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全國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學案 原卷版 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全國版】中考一輪復習—歷史 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學案 原卷版 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0年9考)
【時空線索】
【課程標準】
1.歷史解釋:通過了解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2.時空觀念:通過了解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
3.史料實證:通過了解第一國際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內容要點】
兩條主線 第一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實踐。
三大事件 英國憲章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
四大成就 珍妮機、改良蒸汽機、火車、鐵路。
五大人物 瓦特、斯蒂芬森、馬克思、恩格斯、歐仁·鮑狄埃。
知識點1:第一次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
(1)時間與發展過程: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此后向歐洲和北美傳播
(2)領先國家: 英國
(3)最先開始的行業: 棉紡織業 相關發明如下:
①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的速度。
②1765年,英國人 哈格里夫斯 發明 珍妮機 ,提高紡紗效率
(4)標志性發明: 瓦特 改良 蒸汽機
蒸汽機的廣泛運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重大飛躍,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
(5)生產方式由此改變: 機器 代替 手工 , 現代工廠制度確立。
(6)交通工具:①1825年 英國 (國家)的 斯蒂芬森 發明 火車
②新交通工具的影響:提供更為快捷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
(7)工業革命的影響: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8)工業革命的啟示: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②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知識點2: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一 、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
(1)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卻很差。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日益暴露。
(2)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工人運動興起,隨著工人運動發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
(3)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強調: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二、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動
1.馬克思多次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禁錮出版自由。
2.在巴黎,馬克思、恩格斯一起討論各種理論和歐洲工人運動。
3.馬克思撰寫了《資本論》等著作。
4.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5.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
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背景: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貧富差距拉大,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激化,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正確的科學理論指導。
2、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1839年,馬克思在倫敦完成了《 資本論 》)
3、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 、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4、誕生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5、意義: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發展起來。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知識點3:第一國際(成立160周年);巴黎公社
一、第一國際
1.成立: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
2.目標: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
3.發展:第一國際在各國建立支部,組織領導各國工人階級進行聯合斗爭。
(1)列舉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工人運動:法國的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的織工起義。
(2)國際工人運動發展原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3)工人運動的目的: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
(4)工人動動的影響: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
二、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
2、開始: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武裝起義。
3、建立政權的嘗試: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
4、結果:1871年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對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
強調: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世界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還不具備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條件。
【易混易錯】
1.“工場”是以手工勞動為基礎,“工廠”是以機器生產為基礎;工業革命正是以“工廠”取代“工場”,以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
2.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機”的發明;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是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
3.雖然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名稱上沒有涉及恩格斯,但是它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
4.巴黎公社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但法國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5.英國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條件:
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也不斷擴大,刺激了生產方式的改變和新技術的發明
6.工業革命的影響:
①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②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東方從屬與西方
③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個對立的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④促進城市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
⑤帶來了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
7.西方國家近代化的過程:思想變革——制度變革——技術變革
中國近代化過程:技術變革——制度變革——思想變革(與西方相反)
1.(2023·內蒙古興安盟·統考中考真題)學習歷史要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考察歷史。“1851年的夏天,英國在倫敦舉行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英國在海德公園建造了一座玻璃大廈,以展示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有600多萬人參觀了博覽會。”在這次博覽會上可能看到的有( )
A.愛迪生發明的電燈泡 B.瓦特改進的蒸汽機
