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5年中考社會思品臨陣押題系列——02 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一、選擇題:2015年2月,中央宣布將于今年的法定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 舉辦閱兵式,以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 ▲ 周年”,屆時將會邀請多國首腦觀禮。據此回答1—2題。1.材料中空格部分應為( )A.8月15日;65 B.9月1日;70 C.9月3日;70 D.10月1日;752.人們很容易注意到,對照新中國建政之后形成的閱兵規則(國慶閱兵、十年一閱),這次閱兵不僅打破了十年一閱的慣例,還打破了國慶閱兵的慣例。對于這一變化的理解不恰當的是( )A.體現中國在國際上“有所作為”,發揮一定的領導作用B.體現了中國開始要發揮在世界的領導作用C.顯示出今天的中國維護戰后秩序的決心D.顯示中國作為戰后秩序的締造者之一對于和平的珍視新華社報道,今年,我國將舉行盛大的閱兵活動,以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和我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據此回答3—4兩題3.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是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進行的戰爭,巴爾干地區成為戰爭的火藥桶②斯大林格列戰役是整個戰爭的轉折點③是法西斯侵略與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戰爭④從1937年到1945年,戰爭歷時八年A. 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4.關于抗日戰爭,表述不正確的是( )①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國民黨部隊所起的作用甚微②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③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戰④抗日戰爭的勝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2014年12月13日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公祭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愿望。”據此回答5—6題。5.國家設立公祭日,體現了( )①人們敬畏生命,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②國際關系伴隨著競爭、合作和沖突③以史為鑒,促進國際關系健康發展和時代進步 ④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 ,為民族復興提供精神動力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符合( )①中國基本國情 ②中國根本利益 ③中國軍事同盟 ④順應時代潮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某校組織學生開展“重溫抗日戰爭,激發愛國熱情”的旅游活動,為此某學生設計了以下旅游路線和參觀內容,你認為可取的是 ( )①1線:第一站,上海,淞滬戰役紀念館。第二站,南京,南京大屠殺紀念館。②2線:第一站,盧溝橋。第二站,平型關。第三站,太原,太原戰役紀念館。③3線:第一站,江西瑞金。貴州遵義。第三站,甘肅會寧。④4線:第一站,緬甸仁安羌。第二站,云南騰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8.“國之祭,史之痛,民之愿。”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公祭開始,全場高唱國歌,隨后,防空警報拉響,車輛輪船汽笛長鳴,人們低頭默哀……。舉行這一紀念日活動的意義在于( )①慎終追遠,注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②銘記歷史,弘揚中華民族精神③凝魂聚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面向未來,引領文化發展方向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0周年,世界人民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勝利70周年。下面關于聯合國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勝利的產物 ②有利于世界一體化格局的形成③負責管理國際經濟貿易秩序 ④負責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0.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莫斯科保衛戰粉碎德國陸軍“不可戰勝”的神話②《聯合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③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④兩次世界大戰都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 )A.莫斯科戰役 B.斯大林格勒戰役 C.諾曼底登陸 D.太平洋戰爭12.2014年12月13日,我國首次舉行國家公祭活動,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軍殺戮的死難者。國家設立公祭日,體現了( ) ①人們敬畏生命,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②國際關系伴隨著競爭、合作和沖突③以史為鑒,促進國際關系健康發展和時代進步④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為民族復興提供精神動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日本明仁天皇在2015年新年賀詞中提到:“日本應該以戰后70周年的節點為契機,充分學習肇始于‘滿洲事變’的這場戰爭歷史,思考日本今后走向,這是當下極其重要的事情。”下列與“這場戰爭”有關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70周年。站在歷史的大門前,回顧這段歷史是難忘的,更是充滿啟示價值的。據此回答14—16題。14.戰爭之殤:分析下表有關“二戰”的史實,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參戰國家卷入人口參戰人數軍隊傷亡平民傷亡(人)物資損失(美元)世界中國世界中國世界中國61個17億人1.1億人5000萬人以上1800萬9000萬3500萬4萬億1000億(直接)5000億(間接)①戰爭給交戰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②二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③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重大犧牲 ④二戰深刻改變了世界格局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15.戰爭之搏:漫畫《十面埋伏》詮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A. 美國、英國、俄國是協約國B. 英國、法國、德國是同盟國C. 是列強的掠奪和侵略戰爭D.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16.戰爭之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爭之殤讓我們彌覺和平之貴,值此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下列行為應該受到譴責的是( )A.中國將舉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提醒世人遠離戰爭B 德國總理勃蘭特在猶太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虔誠地為納粹時代的德國認罪C.日本法務大臣永野茂門說: “我認為所謂南京大屠殺事件是捏造出來的”D.中國確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7.