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6講 物質的量—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共7課時)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6講 物質的量—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共7課時)

資源簡介

(共126張PPT)
高一化學
物質的量
物質的量&
氣體摩爾體積
1
物質的量
及其單位--摩爾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
在對化學反應進行定量研究時,為了將可稱量的物質與難以稱量的微觀粒子之間聯系起來,國際上采用了一個新的物理量--物質的量。物質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合體,符號為n,是國際單位制中規定的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2.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簡稱摩,用符號“mol”表示,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單位之一,類似于長度的基本單位--米。
國際上規定,1mol任何粒子集合體所含的粒子數約為6.02×1023。1mol 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數都相等,都約為6.02×1023。例如∶1 mol Fe中約含有6.02×1023個Fe原子,1mol H2O中約含有6.02×1023個H2O分子。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物質的量”是一個物理量的全稱,是一個專有名詞,在表述時四個字要在一起,不可分割或插入其他的字,不能將其寫為"物質的質量"或"物質的數量",也不能寫成"物質量"。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集合體”的含義
微觀
1mol分子、離子、原子...
宏觀
1箱 啤酒
1盒 別針
1雙 筷子
把微小物質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數目的集合體以便于計量、科學研究、相互交流
“摩爾”起源于希臘文mole,原意為“堆量”,類似于計量宏觀物體的“一打”“一箱”“一盒”等,1mol物質含有NA個微粒,如把“NA個微粒”看成一堆,則物質的量是計量“堆數"的物理量,其單位是摩爾。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只能計量微觀粒子: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可以計量所有微觀粒子,如原子、分子、離子、質子、中子和電子等,但不能直接表示宏觀物質,如不能說"1mol 小米""1 mol蘋果"等。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②指代要具體:用摩爾為單位計量某物質的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物質的微粒名稱、符號或化學式。如∶1mol H、1mol H+、1 mol H2,不能用"1 mol氫"這樣含糊、無意義的表示。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
(1)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概念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叫做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為NA,單位為mol-1。
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數
阿伏伽德羅常數NA

6.02×1023 mol-1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
(2)物質的量(n)、阿伏加德羅常數(NA)與粒子數(N)之間的關系
①1mol水分子含有1×NA個水分子
②1mol 水分子含有1×NA個氧原子
③1mol 水分子含有2×NA個氫原子
④1mol 水分子含有10×NA個電子
由上述關系可以得出粒子數(N)=物質的量(n)×阿伏加德羅常數(NA),即N=n×NA。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
示例 物質及其構成微粒數量和物質的量間的轉化關系
微粒數:NA個碳原子
微粒數:2NA個氧原子
NA個二氧化碳分子
1 mol CO2
物質的量:1 mol C
物質的量:2 mol O
通過這個公式, 我們可以算出一定物質的量的微粒的粒子數或求得一定數量的微粒的物質的量。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例如∶
①0.2mol H2O含有的水分子數
N(H2O)=nNA=0.2 mol×6.02x1023mol-1=1.204×1023;
②3.01×1022個CO2分子的物質的量
n(CO2) = =0.05mol。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阿伏加德羅常數由數字和單位組成,并不是純數,本身包含單位∶ mol-1,即NA≈6.02×1023 mol-1,僅說6.02×1023是錯誤的。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
關系式的應用
微粒數目
阿伏伽德羅常數
物質的量
兩個變式:
(1)N=n·NA
(2)NA=N/n
一個比例關系:
n1:n2=N1:N2
2
摩爾質量

摩爾質量
1.摩爾質量的含義
(1)摩爾質量表示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符號為M。
(2)摩爾質量的表達式為M=m/n,所以摩爾質量M的常用單位為g·mol-1。

摩爾質量
2.摩爾質量與相對原子(分子)質量的關系:
(1)資料分析:
粒子符號 物質的相對原子(分子)質量 每個粒子 的質量/g 1 mol 物質含有的粒子數/個 1 mol 物質
的質量/g
C 12 1.993x10-23 6.02x1023 12
Fe 56 9.302x10-23 6.02x1023 56
H2O 18 2.990x10-23 6.02x1023 18
(2)結論:
1mol任何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即摩爾質量),在數值上等于該微粒的相對原子(分子)質量。

摩爾質量
3.質量、物質的量、粒子數之間的關系:
物質的量可以把物質的宏觀量(如質量)與原子、分子或離子等微觀粒子的數量聯系起來。具體關系如下∶
質量(m) 物質的量(n) 粒子數(N)
÷M
xM
xNA
÷NA

摩爾質量
摩爾質量定義中的"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是指分子、原子或離子等微觀粒子。

摩爾質量
相對分子質量、物質的量和摩爾質量的大小和單位關系
物理量 單位 數值
相對原子(分子)質量 1 相同
1mol 物質的質量 g 摩爾質量 g·mol-1
摩爾質量
①物質的摩爾質量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不隨狀態及物質的量的多少而變化,取決于物質的組成和化學式的表示形式。
②摩爾質量的單位有g·mol-1或kg·mol-1等,只有以g·mol-1為單位時,其在數值上才與微觀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相等。

摩爾質量
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6.02×1023個鈉離子的物質的量約為1mol
B.1mol氧約含6.02×1023個氧分子
C.1mol氯化鈣里含3mol離子
D.1mol H+中含有的氫離子數為NA
B