C.海厄特發明的塑料 D.奧托制造的煤氣內燃機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1851年的夏天,英國在倫敦舉行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英國在海德公園建造了一座玻璃大廈,以展示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有600多萬人參觀了博覽會。”結合所學可知,題干反映的信息發生在工業革命時期。故在博覽會上能夠看到瓦特改進的蒸汽機,B項正確;愛迪生發明的電燈泡、海厄特發明的塑料、奧托制造的煤氣內燃機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排除ACD項。故選B項。
2.(2022上·山東泰安·八年級東平縣實驗中學校考階段練習)“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都不過……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其實就是以蒸汽機為基礎的。“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突出表現在( )
A.導致了西方的殖民擴張 B.提供了新航路開辟的條件
C.促進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D.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蒸汽機的歷中意義無論樣夸大都不過……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其實就是以蒸汽機為基礎的”,結合所學知識,蒸汽機的廣泛應用,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所以說,“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突出表現在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D項正確;西方的殖民擴張開始于15世紀末,比蒸汽機年代要早,排除A項;新航路開辟是開始于15世紀的歐洲船隊在全球遠洋探索,排除B項;法國大革命爆發于1789年,排除C項。故選D項。
3.(2023上·江蘇無錫·九年級無錫市南長實驗中學校考階段練習)英國人瓦特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知,瓦特的主要貢獻是( )
A.發明飛梭 B.發明“珍妮機”
C.改進蒸汽機 D.設計蒸汽機車
【答案】C
【詳解】根據“瓦特的主要貢獻”結合所學,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投入使用。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C項正確;凱伊發明飛梭,排除A項;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排除D項;斯蒂芬森設計蒸汽機車,排除D項。故選C項。
4.(2023·四川雅安·統考中考真題)“14克左右的煤可以運載兩噸煤行駛一英里。煤就這樣自己運輸著自己,馳過鐵軌,漂過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給工業提供了動力。”材料所述現象得益于( )
A.工廠制度的確立 B.內燃機的出現
C.瓦特改良蒸汽機 D.計算機的問世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隨著改良蒸汽機的運用和蒸汽機車的運用,煤成為了新型能源,材料中“煤就這樣自己運輸著自己,駛過鐵軌”指的是煤為蒸汽機車提供動力,C項正確;工廠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產生的管理方式,與材料所述運輸煤無關,排除A項;內燃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成果,而材料內容體現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史實,排除B項;計算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產物,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5.(2020上·江蘇蘇州·九年級校考階段練習)“大工業創造了現代化的世界市場,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每一個人的需要和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這段話的作者認為( )
A.世界各國的孤立有利于大工業發展 B.大工業不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
C.世界市場的形成阻礙了歷史的進步 D.工業革命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中的信息“大工業創造了現代化的世界市場,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可知作者認為工業革命有利于經濟的全球化,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空前發展,更多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貿易的范圍和規模迅速擴大,世界市場形成發展,D項正確;世界各國的孤立不利于大工業發展,排除A項;大工業有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排除B項;世界市場的形成推動了歷史的進步,排除C項。故選D項。
6.(2022上·山東濱州·九年級統考期中)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許多西方著名學者紛紛表示,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教,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這表明馬克思主義( )
A.得到各階層一致認可 B.批判地繼承前人思想精華
C.反對用暴力奪取政權 D.揭示了社會發展普遍規律
【答案】D
【詳解】據“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教人類”可知,這是因為“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這表明馬克思主義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D項正確;得到各階層一致認可表述太絕對,排除A項;題干沒有涉及馬克思主義批判地繼承前人思想精華,排除B項;《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排除C項。故選D項。
7.(2023·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
A.《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B.《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發表
C.《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 D.《和平法令》的通過
【答案】A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受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產黨宣言》,它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為世界無產階級提供了最銳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動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從此國際工人運動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共產黨宣言》發表,A項正確;《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一份由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促進黑人奴隸制的廢除,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聯合國家宣言》是指1942年26國在華盛頓發表的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和平法令》是蘇維埃俄國政府于1917年頒布的法令,與馬克思主義誕生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8.(2023·內蒙古興安盟·統考中考真題)《共產黨宣言》指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 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以上材料( )
A.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 B.標志著資本主義制度的終結
C.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D.促進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建立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 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了人類社會的一般發展規律,C項正確;《共產黨宣言》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排除A項;標志著資本主義制度的終結,表述錯誤,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促進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建立,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9.(2023·江蘇鎮江·統考中考真題)它作為有史以來對資本主義制度最徹底、最嚴厲、最全面批判的理論,大大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只要資本主義制度還存在一天,這一理論就不會消滅。“這一理論”是( )
