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第二節第4課時 《雜化軌道理論簡介》 人教版 選擇性必修2 H-Cl的s-p σ鍵形成 H Cl H-Cl s-p σ鍵 1s ↑ 1s 2s 2p 3s 3p ↑↓ ↑↓ ↑↓ ↑↓ ↑↓ ↑↓ ↑↓ ↑↓ ↑ 知識回顧 1s H 1s 2s 2p C 寫出碳原子的電子排布圖,思考為什么碳原子與氫原子結合形成CH4,而不是CH2 ? 電子躍遷 電子躍遷 2s 2p 基態碳原子 激發態 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 2s 2p 雜化軌道理論 甲烷的4個C—H單鍵都是σ鍵,然而,碳原子的4個價層原子軌道是3個相互垂直的2p 軌道和1個球形的2s軌道,用它們跟4個氫原子的1s原子軌道重疊,不可能得到正四面體構型的甲烷分子 為解決這一矛盾,鮑林提出了雜化軌道理論,用于解釋分子的空間結構 2s 2px 2py 2pz X 雜化軌道理論 混雜 - CH4分子中心原子雜化軌道的形成過程 混雜前后軌道總數不變 雜化軌道能量相同、 方向不同 由1個s軌道和3個p軌道混雜并重新組合成4個能量相同的但方向不同的軌道。我們把這種軌道稱為 sp3雜化軌道 電子躍遷 2s 2p 基態碳原子 激發態 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 2s 2p sp3 雜化軌道 sp3雜化軌道特點:形狀為一頭大,一頭小, 含有 1/4 s 軌道和 3/4 p 軌道,每兩個軌道間的夾角為 ,空間構型為 。 思考:為了使4個雜化軌道在空間盡可能遠離,使軌道間的排斥最小,4個雜化軌道的伸展方向應成什么空間構型? 雜化軌道理論 —sp3雜化 正四面體形 x y z x y z z x y z x y z 109°28′ 4個能量相同、方向不同的sp3雜化軌道 109°28′ 正四面體形 雜化軌道理論 重疊成鍵 碳原子sp3 雜化軌道 1s 1s 1s 1s 4個C-H σ鍵 基態氫原子 - CH4分子中心原子雜化軌道的形成過程 1s 1s 1s 1s 1s C sp3 ↑ ↑ ↑ ↑ 2p ↑ ↑ ↑ 2s ↓ ↑ 能量 混雜 激發態 雜化軌道 基態 雜化軌道理論 1.概念 中心原子上若干不同類型(主要是s、p軌道)、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混合起來,重新組合成同等數目、能量完全相同的新軌道。 雜化軌道 2.雜化條件 ①只有在形成化學鍵時才能雜化 ②只有能量相近的軌道間才能雜化 要點: ①參與雜化的原子軌道能量相近。 同一能級組或相近能級組的軌道 ②雜化前后原子軌道數目不變。 參加雜化的軌道數目等于形成的雜化軌道數目 雜化類型的判斷方法: 雜化軌道類型判斷 價層電子對數 = σ鍵電子對數 + 中心原子上的孤電子對數 3.雜化類型及分子構型 (1)SP3雜化 x y z x y z z x y z x y z 109°28′ ①1個s軌道與3個p軌道進行的雜化,形成4個sp3雜化軌道。 ②每個sp3雜化軌道的形狀為一頭大,一頭小,含有14s軌道和34p軌道的成分。 ? ③每兩個軌道間的夾角為109.28?,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形。 2s22p3 sp3雜化軌道用于 或用來 。 用雜化軌道理論解釋NH3的空間結構 N的價層電子排布: 2s 2p 基態氮原子 混雜 sp3雜化軌道 形成σ鍵 容納未參與成鍵的孤電子對 NH3的形成:3個H原子分別以3個s軌道與N原子上的3個sp3雜化軌道相互重疊后,形成了3個能量和鍵角都完全相同的 鍵,從而構成一個 分子。 s-sp3σ 三角錐形 2s22p4 H2O的形成:2個H原子分別以2個s軌道與O原子上的2個sp3雜化軌道相互重疊后,就形成了2個能量和鍵角都完全相同的 鍵,從而構成一個 分子。 用雜化軌道理論解釋H2O的空間結構 O的價層電子排布: 2s 2p 基態氧原子 混雜 sp3雜化軌道 s-sp3σ V形 sp3雜化軌道特征: ①1個ns 軌道與3個np 軌道進行的雜化,形成4個sp3 雜化軌道。 ②每個sp3雜化軌道的形狀為一頭大,一頭小,含有 1/4 s 軌道和 3/4 p 軌道的成分。 ③每兩個軌道間的夾角為109?28′,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形。 B的價層電子排布: - BF3分子中心原子雜化軌道的形成過程Sp2 雜化 雜化軌道理論 電子躍遷 混雜 2s 2p 基態硼原子 2s 2p 激發態 sp2 雜化軌道 2p 120° 2s22p1 用雜化軌道理論解釋C2H4的空間結構Sp2 雜化 2s 2p C的價層電子排布: 2s22p2 基態碳原子 混雜 2s 2p 電子躍遷 激發態 sp2 雜化軌道 x y z x y z z x y z x y z 120° ①1個s軌道與2個p軌道進行的雜化,形成3個sp2雜化軌道。 ③每兩個軌道間的夾角為120?,呈平面三角形。 ④3個sp2雜化軌道用于形成σ鍵,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用于形成π鍵。 (2) sp2雜化 觀察如下可視化視頻,思考CH2=CH2平面結構怎么形成的? 