摩爾質量
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硫酸的摩爾質量是98g
B.O2的摩爾質量在數值上(單位是g·mol-1)等于其相對分子質量
C.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羅常數
D.1mol 一氧化碳的質量為28g·mol-1
B

摩爾質量
3. 用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36 g NH4+含有的質子數為20NA
B.2.8 g CO與C2H4的混合氣體中所含分子數為0.1NA
C.17 g氨氣和17 g氫氧根所含電子數均為10NA
D.室溫下,1 mol H2中含有NA個氫分子
A

摩爾質量
4. 下列關于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阿伏加德羅常數是指1mol物質中所含有的原子數
B.0.5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數目為1.5NA
C.國際上規定0.012k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數為阿伏加德羅常數
D.1mol O2中的分子數為NA,而原子數為2NA
A

摩爾質量
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B.1mol CO2 中含有1mol碳 和 2mol氧
C.磷酸的摩爾質量是98g/mol
D.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羅常數
C

摩爾質量
6. 下列關于物質的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1mol任何物質都含有6.02×1023個分子
B.0.012kg 12C中含有約6.02×1023個碳原子
C.1 mol D2O 比 1 mol H2O多NA個質子
D.1mol H含有個電子2×6.02×1023
B

摩爾質量
7. 科學家剛剛發現了某種元素的原子其質量是mg,一個12C的原子質量是ng,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原子的摩爾質量是mNAg/mol
B.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n/m
C.Wg該原子中含有W/m個該原子
D.由已知信息可得:NA =12/n mol-1
B

摩爾質量
8. 某氫原子的質量是a g,12C的原子質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原子構成的氫分子相對分子質量為12a/b
B.1mol 該氫原子的質量是aNA g
C.Wg該氫原子中含有的電子數為W/a
D.Wg該氫原子的物質的量是W/(aNA) mol
A

摩爾質量
9. 下列敘述錯誤的個數是( )
①摩爾是用來衡量微觀粒子多少的一種物理量
②2mol H2O的摩爾質量是1mol H2O的摩爾質量的2倍
③1 mol氦氣的原子數為2NA
④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則它們的質量也相同
⑤按照組成元素的性質可將單質分為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
A.2 B.3 C.4 D.5
C

摩爾質量
10. 化學計量在化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請回答下列問題:
(1)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燃料之一是肼(C2H4)。回答下列問題:肼的摩爾質量是 ,16g肼中含有氮原子的數目為 。
(2)22.2g某二價金屬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則ACl2的物質的量是 ;A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3)現有0.4mol的CO和CO2的混合氣體,質量共12.8g,則CO2的質量為 。
32g·mol-1
NA
0.2mol
40
4.4
3
氣體摩爾體積

氣體摩爾體積
1.不同物質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比較
(1)在相同條件下,1 mol氣體的體積幾乎完全相同,在標準狀況(0 ℃、1.01×105 Pa)下,約為22.4 L。
(2)在相同條件下,1mol固體或液體的體積一般各不相同。

氣體摩爾質量
2.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
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有三個∶
①物質的粒子數目; ②粒子的大小; ③粒子之間的距離。
相同物質的量的同種物質在不
同狀態下所占體積的一般規律∶
氣體>液體>固體。

氣體摩爾體積
1 mol任何物質中的粒子數目都是相同的, 均約為6.02×1023。因此, 在粒子數目相同的情況下, 物質體積的大小主要取決于構成物質的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間的距離。
氣體粒子間的平均距離要比固體和液體中粒子之間的平均距離大得多。

氣體摩爾體積
①固態或液態物質中粒子之間的距離是非常小的, 在粒子數目相同的情況下, 它們的體積主要取決于構成物質的粒子的大小。不同物質的粒子大小是不相同的, 所以1mol不同的固態或液態物質的體積是不相同的。
②對于氣體來說,粒子之間的距離(一般指平均距離)遠遠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徑,所以當粒子數相同時,氣體的體積主要取決于氣體粒子之間的距離。而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任何氣體粒子之間的距離可以看成是相等的,因此粒子數相同的任何氣體都具有相同的體積。

氣體摩爾體積
3.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含義
①氣體摩爾體積是指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符號為Vm。
②氣體摩爾體積表達式為Vm=V/n,常用單位為L/mol(L·mol-1) 或 m3/mol(m3·mol-1)。

氣體摩爾體積
3.氣體摩爾體積
(2)氣體摩爾體積的數值
氣體的體積主要由粒子間的距離決定,而粒子間的距離又受溫度和壓強影響。因此,對于氣體而言,不同狀態下的氣體摩爾體積不一定相同。在標準狀況(0℃、101 kPa)下,1 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為22.4L,即Vm=22.4L·mol-1(標準狀況)。

氣體摩爾體積
物質體積的影響因素
粒子大小
粒子數目
粒子之間的距離
同溫同壓下, 任何氣體粒子之間的距離相等
決定
決定
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氣體的體積

