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名詞高三上學期12月一診熱身考試理科綜合試卷 (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名詞高三上學期12月一診熱身考試理科綜合試卷 (解析版)

資源簡介

成都七中高2024屆一診(熱身)理綜考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5~8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 摩托車騎手從一斜坡沖出在空中飛越的情景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影響,假設摩托車發動機油門關閉,摩托車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 )
A. 若要研究某時刻騎手的動作,可以把摩托車和騎手看作質點
B. 若不考慮轉動的影響,在最高點,騎手的動能為零
C. 若不考慮轉動的影響,騎手的機械能先減小再增大
D. 若不考慮轉動的影響,騎手的加速度不變
【答案】D
【解析】
【詳解】A.若要研究某時刻騎手的動作,由于不同時刻騎手的動作不同,不可以把摩托車和騎手看作質點,故A錯誤;
B.在最高點,騎手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動能不為零,故B錯誤;
CD.若不考慮轉動的影響,摩托車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做斜拋運動,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即做勻變速曲線運動,騎手機械能守恒,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2.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壓表為理想表,電源內阻為r,滑動變阻器總電阻為R2,R1+R2>r>R1,滑動變阻器滑片由a滑向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源的效率先變大再減小
B. 電源輸出功率先增大再減小
C. 電壓表示數先增大再減小
D. 靈敏電流計G的電流方向d→c
【答案】B
【解析】
【詳解】A.滑動變阻器滑片由a滑向b,則R2阻值變大,電源的效率為
可知外電阻變大,則電源的效率變大,選項A錯誤;
B.當外電阻等于內阻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因 R1+R2>r>R1,滑動變阻器滑片由a滑向b,則R2阻值變大,外電阻先靠近電源內阻后遠離電源內阻,可知電源輸出功率先增加后減小,選項B正確;
C.外電阻變大,總電流減小,則路端電壓變大,即電壓表示數增大,選項C錯誤;
D.路端電壓變大,R1電壓減小,則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變大,電容器兩板電壓變大,電容器充電,則靈敏電流計G的電流方向c→d,選項D錯誤。
故選B。
3. 一物體在如圖甲所示的平面上運動,其方向的圖像和y方向的圖像分別如圖乙、圖丙所示,圖丙中段為拋物線,軌跡方程為,虛線為時該拋物線的切線,已知時物體的位置坐標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B. 時,物體的位置坐標為
C. 前2s物體y方向的加速度越來越小
D. 物體在2s內做加速度大小的曲線運動
【答案】D
【解析】
【詳解】A.在t=0時刻
所以
A錯誤;
B.在t=2s時,x方向和y方向的位移分別為
故此時物體的坐標為
B錯誤;
CD.前2秒,y方向物體的位移方程為拋物線,為時間的二次函數,因此,此時在y方向上做勻加速運動,物體在y方向的加速度為

所以
C錯誤,D正確。
故選D。
4. 華為mate 60實現了手機衛星通信,只要有衛星信號覆蓋地方,就可以實現通話。如圖所示三顆赤道上空的通信衛星就能實現環赤道全球通信,已知三顆衛星離地高度均為h,地球的半徑為R,地球同步衛星離地高度為6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引力常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顆通信衛星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的大小相等
B. 能實現全球通信時,衛星離地高度至少2R
C. 其中一顆質量為m的通信衛星的動能為
D. 通信衛星和地球自轉周期之比為
【答案】C
【解析】
【詳解】A.通信衛星受到的萬有引力大小為
由于不知道三顆通信衛星的質量大小關系,所以三顆通信衛星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故A錯誤;
B.三顆通信衛星若要全面覆蓋,則其如圖所示
由幾何關系可知,,,其OA為地球半徑R,所以由幾何關系有
解得
所以解得
所以通信衛星高度至少為R,故B錯誤;
C.對衛星有,其萬有引力提供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有
在地球表面有
其動能為
故C正確;
D.對通信衛星有
地球的自轉周期與同步衛星相同,對同步衛星有
整理有
故D錯誤。
故選C。
5.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段絕緣粗糙區域AB,該區域中的P點距A點較近。材料與形狀完全相同的兩個物塊甲和乙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由A到B逐漸減小,甲物塊帶正電荷,乙物塊帶等量的負電荷,空間中有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先讓甲物塊從A由靜止釋放滑到B。然后再讓乙物塊從B由靜止釋放滑到A。兩物塊在運動過程中電荷量保持不變,上述兩過程相比較,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兩個物塊在上述過程中獲得的速度大小相等