2s 2p ↑↓ ↑ ↑ C ↑ ↑ ↑ ↑ C sp2 ↑ ↑ ↑ ↑ C s、px、py雜化 激發 2pZ 180° Cl Cl Be 雜化軌道理論 - BeCl2分子中心原子雜化軌道的形成過程—sp雜化 Be的價層電子排布: 2s2 電子躍遷 2s 2p 基態鈹原子 2s 2p 激發態 混雜 sp 雜化軌道 2p 用雜化軌道理論解釋C2H2的空間結構—sp雜化 C的價層電子排布: 2s22p2 2s 2p 基態碳原子 電子躍遷 激發態 2s 2p 混雜 sp雜化軌道 sp雜化軌道的形狀為一頭大,一頭小,含有1/2 s 軌道和1/2 p 軌道的成分兩個軌道間的夾角為180°,呈直線形。如 CO2 BeCl2。 sp 雜化:1個s 軌道與1個p 軌道進行的雜化, 形成2個sp雜化軌道。 x y z x y z z x y z x y z 180° s p p p sp (3) sp雜化 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可用于形成π鍵 sp、sp2兩種雜化形式中還有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可用于形成π鍵,而雜化軌道只用于形成σ鍵或者用來容納未參與成鍵的孤電子對。 4.雜化軌道特征 (1)雜化改變了原子軌道的能量、成分、形狀和伸展方向,遵循雜化軌道間斥力最小原理。 (2)雜化使原子的成鍵能力增強,有利于軌道間的重疊 。滿足最小排斥,最大夾角分布,從而形成穩定的化學鍵。 (3)雜化軌道用于形成σ鍵和容納未參與成鍵的孤電子對。 (π鍵是由未雜化的p軌道來形成的) (1)雜化前后軌道數不變。 (2)雜化過程中軌道的形狀發生變化。 (3)雜化后形成的化學鍵更穩定。 (4)雜化后的新軌道能量、形狀都相同。 (5)雜化后的軌道之間盡可能遠離。 (6)雜化軌道只用于形成σ鍵和容納孤電子對。 4.雜化軌道的特征 (1)觀察上述雜化過程,分析原子軌道雜化后,數量和能量有什么變化? 思考與討論 不能。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軌道才能形成雜化軌道。2s軌道與3p軌道不在同一能層,能量相差較大。 雜化軌道與參與雜化的原子軌道數目相同,但能量不同。s軌道與p軌道的能量不同,雜化后,形成的一組雜化軌道的能量相同。 (2)2s軌道與3p軌道能否形成sp2雜化軌道? 下圖是描述甲烷、乙烯和乙炔分子的成鍵情況: C6H6平面形分子,鍵角120 。 C:sp2等性雜化 3條雜化軌道互成120°角 。未雜化的p軌道形成p-p大π鍵 石墨分子結構是層形結構,每層是由無限個碳六元環所形成的平面,碳原子取sp2雜化,每個碳原子尚余一個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垂直于分子平面而相互平行。平行的n個p軌道形成了一個p-p大π鍵。電子在這個大π鍵中可以自由移動,所以石墨能導電。 丁二烯 Π 4個p軌道 4個電子 4 4 PCl3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為sp3,那么PCl5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如何? 三角雙錐 sp3d雜化 ↑ ↑ ↑ ↓ 3s 3p ↑ 3d ↑ ↑ ↑ ↑ ↑ ↑ ↑ ↑ 3s 3p ↑ 3d ↑ 激發 雜化 5.其他典型的雜化類型 SF6中心原子的雜化 正八面體 sp3d2雜化 ↑ ↑ ↑ ↓ 3s 3p ↑ 3d ↓ ↑ ↑ ↑ ↑ ↑ ↑ ↑ 激發 ↑ ↑ ↑ 3s 3p ↑ 3d ↑ ↑ 雜化 ①因為雜化軌道只能用于形成σ鍵或者用來容納孤電子對,而兩個原子之間只能形成一個σ鍵,故有下列關系: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數=價層電子數=σ鍵電子對數(中心原子結合的電子數)+孤電子對數,再由雜化軌道數判斷雜化類型。 中心原子的 價層電子對數 規律: {2D5ABB26-0587-4C30-8999-92F81FD0307C}代表物 雜化軌道數 雜化軌道類型 CO2 CH2O SO2 H2O 0+2=2 sp 0+3=3 sp2 1+2=3 2+2=4 sp2 sp3 2 3 4 sp sp2 sp3 六、判斷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 ②通過看中心原子有沒有形成雙鍵或三鍵來判斷 若有1個三鍵或2個雙鍵,則其中有2個π鍵,用去2個p軌道,形成的是sp雜化; 若有1個雙鍵則其中必有1個π鍵,用去1個p軌道,形成的是sp2雜化; 若全部是單鍵,則形成sp3雜化。 ③根據雜化軌道之間的夾角判斷 ④根據雜化軌道的立體構型判斷 雜化軌道 之間的夾角 180° 120° 109°28′ sp sp2 sp3 雜化軌道 的立體構型 直線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體形或三角錐形 sp sp2 sp3 單鍵碳原子采取sp3雜化; 雙鍵碳原子采取sp2雜化; 三鍵碳原子采取sp雜化。 有機物中碳原子雜化類型判斷方法 5 1 2 3 4 CH2O分子有 個σ鍵,有 個π鍵,中心原子有 對孤對電子,價層電子對數為 ,對應 個雜化軌道,所以該中心原子的雜化類型為 。 