氣體摩爾體積
【拓展】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幾種計算
氣體的體積

物質的量

摩爾質量

粒子數

質量
①氣體的物質的量n=V/Vm
②氣體的摩爾質量M=Vm·ρ
③氣體的粒子數N=n·NA=V/Vm ·NA
④氣體的質量m=n·M=V/Vm ·M

氣體摩爾體積
Vm≈22.4L·mol-1 的應用
①注意條件∶ 必須指明條件為標準狀況,非標準狀況下,1mol氣體的體積不一定是22.4L。
②注意物質的狀態∶ 必須為氣態。如水、酒精、SO3、CCl4等物質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則不能使用Vm≈22.4L·mol-1。

氣體摩爾體積
氣體摩爾體積與22.4L·mol-1的關系
①氣體摩爾體積的適用范圍是氣態物質,可以是單一氣體,也可以是混合氣體,即與氣體的種類無關。如0.2mol H2與0.8mol O2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L。
②標準狀況下任何氣體的氣體摩爾體積均約為22. 4L·mol-1,非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可能是22.4L·mol-1,也可能不是22.4L·mol-1。即1mol氣體的體積若為22.4L,它所處的狀況不一定是標準狀況,如氣體在273 ℃和202kPa時,Vm也為22.4L·mol-1。
4
氣體摩爾質量或相對分子
質量的計算

氣體摩爾體積或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利用氣體的摩爾體積和密度
在一定條件下,M=Vm·ρ。
2.利用相對密度
在同溫同壓下,若A氣體相對B氣體的密度為D,即ρA/ρB=D、則 ,MA=DMB
3.利用摩爾質量的定義
M=m/n。

氣體摩爾體積或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4.根據混合氣體中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或體積分數求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其中 , 表示混合氣體中某一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
由于同溫同壓下, 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 因此, 混合氣體中某一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等于該組分的體積分數。則
其中 ,表示混合氣體中某一組分的體積分數。

氣體摩爾體積或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1. 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 4L·mol-1,對其含義表述正確的是( )
A.1 mol N2的體積約為22.4L
B.標準狀況下1 mol Fe的體積約為22.4L
C.標準狀況下1 mol任何氣體的體積約為22.4L
D.影響氣體體積的主要因素是分子本身的大小
C

氣體摩爾體積或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各種氣態物質體積大小由構成氣體分子大小決定
B.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各種氣態物質體積的大小由構成氣體的分子數決定
C.不同的氣體,若體積相同,則它們所含的分子數一定相同
D.氣體摩爾體積是指1mol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約為22.4L
B

氣體摩爾體積或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 L CCl4含有的分子數約為6.02×1023
B.2mol SO2和 1mol O2充分反應,生成SO3的分子數約為2×6.02×1023
C.1 mol 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氮原子數共約為3×6.02×1023
D.0.1 mol Cl2與足量的Fe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約為0.2×6.02×1023
D

氣體摩爾體積或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4.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5mol鋅粒與足量鹽酸反應產生11.2L H2
B.標準狀況下,11.2L CCl4所含分子數為0.5NA
C.0.1mol Na2O2所含陰離子數為0.1NA
D.常溫常壓下,28g N2中所含原子個數為NA
C

氣體摩爾體積或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5.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的大小取決于分子數目
B.常溫常壓下,22g氧氣和26g臭氧所含氧原子總數為3NA
C.常溫常壓下,22.4L CO2和SO2的混合氣體中氧原子數目小于2NA
D.同溫同體積時,O2和CO的原子數一定相等
D

氣體摩爾體積或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6.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標準狀況下,6.02×1023 個分子所占的體積約是22.4 L ②0.5 mol H2所占體積為11.2 L 
③標準狀況下,1 mol H2O 的體積為22.4 L 
④標準狀況下,28 g CO與N2的混合氣體的體積約為22.4 L 
⑤各種氣體的氣體摩爾體積都約為22.4 L·mol-1 
⑥標準狀況下,體積相同的氣體所含的分子數相同
A.①③⑤ B.④⑥
C.②④⑥ D.①④⑥
B

氣體摩爾體積或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7. (多選)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數為NA
B.1mol NaOH溶解在1L水中,則其100mL溶液中Na+數為0.1NA
C.常溫常壓下,32g O2和34g H2S分子個數比為1:1
D.標準狀況下,11.2L He和Cl2混合氣體中含有分子的數目為0.5NA
C D