A.人文主義 B.理性主義 C.馬克思主義 D.自由主義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只要資本主義制度還存在一天,這一理論就不會消滅。”表明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結合所學可知,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思想,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徹底的批判,C項正確;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不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排除A項;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不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排除B項;自由主義是資產階級思想,不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排除D項。故選C項。
10.(2023·青海西寧·統考中考真題)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人類的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
A.《拿破侖法典》的頒布 B.《英雄交響曲》的問世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D.《新青年》雜志的創刊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C項正確;拿破侖法典》的頒布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法典,《英雄交響曲》屬于音樂作品,均與題意不符,排除AB兩項;1915年陳獨秀先生創辦《青年雜志》,即后來的《新青年》雜志,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排除D項。故選C項。
1.(2013上·九年級課時練習)“1625年,運往歐洲的棉布為22. 15萬匹,到17世紀末,這項貿易直線上升,棉織品不僅比毛織品輕,而且便宜……這是一種銷售范圍很廣、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帶動一場工業革命。”這主要說明的是( )
A.殖民掠奪引發工業革命 B.市場需求刺激工業革命
C.資本流動帶動工業革命 D.技術革新推動工業革命
【答案】B
【詳解】據題干“……這是一種銷售范圍很廣、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帶動一場工業革命”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主要說明的是棉紡織品是一種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因此市場需求促使人們提高生產效率以滿足市場需求,從而推動了工業革命的開展,而工業革命首先正是從棉紡織業領域開始,B項正確;題干沒有體現殖民掠奪、資本流動、技術革新的因素,而是強調市場需求是刺激工業革命發生的重要原因,排除ACD項。故選B項。
2.(2023·山東青島·統考一模)“在1750年,中國與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雙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別。”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爆發 B.西方列強從中國獲得了巨額戰爭賠款
C.西方的王權不如東方的皇權根深蒂固 D.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在1750年,中國與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雙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別”和所學知識可知,西方能夠超越東方的主要原因是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東方落后于西方,A項正確;西方列強從中國獲得了巨額戰爭賠款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項;西方的王權不如東方的皇權根深蒂固不是西方能夠超越東方的主要原因,排除C項;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促進了西方的發展,但不是西方能夠超越東方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
3.(2023·山西忻州·統考二模)同學們觀看紀錄片《大國崛起》時,聽到這樣一段解說詞:“從18世紀末開始,英國的各個行業相繼實行了工廠化,短短幾十年時間,古老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整個英國仿佛形成了一個被源源不斷的力量推動著高速運轉的鏈條。”這種“力量”指( )
A.蒸汽機 B.內燃機 C.發電機 D.計算機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從18世紀末開始,英國的各個行業相繼實行了工廠化,短短幾十年時間,古老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整個英國仿佛形成了一個被源源不斷的力量推動著高速運轉的鏈條”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個被源源不斷的力量推動著高速運轉的鏈條”是指蒸汽機。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工業革命,18世紀80年代,英國人瓦特改進蒸汽機,使人類蒸汽時代,英國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使人類完成了由手工工場到大工廠的過渡,A項正確;內燃機、發電機是19世紀70年代爆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排除BC項;計算機是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D項。故選A項。
4.(2023·山東青島·統考一模)16-18世紀中西方科技成就簡表。根據下述表格得出的結論有( )
時間 中國 歐洲
16世紀 李時珍《本草綱目》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17-18世紀 宋應星《天工開物》 徐光啟《農政全書》 牛頓力學理論體系形成 瓦特完成蒸汽機的改進
①中國傳統科技重經驗總結,實用性較強
②西方近代科學重觀察實驗和分析
③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輝煌,一直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
④中國古代科技對科學理論的探索不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體現了中國傳統科技的重大成就,這是長期經驗的總結,有很強的實用性,但缺乏對科學理論的深入探索,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牛頓力學理論體系、瓦特完成蒸汽機的改進,這些體現了西方的近代科技成就,是經過實驗觀察分析出來的,有很強的理論性,D項正確;這一時期,中國沒有產生近代科學,相比于西方已經落后了,排除ABC項。故選D項。
5.(2023·云南臨滄·統考二模)“機器生產”“工廠”“鐵路”等流行語最早出現在19世紀上半期。最先廣泛采用機器大規模生產的國家是( )
A.英國 B.西班牙 C.美國 D.葡萄牙
【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機器生產” “工廠”鐵路”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19世紀上半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A項正確;其余三項國家不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
6.(2023·河南新鄉·校聯考一模)1775年,英國人約翰·烏特蘭發明有軌馬車,車輪在鋼制軌道上滾動行駛。1825年,蒸汽機車“旅行者號”試行成功。1847年,英國576家鐵路公司被批準成立,筑路8731。這些發明及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B.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C.工業革命的推動 D.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火車和鐵路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材料中鐵路運輸從有軌馬車到蒸汽機車的變化,既是工業革命的開展對交通運輸提出的要求,又為交通運輸的革新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因此題干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工業革命的推動,C項正確;新航路開辟開始于16世紀前后,推動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排除A項;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是政治領域的變化,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9世紀70年代,完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間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7.(2023·遼寧營口·校考一模)“機器都在執行著一種新的規律,紡織工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在家里無拘無束地搖車紡紗,現在,他們必須在工廠中按照沒有生命疲倦的機器設備所確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說明了工業革命( )
A.改變生產方式 B.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
C.提高人們生活水平 D.改變傳統家庭結構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材料“機器都在執行著一種新的規律,紡織工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在家里無拘無束地搖車紡紗,現在,他們必須在工廠中按照沒有生命疲倦的機器設備所確定的速度工作。”可知,材料主要說明了工業革命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A項正確;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蒸汽機的發明和普遍應用徹底改變了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面貌,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蒸汽時代。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根據題意,BCD都不是題干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BCD項。故選A項。