B. 甲物塊在上述過程中所用時間較長
C. 若甲乙同時從A、B釋放,它們可能在P點相遇
D. 若甲乙同時從A、B釋放,它們碰后粘連一定共同向右運動
【答案】D
【解析】
【詳解】A.根據動能定理得
所以兩個物塊在上述過程中獲得的速度大小相等,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甲、乙兩物體運動的大致如圖所示
甲運動過程加速度在增大,故圖像的斜率增大,如圖線1;乙運動過程加速度減小,故斜率減小,如圖線2,由于兩物塊末速度大小相等,且兩個過程的位移相等,即圖線下方所圍的面積相等,故甲運動過程的時間長,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C.若甲乙同時從A、B釋放時,由B項可知乙物塊B到P段時間加速度大于甲物塊從A到P端的加速度,所以,所以相等時間內乙物塊運動的位移大于甲物塊運動的位移,所以它們有可能在P點相遇,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
D.若甲乙同時從A、B釋放,由B項可知當甲、乙物體碰撞時碰前速度大小不相等,碰撞過程甲、乙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F,對甲物塊根據動量定理可知甲乙碰撞后速度不可能相等,所以碰后不可能粘連一起共同向右運動。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6. 如圖甲所示,物體以一定初速度從傾角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運動,上升的最大高度為。選擇地面為參考平面,上升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隨高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質量
B. 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C. 物體上升過程的加速度大小
D. 物體回到斜面底端時的動能
【答案】BD
【解析】
【詳解】A.根據題意,由圖可知,物體上升到最大高度時,機械能為,則有
解得
故A錯誤;
B.根據題意,由功能關系可知,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機械能的減少,則有
解得
故B正確;
C.物體上升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解得
故C錯誤;
D.根據題意,物體回到斜面底端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有
其中
解得
故D正確。
故選BD。
7. 若規定無限遠處的電勢為零,真空中點電荷周圍某點的電勢φ可表示為φ=k,其中k為靜電力常量,Q為點電荷的電荷量,r為該點到點電荷的距離。如圖所示,M、N、C是真空中三個電荷量均為+Q的固定點電荷,M、N、C連線構成一等邊三角形且邊長L,D是三條邊中垂線的交點。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規定無限遠處的電勢為零。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O、A、B三點場強相等
B. 場強EA
C. 電勢φA:φD=(2+4):9
D. 在D處放置一負電荷q,其電勢能Ep
【答案】CD
【解析】
【詳解】A.根據點電荷電場的計算公式可知,M、C兩電荷在A點場強為0,故A點場強是只有N電荷在A點的場強
E
根據對稱性可知O、B兩點場強大小也等于,但是三點場強方向不同,故A錯誤;
B.三角形邊長為L,則
NA=Lcos30°
代入
E
故B錯誤;
C.A點的電勢
φA=2
D點的電勢
φD=3
所以
φA:φD=(2+4):9
故C正確;
D.有
φD
在D處放置一負電荷q,其電勢能
Ep
故D正確;
故選CD。
8. 如圖所示,光滑圓弧軌道AB末端切線水平,與光滑圓弧軌道BCD在B處連接且固定,圓弧軌道BCD的半徑為r2,圓弧軌道AB的半徑r1未知且可調節。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A點(與O1等高)靜止釋放,經過B點落在圓弧軌道BCD上。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經過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與r1的大小無關
B. 只要小球在空中運動時間相同,落在圓弧軌道BCD上時的動能就相同
C. 適當調節r1的大小,小球可以垂直落在圓弧軌道BCD上
D. 當時,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最長
【答案】AD
【解析】
【詳解】A.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到B點,根據機械能守恒有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聯立解得,軌道對小球的支持力為
則小球經過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與r1的大小無關,故A正確;
B.小球經過B點落在圓弧軌道BCD上,小球在空中運動時間相同,則小球下落高度h相同,則小球落在圓弧BC、CD上的等高處,則根據平拋規律可知,水平位移不同,離開B點的初速度不同,則根據動能定理有
可知落在圓弧軌道BCD上時的動能不相同,故B錯誤;
C.若小球垂直落在圓弧軌道BCD上,則其速度的反向延長線必然經過圓弧的圓心O點。根據平拋運動規律有,速度的反向延長線經過水平位移的中點,但O點不為水平位移的中點,則小球不可能垂直落在圓弧軌道BCD上,故C錯誤;