氣體摩爾體積或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8. (多選)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個N2的體積是22.4L
B.標準狀況下,氧原子總數為0.2NA的CO2和SO2的混合氣體,其體積為2.24L
C.1 mol·L-1 NaCl溶液中含NA個Cl-
D.100g 46%乙醇(C2H6O)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數目為4NA
B D
5
阿伏加德羅
定律及其推論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1.阿伏加德羅定律
(1)內容
相同溫度
相同壓強
相同體積
任何氣體
所含分子數相同
物質的量相同
(2)解釋∶ 同溫同壓下,氣體粒子間的平均距離相等,故體積相同時,氣體粒子數相等,其物質的量也相等。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①阿伏加德羅定律適用于任何氣體,包括混合氣體,但不適用于非氣體。
②同溫、同壓、同體積和同分子數,"四同"共同存在,相互制約,即"三同定一同"。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2.阿伏加德羅定律的六大推論
條件 T p 相同 T V 相同 T p 相同 T p V 相同 T p m 相同 T V m
相同
公式
語言 表達
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與物質的量成正比
同溫,同體積的氣體,其壓強與物質的量成正比
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其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其質量與相對分子質量成反比
同溫,同壓下,等質量的氣體, 其體積與相對分子質量成反比
同溫,同體積下,等質量的氣體,其壓強與相對分子質量成反比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注意】: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和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間的關系(高考不考查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利用pV=nRT和萬能恒等式 之間的關系推導就可以得到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其中p 為壓強,V為氣體的體積,R為常數,T為溫度)。例如,同溫同壓下,兩種氣體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爾質量之比,推導如下∶
① ;②
由①和②可得 ,則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解題技巧】
有關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題的分析思路
第一步,分析"條件"∶分析題干中的條件,找出相同與不同。
第二步,明確"要求"∶分析題目要求,明確所要求的比例關系。
第三步,利用"規律"∶利用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根據條件和要求進行分析判斷。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19. 向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H2、O2、CO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同溫、同壓、同體積時,氣體的密度:
ρ(CO2)>ρ(O2)>ρ(H2)
B.同溫、同壓、同質量時,氣體的體積:
V(H2)>V(O2)>V(CO2)
C.同溫、同壓、同體積時,氣體的分子數:N(CO2)>N(O2)>N(H2)
D.同溫、同壓、同體積時,氣體的質量:
m(CO2)>m(O2)>m(H2)
C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20. 下列關于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某氣體在常溫常壓下的密度為1.429 g·L-1,則該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
B.在同溫同壓下,某氣體的密度是氫氣密度的22倍,則該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
C.在一定條件下,16g某雙原子分子中含有原子數為NA,其相對分子質量為32
D.假設空氣只由氮氣和氧氣組成且二者體積比為4:1,則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約為29
A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21. 同溫同壓下,a g甲氣體和2a g乙氣體所占體積之比為1∶2,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同溫同壓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為1∶1
B.甲與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1
C.同溫同體積下等質量的甲和乙的壓強之比為1∶1
D.等質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數之比一定為1∶1
D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22. 同溫同壓下,下列關于相同質量的氫氣和氦氣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之比為4∶1
B.密度之比為1∶4
C.物質的量之比為2∶1
D.分子數之比為1∶2
C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23.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計算是化學計算的基礎,下列與“物質的量”相關的計算正確的是( )
A.有CO、CO2、O3三種氣體,它們各含有1mol O,則三種氣體物質的量之比為3:2:1
B.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則它們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也相同
C.常溫下,aL氧氣和氮氣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數約為(a/22.4)×6.02×1023個
D.在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越大
D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24.(多選)一個密閉容器,中間有一可自由滑動的隔板(厚度不計),將容器分成兩部分,當左側充入1mol N2,右側充入一定量的CO時,隔板處于如圖位置(保持溫度不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左側與右側原子數之比為4∶1
B.右側CO的質量為5.6g
C.右側氣體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28倍
D.保持溫度不變,若改變右側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處于容器正中間,則應再充入0.75molCO
B C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25. 回答下列問題:
(1)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物質的量之比為 ,原子總數之比為 ,密度之比為 。
(2)在標準狀況下,CO和CO2的混合氣體共8.96L,質量為14.4g,則兩種混合氣體中氧原子數為
NA,其中CO的體積分數為 。
1:1
5:3
4:11
0.6
50%

△重難點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26. 回答下列問題:
(1)標準狀況下,1.92g某氣體的體積為672mL,則此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2)在25℃、101kPa的條件下,相同質量的CH4和A氣體的體積之比是15∶8,則A的摩爾質量為 。
(3)兩個相同容積的密閉容器X、Y,在25℃下,X中充入agA氣體,Y中充入agCH4氣體,X與Y內的壓強之比是4∶11,則A的摩爾質量為 。
64
30g·mol-1
44g·mol-1
物質的量濃度
樹禮教育
1
物質的量濃度

物質的量濃度
1.物質的量濃度:
(1)物質的量濃度的含義∶物質的量濃度表示單位體積的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也稱為B的物質的量濃度,符號為cB。
(2)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公式和單位∶ ,其中nB為溶質的物質的量,V為溶液的體積。由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公式可知,物質的量濃度的常用單位為 mol/L(mol·L-1)或 mol/m3(mol ·m-3)。

物質的量濃度
2.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質量分數的比較:
物質的量濃度c 質量分數ω
概念 以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 以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的比值來表示溶液的組成的物理量
溶質的單位 mol g
溶液的單位 L g
表達式
兩者關系 ( M:摩爾質量, 單位g·mol-1;ρ:密度, 單位g·cm-3)
物質的量濃度
正確判斷溶液中的溶質
某些物質溶于水后,與水發生反應,則溶質為反應后的生成物,如 Na2O→NaOH,SO3→H2SO4等;
含結晶水的物質溶于水,溶質是不含結晶水的化合物,如CuSO4·5H2O溶于水,CuSO4為溶質。

物質的量濃度
準確計算溶液的體積
公式 中,V是指溶液的體積,不是溶劑的體積,也不是溶質和溶劑的體積之和。計算時不能用溶劑的體積代替溶液的體積,應根據V=m/ρ計算溶液的體積。

