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十五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時空覽史階段特征考點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關鍵點①玻利瓦爾的主要事跡、精神;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影響②殖民地人民反抗斗爭的正義性和艱巨性項目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印度民族大起義時間 18世紀末19世紀初 1857—1859年原因 殘酷的殖民統治和經濟掠奪殖民者 西班牙、葡萄牙 英國項目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印度民族大起義領導者 玻利瓦爾、圣馬丁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民族英雄:章西女王性質 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意義 推翻殖民統治,贏得獨立戰爭勝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獨立國家 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考點2俄國的改革關鍵點①俄國彼得一世改革的影響②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內容、評價1.彼得一世改革(1)目的:向西方學習,實現富國強兵。(2)內容政治 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軍事 創建新式常備軍,按功勞和才能提拔人才經濟 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文化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創辦報紙生活 提倡人們學習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3)影響①進步性: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強,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俄國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②局限性:農奴制進一步強化,后來成為俄國社會發展的障礙。2.廢除農奴制(1)根本原因:農奴制嚴重制約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時間、人物: 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3)內容人身 權利 廢除農奴制。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財產 權利 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農奴購買土地的價格高于當時的地價(4)影響①積極: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②局限: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影響著俄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易錯易混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封建地主階級的富國強兵改革;廢除農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考點3美國內戰關鍵點①美國內戰發生的背景、評價②《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內容及作用③林肯的主要功績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1860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3.過程4.評價(1)性質: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2)意義: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易錯易混美國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南北戰爭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考點4日本明治維新關鍵點明治維新的內容、評價1.原因(1)內因:德川幕府推行鎖國政策,阻礙了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2)外因:美國海軍艦隊強行打開日本國門,其他西方國家接踵而至。2.前提:1868年,倒幕派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推翻幕府統治,改年號為“明治”。3.主要內容政治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軍事 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經濟 推行地稅改革,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社會 生活 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4.影響(1)積極: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2)消極: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圖示解史主題1比較美國的兩次資產階級革命經典考題(2023 蘇州中考)制作年代尺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圖年代尺反映了(B)A.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 B.美國南北戰爭的過程C.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 D.日本明治維新的結果變式訓練1.(2023 重慶中考)如圖所示漫畫于1865年10月刊登在英國的《笨拙》雜志上,主題是當年發生于美國的重大事件。畫中舉著酒杯的軍人對對方說道:“噢,兄弟,我們沒法都獲勝。讓我們握個手,喝點酒吧。”下列對該漫畫的解讀準確的是 (D)A.兩位軍人分別代表北美大陸軍和英國殖民者B.向全世界宣告美國南北戰爭北方獲勝的消息C.顯示了南北戰爭后北方軍人向南方軍人示威D.雙方的握手代表美國南北攜手共同走向統一2.下面對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相同作用的歸納,正確的是 (C)A.都是民族解放戰爭B.都廢除奴隸制C.戰后都有利于美國經濟發展D.都具有民族解放戰爭性質主題2比較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項目 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維新不 同 點 原因 農奴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幕府統治下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目的 挽救統治危機,維護地主階級利益 發展資本主義,擺脫民族危機內容 在國內廢除農奴制 從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生活等方面學習西方相 同 點 時間 19世紀60年代根本原因 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性質 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結果 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局限 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啟示 要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與時俱進,改革開放,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等經典考題(2023 連云港中考)19世紀60年代,美國、俄國和日本為了解決國內面臨的嚴重危機,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應對方式,其產生的共同作用是 (D)A.實現了民族獨立 B.走上了侵略擴張道路C.擺脫了殖民統治 D.增強了資本主義力量變式訓練1.(2023 廣州模擬)“工業革命的沖擊、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歐美主要國家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社會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文化藝術的豐富多彩等,都是推動俄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進行改革的強大外部力量。”這說明俄、日的改革 (B)A.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B.順應了歷史進步潮流C.實行了全盤西化的措施D.是自上而下的變革2.(2023 懷化中考)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是 (B)A.都是為了應對嚴重的民族危機B.都改變了社會性質,有利于社會進步C.都是自下而上的資產階級改革D.都廢除了農奴制,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史料實證史料一 切入點: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背景。深思維:(1)對蓄奴州和自由州的爭奪使南北方矛盾激化,奴隸制的存廢成為矛盾焦點。(2)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3)美國面臨國家分裂危機。史料二 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確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切入點:林肯在美國內戰中的首要目標。深思維:(1)美國南北戰爭前存在著兩種經濟類型,美國面臨著國家分裂危機。(2)林肯的主張是限制奴隸制的發展,作為總統,他的首要目標是維護國家統一。歷史解釋歷史人物的貢獻人物 角度華盛頓、玻利瓦爾、圣馬丁、章西女王 反抗殖 民統治華盛頓、拿破侖 推進民 主政治彼得一世、亞歷山大二世、明治天皇、列寧、羅斯福 改革推 動國家 發展家國情懷(1)改革是強國之路,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前進的強大動力。改革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2)國家統一是發展的前提,要堅決打擊分裂國家的行為,維護國家統一。