D.若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最長,即此時小球落在C點,則根據平拋規律有
根據動能定理有
聯立解得
故D正確。
故選AD。
第II卷(非選擇題,共174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9~1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3~16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129分
9. 在天宮課堂中、我國航天員演示了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測量物體質量的實驗。受此啟發。某同學利用氣墊導軌、力傳感器、無線加速度傳感器、輕彈簧和待測物體等器材設計了測量物體質量的實驗,如圖甲所示。主要步驟如下:
①將力傳感器固定在氣墊導軌左端支架上,加速度傳感器固定在滑塊上;
②接通氣源。放上滑塊。調平氣墊導軌;
③將彈簧左端連接力傳感器,右端連接滑塊。彈簧處于原長時滑塊左端位于O點。A點到O點的距離為5.00cm,拉動滑塊使其左端處于A點,由靜止釋放并開始計時;
④計算機采集獲取數據,得到滑塊所受彈力F、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部分圖像如圖乙所示。
回答以下問題(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彈簧的勁度系數為_____N/m。
(2)該同學從圖乙中提取某些時刻F與a的數據,畫出a—F圖像如圖丙中I所示,由此可得滑塊與加速度傳感器的總質量為________kg。
(3)該同學在滑塊上增加待測物體,重復上述實驗步驟,在圖丙中畫出新的a—F圖像Ⅱ,則待測物體的質量為________kg。
【答案】 ①. 12 ②. 0.20 ③. 0.13
【解析】
【詳解】(1)[1]由題知,彈簧處于原長時滑塊左端位于O點,A點到O點的距離為5.00cm。拉動滑塊使其左端處于A點,由靜止釋放并開始計時。結合圖乙的F—t圖有
Δx = 5.00cm,F = 0.610N
根據胡克定律
計算出
k ≈ 12N/m
(2)[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 = ma
則a—F圖像的斜率為滑塊與加速度傳感器的總質量的倒數,根據圖丙中I,則有
則滑塊與加速度傳感器的總質量為
m = 0.20kg
(3)[3]滑塊上增加待測物體,同理,根據圖丙中II,則有
則滑塊、待測物體與加速度傳感器的總質量為
m′ ≈0.33kg
則待測物體的質量為
Δm = m′ - m = 0.13kg
10. 小芳同學想利用實驗室的器材描繪出某電風扇的伏安特性曲線。她通過說明書得到電風扇的額定電壓為5.0V,額定功率約為2.5W。器材有:
電源E:電動勢為6.0V,內阻忽略不計
電流表A1:量程0.6A,內阻約為10Ω
電流表A2:量程100mA,內阻為r2=4Ω
定值電阻R1=10Ω
定值電阻R2=50Ω
滑動變阻器R3:最大阻值10Ω,最大電流0.5A
滑動變阻器R4:最大阻值3Ω,最大電流3A
滑動變阻器R5:最大阻值100Ω,最大電流3A
開關、導線等。
(1)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選填“R3”“R4”或“R5”);了精確測量數據,選用定值電阻_______(選填“R1”或“R2”),將電流表A2改裝成電壓表使用。
(2)請根據選用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電路,將最優電路設計圖畫在圖甲虛線方框內,電風扇符號用M表示,需在圖中標上所用元件對應的符號________。
(3)小芳在實驗中發現,小電風扇在電流較小時不能轉動。她多次測量描繪出I2一I1圖像如圖乙所示,其中I1為電流表A1的讀數,I2為電流表A2的讀數。當I1為0.10A,I2為10mA時,小電風扇的電阻為______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從小芳描繪的I2一I1圖像可以看出,隨著I2的不斷增大,I1先增大到某值時突然減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①. R4 ②. R2 ③. ④. 6.0 ⑤. 電動機突然開始轉動,產生了反電動勢
【解析】
【詳解】(1)[1]電風扇的額定電壓為
額定功率為
電風扇的額定電流為
由于要描繪出這臺電風扇的伏安特性曲線,電壓需要從0調節,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使得串聯接入電路部分的電流有可能大于0.5A,所以為了防止滑動變阻器燒壞且操作方便,滑動變阻器選;
[2]通過電流表A2與電阻串聯改裝成電壓表,因電壓調節范圍為0~5.0V,需要串聯的電阻阻值為
所以選取固定電阻
改裝成電壓表,其量程為
(2)[3]因為電壓需從零開始測起,則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式接法,因此電流表采用外接法,電路圖如圖所示
(3)[4]小電風扇在電流表讀數小時電風扇不能轉動,屬于純電阻電路,實驗數據得知為0.10A時,為
小電風扇的電阻為
(4)[5]小電風扇在電流較小時不能轉動,隨著電流的不斷增大,電動機突然開始轉動,產生了反電動勢,所以先增大到某值時突然減小。
11. 足夠長的粗糙絕緣板A上放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滑塊B.用手托住A置于方向水平向左、場強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中,此時A、B均能靜止,如圖所示.現將絕緣板A從圖中位置P垂直電場線移至位置Q,發現小滑塊B相對A發生了運動.為研究方便可以將絕緣板A的運動簡化成先勻加速接著勻減速到靜止的過程.測量發現豎直方向加速的時間為0.8s,減速的時間為0.2s,P、Q位置高度差為0.5m.已知勻強電場的場強,A、B之間動摩擦因數μ=0.4,g取10 m/s2.求:
(1)絕緣板A加速和減速的加速度分別為多大?