物質的量濃度
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兩個要點
溶液中溶質與構成微粒濃度的關系,如∶
0.2 mol·L-1的Na2SO4溶液中 → c(Na+)=0.4 mol ·L-1
→ c(SO42-)=0.2 mol·L-1
從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體積的溶液,其物質的量濃度不發生變化,但所取出溶質的物質的量隨取出溶液的體積變化而改變。
2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1.已知溶質的質量求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體積已知)
m
n
c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2.已知溶液中某種粒子的數目求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體積已知)
N
n
c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標準狀況下,氣體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1)已知溶液的體積
V(氣體)
n
c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標準狀況下,氣體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2)已知溶液的密度:標準狀況下,V1L氣體(摩爾質量為M g·mol-1)溶于V2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為ρ g·cm-3,則:
①氣體的物質的量∶
②溶液體積∶
③溶液質量∶m(溶液)=m(溶質)+ m(溶劑)=
④再根據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4.物質的量濃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換算
(1)換算公式
其中M為溶質B的摩爾質量,ρ為溶液的密度(g· cm-3),ω為溶質的質量分數。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4.物質的量濃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換算
(2)推導方法:設溶液體積為1L,則①溶質的質量:m=1L×1000mL·L-1×ρg·cm-3(溶液的密度)×ω(溶質的質量分數)=1000ρωg
②溶質的物質的量:
③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5.溶液稀釋與混合的計算
(1)濃溶液的稀釋:
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 c(濃)·V(濃)=c(稀)·V(稀);
溶質的質量不變∶ m(濃)·ω(濃)=m(稀)·ω(稀);
溶液的質量守恒∶ m(稀)=m(濃)+m(水)
(溶液體積一般不守恒)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5.溶液稀釋與混合的計算
(2)含相同溶質的兩溶液混合:
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c1V1+c2V2=c(混)·V(混)
溶質的質量不變:m1ω1+m2ω2=m(混)·ω(混)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混合后溶液的體積:
①若題目中指出不考慮溶液體積的改變,則可認為是原兩溶液的體積之和;
②若題目中給出混合后溶液的密度,應根據 來計算。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5.溶液稀釋與混合的計算
(3)同一溶質、質量分數分別為a%、b%的兩溶液混合:
①等體積混合
a.當溶液密度大于1g·cm-3時, 溶液濃度越大, 密度越大(如H2SO4、HNO3、HCl、NaOH等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質的質量分數ω>1/2(a%+b%)。
b.當溶液密度小于1g·cm-3時, 溶液濃度越大, 密度越小(如乙醇溶液、氨水), 等體積混合后, 溶質的質量分數ω<1/2(a%+b%)。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5.溶液稀釋與混合的計算
(3)同一溶質、質量分數分別為a%、b%的兩溶液混合:
②等質量混合
兩溶液等質量混合時(無論ρ>1g·cm-3還是ρ<1g·cm-3),混合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ω=1/2(a%+b%)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27. 下列溶液與20mL 1mol·L-1 NaNO3溶液中的NO3-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的是( )
A.10mL 1mol·L-1 Mg(NO3)2溶液
B.5mL 0.8mol·L-1 Al(NO3)2溶液
C.10mL 2mol·L-1 AgNO3溶液
D.10mL 0.5mol·L-1 Cu(NO3)2溶液
D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28. 在NaCl、AlCl3、Al2(SO4)3三種鹽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為0.05mol/L,Al3+為0.25mol/L,Cl-為0.2mol/L,則c(SO42-)為( )
A.0.1mol/L B.0.15mol/L
C.0.25mol/L D.0.3mol/L
D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29. VmL Al2(SO4)3溶液中含m克SO42-,若把此溶液取一半加水稀釋至4VmL,則稀釋后溶液中的Al3+物質的量濃度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D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0.標準狀況下,將VL HCl氣體(摩爾質量為Mg·mol-1)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為ρg·mL-1,則此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100VρM(MV+2240)mol·L-1
B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1. 將100mL 0.6mol·L-1 Ca(NO3)2溶液和400mL 2mol·L-1 KNO3溶液混合(忽略溶液混合時的體積變化),混合后的溶液中NO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1.84mol·L-1 B.1.72mol·L-1
C.1.6mol·L-1 D.1.2mol·L-1
A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2. 現有VL 0.5mol·L-1的鹽酸,欲將其濃度擴大一倍,以下方法中最宜采用的是( )
A.加熱濃縮到原來體積的一半
B.加入5mol·L-1的鹽酸0.125VL
C.加入10mol·L-1的鹽酸0.1VL,再稀釋至1.5VL
D.標準狀況下通入11.2VL氯化氫氣體
C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3.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將8.4 g NaHCO3晶體溶于100 mL水中,制得0.1 mol/L的NaHCO3溶液
B.將25 g無水CuSO4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其濃度為1 mol/L
C.將w g a%的NaCl飽和溶液蒸發掉w/2 g水,得到2a%的NaCl溶液
D.將1體積c1 mol/L的硫酸用水稀釋為5體積,稀溶液的濃度為0.2c1 mol/L
D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4. V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 a g,取1/4 V mL溶液稀釋到4V mL,則稀釋后溶液中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C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5. 相對分子質量為Mr的氣態化合物VL(標準狀況)溶于mg水中, 得到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w%, 物質的量濃度為cmol·L-1, 密度為ρg·cm-3,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密度ρ可表示為
B.物質的量濃度c可表示為
C.溶質的質量分數w%可表示為
D.相對分子質量Mr可表示為
D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6. 20℃時,飽和NaCl溶液的密度為ρg·cm-3,物質的量濃度為cmol·L-1,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溫度低于20℃時, 飽和NaCl溶液的濃度小于cmol·L-1
B.20℃時, 飽和NaCl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為
C.20℃時, 將58.5g NaCl溶解在1L水中, 所得溶液的濃度為1mol·L-1
D.20℃時, NaCl的溶解度為
C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7. (多選)已知某飽和NaCl溶液的體積為VmL,密度為ρg·cm-3,溶質的質量分數為w%,Na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mol·L-1,溶液中NaCl的質量為mg,NaCl的物質的量為nmol。則下列表達式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B C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8. (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14%的KOH溶液蒸發掉100g水后,變為28%的KOH溶液80mL,該80mL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6.25mol·L-1