第二十五單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時空覽史階段特征考點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關鍵點①玻利瓦爾的主要事跡、精神;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影響②殖民地人民反抗斗爭的正義性和艱巨性項目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印度民族大起義時間 18世紀末19世紀初 1857—1859年原因 殘酷的殖民統治和經濟掠奪殖民者 西班牙、葡萄牙項目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印度民族大起義領導者 、圣馬丁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民族英雄:性質 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意義 推翻殖民統治,贏得獨立戰爭勝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的獨立國家 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考點2俄國的改革關鍵點①俄國彼得一世改革的影響②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內容、評價1.彼得一世改革(1)目的:向西方學習,實現富國強兵。(2)內容政治 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軍事 創建新式常備軍,按功勞和才能提拔人才經濟 鼓勵興辦 ,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文化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創辦報紙生活 提倡人們學習 的禮節與生活方式(3)影響①進步性: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強,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俄國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開啟了俄國 的進程。②局限性: 進一步強化,后來成為俄國社會發展的障礙。2.廢除農奴制(1)根本原因: 嚴重制約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時間、人物: 1861年、 。(3)內容人身 權利 廢除 。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財產 權利 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 ,但是必須出錢贖買。農奴購買土地的價格高于當時的地價(4)影響①積極: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推動俄國走上了 的道路。②局限: 的殘余仍然存在,影響著俄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易錯易混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封建地主階級的富國強兵改革;廢除農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考點3美國內戰關鍵點①美國內戰發生的背景、評價②《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內容及作用③林肯的主要功績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1860年, 當選美國總統。3.過程4.評價(1)性質:美國歷史上第二次 。(2)意義: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 ,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易錯易混美國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南北戰爭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考點4日本明治維新關鍵點明治維新的內容、評價1.原因(1)內因:德川幕府推行 政策,阻礙了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2)外因:美國海軍艦隊強行打開日本國門,其他西方國家接踵而至。2.前提:1868年,倒幕派發動“ ”政變,推翻幕府統治,改年號為“明治”。3.主要內容政治 ,加強中央集權軍事 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經濟 推行地稅改革,以“ ”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社會 生活 提倡“ ”,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4.影響(1)積極: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 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2)消極: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很快走上了 的道路。圖示解史主題1比較美國的兩次資產階級革命經典考題(2023 蘇州中考)制作年代尺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圖年代尺反映了( )A.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 B.美國南北戰爭的過程C.俄國1861年改革的性質 D.日本明治維新的結果變式訓練1.(2023 重慶中考)如圖所示漫畫于1865年10月刊登在英國的《笨拙》雜志上,主題是當年發生于美國的重大事件。畫中舉著酒杯的軍人對對方說道:“噢,兄弟,我們沒法都獲勝。讓我們握個手,喝點酒吧。”下列對該漫畫的解讀準確的是 ( )A.兩位軍人分別代表北美大陸軍和英國殖民者B.向全世界宣告美國南北戰爭北方獲勝的消息C.顯示了南北戰爭后北方軍人向南方軍人示威D.雙方的握手代表美國南北攜手共同走向統一2.下面對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相同作用的歸納,正確的是 ( )A.都是民族解放戰爭B.都廢除奴隸制C.戰后都有利于美國經濟發展D.都具有民族解放戰爭性質主題2比較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項目 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維新不 同 點 原因 農奴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幕府統治下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目的 挽救統治危機,維護地主階級利益 發展資本主義,擺脫民族危機內容 在國內廢除農奴制 從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生活等方面學習西方相 同 點 時間 19世紀60年代根本原因 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性質 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結果 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局限 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啟示 要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與時俱進,改革開放,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等經典考題(2023 連云港中考)19世紀60年代,美國、俄國和日本為了解決國內面臨的嚴重危機,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應對方式,其產生的共同作用是 ( )A.實現了民族獨立 B.走上了侵略擴張道路C.擺脫了殖民統治 D.增強了資本主義力量變式訓練1.(2023 廣州模擬)“工業革命的沖擊、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歐美主要國家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社會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文化藝術的豐富多彩等,都是推動俄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進行改革的強大外部力量。”這說明俄、日的改革 ( )A.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B.順應了歷史進步潮流C.實行了全盤西化的措施D.是自上而下的變革2.(2023 懷化中考)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是 ( )A.都是為了應對嚴重的民族危機B.都改變了社會性質,有利于社會進步C.都是自下而上的資產階級改革D.都廢除了農奴制,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史料實證史料一 切入點: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背景。深思維:(1)對蓄奴州和自由州的爭奪使南北方矛盾激化,奴隸制的存廢成為矛盾焦點。(2)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3)美國面臨國家分裂危機。史料二 我不期望聯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確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切入點:林肯在美國內戰中的首要目標。深思維:(1)美國南北戰爭前存在著兩種經濟類型,美國面臨著國家分裂危機。(2)林肯的主張是限制奴隸制的發展,作為總統,他的首要目標是維護國家統一。歷史解釋歷史人物的貢獻人物 角度華盛頓、玻利瓦爾、圣馬丁、章西女王 反抗殖 民統治華盛頓、拿破侖 推進民 主政治彼得一世、亞歷山大二世、明治天皇、列寧、羅斯福 改革推 動國家 發展家國情懷(1)改革是強國之路,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前進的強大動力。改革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2)國家統一是發展的前提,要堅決打擊分裂國家的行為,維護國家統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十五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學案(學生版) 2023-2024 初中歷史復習.docx 第二十五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學案(教師版) 2023-2024 初中歷史復習.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