3 3 3 0 1 sp2 總結 物質 價層電 子對數 中心原子雜化軌道類型 雜化軌道/電子對空間構型 軌道 夾角 分子空 間構型 鍵角 BeCl2 CO2 BF3 CH4 NH4+ H2O NH3 PCl3 4+0 2+2 3+1 sp sp2 sp3 直線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體 180° 120° 109.5° 直線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 面體 V形 三角錐形 180° 120° 109.5° 105° 107° 3+1 4+0 3+0 2+0 2+0 sp2雜化一定為平面三角形嗎? 1.下列分子的空間結構可用sp2雜化軌道來解釋的是( ) ①BF3 ②CH2=CH2 ③CH≡CH ④NH3 ⑤CH4 A.①②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A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PCl3分子呈三角錐形,是P原子采取sp2雜化的結果 B.sp3雜化軌道是由任意的1個s軌道和3個p軌道混合形成的四個sp3雜化軌道 C.凡中心原子采取sp3雜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都是四面體 D.AB3型的分子立體構型必為平面三角形 C 3.(1)[2021年全國甲卷]SiCl4是生產高純硅的前驅體,其中Si采取的雜化類型為 。 sp3 (2)[2021年全國乙卷]PH3中P采取的雜化類型為 。 sp3 (3)在硅酸鹽中,SiO42-四面體(如圖a)通過共用頂角氧離子可形成島狀、鏈狀、層狀、骨架網狀四大類結構型式。圖b為一種無限長單鏈結構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雜化形式為____。 sp3 4.(1)【2021年山東省等級考】Xe 是第五周期的稀有氣體元素,與 F 形成的 XeF2室溫下易升華。XeF2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 ,下列對 XeF2中心原子雜化方式推斷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標號)。 A.sp B.sp2 C.sp3 D.sp3d 5 D (2) 【2022年全國甲卷】 CF2=CF2和ETFE(CH2=CH2與CF2=CF2)的共聚物)分子中C的雜化軌道類型分別為_______和_______ sp3 sp2 5.下列關于雜化軌道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過sp3雜化軌道成鍵時,該分子不一定為正四面體結構 B.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價電子軌道雜化,形成新的價電子軌道,能量相同 C.雜化前后的軌道數不變,但軌道的形狀發生了改變 D.雜化軌道可能形成π鍵 6.已知某XY2分子屬于V形分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原子一定是sp2雜化 B.X原子一定為sp3雜化 C.X原子上一定存在孤電子對 D.VSEPR模型一定是平面三角形 D C 7.根據雜化軌道理論可以判斷分子的空間結構,試根據相關知識填空。 (1)AsCl3的空間結構為 ,其中As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 (2)CS2中C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 (3)CH3COOH中C的軌道雜化類型為 。? 三角錐形 sp3 sp3、sp2 sp 8.在乙烯(CH2=CH2)分子中有5個σ鍵、一個π鍵,它們分別是( ) A.sp2雜化軌道形成σ鍵、未雜化的2p軌道形成π鍵 B.sp2雜化軌道形成π鍵、未雜化的2p軌道形成σ鍵 C.C—H之間是sp2形成的σ鍵,C—C之間是未參加雜化的2p軌道形成的π鍵 D.C—C之間是sp2形成的σ鍵,C—H之間是未參加雜化的2p軌道形成的π鍵 A 正誤判斷 (1)發生軌道雜化的原子一定是中心原子,原子軌道的雜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過程中才會發生,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發生雜化的( ) (2)凡中心原子采取sp3雜化軌道成鍵的分子空間結構都是正四面體形( ) (3)雜化軌道的空間結構與分子的空間結構不一定一致( ) (4)雜化軌道能量更集中,有利于牢固成鍵( ) (5)雜化軌道只用于形成σ鍵或用來容納未參與成鍵的孤電子對。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可用于形成π鍵( ) (6)凡AB3型的共價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2雜化軌道成鍵。( ) × × √ √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