8.(2023·河南洛陽·統考一模)下面漫畫《有家難回》揭示的環境問題是( )
A.水資源短缺 B.水污染 C.固體廢棄物污染 D.土壤污染
【答案】B
【詳解】根據漫畫可知,材料中的魚《有家難回》,說明水被污染了,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污染,而不是短缺,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液體的水污染,不是固體,也不是土壤,排除CD項。故選B項。
9.(2023·青海西寧·統考一模)在工業革命過程中,解決動力問題成為技術創新的焦點。為交通工具火車的出現提供動力的技術革新歸功于( )
A.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 B.瓦特改進蒸汽機
C.德國奧托制造出煤氣內燃機 D.凱伊發明了飛梭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為交通工具火車的出現提供動力”和結合所學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機,到19世紀30年代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出現了新的交通工具火車,鐵路時代正式到來,B項正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是棉紡織部門,排除A項;德國奧托制造出煤氣內燃機,出現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車,排除C項;凱伊發明了飛梭,是棉紡織部門,排除D項。故選B項。
10.(2023·河南南陽·校考三模)18世紀50年代,從英國東南部的倫敦到北部的愛丁堡需要花10—12天,到了19世紀30年代,同樣的距離只需不到2天。這主要是因為( )
A.汽車的推廣 B.飛機的發明 C.電車的普及 D.火車的應用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信息“18世紀50年代,從英國東南部的倫敦到北部的愛丁堡需要花10—12天,到了19世紀30年代,同樣的距離只需不到2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火車載著450名乘客,以24千米的時速行駛,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D項正確;18世紀50年代,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汽車的推廣、飛機的發明、電車的普及,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相關,排除ABC項。故選D項。
11.(2023·江蘇宿遷·統考一模)“翻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你會發現,在開疆拓土的早期領導人身上,都留下了《共產黨宣言》的深深烙印,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是讀著《共產黨宣言》,走上革命道路,進而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這部紅色經典著作發表的意義( )
A.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B.極大提高社會生產力
C.推動資本主義各國政治制度不斷完善 D.開創了新興的工廠制度
【答案】A
【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階段,A項正確;工業革命極大提高社會生產力,排除B項;《共產黨宣言》要求建立無產階級政權,推動資本主義各國政治制度不斷完善不符合題干,排除C項;工業革命開創了新興的工廠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
12.(2023·天津紅橋·統考二模)19世紀中期,對工人階級的問題做出以下回答的文獻是( )
工人階級的問題 回答
社會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產資料私有制
如何改變不公平的現狀 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A.《人權宣言》 B.《共產黨宣言》 C.《權利法案》 D.《開羅宣言》
【答案】B
【詳解】依據材料“19世紀中期,對工人階級的問題做出以下回答”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即19世紀中期,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共產黨宣言》,闡明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從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B項正確;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人權宣言》是宣告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的綱領性文獻,此時是18世紀后期,排除A項;《權利法案》頒布于1689年的英國,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排除C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開羅舉行會議,此后的1943年12月1日,美國白宮發表宣言,宣示了協同對日作戰的宗旨,承諾了處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這就是有名的《開羅宣言》,排除D項。故選B項。
13.(2023·山東青島·統考一模)《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翻譯者陳望道在翻譯此書時,把墨汁當紅糖水蘸粽子吃,留下了“真理的味道真甜”的佳話。下列選項與著作中“真理的味道”無關的是( )
A.工人階級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 B.無產階級要建立自己的政黨
C.“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D.號召工人階級要進行無產階級革命
【答案】C
【詳解】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根據題干“真理的味道真甜”和所學知識可知,“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反映的是,10世紀開始,歐洲城市逐漸在封建主的領地上興起為擺脫領主的控制和束縛,城市居民采取各種方式,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中世紀有人認為“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C項符合題意,選擇C項;工人階級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但他們相對日益貧困,是《共產黨宣言》的內容,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B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D項。故選C項。
14.(2023·廣東肇慶·統考一模)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這表明( )
A.資本主義制度已經被社會主義制度取代
B.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馬克思主義反對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和結合所學可知,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B項正確;當今世界資本主義國家仍然存在,排除A項;《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用暴力手段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排除D項。故選B項。
15.(2023·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統考二模)恩格斯曾說:“它無疑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帶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起直到加利福尼亞的世界各國千百萬工人的共同綱領。”材料中的“著作”是(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共產黨宣言》 D.《物種起源》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它無疑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帶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起直到加利福尼亞的世界各國千百萬工人的共同綱領。”和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發表。《共產黨宣言》分析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C項正確;《權利法案》《獨立宣言》宣傳的是資產階級的思想,排除AB項;《物種起源》是生物學著作,排除D項。故選C項。
16.(2023·山西忻州·統考二模)一個歷史事實可以由若干事件構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構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級或層次。下列選項符合這一邏輯關系的是( )
A.世界經濟全球化——新航路開辟——世貿組織成立
B.中外科技與文化——近代科學技術——電影藝術的發展