列表比較是學習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從下表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兩次世界大戰( )大戰名稱參戰國交戰雙方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第一次世界大戰30多個同盟國與協約國3000萬1805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60多個軸心國與反法西斯同盟1.9億40000億美元①都牽涉了許多國家 ②都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狗咬狗的戰爭③都是正義戰爭 ④都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18. 2014年12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發表講話:“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愿望。”這符合( ) 21*cnjy*com①中國基本國情 ②中國根本利益 ③中國軍事同盟 ④當今時代潮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1.(8分)今年是世界反法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70周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聯合國成立與世界反法斯戰爭勝利兩者有著怎樣的聯系?(2分)材料一:1944年9月,美國敦巴頓橡樹園里,各國代表規劃戰后世界。一位美國代表認為,“為了世界其余部分流過鮮血的四個大國”,有權奠定未來國際組織的基礎。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聯合國的制度安排體現了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2)材料一中“四個大國”指的是哪四國?請你列舉相關史實一例來說明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而做出的貢獻。(4分)材料二:聯合國大會將于2015年5月,召開紀念世界反法西新戰爭勝利70周年特別會議,認可各會員國對反法西斯戰爭有各自的勝利紀念日。2015年,俄中兩國將以雙邊的形式,舉行一系列慶祝勝利的聯合活動,以抵制那些篡改歷史、美化法西斯分子及其幫兇、抹黑英雄解放者功勛與英名的企圖。(3)紀念過去是為了警示未來。材料中這些紀念活動的舉辦在給我們什么警示?(2分)參考答案:(1)聯合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2分)(2)四國指美、蘇、英、中(2分),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于1942—1945年間,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本侵略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2分)(3)警示我們勝利來之不易,要維護和平;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和平遠未實現。(2分)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2015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民主、自由的人民共同協作促使了這場正義戰爭的勝利。材料二: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大利亞,打下印度……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材料三:(1)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和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的事件分別是什么?哪一國際組織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產物?(3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關系。(3分)(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國共兩黨的關系產生了怎樣的變化?(1分)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有哪些?(2分)(4)以史為鑒,三個材料給我們的共同啟示是什么?(1分)參考答案:(1)九一八事變、1945年日本簽署投降書 、聯合國(3分)(2)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 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1分)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犧牲,(1分)做出了重要貢獻。(1分)(3)由國共內戰走向國共合作抗日。(1分)日本加緊侵華,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的凝聚力等。(每點1分,滿分2分)(4)團結就是力量或加強國際合作。3.2015年是甲午中日戰爭結束120周年,也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德國文學家萊辛說,歷史不應該是記憶的負擔,而應該是理智的啟迪。結合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清國之敗,非君相一己之罪,蓋其墨守常經,不變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試,考試必由文藝,文藝乃為顯榮之階梯,豈足濟實效乎?……前三十載,我日本之國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閣下之所深悉也。當此之時,我國去舊治,因時制宜,更張新政,為國可存立之一大要圖。21*cnjy*com——摘編自1895年《大日本海軍總司令官伊東佑亨致大清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書》材料二:材料三: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規定:各國政府保證運用其全部軍事或經濟力量反對這些政府正在與之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附從者;各國政府保證與本宣言簽署國合作,并且不同敵國締結單獨的停戰協定或合約。(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甲午中日戰爭雙方敗與勝的原因分別是什么?(2分)(2)材料二的兩副圖片反映的是近代日本對我國發起的兩次侵略戰爭,請簡要概括日本在這兩次戰爭的發動上有哪些相同點?(2分)(3)材料三中《聯合國家宣言》所倡導的宗旨在反法西斯的斗爭中有何具體體現?(2分)(4)結合當今國際形勢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怎樣才能避免戰爭的悲劇不再重演?(2分)參考答案:(1)中國:封建制度的腐朽;日本:實行改革,求新圖強。(意思相近,答出一條給1分,共2分)(2)蓄謀已久;惡意挑釁;突然進攻;不宣而戰。(學生只要答出其中任意兩條即可得分,答出一條給1分,共2分)(3)盟軍諾曼底登陸,開辟第二戰場;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盟國召開開羅會議并發表《開羅宣言》;盟軍召開雅爾塔會議;盟軍召開波茨坦會議并發表波茨坦宣言;中美英在緬甸與日軍作戰等。(寫出其中兩點即可得2分)(4)尊重各國的獨立和主權,反對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加強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用和平方式解決各國的爭端;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任答2點即可,2分)4. (7分)2015年是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材料一:外侮日深,國家益趨危殆……國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覺存則俱存,亡則俱亡之意義……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應計較過去之一切,……必集中整個民族力量,自衛自助,以抵暴敵,挽救危亡。 ——1937年9月,蔣介石對中共宣言的談話21教育網材料二:中、美、英在二戰中的傷亡損失數據對比表材料三:1937年 11 月 8 日 至 14 日,從寧波、嘉定等地趕來的中國軍隊第一二八師、一〇九師、獨立第十三旅第一團等部在滬杭鐵路嘉善至楓涇段,與日軍展開激烈戰斗,達七個晝夜之久,使日軍付出了包括少將旅團長在內數千士兵傷亡的代價。閱讀上述材料,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哪一事件可證明材料一提到的中華民族到了“存亡危急之秋”?