B.把100mL 3mol·L-1的H2SO4溶液與100mL H2O混合后,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變為1.5mol·L-1
C.某MgCl2溶液的密度為1.2g·cm-3,Mg2+的質量分數為5%,1L該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為5mol
D.已知25%氨水的密度為0.91g·cm-3,5%氨水的密度為0.98g·cm-3,若將上述兩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氨水的質量分數大于15%
A C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39. 質量、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等是用于化學計算的常見物理量,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標準狀況下,17gNH3的體積為 ,含有氫原子個數為 ,它與標準狀況下 L H2S含有相同數目的氫原子。
(2)某氣體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O2,在標準狀況下,1.28g該氧化物的體積為448mL,則該氧化物的摩爾質量為 ,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3)現有含Na2SO4、Mg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1L,已知其中c(Mg2+)=0.4mol·L-1,c(SO42-)=0.7mol·L-1,c(NO3-)=0.2mol·L-1,則此溶液中c(Na+)為 mol·L-1。
(4)V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 ag,取0.5VmL溶液稀釋到2VmL,則稀釋后溶液中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mol·L-1。
(5)標準狀況下,11.2L HCl的物質的量是 mol,將這些氣體溶于水中配成溶液,所得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mol·L-1。
22.4L
1.806×1024
33.6
64g/mol
32
0.8
125a/9V
0.5
0.5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40. 完成下列填空。
(1)3.01×1023個CO2的物質的量為 mol。相同條件下,等質量的CH4和O2所含的原子個數之比為 ,密度之比為 。
(2)標準狀況下, g O2和2mol CO2占有相同的體積;標況下,體積相同的HCl、NH3、CO2、O2氣體中,物質的量之比為 ,所含原子數最多的是 ,質量最大的是 。
(3)向2.84g Na2SO4中加水至100mL,所得Na2SO4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取出20mL,所含N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SO42-的數量為 。
0.5
5:1
1:2
64
1:1:1:1
NH3
CO2
0.2mol/L
0.4mol/L
0.004NA
2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認識和使用容量瓶:
(1)容量瓶的結構與用途
結構:細頸、梨形的平底玻璃瓶, 帶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標志:溫度、容積和刻度線
規格: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
用途:配置一定體積、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認識和使用容量瓶:
(2)使用要點
①容量瓶瓶塞須用結實的細繩系在瓶頸上, 以防止損壞或丟失。
②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規定體積的溶液,應根據所配體積選取規格合適的容量瓶,如配制950mL溶液,應選用1000mL的容量瓶。
③使用容量瓶時注意"五不"∶
a.不能用容量瓶來溶解固體;
b.不能用容量瓶來稀釋濃溶液;
c.不能加熱容量瓶;
d.不能用容量瓶作反應容器;
e.不能用容量瓶長期貯存溶液。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認識和使用容量瓶:
(2)使用要點
④使用前要檢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處是否漏水。
檢查程序∶
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轉180°→倒立→查漏。
⑤容量瓶使用完畢,應洗滌、晾干。玻璃磨口瓶塞應在瓶塞與瓶口處墊一張紙條,以免瓶塞與瓶口粘連。
⑥容量瓶在使用時不需要用待配溶液潤洗,若潤洗,則加入的溶質偏多。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實驗儀器:
一定容積的容量瓶、托盤天平(稱量固體)、量筒(量取液體)、藥匙、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操作及注意事項
①根據n(固體)=c·V(容量瓶),m(固體)=n(固體)×M,
求固體質量;
利用c(濃溶液)· V(濃溶液)=
c(所配溶液)· V(容量瓶),
求濃溶液的體積。
②計算溶質的質量時要根據容量瓶的容積來計算,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步驟①-計算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實驗儀器:
一定容積的容量瓶、托盤天平(稱量固體)、量筒(量取液體)、藥匙、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步驟②-稱量/量取
A.固體用托盤天平稱量
①在使用天平時應
"一平,二調,三稱量";
②稱量時"左物右碼"勿放反,
先墊紙片再稱量
(強腐蝕性物質用小燒杯, 如氫氧化鈉等物質)
③讀數時注意用砝碼質量加游碼質量
B.濃溶液用量筒量取
①選擇合適的量筒,先用水清洗,
再用所量取的濃溶液物質潤洗
②先往量筒中加入濃溶液,眼睛
平視刻度線,等凹液面接近刻度線時改用膠頭滴管逐滴加入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實驗儀器:
一定容積的容量瓶、托盤天平(稱量固體)、量筒(量取液體)、藥匙、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步驟③-溶解
①把固體加入燒
杯后,加入適量
的水,用玻璃棒
順時針攪拌。
②在攪拌過程中速度適中、用力不能過猛,防止液體飛濺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實驗儀器:
一定容積的容量瓶、托盤天平(稱量固體)、量筒(量取液體)、藥匙、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步驟④-冷卻(冷卻到室溫)
物質溶解過程中
一般會產生熱效
應,而物質本身
都會熱脹冷縮,
溶液冷卻到室溫的目的是防止給后續操作帶來誤差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實驗儀器:
一定容積的容量瓶、托盤天平(稱量固體)、量筒(量取液體)、藥匙、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步驟⑤-移液
玻璃棒在引流時∶
①下端要抵在刻度線
以下,防止定容時刻
度線上方有液體,導
致定容后液體體積變大。
②上端要在容量瓶瓶口中央,防止在轉移液體時使液體灑落在容量瓶的外側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實驗儀器:
一定容積的容量瓶、托盤天平(稱量固體)、量筒(量取液體)、藥匙、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步驟⑥-洗滌
將燒杯內壁和玻璃棒用蒸餾水洗滌2-3次,并將洗滌液轉移至容量瓶,輕輕搖動,使溶液混合均勻。
①溶解及洗滌所用水的總體積一定不能超過要配制溶液的體積。
②洗滌時玻璃棒和燒杯一起洗滌。
③為保證溶質不
損失,應將燒杯
內壁及玻璃棒洗
滌2~3次,且將
洗滌液也注入容量瓶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實驗儀器:
一定容積的容量瓶、托盤天平(稱量固體)、量筒(量取液體)、藥匙、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步驟⑦-定容
在加蒸餾水時,先將
蒸餾水用燒杯沿玻璃
棒注入容量瓶,離刻
度線1-2cm時改用膠
頭滴管滴加,眼睛要
平視刻度線,直到凹液面的最低處和刻度線相切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實驗儀器:
一定容積的容量瓶、托盤天平(稱量固體)、量筒(量取液體)、藥匙、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步驟⑧-振蕩、搖勻
①蓋好瓶塞,用食指
頂住瓶塞,另一只手
的手指托住瓶底,把
容量瓶反復上下顛倒,
搖勻。
②在搖勻時不能用力過猛,防止液體從上口沖出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1)實驗儀器:
一定容積的容量瓶、托盤天平(稱量固體)、量筒(量取液體)、藥匙、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步驟⑨-裝瓶、貼簽
把配好的溶液
轉移到試劑瓶
中,在試劑瓶
上標注藥品的
名稱及濃度,
易分解的試劑也可以標注配制試劑的日期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項
①量筒的常見規格有10 mL、25 mL、
50 mL、100 mL、250 mL、500 mL、
1000 mL等。
②量筒沒有"0"刻度。
③為了減小實驗誤差,量取溶液時應根據所取溶液的體積,盡量選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規格的量筒,如量取7mL液體應選用10mL量筒。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定容時的讀數問題
俯視刻度線時溶液實際體積小于讀數,仰視刻度線時溶液實際體積大于讀數,都會產生誤差。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準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
濃度溶液的兩個關鍵
(1)準確稱量固體溶質的質量
(或準確量取濃溶液的體積);
(2)準確標定所配制溶液的體積