C.兩極格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D.中外政治發展——國際工人運動——俄、中兩國無產階級革命斗爭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可得,正確選項應為“歷史事實—歷史事件—小歷史事件”,其中歷史事件和小歷史事件應為包含關系。歷史事實為中外政治發展。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促進了俄、中兩國無產階級革命斗爭,D項正確;A項歷史事實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歷史事件新航路開辟與世貿組織成立之間是遞進關系,不是包含關系。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世界經濟的融合與交流,從而促進了后來世貿組織的成立,排除A項;B項應為“電影藝術的發展”促進了且豐富了近代科學文化,也不是包含關系,排除B項;C項“北太西洋公約組織成立”與“華沙條約組織成立”間應是并列關系,兩者都是兩極格局中美蘇雙方采取的措施及表現,排除C項。故選D項。
17.(2023·福建福州·校考一模)“它提出的理念是為了幫助……工人階級……掌握社會的生產資料、分配和交換,以確保人類社會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權階層的利益。”“它”的發表( )
A.推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B.緣于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展
C.促使社會主義變成現實 D.否定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
【答案】A
【詳解】根據“它提出的理念是為了幫助……工人階級……掌握社會的生產資料、分配和交換,以確保人類社會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權階層的利益。”及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A項正確;《共產黨宣言》發表于第一次工業革命后,排除B項;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使社會主義變成了現實,排除C項;“否定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
18.(2023·安徽六安·統考一模)據下圖《19世紀中期—20世紀初期社會主義革命的歷程》可知,巴黎公社的建立表明社會主義( )
A.在全球實現 B.由理論到實踐 C.從理想變成現實 D.從暴力走向和平
【答案】B
【詳解】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成立標志著社會主義理論到實踐,B項正確;社會主義并未“在全球實現”,排除A項;十月革命勝利標志著社會主義由理想變為現實,排除C項;“從暴力走向和平”題干信息沒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B項。
19.(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統考一模)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人民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的標志是( )
A.《資本論》的發表 B.巴黎公社建立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D.第一國際成立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的“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的標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在倫敦正式出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C項正確;《資本論》是馬克思經過25年辛勤的勞動,于1867年出版的偉大著作,排除A項;巴黎公社運動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排除B項;“第一國際”成立于1864年,是第一個國際性的無產階級革命組織,它的正式名稱是“國際工人協會”,簡稱“第一國際”,排除D項。故選C項。
20.(2022·福建南平·統考二模)歷史解釋是在史事的敘述和理解的基礎上,對歷史事物進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獨立戰爭后華盛頓領導制定美國1787年憲法
B.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應用到化工、冶金等部門
C.馬克思主義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D.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來反抗英國殖民者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歷史解釋是在史事的敘述和理解的基礎上,對歷史事物進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和所學知識可知,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所以,馬克思主義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屬于歷史解釋,C項正確;史實是歷史的客觀記錄。獨立戰爭后華盛頓領導制定美國1787年憲法,是對獨立戰爭的客觀記錄,屬于歷史史實,排除A項;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應用到化工、冶金等部門,是對蒸汽機應用的客觀記錄,屬于歷史史實,排除B項;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來反抗英國殖民者,是對印度種族起義的客觀記錄,屬于歷史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
綜合題
21.(2023·河南新鄉·校聯考一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在談到英國時,馬克思有一段十分令人深思的論述:“正是隨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在英國才開始了資產階級的巨大發展和改造。……在君主立憲制度下,手工工場才第一次發展到前所未有的規模,以致后來讓給大工業、蒸汽機和大工廠”
——摘編自凌新《關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研究二題》
(1)據材料一,概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二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
(3)綜合上述材料,你從英國歷史發展中汲取到怎樣的政治智慧?
【答案】(1)特點:長期性、曲折性、反復性。
(2)聯系: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前提條件;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為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奠定了物質基礎,從而使資本主義得到鞏固和擴大。
(3)政治智慧:前進的道路是一個曲折的過程;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的建立和鞏固,必然需要一個長期、曲折和復雜的過程;要堅定信念、鍥而不含;要適時調整;不斷發展、完善和創新等。
【詳解】(1)特點:根據材料一,從圖片可知,1640年到1688年,歷時48年,體現時間長;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內戰爆發,1649年建立共和國;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資產階級“光榮革命”再度掌權。因此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是長期性、曲折性、反復性。
(2)聯系:根據材料一,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光榮革命”之后,英國議會以《權利法案》為基礎,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根據材料二“正是隨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在英國才開始了資產階級的巨大發展和改造。……在君主立憲制度下,手工工場才第一次發展到前所未有的規模,以致后來讓給大工業、蒸汽機和大工廠”,可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前提條件。因此材料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材料二工業革命之間的內在聯系,在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前提條件;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為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奠定了物質基礎,從而使資本主義得到鞏固和擴大。
(3)智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英國歷史發展中汲取到的政治智慧,前進的道路是一個曲折的過程;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的建立和鞏固,必然需要一個長期、曲折和復雜的過程;要堅定信念、鍥而不含;要適時調整;不斷發展、完善和創新等。
22.(2023·吉林松原·校聯考一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貴!力量是多么無窮!儀表和舉止是多么端莊,多么出色!論行動,多么像天使!論智慧,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哈姆雷特》
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都是平等的;當他們發揮各種動物機能的時候,以及運用他們的理智的時候,他們是平等的。
——伏爾泰
材料三:“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共產黨宣言》
(1)材料一中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宣傳伏爾泰思想主張的運動被稱為什么?這一運動為法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3)材料三中《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哪一理論的誕生?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什么?