(1分)例舉中華民族面對這一“存亡危急之秋”采取了哪些行動?(至少例舉兩項,2分)(2)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例舉說明“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4分)參考答案:(1)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1分)中國軍隊的浴血奮戰(寫國民黨正面戰場浴血奮戰、中共敵后戰場英勇殺敵也可);(1分)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團結抗戰;(1分)【來源:21·世紀·教育·網】(2)中國堅持抗戰14年,中國人民作出了重大貢獻,付出了傷亡3500多萬人的代價,作出了巨大民族犧牲;(1分)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戰爭的東方主戰場;(1分)平型關戰役、臺兒莊戰役等抗戰中,中國軍民牽制了了日軍的大量兵力,減輕了其他戰場的壓力,有力地支援了反法西斯同盟,為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1分)中國人民用自己的英勇戰斗,贏得了民族的解放,更贏得了世界的尊重。(1分) 5.(9分)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此,某校九年級一班以此為主題分組展開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第一小組:制做表格,明細關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間1931年—1945年1939年—1945年全面爆發的標志①德國突襲波蘭性質既是民族解放戰爭,又是反法西斯戰爭②勝利的標志日本投降第二小組:收集資料,解讀史實材料:……日本帝國主義給予我中華民族的缺失和恥辱,實在是書不勝書。現在這個萬惡的敵人,已經被中蘇美英的聯合力量所打倒了……-----1945年9月5日《解放日報》社論《慶祝抗戰最后的勝利》 第三小組:關注時政,以史為鑒……習近平主席指出,他和普京總統已經決定,2015年雙方共同舉辦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1)請你填寫表中空缺的內容,并根據表格指出中國的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4分)(2)列舉史實說明日本帝國主義是個“萬惡的敵人”;你認同社論中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根本原因的分析嗎?并說明理由。(3分)(3)結合時代主題,分析中俄兩國共同舉辦紀念活動有何意義?(2分)參考答案:(1)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各1分)中國的抗戰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分)(2)南京大屠殺,731細菌部隊等。(任意一點,1分)不認同,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民族的抗戰。(2分)(3)和平是時代主題之一(1分),中俄共同舉辦紀念活動有利于牢記侵略戰爭給世界人民造成的災難,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1分)6.(8分)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為反思歷史,維護和平,某校九年級同學舉辦了以“戰爭”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1)下面是同學們制作的中國抗日戰爭重大事件年代尺,請你把圖中的①、②對應的重大事件填寫完整。(4分)(2)1958年美國人伊羅生在一本書中曾提到,1937—1944年美國對中國處于贊賞階段。請你結合以下材料說說當時中國最值得世界贊賞的原因是什么?(4分) 參考答案:(1)①西安事變 ②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4分)(2)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分),中國抗日戰場牽制和消耗了大量日軍,大大緩解了美、英、蘇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1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大貢獻(2分)。7.(10分)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此,小明搜集并制作了許多資料卡,請你參與分析探究。 日本侵華主要事變年代尺(1)資料卡1中的國家通過哪一改革使自己“棄舊圖新、迎頭趕上”?在其強大之后不久發動了哪一侵華戰爭?(2分)【出處:21教育名師】(2)小明繪制了日本侵華主要事變年代尺,年代尺中哪一事件與標題不符合?請列舉事件②中的一位杰出愛國將領。(2分)(3)新聞是記錄歷史的載體。根據史料的價值判斷《紐約時報》新聞報道屬于哪一類資料,它記錄了哪一歷史事件?(2分)(4)結合資料卡2內容,評價中國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貢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抗日戰爭取得最終勝利的歷史必然性。(4分)參考答案:(1)明治維新 中日甲午戰爭(2分)(2)西安事變 蔡廷鍇或蔣光鼐(2分) (3)第一手資料 南京大屠殺(2分)(4)貢獻: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了大量日軍,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犧牲。(結合材料得2分,只寫作用的1分)(2分)必然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行全民族抗戰;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英勇抵抗;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支持(美、蘇);世界各國人民和海外華人華僑的支援。(寫出兩點得2分)8.(10分) 2015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70周年。某校九年級歷史興趣小組開展“不忘國恥,反思歷史”的主題探究活動。以下是他們搜集到的部分材料: 材料一:文獻資料(1937年12月17日《紐約時報》) 材料二:工具制作(1931年—1945年抗日戰爭年代尺) 材料三:戰爭數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新聞是記錄歷史的載體。《紐約時報》的新聞報道記錄了這場戰爭中哪一歷史事件?(2分)(2)年代尺是認識歷史的工具。請根據材料二中的年代尺探索抗日戰爭取得最終勝利的歷史必然性。(4分)(3)數據是銘記歷史的印痕。結合所學,試論述材料三的觀點。(4分)參考答案:(1)南京大屠殺(2分)(2)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共產黨軍隊開辟敵后戰場,建立抗日根據地,中國共產黨是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世界各地華人華僑以各種形式支援抗戰。(4分)(3)中國的抗日戰爭在亞洲戰場牽制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2分)但抗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中國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造成重大傷亡。(2分) (照抄書本中的國際意義,盡管也包括以上兩層意思,最多得3分)9.(10分)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42年1月,日軍進攻緬甸,英軍節節敗退。中國政府即派出10萬遠征軍入緬,后又不斷增兵,使日軍130萬之眾無法調往太平洋,大大減輕了美國的壓力。21·世紀*教育網材料二: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國召開首腦會議,討論中國和亞洲有關重大軍事、政治問題。材料三:2015年清明節前后,央視新聞連續播出《重讀抗戰家書》欄目:(1)依據材料一、二分析,中國為什么能以大國身份參加三國首腦會議?并說明這次會議所取得的重大成果。(4分) (2)結合材料三,中華民族抗戰能夠實現并最終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運用所學知識列舉相關史實予以佐證。(3分)(3)材料三中的家書內容集中體現了以什么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在當今和平年代,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弘揚這一精神?