△重難點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誤差分析
1.原理依據:
根據 分析,其中MB(溶質的摩爾質量)是定值。其他條件不變時∶
(1)使mB或nB增大(或減小)的因素,導致cB偏大(或偏小)。
(2)使V增大(或減小)的因素,導致cB偏小(或偏大)。

△重難點 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誤差分析
2.具體分析實例(以配制220 mL1.00 mol·L-1 NaOH 溶液為例):
操作 步驟 引起誤差的操作 影響因素 對cB的
影響
mB(或nB) V ①計算 計算結果m(NaOH)=0.22L×1.00mol·L-1×40g·mol-1=8.8g 偏小 -
②稱量 砝碼生銹或沾有其他物質(沒有脫落) 偏大 -
砝碼與物品顛倒(使用游碼) 偏小 -
稱量時間過長 偏小 -
③溶解 有少量液體濺出 偏小 -
④轉移 容量瓶內有少量水 無影響 無影響
⑤洗滌 未洗滌或洗滌液未注入容量瓶 偏小 -
⑥定容 未冷卻至室溫就進行定容 - 偏小
仰視讀數 - 偏大
俯視讀數 - 偏小
液面超出刻度線后用膠頭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 偏小 -
⑦搖勻 搖勻后液面下降,補充水 - 偏大
⑧裝瓶 試劑瓶剛用蒸餾水洗過 - 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無影響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41. 配制250mL 0.25mol·L-1的NaOH溶液時,下列實驗操作會使配得的溶液濃度偏高的是( )
A.轉移溶液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用托盤天平稱量時,藥品放在右盤稱量
C.在容量瓶中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轉搖勻,發現液面低于刻度,再補充幾滴水至刻度線
C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42. 以濃H2SO4配制100mL1.00mol·L-1 H2SO4溶液,下列實驗操作不會引起誤差的是( )
A.容量瓶洗凈后未干燥
B.濃硫酸稀釋后立即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中
C.移液后未洗滌玻璃棒和燒杯
D.定容搖勻后容量瓶液面低于刻度線,又加水至刻度線
A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43. (多選)硫酸銅水溶液呈酸性,屬保護性無機殺菌劑,對人畜比較安全,其與石灰乳混合可得“波爾多液”。實驗室里需用1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銅溶液,則應選用的容量瓶規格和稱取溶質的質量分別為( )
A.180 mL容量瓶,稱取2.88 g硫酸銅
B.200 mL容量瓶,稱取5.00 g膽礬
C.250 mL容量瓶,稱取6.25 g膽礬
D.250 mL容量瓶,稱取4.0 g硫酸銅
C D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44. 某同學進行實驗時需要100 mL 0.18mol·L-1 Na2CO3溶液,但實驗室只有溶液。該同學利用所給試劑配制所需溶液。
(1)在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會使溶液濃度偏小的是 (填字母)。
a.轉移時,未洗滌燒杯內壁和玻璃棒
b.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c.容量瓶未干燥
(2)取20mL所配溶液與0.05mol·L-1 BaCl2溶液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則所用BaCl2溶液體積是 。
(3)若用1.8mol·L-1 Na2CO3溶液配制100mL所需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 。
a
72mL
10.0mL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45. 某化學實驗室需要0.6mol·L-1硫酸溶液480mL。現用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來配制,根據溶液的配制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計算所需該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2)選用容量瓶的規格為 mL。需該濃硫酸體積為 mL(保留1位小數)。
(3)配置過程中需先在燒杯中將濃硫酸進行稀釋, 稀釋時的操作方法是 。
(4)配制時, 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①量取 ②計算 ③稀釋 ④搖勻 ⑤轉移 ⑥洗滌 ⑦定容 ⑧冷卻
其正確的操作順序為:②→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填序號)。
(5)在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會對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造成怎么樣的誤差? (選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①定容時,加蒸餾水超過刻度線,又用膠頭滴管吸出 。
②轉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餾水 。
③定容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標線,又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
④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
18.4mol/L
500
16.3
將濃硫酸沿著燒杯壁(或玻璃棒)緩慢倒入水中, 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




