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一節(jié)第2課時 構造原理選修3 物質結構與性質 第1章 原子結構與性質 三、構造原理與電子排布式 1.構造原理 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絕大多數(shù)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填充遵循下列順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電子按照構造原理排布,會使整個原子的能量處于最低狀態(tài),原子相對較穩(wěn)定。 2.電子排布式 元素原子的電子排布式中,能級符號右上角的數(shù)字是該能級上 排布的電子數(shù)。 電子排布式的書寫 (1)書寫電子排布式的方法。 先按能量最低原理從低到高排列,然后將同一層的電子移到一起。 如:26Fe:先按能量從低到高排列為 然后將同一層的排到一起1s22s22p63s23p64s23d61s22s22p63s23p63d64s2書寫1-10號元素的元素名稱、元素符號、電子排布式{9DCAF9ED-07DC-4A11-8D7F-57B35C25682E}原子序數(shù)元素名稱元素符號電子排布式K L M 1氫H1s12氦He1s23鋰Li1s2 2s14鈹Be1s2 2s25硼B1s2 2s22p16碳C1s2 2s22p27氮N1s2 2s22p38氧O1s2 2s22p49氟F1s2 2s22p510氖Ne1s2 2s22p6書寫11-18號元素的元素名稱、元素符號、電子排布式{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原子序數(shù)元素名稱元素符號電子排布式K L M 11鈉Na1s2 2s22p6 3s112鎂Mg1s2 2s22p6 3s213鋁Al1s2 2s22p6 3s23p114硅Si1s2 2s22p6 3s23p215磷P1s2 2s22p6 3s23p316硫S1s2 2s22p6 3s23p417氯Cl1s2 2s22p6 3s23p518氬Ar1s2 2s22p6 3s23p6書寫19-36號元素的元素名稱、元素符號、電子排布式{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原子序數(shù)元素名稱元素符號電子排布式K L M N19鉀K1s2 2s22p6 3s23p6 4s120鈣Ca1s2 2s22p6 3s23p6 4s221鈧Sc1s2 2s22p6 3s23p63d1 4s2 22鈦Ti1s2 2s22p6 3s23p63d2 4s223釩V1s2 2s22p6 3s23p63d3 4s2 24鉻Cr1s2 2s22p6 3s23p6 3d4 4s225錳Mn1s2 2s22p6 3s23p63d5 4s226鐵Fe1s2 2s22p6 3s23p63d6 4s227鈷Co1s2 2s22p6 3s23p63d7 4s228鎳Ni1s2 2s22p6 3s23p63d8 4s2書寫21-30號元素的元素名稱、元素符號、電子排布式{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原子序數(shù)元素名稱元素符號電子排布式K L M N29銅Cu1s2 2s22p6 3s23p63d9 4s230鋅Zn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31鎵Ga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1 32鍺Ge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2 33砷As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334硒Se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4 35溴Br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5 36氪Ar1s2 2s22p6 3s23p63d10 4s24p6 1s2 2s2 2p6 3s2 3p6 3d10 4s2 ArZn:[Ar] 3d10 4s2 (2)簡化電子排布式的書寫方法。 為了方便,用稀有氣體元素符號外加方括號來表示。Zn: (3)特殊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的書寫方法。 當p、d、f能級處于全空、全充滿或半充滿狀態(tài)時,能量相對較低,原子結構較穩(wěn)定。 24Cr:先按能量從低到高排列為 29Cu:先按能量從低到高排列為 1s22s22p63s23p63d54s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1s22s22p63s23p63d44s21s22s22p63s23p63d94s2 副族、Ⅷ族——最外層和次外層價層電子主族——最外層3d4s價電子指原子參加化學反應與元素化合價相關的電子最外層電子指電子層數(shù)最高的電子 (4)價層電子排布式的書寫方法。 (5)離子的電子排布式Na+Al3+S2-Br-Fe2+Fe3+Cu+Cu2+按要求用三種化學用語表示基態(tài)鐵原子和三價鐵離子。表示方法電子排布式原子(或離子)結構示意圖價電子排布式???????????????????????????????????????????????????????????????????????????????????? ?Fe3+最外層電子排布式3s23p63d5???????????????????????? ????????????????????????????????????????????????????????????????????????? ????????????????????????????????????????????????????????????????????????? ????????????? ????????????? ? 為什么K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不是 提示:不對。從構造原理圖中可以看出,能級的能量高低除了符合E(ns) 例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所以,“能層越大,能級的能量越高”這句話是錯誤的。 “能層越大,能級的能量越高”這句話對嗎? 