(4)結合三則材料,談談你的認識。
【答案】(1)核心思想:人文主義。
(2)運動:啟蒙運動。
影響: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3)理論:馬克思主義。
政權:巴黎公社。
(4)認識:先進理論能促進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答案符合題意即可)
【詳解】(1)核心思想:根據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貴!”和所學知識可知,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對教會宣揚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人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他們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這種被稱為人文主義的思潮逐漸流行,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所以,材料一中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
(2)運動:根據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都是平等的”和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的主要參與者是知識分子,法國是運動的中心,涌現出許多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被視為啟蒙運動的旗手,他推崇英國的政治制度。所以,材料二中宣傳伏爾泰思想主張的運動被稱為啟蒙運動。
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3)理論:根據材料三“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和所學知識可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所以,材料三中《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政權: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所以,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巴黎公社。
(4)認識:本題為開放性題,言之有理即可,根據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可以從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作用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認識為先進理論能促進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答案符合題意即可)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上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10年9考)
【時空線索】
【課程標準】
1.歷史解釋:通過了解珍妮機、蒸汽機、鐵路和現代工廠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2.時空觀念:通過了解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理解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
3.史料實證:通過了解第一國際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內容要點】
兩條主線 第一次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實踐。
三大事件 英國憲章運動、馬克思主義誕生、巴黎公社。
四大成就 珍妮機、改良蒸汽機、火車、鐵路。
五大人物 瓦特、斯蒂芬森、馬克思、恩格斯、歐仁·鮑狄埃。
知識點1:第一次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
(1)時間與發展過程:18世紀60年代開始于英國。此后向歐洲和北美傳播
(2)領先國家: 英國
(3)最先開始的行業: 棉紡織業 相關發明如下:
①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的速度。
②1765年,英國人 哈格里夫斯 發明 珍妮機 ,提高紡紗效率
(4)標志性發明: 瓦特 改良 蒸汽機
蒸汽機的廣泛運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重大飛躍,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
(5)生產方式由此改變: 機器 代替 手工 , 現代工廠制度確立。
(6)交通工具:①1825年 英國 (國家)的 斯蒂芬森 發明 火車
②新交通工具的影響:提供更為快捷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
(7)工業革命的影響:極大地提高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8)工業革命的啟示: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②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知識點2: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一 、早期工人階級的斗爭:
(1)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資產階級越來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卻很差。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日益暴露。
(2)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工人運動興起,隨著工人運動發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
(3)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強調: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二、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動
1.馬克思多次在《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禁錮出版自由。
2.在巴黎,馬克思、恩格斯一起討論各種理論和歐洲工人運動。
3.馬克思撰寫了《資本論》等著作。
4.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前人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5.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
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背景:第一次工業革命后貧富差距拉大,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矛盾激化,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正確的科學理論指導。
2、創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1839年,馬克思在倫敦完成了《 資本論 》)
3、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 、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4、誕生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5、意義: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發展起來。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知識點3:第一國際(成立160周年);巴黎公社
一、第一國際
1.成立: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的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
2.目標: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
3.發展:第一國際在各國建立支部,組織領導各國工人階級進行聯合斗爭。
(1)列舉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工人運動:法國的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的織工起義。
(2)國際工人運動發展原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工人運動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3)工人運動的目的: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提高政治地位。
(4)工人動動的影響: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
二、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
2、開始: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武裝起義。
3、建立政權的嘗試: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