(3分)參考答案:(1)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中華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2分) 會后,美、英、中三國領導人發表《開羅宣言》,聲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2分)(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行全民族抗戰(1分)。國民黨、共產黨分別擔負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智慧,廣泛開展伏擊戰、地雷戰、地道戰等游擊戰,打擊日本侵略者;華人華僑或歸國參戰,或捐款獻金,以各種形式支援祖國的抗戰。(從國民黨、共產黨、廣大人民群眾、華人華僑等方面回答均可。寫出兩個方面得2分)(3)愛國主義(1分),青少年努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2分)10. (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民主、自由的人民共同協作促使了這場正義戰爭的勝利。今年9月,中俄將共同舉辦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中國還將首次在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閱兵。材料二: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大利亞,打下印度……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材料三:南昌起義 (1)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和標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2分)中國舉行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有何目的?(2分)2·1·c·n·j·y(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關系。(4分)(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國共兩黨的關系產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4分)參考答案:(1)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2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居安思危、警惕軍國主義復活、防止悲劇重演(言之有理2分)(2)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2分)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犧牲,(1分)作出了重要貢獻。(1分)(3)由國共內戰走向國共合作抗日。(2分)日本加緊侵華,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推動;全國掀起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任意一點2分,滿分4分)1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硝煙散盡,回望歷史】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二戰中的法西斯國家被徹底打敗,結束了“一場黑白分明的善惡之戰”。【來源:21cnj*y.co*m】(1)為了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世界各國和中國人民進行了浴血抵抗,請各舉一例說明。(1分)(2)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正確理解“一場黑白分明的善惡之戰”。(1分)材料二:【真實存在,告訴歷史】牛津大學教授拉納·米特所著的《世界欠中國戰爭債》中稱,西方民眾幾乎不知道抗日戰爭歷史,也不知道中國與二戰有什么關系。(3)不斷走向世界的中國需要用歷史語言闡述自己在二戰中的存在感,請你用所學的知識概括這種存在。(2分)材料三:【面向未來,正視歷史】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4月22日在雅加達應約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中日關系交換意見。習近平指出,歷史問題是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的重大原則問題。希望日方認真對待亞洲鄰國的關切,對外發出正視歷史的積極信息。中國希望日本同中國一道沿著和平發展的道路走下去,共同為國際和地區和平、穩定、繁榮作出更大貢獻。而日本文部科學省4月6日公布初中教科書審定結果,新版教科書把釣魚島稱為日本“固有領土”,并在南京大屠殺等歷史認知問題的表述上出現:“殺害了多數俘虜和居民……”的表述變成了“波及了俘虜和居民,產生了多數死傷者……”。(4)70年前的戰爭給人類留下了慘痛的記憶,同時也留下了珍貴的教訓。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說日本和中國就維護亞洲及世界和平分別可以作出怎樣的努力?(4分)參考答案:(1)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臺兒莊戰役(各舉一例得1分)(2)二戰是一場法西斯侵略與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是邪惡與正義的戰爭。(或點明二戰是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1分)(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東方主戰場,抗日戰場牽制和消耗了大量日軍,大大緩解了美、英、蘇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大貢獻。(2分)(4)日本:正視歷史,反思戰爭;尊重他國的領土完整,不惡意制造事端破壞地區和平與穩定;加強與世界各國在各個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促進理解和共同發展。中國:反對戰爭,維護和平;團結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綜合國力,為世界增加維護和平的力量。(兩國各寫出2點,得4分)12.(10分)世界上多個國家設有戰爭勝利紀念日,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關于“戰爭與和平”的問題。【閱讀材料】《凡爾賽和約》尚未簽署的時候,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就擔心:“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么它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1)請用史實說明勞合.喬治擔心的事情是否有發生。(2分)【尋找證據】中國、蘇聯有效抗擊法西斯侵略,成為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2)請舉出中國、蘇聯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戰役各一例。(4分)【解讀圖表】戰爭名稱傷亡人數經濟損失中國抗日戰爭3500多萬6000多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9000多萬4萬億美元(3)以上圖表反映了什么信息?(2分)(4)回望歷史,留下的不僅僅是記憶,更是啟迪。你認為設立戰爭勝利紀念日有何 意義?(2分)參考答案:(1)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回答:1939年,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2分)www-2-1-cnjy-com(2)中國: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蘇聯:斯大林格勒戰役等。(4分)(3)戰爭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分)(4)設立戰爭紀念日的意義在于:銘記歷史,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加強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等。(答出一點得2分)13.(10分)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42年1月,日軍進攻緬甸,英軍節節敗退,英國政府向中國政府請求迅速派兵入緬甸協同英軍作戰。中國政府即派出10萬遠征軍入緬,后又不斷增兵。由于中國戰場和印、滇、緬戰場牽制日軍130萬之眾,使日軍無法調往太平洋,大大減輕了美國的壓力。