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四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和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學案(教師版+學生版) 2023-2024 初中歷史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四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和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學案(教師版+學生版) 2023-2024 初中歷史復習

資源簡介

第十四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和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時空覽史
階段特征
政治 從1945年8月到1949年4月,國共第二次對立時期,雙方經過從談判桌上的較量到戰場上的較量,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軍最終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經濟 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總體來說是比較落后的
社會生活 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變了中國人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教育文化 近代教育和新聞出版業獲得長足進步。在文藝創作上,涌現出一大批具有時代特色的優秀作品
考點1內戰爆發
關鍵點
①重慶談判時間、地點、雙方目的、結果及意義
②內戰的爆發
③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的作用;解放區軍民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1.重慶談判:
(1)時間、地點:1945年8月、重慶。
(2)雙方目的。
①國民黨: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
②共產黨: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
(3)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 “雙十協定”。
(4)意義: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
易錯易混周恩來既參加了西安事變后的國共談判,也參加了重慶談判;毛澤東只參加了重慶談判。
2.全面內戰:
(1)爆發: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圍攻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
(2)粉碎全面進攻:毛澤東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經過半年多的自衛反擊戰,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
(3)重點進攻: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發動對陜北解放區與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4)粉碎重點進攻。
①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陜北。
②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③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考點2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關鍵點
①解放區土地改革的內容和意義
②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的作用
③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的概況及意義
④國民黨南京政權覆亡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
1.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政策: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法律依據:1947年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3)意義: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戰略進攻——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
(1)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
(2)意義: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3.戰略決戰——三大戰役:
(1)概況:
名稱 指揮者 戰果
遼沈戰役 林彪、羅榮桓 解放了東北全境
淮海戰役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 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
平津戰役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 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2)意義: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4.勝利——渡江戰役:
(1)概況: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占領南京。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
(2)影響: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圖示解史
臺灣與祖國大陸的離合
考點3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關鍵點
①張謇的救國思想、踐行史實
②近代中國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階段特征、總體特點及其原因
③民國以來社會習俗的變化及其特點
1.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1)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歷程。
階段 時期 原因
產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洋務運動的開展
發展 甲午中日戰爭后 甲午中日戰爭后,外國人紛紛在華開辦工廠,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熱潮 辛亥革命后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
黃金 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迅速發展,出現“短暫的春天”
再度 受挫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 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國民黨官僚資本的建立和擴張
(2)著名實業家:狀元實業家張謇,創辦大生紗廠,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
(3)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特點。
①總體特點:總體比較落后。
②分布不平衡:從行業上看,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地區分布極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4)落后原因: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摧殘。
