ⅱ 吸附 I(3)肥皂水 硬水(二)(1)帶火星的木條 (2)H2 (3)20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共2小題,每空1分, 共11分)13.(1)火焰熄滅裝置冷卻至室溫后(2)使銅粉盡可能消耗裝置中的氧氣;反應充分等(合理即可)(3) ①12.5 ②19.3%(4)裝置始終密閉,實驗結果更準確;環保等(合理即可)(5)20ml的注射器或注射器(合理即可)14.(1)5 (2)① CBDEA ② B(3)攪拌加速溶解 (4)②③④⑥四、推理、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共6分)15.(1)解:設需要取用的濃溶液的質量為x,x×30%=300g×5%x=50g答:需要取用的30%溶液的質量是50g。(2)需要加入的水的質量為:300g﹣50g=250g答:需要加入的水的質量是250g。16. (1) 214 (2)39:48: 127(3)5kg 不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化學答案.docx 化學試題.docx 物理答案.pdf 物理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