若某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4d25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元素基態(tài)原子中共有4個電子B.該元素原子核外有5個能層C.該元素原子最外層共有4個電子D.該元素原子M能層共有8個電子B根據(jù)下列敘述,寫出元素名稱及核外電子排布式。(1)A元素原子核外M層電子數(shù)是L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1.5倍: (3)C元素的單質在常溫下可與水劇烈反應,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4)D元素原子的次外層電子數(shù)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答案:(1)硅、1s22s22p63s23p2 (2)硼、1s22s22p1 (3)氟、1s22s22p5 (4)氖、1s22s22p6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層p能級上有5個電子,它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根離子是( )A.RO3— B.RO5— C.RO42— D.RO4— D在下列情況下,原子可容納電子數(shù)目最多的是( )A.最外層為K層 B.次外層為M層 C.從外向內倒數(shù)第三層是M層D.最外層為P層 D22+8+18+8=362+8+18+18+8=542+8+18+32+18+8=86X、Y兩元素可形成X2Y3型化合物,則X、Y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可能是( )①X:3s23p1 Y:3s23p5 ②X:2s22p3 Y:2s22p4 ③X:3s23p1 Y:3s23p4 ④X:3s2 Y:2s22p3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A①X為Al元素,Y為Cl元素,兩者形成的化合物為AlCl3,不符合題意;②X為N元素,Y為O元素,兩者可形成N2O3,符合題意;③X為Al元素,Y為S元素,兩者可形成Al2S3,符合題意;④X為Mg元素,Y為N元素,兩者可形成Mg3N2,不符合題意。科學研究證明:核外電子的能量不僅與電子所處的能層、能級有關,還與核外電子的數(shù)目及核電荷數(shù)的多少有關。基態(tài)Ar原子與S2-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相同,都是1s22s22p63s23p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粒子的1s能級上電子的能量相同B.兩粒子的3p能級上的電子離核的距離相同C.兩粒子的電子發(fā)生躍遷時,產生的光譜不同D.兩粒子都達8電子穩(wěn)定結構,化學性質相同C雖然基態(tài)Ar原子與S2-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相同,都是1s22s22p63s23p6,但是Ar原子與S2-的核電荷數(shù)不同,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不同,兩粒子的1s能級上電子的能量不相同,3p能級上的電子離核的距離也不相同。兩粒子都達8電子穩(wěn)定結構,但化學性質不相同,Ar原子穩(wěn)定,S2-具有還原性。AB(雙選)主族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陽離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到電子填充在最外層形成陰離子。下列各原子或離子的電子排布式錯誤的是( )A.Ca2+:1s22s22p63p6B.F-:1s22s23p6C.Al:1s22s22p63s23p1D.Cl-:1s22s22p63s23p6A、B、C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1,B元素的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ns2np2,C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3倍。(1)C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1s1, 則A與C形成的陰離子的電子式為 。 (2)當n=2時,B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3)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2s1,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1s22s22p4第二周期第ⅠA族為何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A、B、C、D是短周期中的四種元素,A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與它的氣態(tài)氫化物反應得到離子化合物,1 mol該化合物含有42 mol電子;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2n。C、D兩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分別是內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C元素是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之一。試寫出:(1)A、B元素形成的酸酐的化學式: (2)D元素的單質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A、C元素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大小: < 。(用化學式表示) 答案:(1)N2O3、N2O5 (2)2Li+2H2O=2LiOH+H2↑ (3)PH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