2.社會生活的變化:
(1)出現新式交通工具,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變化。
(2)社會習俗的變化。
革陋俗 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勸禁纏足等法令
改禮節 廢除跪拜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
變稱謂 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的稱呼
意義 體現出自由平等的新風尚
(3)總體特征: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
圖示解史
考點4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關鍵點
①知道京師大學堂的開辦和科舉制的廢除,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
②《申報》、商務印書館的歷史地位
③魯迅、茅盾、齊白石、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1.近代新式教育:
(1)洋務運動時期,創辦京師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等新式學校。
(2)百日維新期間,創辦京師大學堂。
(3)廢除科舉制:1905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科舉考試,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
2.新聞出版業:
(1)報刊發行。
①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
②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解放日報》,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
③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
(2)出版機構。
①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②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創辦的新華書店,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
3.文學:魯迅的《狂人日記 》《阿Q正傳》、茅盾的《子夜》等。
4.藝術:
繪畫 齊白石擅繪花鳥草蟲,徐悲鴻的《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
音樂 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
電影 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京劇《定軍山》,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
趙丹、周璇等電影明星,為人們留下了《十字街頭》《馬路天使》《漁光曲》等經典影片
易錯易混《愚公移山》《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三部作品都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它們反映的共同主題是抗日救亡。
主題1國共談判
名稱 西安事變 重慶談判
時間 1936年12月12日 1945年8—10月
背景 日本不斷侵略中國,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企圖實行獨裁統治、發動內戰
成果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簽署“雙十協定”
成果 落實 情況 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 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發動了全面內戰;內戰給中國帶來深重的災難
經典考題
“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合作,共同抗日,而“重慶談判”則未能阻止內戰的爆發。以上觀點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答:正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促成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而重慶談判就是一個幌子。抗日戰爭剛剛結束,人民渴望和平統一,蔣介石想發動內戰,又怕社會輿論壓力,也為發動內戰進行準備,所以組織了重慶談判。重慶談判不是為了真正實現和平,而是蔣介石為發動內戰做準備,故不能阻止內戰的爆發。
變式訓練
1.1945年,文學家鄭振鐸寫道:“從毛澤東先生到了重慶,開始會談以后,我們哪一天不在探問著會談進行的情形,不在關心著會談進行得順利與否 ”這反映出當時中國人民的迫切愿望是(D)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鏟除軍閥”
C.“還我河山,守土抗戰” D.“要和平,爭民主”
2.(2023·成都模擬)豐子愷的漫畫以“小中能見大,弦外有余音”的藝術特色備受世人青睞。如圖漫畫描繪的是飛機、坦克、大炮等“玩具”被小孩丟棄,畫家的“弦外有余音”在于(D)
A.展示兒童天真爛漫善于模仿的天性
B.描繪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喜悅心情
C.反映內戰造成人民生活困苦的現狀
D.表達結束內戰恢復和平的強烈愿望
主題2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
經典考題
(2023 南寧模擬)下面是某同學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年代尺,由此推斷他探究的主題是(D)
A.民族危機的不斷加劇
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C.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變化
D.國共兩黨的關系變化
變式訓練
1.國共關系直接影響著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下面兩黨關系演變圖中,再分裂的原因是(C)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A.日本大規模侵華 B.國民黨叛變革命
C.國民黨發動內戰 D.共產黨拒絕改編
2.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有助于學好歷史。如表反映了中國近代史國共關系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征,其中1946-1949年處應該填寫(D)
年代 特征
1921-1923年 各自探索,爭取民主
1924-1927年 兩黨合作,勠力同心
1928-1936年 兩黨對峙,走向抗戰
1937-1945年 兩黨合作,團結抗日
1946-1949年
A.抵御外辱,民族獨立 B.星星之火,力挽狂瀾
C.兩黨對峙,走向抗戰 D.國共內戰,民族新生
史料實證
史料一 
切入點: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政策。
深思維:
(1)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反共內戰的方針已經確定。但是,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談判期間,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積極準備內戰。
(2)為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毛澤東親赴重慶參加談判。
(3)重慶談判使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處于主動地位,使國民黨處于被動狀態。
史料二 1950年,敗退的蔣介石在反思失敗的原因時曾說,此次戰爭(指解放戰爭)的失敗實在是國民黨自己打倒了自己!