(2)滑塊B最后停在離出發點水平距離多大處?
【答案】(1)a1=1.25 m/s2,a2=5 m/s2; (2)x=0.04 m
【解析】
【詳解】(1)設絕緣板A勻加速和勻減速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和a2,勻加速和勻減速的時間分別為t1和t2,P、Q高度差為h,則有
a1t1=a2t2
h=a1t12+a2t22
求得
a1=1.25 m/s2
a2=5 m/s2
(2)研究滑板B,在絕緣板A勻減速的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豎直方向上
mg-N=ma2
水平方向上
Eq-μN=ma3
求得
a3=0.1g=1 m/s2
在這個過程中滑板B的水平位移大小為
x3=a3t22=002 m
在絕緣板A靜止后,滑板B將沿水平方向做勻減速運動,設加速度大小為a4,有
μmg-Eq=ma4

a4=0.1g=1 m/s2
該過程中滑板B的水平位移大小為
x4=x3=0.02 m
最后滑板B靜止時離出發點的水平距離
x=x4+x3=0.04 m
12. “魯布·戈德堡機械”是用迂回曲折的連鎖機械反應完成一些簡單動作的游戲。圖為某興趣小組設計的該類游戲裝置:是半徑為2L的光滑四分之一圓弧軌道,其末端B水平;在軌道末端等高處有一質量為m的“”形小盒C(可視為質點),小盒C與質量為3m、大小可忽略的物塊D通過光滑定滑輪用輕繩相連,左側滑輪與小盒C之間的繩長為2L;物塊D壓在質量為m的木板E左端,木板E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水平桌面間動摩擦因數(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木板E右端到桌子右邊緣固定擋板(厚度不計)的距離為L;質量為m且粗細均勻的細桿F通過桌子右邊緣的光滑定滑輪用輕繩與木板E相連,木板E與定滑輪間輕繩水平,細桿F下端到地面的距離也為L;質量為的圓環(可視為質點)套在細桿F上端,環與桿之間滑動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相等,大小為。開始時所有裝置均靜止,現將一質量為m的小球(可視為質點)從圓弧軌道頂端A處由靜止釋放,小球進入小盒C時剛好能被卡住(作用時間很短可不計),然后帶動后面的裝置運動,木板E與擋板相撞、細桿F與地面相撞均以原速率反彈,最終圓環剛好到達細桿的底部。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小球與小盒C相撞后瞬間,與小盒C相連的繩子上的拉力大小;
(2)細桿F的長度。
【答案】(1);(2)
【解析】
【詳解】(1)設小球滑出圓弧軌道時的速度為,剛被卡住瞬間速度為v,與小盒C相連的繩子上的拉力大小為T。對小球從A到B,由動能定理得
小球撞擊C瞬間,二者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對小球和C組成的系統,由圓周運動公式可知,與小盒C相連的繩子上的拉力大小
解得
(2)由(1)知,當小球剛被小盒C卡住時,物塊D對木板E壓力為零,此時桌面對木板E的最大靜摩擦力

知,木板E將向右運動;木板E向右運動與擋板相撞前,將木板E、圓環和細桿F視為一個整體,設加速度大小為a;由牛頓第二定律
解得
對圓環由牛頓第二定律
可知圓環所受摩擦力
所以木板E向右運動與擋板相撞前,圓環與細桿F之間未發生相對滑動。假設第一次相撞的速度大小為,則由勻變速直運動推導公式
由分析知,第一次相撞后細桿F與圓環發生相對滑動,假設相撞后,圓環向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木板E向左、細桿F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則對圓環由牛頓第二定律
對木板E向左、細桿F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
解得
因為大小相等,則圓環與木板E、細桿F同時減速為零,且圓環與細桿F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設第一次相撞后,木板E向左的最大位移為,則有勻變速直線運動推導公式
解得
同理可得:第二次相撞后,木板E向左的最大位移為
第n次碰撞后,木板E向左的最大位移為
則第一次相撞后,圓環與細桿F的最大相對位移
同理可得:第二次相撞后,圓環與細桿F的最大相對位移
第n次相撞后,圓環與細桿F的最大相對位移
設細桿F的長度為x,則
[物理—選修3-4]
13. 某健身者把兩根相同繩子的一端固定在一點,用雙手分別握住繩子的另一端,上下抖動繩子使繩子振動起來,以手的平衡位置為坐標原點,如圖是健身者右手在抖動繩子過程中某時刻的波形,若右手抖動的頻率是2H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波的波長為12m
B. 該時刻M點的位移為
C. 該時刻N點的振動方向沿y軸負方向
D. 再經過0.125s,M點經過的路程為30cm
E. 從該時刻開始計時,質點M的振動方程為
【答案】ACE
【解析】
【詳解】A.由圖像可知,該波的波長為
A正確;
B.圖示時刻的波動方程為
該時刻M點的位移為
B錯誤;
C.由題意,該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根據同側法可知,該時刻N點的振動方向沿y軸負方向,C正確;