材料二:1943年11月,中英美召開三國首腦會議,討論中國和亞洲有關重特大軍事、政治問題,包括聯合對日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蘇四國代表簽署《四國宣言》,提出:“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四國必要時將與聯合國家的其他成員進行協商,以便代表一個國際共同體采取共同行動。” 材料四:21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的直接原因。(2分)(2)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國為什么能以大國身份參加此次會議。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次會議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內容。(4分)(3)依據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正確解決當今國際社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的認識。(2分)(4)2014年12月13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確定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的第一個紀念日,請你分析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必要性?(2分)參考答案:(1)英國向中國求援;中國保衛滇緬公路。(2分)(2)中國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發表《開羅宣言》。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4分)(3)世界性的問題需要世界各國通力合作。(2分)(4)悼念死者,珍重和敬畏生命,維護最基本的人權。銘記被侵略、被殺戮的歷史,以史為鑒。對日本右翼的有力回擊等。(2分)14.(10分)2015年2月26日第六十九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關于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決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4年10月中國企業家攝影協會,行程6000多公里,舉行了近年來首次最大規模的戰爭紀念體驗跨國采訪活動,團隊從中國北京出發,途徑莫斯科、柏林等著名國際都市,考察斯大林格勒等戰爭城市,實地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諾曼底海灘等多處著名戰爭遺跡。材料二:材料三: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70周年。聯合國將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呼吁會員國以史為鑒,重申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堅定承諾,開辟未來,探索新形勢下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有效途徑。(1)任選材料一中途經的兩地并說出其相對應的歷史事件。(4分)(2)根據材料二羅斯福和毛澤東各自演講的內容,概括他們的共同主張。(2分)(3)根據材料三,從當今世界的主題角度,談談今天世界各國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現實意義。(4分)參考答案:(1)①1945 年 5 月,蘇聯紅軍攻占了納粹德國首都柏林,柏林戰役勝利(或1945 年 5 月,蘇聯攻克柏林,宣告法西斯德國的失敗);②1941年莫斯科保衛戰—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③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④1944年6月諾曼底海戰(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⑤奧斯維辛集中營--德國法西斯在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在戰爭中對人類文明犯下的暴行,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波蘭奧斯維辛納粹集中營(按照九年級上冊教材P83答也對)。(任選2點,每點2分,共4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共同主張: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能夠聯合起來,組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2分)(3)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2分)通過紀念活動,以史為鑒,珍惜和平,面向未來(1分),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讓世界更加和平,更加和諧,更加美好。(1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15. (10分)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日本的挑釁 材料二:中國的態度材料三:2014又逢甲午年。2014年3月8日,我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時指出:“在歷史和領土這兩個原則問題上,沒有妥協的余地……我想強調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 (1)有人說:“南京大屠殺見證了南京曾是屈辱之城、失敗之城”。但南京也是一座光榮之城、勝利之城。請說出見證其光榮和勝利的兩個史實。(2分)(2)根據材料三,分別寫出發生在“1914”、“1894”的重大歷史事件。受這兩大歷史事件結束后所簽訂條約的影響,在我國又分別引發了什么重大事件?(4分)(3)美化侵略歷史是對和平的危害。請從社會責任角度和民族精神角度說明我國進行公祭儀式的現實意義。(2分)參考答案:(1)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1分)1949年。渡江戰役勝利,人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黨政權垮臺。 (1分)(2)①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分)②《馬關條約》簽訂: 1895年公車上書(或維新變法運動)(1分) 《凡爾賽和約》簽訂:1919年五四運動;(1分)(3)①公祭儀式有利于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自覺承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1分)②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愛好和平的偉大民族精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1分)16. (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今年是 ▲ 勝利70周年。中俄將共同舉辦歐洲和亞洲戰場戰勝德日法西斯的周年慶祝活動。材料二:[史料A][史料B]持續時間傷亡人數經濟損失(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6年9000多萬4萬億中國的抗日戰爭14年3500多萬6000多億 [史料C]蘇聯紅軍戰士伊萬諾夫回憶道:“1945年,我們到了那兒,我們看到一個被完全摧毀的村莊,日本軍國主義殺死了當地的所有居民,甚至連老人和小孩都不放過。”1970年德國總統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突然雙膝下跪。事后,他說:“我這樣做,是因為語言已失去了表現力。” (1)請將材料一中的 ▲ 補充完整。中俄共同舉辦該活動的歷史原因是什么? (2分)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按要求將下列表格補充完整。(4分) 史料 結論 ① ▲ 中國的抗戰 ③ ▲ ② ▲ 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成為抗戰勝利的根本保障。 C對此,我想說的是 ④ ▲ (3)運用史料C,結合所學知識,自行設計一個問題(上述問題除外)。