4、結果:1871年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對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
強調: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世界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還不具備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條件。
【易混易錯】
1.“工場”是以手工勞動為基礎,“工廠”是以機器生產為基礎;工業革命正是以“工廠”取代“工場”,以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的過程。
2.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是“珍妮機”的發明;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是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
3.雖然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名稱上沒有涉及恩格斯,但是它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
4.巴黎公社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但法國不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5.英國首先爆發工業革命的條件:
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市場也不斷擴大,刺激了生產方式的改變和新技術的發明
6.工業革命的影響:
①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②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東方從屬與西方
③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個對立的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④促進城市興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長。
⑤帶來了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問題
7.西方國家近代化的過程:思想變革——制度變革——技術變革
中國近代化過程:技術變革——制度變革——思想變革(與西方相反)
1.(2023·內蒙古興安盟·統考中考真題)學習歷史要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考察歷史。“1851年的夏天,英國在倫敦舉行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英國在海德公園建造了一座玻璃大廈,以展示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有600多萬人參觀了博覽會。”在這次博覽會上可能看到的有( )
A.愛迪生發明的電燈泡 B.瓦特改進的蒸汽機
C.海厄特發明的塑料 D.奧托制造的煤氣內燃機
2.(2022上·山東泰安·八年級東平縣實驗中學校考階段練習)“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都不過……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其實就是以蒸汽機為基礎的。“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突出表現在( )
A.導致了西方的殖民擴張 B.提供了新航路開辟的條件
C.促進了法國大革命的爆發 D.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3.(2023上·江蘇無錫·九年級無錫市南長實驗中學校考階段練習)英國人瓦特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知,瓦特的主要貢獻是( )
A.發明飛梭 B.發明“珍妮機”
C.改進蒸汽機 D.設計蒸汽機車
4.(2023·四川雅安·統考中考真題)“14克左右的煤可以運載兩噸煤行駛一英里。煤就這樣自己運輸著自己,馳過鐵軌,漂過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給工業提供了動力。”材料所述現象得益于( )
A.工廠制度的確立 B.內燃機的出現
C.瓦特改良蒸汽機 D.計算機的問世
5.(2020上·江蘇蘇州·九年級校考階段練習)“大工業創造了現代化的世界市場,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每一個人的需要和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這段話的作者認為( )
A.世界各國的孤立有利于大工業發展 B.大工業不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
C.世界市場的形成阻礙了歷史的進步 D.工業革命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
6.(2022上·山東濱州·九年級統考期中)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許多西方著名學者紛紛表示,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教,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這表明馬克思主義( )
A.得到各階層一致認可 B.批判地繼承前人思想精華
C.反對用暴力奪取政權 D.揭示了社會發展普遍規律
7.(2023·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
A.《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B.《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發表
C.《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 D.《和平法令》的通過
8.(2023·內蒙古興安盟·統考中考真題)《共產黨宣言》指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 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以上材料( )
A.推動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 B.標志著資本主義制度的終結
C.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D.促進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建立
9.(2023·江蘇鎮江·統考中考真題)它作為有史以來對資本主義制度最徹底、最嚴厲、最全面批判的理論,大大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只要資本主義制度還存在一天,這一理論就不會消滅。“這一理論”是( )
A.人文主義 B.理性主義 C.馬克思主義 D.自由主義
10.(2023·青海西寧·統考中考真題)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人類的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
A.《拿破侖法典》的頒布 B.《英雄交響曲》的問世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D.《新青年》雜志的創刊
1.(2013上·九年級課時練習)“1625年,運往歐洲的棉布為22. 15萬匹,到17世紀末,這項貿易直線上升,棉織品不僅比毛織品輕,而且便宜……這是一種銷售范圍很廣、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帶動一場工業革命。”這主要說明的是( )
A.殖民掠奪引發工業革命 B.市場需求刺激工業革命
C.資本流動帶動工業革命 D.技術革新推動工業革命
2.(2023·山東青島·統考一模)“在1750年,中國與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雙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別。”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爆發 B.西方列強從中國獲得了巨額戰爭賠款
C.西方的王權不如東方的皇權根深蒂固 D.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3.(2023·山西忻州·統考二模)同學們觀看紀錄片《大國崛起》時,聽到這樣一段解說詞:“從18世紀末開始,英國的各個行業相繼實行了工廠化,短短幾十年時間,古老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在發生變化,整個英國仿佛形成了一個被源源不斷的力量推動著高速運轉的鏈條。”這種“力量”指( )
A.蒸汽機 B.內燃機 C.發電機 D.計算機
4.(2023·山東青島·統考一模)16-18世紀中西方科技成就簡表。根據下述表格得出的結論有( )
時間 中國 歐洲
16世紀 李時珍《本草綱目》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17-18世紀 宋應星《天工開物》 徐光啟《農政全書》 牛頓力學理論體系形成 瓦特完成蒸汽機的改進
①中國傳統科技重經驗總結,實用性較強
②西方近代科學重觀察實驗和分析
③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輝煌,一直保持著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
④中國古代科技對科學理論的探索不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23·云南臨滄·統考二模)“機器生產”“工廠”“鐵路”等流行語最早出現在19世紀上半期。最先廣泛采用機器大規模生產的國家是( )