DE.從該時刻開始計時,質點M的振動方程為
再經過0.125s,M點的位移為
M點經過的路程為
D錯誤,E正確。
故選ACE。
14. 如圖,半徑為R=30cm的玻璃球臺,球臺平面對應的球心角為120°,與球臺平面等面積的單色光柱垂直臺面射向球體。已知玻璃對單色光的折射率為2,光在真空中的速率為,求:
(1)求:該單色光在玻璃球臺中的傳播速度;
(2)求:同時垂直射入玻璃球臺的光中,最先在球面處發生全反射的光,在玻璃球臺內傳播的時間(只考慮全反射)。
【答案】(1)1.5×108m/s;(2)8×10 9s
【解析】
【詳解】(1)由題意作出光路圖如圖所示,可知光在玻璃球臺中傳播的速度
(2)設光在玻璃球臺中產生全反射的臨界角為C,則有
解得
由幾何關系可知,最邊緣的光線在球面的入射角為
可知最邊緣的光線是最先在球面處發生全反射的光,且該光線經3次全反射而射出平臺,則有傳播的時間
代入數據解得成都七中高2024屆一診(熱身)理綜考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5~8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
1. 摩托車騎手從一斜坡沖出在空中飛越的情景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影響,假設摩托車發動機油門關閉,摩托車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 )
A. 若要研究某時刻騎手的動作,可以把摩托車和騎手看作質點
B. 若不考慮轉動的影響,在最高點,騎手的動能為零
C. 若不考慮轉動的影響,騎手的機械能先減小再增大
D. 若不考慮轉動的影響,騎手的加速度不變
2.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壓表為理想表,電源內阻為r,滑動變阻器總電阻為R2,R1+R2>r>R1,滑動變阻器滑片由a滑向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源的效率先變大再減小
B. 電源輸出功率先增大再減小
C. 電壓表示數先增大再減小
D. 靈敏電流計G的電流方向d→c
3. 一物體在如圖甲所示的平面上運動,其方向的圖像和y方向的圖像分別如圖乙、圖丙所示,圖丙中段為拋物線,軌跡方程為,虛線為時該拋物線的切線,已知時物體的位置坐標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
B. 時,物體的位置坐標為
C. 前2s物體y方向的加速度越來越小
D. 物體在2s內做加速度大小的曲線運動
4. 華為mate 60實現了手機衛星通信,只要有衛星信號覆蓋的地方,就可以實現通話。如圖所示三顆赤道上空的通信衛星就能實現環赤道全球通信,已知三顆衛星離地高度均為h,地球的半徑為R,地球同步衛星離地高度為6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引力常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三顆通信衛星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的大小相等
B. 能實現全球通信時,衛星離地高度至少2R
C. 其中一顆質量為m通信衛星的動能為
D. 通信衛星和地球自轉周期之比為
5. 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段絕緣粗糙區域AB,該區域中的P點距A點較近。材料與形狀完全相同的兩個物塊甲和乙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由A到B逐漸減小,甲物塊帶正電荷,乙物塊帶等量的負電荷,空間中有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先讓甲物塊從A由靜止釋放滑到B。然后再讓乙物塊從B由靜止釋放滑到A。兩物塊在運動過程中電荷量保持不變,上述兩過程相比較,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兩個物塊在上述過程中獲得的速度大小相等
B. 甲物塊在上述過程中所用時間較長
C. 若甲乙同時從A、B釋放,它們可能在P點相遇
D. 若甲乙同時從A、B釋放,它們碰后粘連一定共同向右運動
6. 如圖甲所示,物體以一定初速度從傾角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運動,上升的最大高度為。選擇地面為參考平面,上升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隨高度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的質量
B. 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C. 物體上升過程的加速度大小
D. 物體回到斜面底端時的動能