(2分) 參考答案:(1)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分)中俄都曾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盟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分)(2)① B (1分) ② A (1分) ③中國的抗戰歷時長、損失傷亡慘重,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分) ④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以史為鑒,警惕軍國主義的抬頭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3)如“蘇聯士兵口中的‘那兒’是指中國的哪一地區?”日本軍國主義還在中國犯下了哪些罪行?如德國法西斯在二戰期間犯下了哪些罪行?等與材料、與所學知識相關的設問即可。(2分)注:上兩小題中涉及的設問除外。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材料一: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今年3月,全國“兩會”最終確認中國將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舉行閱兵式。這也是第一次有外國首腦出席的閱兵儀式。70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前途命運的偉大勝利,將永遠銘記在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心中。(1)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用各種形式對其進行紀念,這說明了什么?(2分)材料二:抗擊日本入侵,使中國成為最早反對法西斯侵略的國家。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歷時最長、犧牲最大,為二戰的最終勝利做出了不容忽視的重大作用。羅斯福曾說過: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二戰的結果將不可預計。(2)哪一歷史事件能證明中國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如何理解材料中羅斯福的這句話?(2分)材料三:日本富士電視臺4月7日稱,日本將再改教科書。此次審定通過的歷史等教科書中,都加入了“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這一表述。一些教科書還修改了對南京大屠殺的表述方式,把日軍“殺害了眾多俘虜和居民”修改為“波及俘虜和居民,出現了眾多死傷者”,企圖掩蓋侵略事實。日本民眾擔憂學生將成歷史文盲。(3)針對材料中日本政府篡改歷史的表述,請你用史實幫助日本學生還原歷史真相。(2分)(4)結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任從2個角度談談中國應如何應對日本的“挑釁”?(2分)參考答案:(1)從二戰的性質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反法西斯侵略的、正義的戰爭;(1分)從當今時代主題來看: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戰爭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我們對其進行紀念是為了銘記歷史,以史為鑒,珍惜和平,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1分)(2)“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分);中國的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分)(3)①釣魚島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中國收回臺灣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1分)②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對中國同胞實施長達四十多天的大屠殺,三十多萬人慘遭殺戮,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1分)【版權所有:21教育】(4)政府: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是改善中日關系的基礎;②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③公民應積極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受侵犯的政治義務,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勇于同危害祖國統一、有損國家利益和尊嚴的行為作斗爭(任寫出2個角度,2分)18. (10分)閱讀以下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公祭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經過8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付出了沉重代價……今天的中國,正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材料二:早在2005年全國兩會期間,趙龍草擬提案,建議把每年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并由國家領導人參與公祭活動。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1)設立國家公祭日有什么意義?(2分)(2)材料一中8年奮戰開始和取得勝利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分別是什么?(4分)(3)材料二體現了我國實行哪一政治制度?趙龍行使了公民享有的哪一政治權利?(2分)(4)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中學生應承擔哪些責任?(2分)參考答案:(1)有利于激發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不忘歷史,敬畏生命,珍愛和平等(任兩點2分)(2)1937年七七事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2分)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2分)(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分)建議權(1分) (4)努力學習、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主動為國分憂、勇擔重任,與國家共渡難關等(2分)19.(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民主、自由的人民共同協作促使了這場正義戰爭的勝利。材料二:羅斯福曾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美國的“無端、卑鄙的進攻”發表“國恥日”演說,之后奧巴馬宣布12月7日為美國紀念日。材料三:(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關系。(3分)(2)材料二中“美國紀念日”紀念的是哪一歷史事件?(1分)這一事件對二戰的戰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3)2014年12月13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確定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的第一個紀念日,請你分析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必要性?(2分)參考答案:(1)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1分)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犧牲,(1分)做出了重要貢獻。(1分)(2)珍珠港事件;(1分) 這一事件使美國人放棄了孤立主義的政策,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規模達到最大,最終促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分)(3)悼念死者,珍重和敬畏生命,維護最基本人權。銘記被侵略、被殺戮的歷史,以史為鑒。對日本右翼的有力回擊等。(2分)20.