切入點: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
深思維:
(1)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內部不團結,政治上實行獨裁,失去民心。國民黨的失敗是必然的。
(2)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人民群眾普遍的擁護和信任;毛澤東的高超軍事指揮藝術,人民解放軍的英勇戰斗。
時空觀念
南京往事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正式建立起與清廷對峙的農民政權
1912年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1927年 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
1937年 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兇殘野蠻的本性
1949年 渡江戰役,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家國情懷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始終以人民利益、國家前途為重,不顧個人安危、不怕犧牲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也體現了他們超人的膽識和氣魄。
跟蹤診斷、階段測評,請使用“梯級進階訓練”“模塊綜合評價(三)”第十四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和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時空覽史
階段特征
政治 從1945年8月到1949年4月,國共第二次對立時期,雙方經過從談判桌上的較量到戰場上的較量,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軍最終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經濟 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歷程,總體來說是比較落后的
社會生活 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變了中國人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教育文化 近代教育和新聞出版業獲得長足進步。在文藝創作上,涌現出一大批具有時代特色的優秀作品
考點1內戰爆發
關鍵點
①重慶談判時間、地點、雙方目的、結果及意義
②內戰的爆發
③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的作用;解放區軍民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1.重慶談判:
(1)時間、地點: 年8月、重慶。
(2)雙方目的。
①國民黨:為 爭取時間,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
②共產黨:盡一切可能爭取 。
(3)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 “ ”。
(4)意義: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
易錯易混周恩來既參加了西安事變后的國共談判,也參加了重慶談判;毛澤東只參加了重慶談判。
2.全面內戰:
(1)爆發: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圍攻 ,發動全面內戰。
(2)粉碎全面進攻:毛澤東提出“ ”的著名論斷。經過半年多的自衛反擊戰,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
(3)重點進攻: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發動對 解放區與 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4)粉碎重點進攻。
①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 ,轉戰陜北。
②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 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
③華東野戰軍在山東 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考點2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關鍵點
①解放區土地改革的內容和意義
②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的作用
③三大戰役和渡江戰役的概況及意義
④國民黨南京政權覆亡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
1.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政策:實行 的土地政策。
(2)法律依據:1947年頒布《 》。
(3)意義: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戰略進攻——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
(1)1947年夏, 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千里 。
(2)意義: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3.戰略決戰——三大戰役:
(1)概況:
名稱 指揮者 戰果
林彪、羅榮桓 解放了 全境
淮海戰役 、陳毅、 、粟裕、譚震林等 解放了 的廣大地區
平津戰役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 全境基本解放
(2)意義: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4.勝利——渡江戰役:
(1)概況: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占領 。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 。
(2)影響:結束了 。
圖示解史
臺灣與祖國大陸的離合
考點3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關鍵點
①張謇的救國思想、踐行史實
②近代中國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階段特征、總體特點及其原因
③民國以來社會習俗的變化及其特點
1.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1)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歷程。
階段 時期 原因
產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洋務運動的開展
發展 甲午中日戰爭后 甲午中日戰爭后,外國人紛紛在華開辦工廠,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熱潮 后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
黃金 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迅速發展,出現“短暫的春天”
再度 受挫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 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國民黨官僚資本的建立和擴張
(2)著名實業家:狀元實業家 ,創辦大生紗廠,走上“ ”的道路。
(3)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特點。
①總體特點:總體比較 。
②分布不平衡:從行業上看,主要集中在 部門,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地區分布極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4)落后原因: 、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摧殘。
2.社會生活的變化:
(1)出現新式交通工具,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變化。
(2)社會習俗的變化。
革陋俗 民國政府頒布了 、易服、勸禁 等法令
改禮節 廢除 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
變稱謂 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 ”的稱呼
意義 體現出 的新風尚
(3)總體特征: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
圖示解史