偏低
無影響
偏低
偏高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46. Ⅰ.冬天,湖面上漂浮著大量的純堿晶體(Na2CO3·10H2O),人們可以
直接從湖中撈堿。氯化鈉和純堿晶體的溶解度情況如下表所示:
(1)“冬天撈堿”的原理相當于實驗室中的降溫、
結晶法,“夏天曬鹽”的原理相當于實驗室中
的___________法。
(2)為檢驗純堿樣品中是否含有NaCl,
應使用的試劑是_______。
A.AgNO3溶液 B.稀鹽酸、AgNO3溶液
C.稀HNO3、AgNO3溶液 D.稀H2SO4、AgNO3溶液
Ⅱ.為測定純堿樣品(含NaCl雜質)的質量分數,某同學先將樣品配成溶
液,通過實驗測定溶液濃度,最后求出樣品中純堿晶體的質量分數。
(3)實驗過程中使用到下列儀器,其中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
溫度溶解度/s物質 0℃ 10℃ 20℃ 30℃ 40℃
NaCl 35.7 35.8 35.9 36.1 36.4
Na2CO3·10H2O 7.3 13.6 24.9 52.9 70.8
蒸發結晶
C
A

△重難點 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
46. 冬天, 湖面上漂浮著大量的純堿晶體(Na2CO3·10H2O),
人們可以直接從湖中撈堿。氯化鈉和純堿晶體的溶解度
情況如下表所示:
(4)①第一步:配制100 mL樣品溶液。該同學配制溶液的部分過程如下,請寫出中間步驟B的具體內容。 A.將蒸餾水緩慢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線1~2cm處。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將容量瓶蓋好,顛倒搖勻。
將溶液轉移至容量瓶時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
②第二步:測定溶液濃度。該同學量取樣品溶液20.00 mL,與0.160 mol·L-1稀鹽酸反應至完全轉化為CO2,消耗鹽酸18.00 mL,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實驗,測出Na2CO3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mol·L-1。
③第三步:求算樣品中純堿晶體的質量分數。
根據實驗數據,欲求算純堿晶體(Na2CO3·10H2O)的質量分數,還需要通過稱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
④通過計算,該同學得出的實驗結果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
A.未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 B.容量瓶中原有少量水
C.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補加少量水 D.定容時俯視液面
溫度溶解度/s物質 0℃ 10℃ 20℃ 30℃ 40℃
NaCl 35.7 35.8 35.9 36.1 36.4
Na2CO3·10H2O 7.3 13.6 24.9 52.9 70.8
改用膠頭滴管逐滴加水至凹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平
引流
CO32-+2H+= CO2↑+H2O
0.072
樣品的
質量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天水市| 大英县| 南丹县| 巩义市| 石林| 仙游县| 石门县| 丰台区| 常德市| 安塞县| 陕西省| 沁源县| 大邑县| 安陆市| 桦甸市| 左贡县| 桐乡市| 乌什县| 石首市| 淳化县| 房产| 建德市| 泸溪县| 广南县| 称多县| 竹北市| 东乌| 阿拉尔市| 社旗县| 洪泽县| 平山县| 皮山县| 天峻县| 麻栗坡县| 新密市| 昌宁县| 搜索| 桃江县| 临高县|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