(10分)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為反思歷史,維護和平,某校九年級同學舉辦了以“戰爭”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1)下圖是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三部紀錄片的海報,如果想了解二戰轉折點的相關信息,你可以選擇觀看 (填寫字母)(2分)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習近平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儀式上的講話摘要(2)請列舉相關史實兩例,佐證“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分)(3)有人認為,現在是和平年代,沒有必要再弘揚抗戰精神了。請你運用所學知識予以反駁。(4分)(4)實現“中國夢”需要幾代人共同努力,你能為中國夢的實現做些什么?(2分)參考答案:(1)B(2分)(2)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智慧,廣泛開展伏擊戰、地雷戰、地道戰等游擊戰,打擊日本侵略者;華人華僑或歸國參戰,或捐款獻金,以各種形式支援祖國的抗戰。(寫出兩個方面得2分)(3)這種觀點是錯誤的(1分)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包括抗戰精神在內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1分);弘揚抗戰精神有利于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能為實現中國夢提供精神動力。(1分)(4)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一點一分言之有理即可,2分)2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此,某校九年級一班以此為主題分組展開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第一小組:制做表格,明細關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間1931年—1945年1939年—1945年全面爆發的標志①德國突襲波蘭性質既是民族解放戰爭,又是反法西斯戰爭②勝利的標志日本投降第二小組:收集資料,解讀史實材料:……日本帝國主義給予我中華民族的缺失和恥辱,實在是書不勝書。現在這個萬惡的敵人,已經被中蘇美英的聯合力量所打倒了……-----1945年9月5日《解放日報》社論《慶祝抗戰最后的勝利》 第三小組:關注時政,以史為鑒……習近平主席指出,他和普京總統已經決定,2015年雙方共同舉辦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1)請你填寫表中空缺的內容(2分)(2)列舉兩個史實說明日本帝國主義是個“萬惡的敵人”;你認同社論中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根本原因的分析嗎?并說明理由。(4分)(3)結合時代主題,分析中俄兩國共同舉辦紀念活動有何意義?(2分)參考答案:(1)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各1分)(2)南京大屠殺,731細菌部隊、轟炸城市、三光政策等,不認同,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民族的抗戰。(4分)(3)和平是時代主題之一(1分),中俄共同舉辦紀念活動有利于牢記侵略戰爭給世界人民造成的災難,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1分)22. (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家住湖州的小李同學通過《新聞聯播》獲悉:2014年12月13日,南京在首個國家公祭日鳴響警報1分鐘。中國共產黨、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小李計劃利用假期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去看一看。(1)為了解南京位置,小李找來右面這張地圖,請你幫他判定:南京位于湖州的 ▲ ,判定的方法是 ▲ (2分)(2)小李還了解到,南京是近代中國的縮影。為此,他專門制作了下列卡片。請模仿B、C框完成A、D的內容(注意:按時間先后順序),并從A、D中任選一項寫出它的影響。(4分)(3)小李認為,從時代主題考慮,以中國國家名義進行正式紀念與公祭,其世界意義非常深遠。你贊同嗎?請說明理由。(4分)參考答案:(1)西北,一般定向法。(各1分,共2分)(2)A:1842年清政府被迫與英國在南京簽訂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分,寫出簽訂《南京條約》即可)。影響:從此,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D: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南京(1分,寫出解放南京即可)。影響: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垮臺,其殘余勢力退守臺灣(2分)。(評分說明:寫出A、D兩個歷史事件各1分,寫出其中一個歷史事件的影響2分,給4分,如果寫其他歷史事件,確定發生在南京,而且時間先后上也吻合,也酌情給分,但影響必須與其相對應。),21·cn·jy·com(3)贊同(1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1分)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而避免出現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展和時代進步。(2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圍繞時代主題角度作管,闡述的是世界性意義)23.(14分)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70周年, 2015年5月8日,俄羅斯在紅場舉行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習近平主席應邀出席了這次閱兵儀式。材料一:(1)圖一反映的事件后蘇軍立即投入了哪個戰役?該戰役對“二戰”的主要影響是什么?(2 分)(2)從圖二、圖三中任選一幅圖說說該圖所示會議對德國產生了什么影響?從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啟迪是什么?(2 分)材料二: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已經不可能孤立存在,鴉片戰爭將中國與世界聯成一片……此后發生多次中外戰爭,屢戰屢敗,與1937至1945年具有現代意義的全民抗戰不可比擬,是中華民族第一次將自己的命運與世界民主陣營聯接在一起……就此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人付出最多,最終哪怕是慘勝,中國人也是贏得最多,那是因為中華民族將自己的雙重命運——民族與民主的命運全部抵押了上去,贏得了雙重前途。 ——摘自朱學勤《我們該如何紀念南京大屠殺》(3)材料中的“世界民主陣營”建立的標志是什么?1937年至1945年具有現代意義的全民族抗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有什么關系?(4分)(4)“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人付出最多,最終哪怕是慘勝,中國人也是贏得最多”。結合所學知識,為什么說“中國人贏得最多”?(4分)材料三:冷戰結束后,以恐怖主義、武器擴散、跨國犯罪為代表的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2014年以來活躍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IS恐怖組織越來越威脅著人類社會的生存安全。(5)試分析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的原因有哪些?(2分)參考答案:(1)莫斯科保衛戰(1分);這一戰役是德國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德國閃電戰的破產(1分)(2)圖一影響: 德國的野心得到了部分的滿足,(加速了二戰的爆發);啟迪:對侵略者不能妥協縱容(言之有理即可給分)或圖二影響:加速了德國的滅亡(二戰的結束);啟迪:加強國際合作或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是戰勝法西斯的中堅力量(言之有理即可給分)(2分)。(3)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2分)。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中國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犧牲,作出了重要貢獻。(2分)(4)抗日戰爭的勝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2分);被日本殖民地統治五十年之久的臺灣,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2分)。