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計劃一、 復習的主要內容和復習的主要目標(一)復習的主要內容1.知道加、減的含義,熟練計算20以內數的加法和不退位減法。2.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3.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4.通過觀察對比判斷物體的大小、多少、長短、輕重、高矮,并積累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5.認識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會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體會具體位置的相對性。6.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8.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二)復習的主要目標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2.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5.培養學生的良好審題、書寫、檢查作業的學習習慣。二、重難點1.計算部分:理解算理,能夠熟練正確地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和20以內的不退位的減法。2.應用題部分:理解加減法含義并能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概念部分: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對位置順序; 能正確整理相關數學信息,提出加減法問題,并能解答;會區分基數與序數;認識個位與十位;認識鐘表。三、復習方法1.邊理邊練2.以游戲活動為主進行總復習。游戲是一年級兒童最喜歡的活動。即使到了復習階段,也要讓孩子動手,游戲可以讓學生在玩中復習,在復習中玩,在玩與復習相結合中發展。如復習20以內數的認識,讓學生玩猜數、對口令、接龍等游戲,加深數感。又如加減法復習,不能出現單純的題海,這樣學生會厭倦的。可以設計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戲活動,學生邊玩邊熟練加減法的正確計算。3、與生活緊密聯系。復習時同樣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可以設計一些生活情境畫面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學生不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到發展。四、復習時間:12月 20—1月 4日數與代數5課時(12月20日—12月26日)空間與圖形2課時(12月 27日 —12月28日)統計與概率(分類)1課時( 12月 29日)綜合復習3課時(1月2日—1月4日)一、數與代數復習目標: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2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理解“基數”與“序數”。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20以內的不退位的減法,并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重點:會讀寫20以內的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20以內的不退位的減法。復習內容:第一課時——數的認識復習復習時間:12月20日1、知識整理:1.按照位數分:一位數0~9兩位數10~20(很多同學把0給漏掉了,0是個特殊的數字,它表示什么也沒有,在此強調0的意義)2.按照單雙數分: 1、3、5、7、9、11、13、15、17、190、2、4、6、8、10、12、14、16、18、20(這種分類有助于孩子觀察規律填數)3.按照相同數字的位置分:0、10、201、11、2、12……(這種分類有助于孩子理解和區分數位的意義,如:數位表中,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叫十位,個位上的1表示1個一,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二.基本練習1.比較7和17的不同?7是一位數,由7個一組成,在數位上占(個位)、17是兩位數,十位是1,表示1個十,個位是7,表示7個一。在數位上占(十位和個位兩個數位)。2.在計數器上如何表示這兩個數3.如何用小棒表示這兩個數4.數的順序①13的前面是( ),后面是( )②2個十是( ),他前面的數是( )③8和12的中間有( )④與14相鄰的兩個數是( )⑤比12多5的數是( )⑥按規律填數2、4、( )、8、( )⑦按從大到小排隊8、15、13、6、2、20、9( )5.數的組成 ( )+( )= 9,( )+( )= 12,能寫幾組寫幾組。6.大小比較5○12 19○20 9○11 13○15 18○8 11○107.基數和序數○○○○○○○○○ 把左邊第四個○涂成黑色,把最右邊的3個○涂成藍色三.綜合應用,能力拓展8.數數①順數②倒數③單雙數數④從數字卡片中抽出3、4、7三張卡片,你發現了什么?你能自己找一找這樣的卡片嗎?鼓勵學生多找。四、小檢測 第二課時——2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復習復習時間:12月21日教學目標:1、鞏固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逐步地熟練口算 20 以內的加減法、2、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正確計算20以內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重點:正確計算難點:變式練習一、知識整理1.加減法意義3+5=8 意義:合起來、一共有多少 可以解決什么問題?9-7=2 意義:從9里去掉7,還剩多少?可以解決什么問題?說說:9+6=15 、12-4=8可以表示什么意義。2.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意義仿照上面說說2+6+7=15 19-6-3=10 12-5+4=11的意思 二、基本練習3.計算12+4= 5+8= 16-5= 14-7=10+6= 16+4= 15-6= 20-2=4.在○里填上>、<或=4+15○20 18○18-5 16-3○14 4+15○15+45.連線 12-4 7 18-9 17-8 8 13-5 11-4 6 14-8 13-7 9 16-9三.綜合應用,能力拓展6.開火車11 + 5 =□ -6 = □ -7 = □ +8 = □7.在括號里填數4+( )=8 ( )+7=10 16—( )=711—( )=4 4 = 17 —( ) 18 = 9 + ( ) ( )+2+4=16 四,小檢第三課時——解決問題的復習復習時間:12月22日復習目標:1.理解加減法的含義。2.能夠看懂圖意并能列出算式3.能在生活中捕捉數學信息能提出數學問題,并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算式。復習重難點:讀懂圖意正確列出算式并計算。能根據要求提出數學問題并且列出算式基礎練習:1.比一比,填一填△△△ ○○○○○○○ □□□( )和( )同樣多。