考點4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關鍵點
①知道京師大學堂的開辦和科舉制的廢除,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發展
②《申報》、商務印書館的歷史地位
③魯迅、茅盾、齊白石、徐悲鴻、聶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1.近代新式教育:
(1)洋務運動時期,創辦京師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等新式學校。
(2)百日維新期間,創辦 。
(3)廢除科舉制: 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科舉考試,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
2.新聞出版業:
(1)報刊發行。
①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 》,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
②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 》和延安的《解放日報》,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
③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 》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
(2)出版機構。
①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 ,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②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創辦的 ,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
3.文學:魯迅的《 》《阿Q正傳》、茅盾的《子夜》等。
4.藝術:
繪畫 擅繪花鳥草蟲,徐悲鴻的《田橫五百士》《 》
音樂 聶耳的《 》《畢業歌》, 的《黃河大合唱》
電影 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京劇《 》,第一部有聲電影是《 》
趙丹、周璇等電影明星,為人們留下了《十字街頭》《馬路天使》《 》等經典影片
易錯易混《愚公移山》《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三部作品都創作于抗日戰爭時期,它們反映的共同主題是抗日救亡。
主題1國共談判
名稱 西安事變 重慶談判
時間 1936年12月12日 1945年8—10月
背景 日本不斷侵略中國,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企圖實行獨裁統治、發動內戰
成果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簽署“雙十協定”
成果 落實 情況 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戰,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 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發動了全面內戰;內戰給中國帶來深重的災難
經典考題
“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合作,共同抗日,而“重慶談判”則未能阻止內戰的爆發。以上觀點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變式訓練
1.1945年,文學家鄭振鐸寫道:“從毛澤東先生到了重慶,開始會談以后,我們哪一天不在探問著會談進行的情形,不在關心著會談進行得順利與否 ”這反映出當時中國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鏟除軍閥”
C.“還我河山,守土抗戰” D.“要和平,爭民主”
2.(2023·成都模擬)豐子愷的漫畫以“小中能見大,弦外有余音”的藝術特色備受世人青睞。如圖漫畫描繪的是飛機、坦克、大炮等“玩具”被小孩丟棄,畫家的“弦外有余音”在于( )
A.展示兒童天真爛漫善于模仿的天性
B.描繪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喜悅心情
C.反映內戰造成人民生活困苦的現狀
D.表達結束內戰恢復和平的強烈愿望
主題2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
經典考題
(2023 南寧模擬)下面是某同學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時設計的年代尺,由此推斷他探究的主題是( )
A.民族危機的不斷加劇
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C.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變化
D.國共兩黨的關系變化
變式訓練
1.國共關系直接影響著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下面兩黨關系演變圖中,再分裂的原因是( )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A.日本大規模侵華 B.國民黨叛變革命
C.國民黨發動內戰 D.共產黨拒絕改編
2.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有助于學好歷史。如表反映了中國近代史國共關系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征,其中1946-1949年處應該填寫( )
年代 特征
1921-1923年 各自探索,爭取民主
1924-1927年 兩黨合作,勠力同心
1928-1936年 兩黨對峙,走向抗戰
1937-1945年 兩黨合作,團結抗日
1946-1949年
A.抵御外辱,民族獨立 B.星星之火,力挽狂瀾
C.兩黨對峙,走向抗戰 D.國共內戰,民族新生
史料實證
史料一 
切入點: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政策。
深思維:
(1)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反共內戰的方針已經確定。但是,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談判期間,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積極準備內戰。
(2)為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毛澤東親赴重慶參加談判。
(3)重慶談判使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處于主動地位,使國民黨處于被動狀態。
史料二 1950年,敗退的蔣介石在反思失敗的原因時曾說,此次戰爭(指解放戰爭)的失敗實在是國民黨自己打倒了自己!
切入點: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
深思維:
(1)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內部不團結,政治上實行獨裁,失去民心。國民黨的失敗是必然的。
(2)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人民群眾普遍的擁護和信任;毛澤東的高超軍事指揮藝術,人民解放軍的英勇戰斗。
時空觀念
南京往事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正式建立起與清廷對峙的農民政權
1912年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1927年 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
1937年 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兇殘野蠻的本性
1949年 渡江戰役,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家國情懷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始終以人民利益、國家前途為重,不顧個人安危、不怕犧牲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也體現了他們超人的膽識和氣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镇市| 临安市| 富锦市| 师宗县| 苍山县| 重庆市| 兰溪市| 甘泉县| 遂宁市| 连州市| 湘潭县| 乌鲁木齐县| 绥宁县| 黄大仙区| 靖州| 英山县| 哈尔滨市| 黄骅市| 绥棱县| 济源市| 正定县| 南开区| 桂东县| 沾益县| 夏津县| 游戏| 嘉荫县| 芒康县| 互助| 竹山县| 武安市| 镇平县| 汽车| 茶陵县| 彭阳县| 襄城县| 曲靖市| 衡山县| 始兴县| 抚州市|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