(5)經濟全球化逐漸加劇了世界性的不平等和兩極分化;全球信息網絡的高速發展為犯罪活動的國際化、恐怖主義的全球化提供了便利;兩極格局被掩蓋下的各種矛盾日益凸顯出來;(寫出兩點即可)23. (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家住湖州的小李同學通過《新聞聯播》獲悉:2014年12月13日,南京在首個國家公祭日鳴響警報1分鐘。中國共產黨、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小李計劃利用假期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去看一看。(1)為了解南京位置,小李找來右面這張地圖,請你幫他判定:南京位于湖州的 ▲ ,判定的方法是 ▲ (2分)(2)小李還了解到,南京是近代中國的縮影。為此,他專門制作了下列卡片。請模仿B、C框完成A、D的內容(注意:按時間先后順序),并從A、D中任選一項寫出它的影響。(4分)www.21-cn-jy.com(3)小李認為,從時代主題考慮,以中國國家名義進行正式紀念與公祭,其世界意義非常深遠。你贊同嗎?請說明理由。(4分)參考答案:(1)西北,一般定向法。(各1分,共2分)(2)A:1842年清政府被迫與英國在南京簽訂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分,寫出簽訂《南京條約》即可)。影響:從此,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D: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南京(1分,寫出解放南京即可)。影響: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垮臺,其殘余勢力退守臺灣(2分)。(評分說明:寫出A、D兩個歷史事件各1分,寫出其中一個歷史事件的影響2分,給4分,如果寫其他歷史事件,確定發生在南京,而且時間先后上也吻合,也酌情給分,但影響必須與其相對應。),(3)贊同(1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1分)促使人類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而避免出現哪怕是片刻的忘卻與麻木,共同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及正義良知,促進共同發展和時代進步。(2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圍繞時代主題角度作管,闡述的是世界性意義)24.(12分)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這次戰爭的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下列活動。【分析史料】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對英國首相丘吉爾談起,應該給第二次世界大戰起一個名字,丘吉爾脫口而出,“The Unnecessary War(不必要的戰爭)!”他認為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決策者們處置不當,致使德、意、日侵略勢力迅速膨脹,在經濟危機的催化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本來是可避免的。——《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1)根據材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是什么?(4分)【圖說歷史】 圖8 圖9(2)圖8和圖9分別反映了什么史實?(4分)【論從史出】參戰國家卷入人口參戰人數軍 隊 傷 亡平民傷亡(人)物資損失(美元)世界中國世界中國世界中國61個17億人1.1億人5000萬人以上300萬以上9000萬3500萬4萬億1000億(直接)(3)分析上表有關“二戰”的史實,你能得出什么結論?(4分)參考答案:(1)帝國主義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危機激化了國內外矛盾;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囂張氣焰。(寫出兩點即可,各2分,4分)(2)盧溝橋事變,(2分)抗戰勝利或日軍投降(2分)。(3)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或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2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大貢獻(2分)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5. (10分)2014年 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確定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的第一個紀念日。為了警示學生勿忘國恥,某中學決定面向全校征集“屈辱的歷史,悲壯的抗爭”的故事,要求故事內容必須能反映中國人民在舊民主主義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苦難歷程或英勇抗爭精神。假若你是該校學生,請你結合所學的知識,向學校推薦三個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重要影響的故事并簡要闡明你的理由。(6分)例: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參考答案:如:甲午戰爭及《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及《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辛亥革命,廢除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抗日戰爭的勝利,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列出三條即可,其他1840年—1949年之間外來侵略或中國人民英勇抗爭的故事亦可,每條2分,共6分)21cnjy.com26.(8分)歷史探究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下面是某校九年級學生的課外歷史探究,請你一起完成探究題目。模塊一【數據學史】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各主要戰場持續時間統計戰場名稱歐洲戰場蘇德戰場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場持續時間4年8個月零8天3年10個月零17天3年8個月零26天13年11個月零16天(1)根據上述數據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戰場的地位和作用。(2分)二戰后期,在歐洲戰場舉行的“諾曼底登陸”這一行動有何重大的軍事戰略意義?(1分)模塊二【材料學史】1943年,美、英、中簽署的《開羅宣言》規定:剝奪日本從一戰爆發后,在太平洋上奪得或占領的一切島嶼,日本強占的中國領土,如滿洲、臺灣和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2-1-c-n-j-y(2)臺灣和澎湖列島是根據什么條約被日本占領的?清朝前期,為加強對臺灣的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模塊三:【圖片學史】(3)這次國際會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4)綜合上述三個模塊,你認為反法西斯國家能取得二戰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參考答案:(1)地位: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戰場。(1分)作用:中國戰場牽制和消耗了大量日軍,極大減輕了其它戰場的壓力。(1分)軍事戰略意義: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從西線制約了德軍(或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1分)(2)《馬關條約》(1分);設置臺灣府(1分)(3)主要目的:加快戰爭進程(或加速德國的崩潰,1分);規劃戰后世界和平與安全問題(1分)(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或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共同努力、協同作戰。(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