A.英國 B.西班牙 C.美國 D.葡萄牙
6.(2023·河南新鄉·校聯考一模)1775年,英國人約翰·烏特蘭發明有軌馬車,車輪在鋼制軌道上滾動行駛。1825年,蒸汽機車“旅行者號”試行成功。1847年,英國576家鐵路公司被批準成立,筑路8731。這些發明及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B.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C.工業革命的推動 D.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
7.(2023·遼寧營口·校考一模)“機器都在執行著一種新的規律,紡織工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在家里無拘無束地搖車紡紗,現在,他們必須在工廠中按照沒有生命疲倦的機器設備所確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說明了工業革命( )
A.改變生產方式 B.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
C.提高人們生活水平 D.改變傳統家庭結構
8.(2023·河南洛陽·統考一模)下面漫畫《有家難回》揭示的環境問題是( )
A.水資源短缺 B.水污染 C.固體廢棄物污染 D.土壤污染
9.(2023·青海西寧·統考一模)在工業革命過程中,解決動力問題成為技術創新的焦點。為交通工具火車的出現提供動力的技術革新歸功于( )
A.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 B.瓦特改進蒸汽機
C.德國奧托制造出煤氣內燃機 D.凱伊發明了飛梭
10.(2023·河南南陽·校考三模)18世紀50年代,從英國東南部的倫敦到北部的愛丁堡需要花10—12天,到了19世紀30年代,同樣的距離只需不到2天。這主要是因為( )
A.汽車的推廣 B.飛機的發明 C.電車的普及 D.火車的應用
11.(2023·江蘇宿遷·統考一模)“翻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你會發現,在開疆拓土的早期領導人身上,都留下了《共產黨宣言》的深深烙印,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是讀著《共產黨宣言》,走上革命道路,進而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這部紅色經典著作發表的意義( )
A.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B.極大提高社會生產力
C.推動資本主義各國政治制度不斷完善 D.開創了新興的工廠制度
12.(2023·天津紅橋·統考二模)19世紀中期,對工人階級的問題做出以下回答的文獻是( )
工人階級的問題 回答
社會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產資料私有制
如何改變不公平的現狀 無產階級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
A.《人權宣言》 B.《共產黨宣言》 C.《權利法案》 D.《開羅宣言》
13.(2023·山東青島·統考一模)《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翻譯者陳望道在翻譯此書時,把墨汁當紅糖水蘸粽子吃,留下了“真理的味道真甜”的佳話。下列選項與著作中“真理的味道”無關的是( )
A.工人階級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 B.無產階級要建立自己的政黨
C.“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D.號召工人階級要進行無產階級革命
14.(2023·廣東肇慶·統考一模)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人類社會至今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闡明的發展規律之中”。這表明( )
A.資本主義制度已經被社會主義制度取代
B.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D.馬克思主義反對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
15.(2023·海南省直轄縣級單位·統考二模)恩格斯曾說:“它無疑是全部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帶國際性的著作,是從西伯利亞起直到加利福尼亞的世界各國千百萬工人的共同綱領。”材料中的“著作”是(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共產黨宣言》 D.《物種起源》
16.(2023·山西忻州·統考二模)一個歷史事實可以由若干事件構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構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級或層次。下列選項符合這一邏輯關系的是( )
A.世界經濟全球化——新航路開辟——世貿組織成立
B.中外科技與文化——近代科學技術——電影藝術的發展
C.兩極格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D.中外政治發展——國際工人運動——俄、中兩國無產階級革命斗爭
17.(2023·福建福州·校考一模)“它提出的理念是為了幫助……工人階級……掌握社會的生產資料、分配和交換,以確保人類社會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權階層的利益。”“它”的發表( )
A.推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B.緣于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展
C.促使社會主義變成現實 D.否定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
18.(2023·安徽六安·統考一模)據下圖《19世紀中期—20世紀初期社會主義革命的歷程》可知,巴黎公社的建立表明社會主義( )
A.在全球實現 B.由理論到實踐 C.從理想變成現實 D.從暴力走向和平
19.(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統考一模)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人民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的標志是( )
A.《資本論》的發表 B.巴黎公社建立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D.第一國際成立
20.(2022·福建南平·統考二模)歷史解釋是在史事的敘述和理解的基礎上,對歷史事物進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
A.獨立戰爭后華盛頓領導制定美國1787年憲法
B.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應用到化工、冶金等部門
C.馬克思主義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D.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來反抗英國殖民者
綜合題
21.(2023·河南新鄉·校聯考一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在談到英國時,馬克思有一段十分令人深思的論述:“正是隨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在英國才開始了資產階級的巨大發展和改造。……在君主立憲制度下,手工工場才第一次發展到前所未有的規模,以致后來讓給大工業、蒸汽機和大工廠”
——摘編自凌新《關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研究二題》
(1)據材料一,概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二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
(3)綜合上述材料,你從英國歷史發展中汲取到怎樣的政治智慧?
22.(2023·吉林松原·校聯考一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貴!力量是多么無窮!儀表和舉止是多么端莊,多么出色!論行動,多么像天使!論智慧,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哈姆雷特》
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都是平等的;當他們發揮各種動物機能的時候,以及運用他們的理智的時候,他們是平等的。
——伏爾泰
材料三:“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共產黨宣言》
(1)材料一中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宣傳伏爾泰思想主張的運動被稱為什么?這一運動為法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3)材料三中《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哪一理論的誕生?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什么?
(4)結合三則材料,談談你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树县| 洛浦县| 富顺县| 泌阳县| 张家口市| 英德市| 青河县| 紫金县| 旬阳县| 成都市| 安图县| 襄城县| 和林格尔县| 正安县| 公安县| 靖州| 雷州市| 盈江县| 嵊州市| 远安县| 漳浦县| 安溪县| 宝丰县| 安福县| 乌兰察布市| 通化县| 侯马市| 玛纳斯县| 昭觉县| 蒙阴县| 商南县| 安远县| 武邑县| 南康市| 武胜县| 加查县| 建水县| 鹤庆县| 贺州市| 泾阳县|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