再畫( )個□,□就和○一樣多,列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提一個數學問題并列式________________。2.3.4.5.7.8.9.看圖寫出四個算式:( )+( )=( ) ( )+( )=( )( )-( )=( ) ( )-( )=( )10.11.12. 一共有19個。13.14.15.□○□=□16.第四課時——發現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的復習復習時間:12月25日1.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再提一個加法問題: □○□=□再提一個減法問題: □○□=□笑笑撿的小麗一樣多,小麗和笑笑一共撿了多少?□○□=□笑笑撿的小明一樣多,小明和笑笑一共撿了多少? □○□=□2.3.鞏固練習:(1)12③看圖提一個減法問題并解答。減法問題:解答:(2)1、買一架飛機和一個機器人一共需要多少元?2、小紅有10元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還剩多少元?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在列式解答。問題: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第五課時——認識鐘表的復習復習時間:12月26日復習目標:1.結合生活經驗復習整時和半時。2.培養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重點難點1.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半時。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學過程:1、回憶梳理,構建網絡。師:你學會了有關鐘表的哪些知識?1.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有關鐘表的知識。2. 學生看書獨立思考,用鐘表進行演示。3. 組內互相說一說,撥一撥。(4時 7時半)師巡視點撥學生撥表的方法4. 生演示師:在撥表時,時針和分針一定要撥到準確的位置。(教師予以提醒)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的中間。5.用你喜歡的方法把撥出來的時間寫在黑板上。6.把這些時間進行分類。有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分兩類,一類是表示幾時,一類是表示幾時三十分。按時間的表示方法進行分類,也分兩類。7.學生分完后教師板書。知識結構網絡:鐘面知識:12個大格,12個數字,時針、分針,整時: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認識鐘表整時寫法:7時或7:00半時 :當分針指著6,時針指著兩個數的中間就是幾時半。半時寫法:8時半或8:30二、典型例題 ,溝通聯系出示以下兩幅圖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三、知識應用 能力拓展教師出示三個鐘面圖:第一個鐘面上的時刻正好是4時,第二個鐘面上的時刻是不到4時,第三個鐘面上的時刻是4時剛過一點。師:觀察這三個鐘面上的針,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獨立思考。教師留給了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師:把你的發現悄悄地告訴同桌。(學生互相交流)師: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學生匯報,分享發現的快樂。(這樣孩子會傾聽他人的發言,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認真傾聽了,聽懂了,從而積極響應;二是耐心傾聽了,當同學發言有錯誤時,等同學說完了才指出不足。)師小結:像這樣,差一點不到4時或4時剛過一點,我們就不能說正好是幾時,而應該說大約是4時。四、小結質疑師:看時間時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錯的,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哪些地方? (學生自由發言)五、小檢測:二、空間與圖形第一課時——上下、前后、左右、認識圖形復習時間:12月27日復習目標:1、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物體的“前后”、“上下”、“左右”的相對位置和順序。2、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的“前后”、“上下”、“左右”關系。3、能靈活運用“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解決問題。4、在具體情境中,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物體,判斷物體的位置與順序。5、直觀上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幾何體。6、能在組合圖形中數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個數。7、能根據給定的組合圖形,選用合適的學具擺出來。8、能按照語言的描述,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擺出所要求的組合圖形。重點:理解“前后”“上下”“左右”位置概念;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球體與圓柱體,并能說出他們的名稱。難點:體會由于參照物的不同,“前后”“上下”“左右”順序具有相對性。題型:1.看圖填空(1)一共有()種水果,()種蔬菜。(2)從左邊數 是第()個,從右邊數 是第()個。(3)梨在( )的右邊,( )的左邊。(4)把白菜左邊的2個水果圈起來。(5)從右邊數第3個水果上面畫“∨”2.你能找到它們的位置嗎?花盆的右邊是 鐘表的左邊是3.你來當個小畫家:在第一排中間畫一個 ,在 右邊畫一個 ,在邊畫一個 ; 第二排的最左邊畫 ,最右邊畫 ,在 的下面畫 ;第三排右數第一個畫 ,把蘋果畫在 的左面,把 畫在蘋果的左邊。4.5.6.1 比 少( )個。2 與 都是( )個。7.8.第二課時——比較的復習復習時間:12月28日復習目標:比較具體事物的有關屬性(大小、多少、高矮、長短和輕重),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復習重點:比較具體事物的有關屬性(大小、多少、高矮、長短和輕重)一、梳理知識:比較 1、大小 2、多少 3、高矮 4、長短和輕重二、練習:三、統計與概率分類的復習復習時間:12月29日復習目標:1、能用不同的標準(如大小、形狀、功能或顏色等)對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2、養成有條理的整理事物的習慣,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復習重難點: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題型:1.請你分一分,然后把不同類的圈出來。2.(1)(2)3.說一說,可以怎樣分。4.將每行中不同的圈出來5.把不同類的用“〇”圈起來。蘋果 梨 香蕉 蘿卜6小林回到家發現家里很亂------我們來幫忙吧!(連線)19元7元5元3元和和一共多少元?=一共多少元?和5元12元2元9元8元如果大客車左邊有2輛,右邊有7輛,停車場一共有幾輛車?列式 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