7. 若規定無限遠處的電勢為零,真空中點電荷周圍某點的電勢φ可表示為φ=k,其中k為靜電力常量,Q為點電荷的電荷量,r為該點到點電荷的距離。如圖所示,M、N、C是真空中三個電荷量均為+Q的固定點電荷,M、N、C連線構成一等邊三角形且邊長L,D是三條邊中垂線的交點。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規定無限遠處的電勢為零。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O、A、B三點場強相等
B. 場強EA
C. 電勢φA:φD=(2+4):9
D. 在D處放置一負電荷q,其電勢能Ep
8. 如圖所示,光滑圓弧軌道AB末端切線水平,與光滑圓弧軌道BCD在B處連接且固定,圓弧軌道BCD的半徑為r2,圓弧軌道AB的半徑r1未知且可調節。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A點(與O1等高)靜止釋放,經過B點落在圓弧軌道BCD上。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球經過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與r1的大小無關
B. 只要小球在空中運動時間相同,落在圓弧軌道BCD上時的動能就相同
C. 適當調節r1的大小,小球可以垂直落在圓弧軌道BCD上
D. 當時,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最長
第II卷(非選擇題,共174分)
二、非選擇題: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9~1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13~16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129分
9. 在天宮課堂中、我國航天員演示了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測量物體質量的實驗。受此啟發。某同學利用氣墊導軌、力傳感器、無線加速度傳感器、輕彈簧和待測物體等器材設計了測量物體質量的實驗,如圖甲所示。主要步驟如下:
①將力傳感器固定在氣墊導軌左端支架上,加速度傳感器固定在滑塊上;
②接通氣源。放上滑塊。調平氣墊導軌;
③將彈簧左端連接力傳感器,右端連接滑塊。彈簧處于原長時滑塊左端位于O點。A點到O點的距離為5.00cm,拉動滑塊使其左端處于A點,由靜止釋放并開始計時;
④計算機采集獲取數據,得到滑塊所受彈力F、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部分圖像如圖乙所示。
回答以下問題(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彈簧勁度系數為_____N/m。
(2)該同學從圖乙中提取某些時刻F與a的數據,畫出a—F圖像如圖丙中I所示,由此可得滑塊與加速度傳感器的總質量為________kg。
(3)該同學在滑塊上增加待測物體,重復上述實驗步驟,在圖丙中畫出新的a—F圖像Ⅱ,則待測物體的質量為________kg。
10. 小芳同學想利用實驗室的器材描繪出某電風扇的伏安特性曲線。她通過說明書得到電風扇的額定電壓為5.0V,額定功率約為2.5W。器材有:
電源E:電動勢為6.0V,內阻忽略不計
電流表A1:量程0.6A,內阻約為10Ω
電流表A2:量程100mA,內阻為r2=4Ω
定值電阻R1=10Ω
定值電阻R2=50Ω
滑動變阻器R3:最大阻值10Ω,最大電流0.5A
滑動變阻器R4:最大阻值3Ω,最大電流3A
滑動變阻器R5:最大阻值100Ω,最大電流3A
開關、導線等。
(1)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選填“R3”“R4”或“R5”);為了精確測量數據,選用定值電阻_______(選填“R1”或“R2”),將電流表A2改裝成電壓表使用。
(2)請根據選用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電路,將最優電路設計圖畫在圖甲虛線方框內,電風扇符號用M表示,需在圖中標上所用元件對應的符號________。
(3)小芳在實驗中發現,小電風扇在電流較小時不能轉動。她多次測量描繪出I2一I1圖像如圖乙所示,其中I1為電流表A1的讀數,I2為電流表A2的讀數。當I1為0.10A,I2為10mA時,小電風扇的電阻為______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從小芳描繪的I2一I1圖像可以看出,隨著I2的不斷增大,I1先增大到某值時突然減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
11. 足夠長的粗糙絕緣板A上放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滑塊B.用手托住A置于方向水平向左、場強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中,此時A、B均能靜止,如圖所示.現將絕緣板A從圖中位置P垂直電場線移至位置Q,發現小滑塊B相對A發生了運動.為研究方便可以將絕緣板A的運動簡化成先勻加速接著勻減速到靜止的過程.測量發現豎直方向加速的時間為0.8s,減速的時間為0.2s,P、Q位置高度差為0.5m.已知勻強電場的場強,A、B之間動摩擦因數μ=0.4,g取10 m/s2.求:
(1)絕緣板A加速和減速的加速度分別為多大?
(2)滑塊B最后停在離出發點水平距離多大處?
12. “魯布·戈德堡機械”是用迂回曲折連鎖機械反應完成一些簡單動作的游戲。圖為某興趣小組設計的該類游戲裝置:是半徑為2L的光滑四分之一圓弧軌道,其末端B水平;在軌道末端等高處有一質量為m的“”形小盒C(可視為質點),小盒C與質量為3m、大小可忽略的物塊D通過光滑定滑輪用輕繩相連,左側滑輪與小盒C之間的繩長為2L;物塊D壓在質量為m的木板E左端,木板E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水平桌面間動摩擦因數(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木板E右端到桌子右邊緣固定擋板(厚度不計)的距離為L;質量為m且粗細均勻的細桿F通過桌子右邊緣的光滑定滑輪用輕繩與木板E相連,木板E與定滑輪間輕繩水平,細桿F下端到地面的距離也為L;質量為的圓環(可視為質點)套在細桿F上端,環與桿之間滑動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相等,大小為。開始時所有裝置均靜止,現將一質量為m的小球(可視為質點)從圓弧軌道頂端A處由靜止釋放,小球進入小盒C時剛好能被卡住(作用時間很短可不計),然后帶動后面的裝置運動,木板E與擋板相撞、細桿F與地面相撞均以原速率反彈,最終圓環剛好到達細桿的底部。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小球與小盒C相撞后瞬間,與小盒C相連的繩子上的拉力大小;
(2)細桿F的長度。
[物理—選修3-4]
13. 某健身者把兩根相同繩子的一端固定在一點,用雙手分別握住繩子的另一端,上下抖動繩子使繩子振動起來,以手的平衡位置為坐標原點,如圖是健身者右手在抖動繩子過程中某時刻的波形,若右手抖動的頻率是2H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波的波長為12m
B. 該時刻M點的位移為
C. 該時刻N點振動方向沿y軸負方向
D. 再經過0.125s,M點經過的路程為30cm
E. 從該時刻開始計時,質點M的振動方程為
14. 如圖,半徑為R=30cm的玻璃球臺,球臺平面對應的球心角為120°,與球臺平面等面積的單色光柱垂直臺面射向球體。已知玻璃對單色光的折射率為2,光在真空中的速率為,求:
(1)求:該單色光在玻璃球臺中傳播速度;
(2)求:同時垂直射入玻璃球臺的光中,最先在球面處發生全反射的光,在玻璃球臺內傳播的時間(只考慮全反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新巴尔虎左旗| 武宣县| 聂荣县| 邛崃市| 龙门县| 湟中县| 葵青区| 河北省| 阿鲁科尔沁旗| 霞浦县| 宽城| 丰城市| 麦盖提县| 峡江县| 剑阁县| 曲麻莱县| 泰州市| 阿图什市| 屯留县| 巴林右旗| 绥化市| 芮城县| 涿州市| 马公市| 揭西县| 镇赉县| 曲麻莱县| 五峰| 新郑市| 廊坊市| 花莲县| 淮南市| 黄平县| 高雄市| 屯留县| 麦盖提县| 澜沧| 锦屏县| 都江堰市| 南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