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中考名師導航】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一輪復習學案(教師版)(全國版)考點 中考命題預測 2024備考建議豐富的社會生活 豐富的社會生活屬于重要考點,通常以選擇、材料分析的形式進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結合名人名言、模范人物的事跡、志愿者活動、研學旅行、中學生參與的志愿服務活動及義工活動等背景材料、強化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親社會行為的表現、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和途徑等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 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屬于基礎考點,一般以選擇、材料分析的形式進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結合漫畫、互聯網大會的召開、“互聯網+”制造和傳播網絡謠言、中學生沉迷網絡的現象等載體、理解掌握網絡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等相關知識。學生在掌握這些知識時,一定要注重運用辯證思維全面地分析理解網絡的作用。【核心素養】1. 認識到自身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的復雜性。(健全人格)2.社會生活空間極大延展,社會生活內容更加豐富,社會交往形式更加多樣;我們要主動融入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學會互助關愛、合作共享、承擔起我們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 (健全人格)【內容要求】理解不同的社會角色,形成親社會的行為。辨別媒體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網絡環境中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等合法權益。(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考點1個人 與社會(親社會行為)1.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八上P4)(1)必要性:①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②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2)重要性:①有助于使我們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②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2.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八上P4~5)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3.人的生存、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八上P7)(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2)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3)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4.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原因和意義(八上P8)(1)原因: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2)意義: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5.親社會行為的表現(八上P8)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6.養成親社會行為的途徑和要求(八上P8)(1)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2)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3)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考點2合理利用網絡1.網絡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八上P10~16)(1)積極影響:①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②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2)消極影響: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②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③個人隱私容易受到侵犯。2.網絡促進民主政治進步的表現有哪些?(八上P13)(1)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使人們更加便利、有序地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2)對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發揮著重要作用。3.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八上P17~19)(1)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2)要學會“信息節食”。①要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②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③更不可沉溺于網絡。(3)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4.如何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八上P19)(1)理由:網絡無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2)要求: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不制造和傳播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不宣泄負面情緒等。5.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八上P19~20)(1)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2)①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③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考點1個人 與社會(親社會行為)典例1(2023·遼寧阜新·統考中考真題)某校每月定期開展“我是社會小主人”主題活動,組織學生走上街頭,進行交通文明宣傳,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力量。參與這些活動有利于學生( )①塑造健康的人格 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③合理地調控情緒 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B【解析】本題考查養成親社會行為。分析題文,學生走上街頭,進行交通文明宣傳,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力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參與這些活動有利于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①②④符合題意;合理地調控情緒與題干主旨無關;③不符合題意;故選B。典例2(2023·四川眉山·統考中考真題)“光明影院”是我國首個以高校師生為志愿者主體的無障礙電影公益項目。截至目前,“光明影院”在31個省區市進行公益放映和推廣,將無障礙影視產品送到2000多所特殊教育學校,讓許多視障人士領略到光影世界的魅力。材料說明,親社會行為的養成需要做到( )A.守信重諾,推己及人 B.身體力行,熱心友善C.為人著想,合作謙讓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B【解析】本題考查養成親社會行為的要求。題干中,“光明影院”是我國首個以高校師生為志愿者主體的無障礙電影公益項目。表明親社會行為的養成需要做到身體力行,熱心友善,故B正確;ACD選項說法不符合題干主旨,故ACD排除;故本題選B。◆變式訓練(2023·黑龍江牡丹江·統考中考真題)2023年5月11日,牡丹江市首屆中小學生核心體能大比武活動成功舉辦。同學們對此次活動紛紛發表看法,你不贊同的是( )A.小剛:浪費時間影響學習B.小方:可以激發我們的潛能C.小龍:能提升我們的體質健康D.小波:有利于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社會實踐活動。參加體能比武活動不會浪費時間和影響學習,故A說法錯誤;依據教材知識,參加體能大比武活動,有利于激發我們的潛能,提升我們的體質健康,有利于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故BCD說法正確;本題屬于反向選擇題,故本題選A。考點2合理利用網絡典例1(2023·湖北鄂州·統考中考真題)下圖漫畫說明( ) A.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B.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C.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D.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1.A【解析】本題考查網絡的作用。分析題文,互聯網助推制造業轉型升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A正確;BCD不符合題干主旨;故本題選A。典例2(2023·四川內江·統考中考真題)有人在網上帶節奏,誤導輿論走向,對持不同觀點人群大肆攻擊;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轉發謠言,引發社會恐慌而受到法律制裁。這啟示我們( )①自媒體是新生事物,應積極參與 ②網絡自媒體存在社會危害,應當回避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 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負責的網絡參與者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C【解析】本題考查合理使用網絡。分析題文,在網上帶節奏、大肆攻擊不同觀點的人群、轉發謠言,從而被法律制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啟示我們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負責的網絡參與者;③④符合題意;自媒體是新生事物,我們應該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參與;①錯誤;這忽略了網絡自媒體的積極作用;②錯誤;故本題選C。◆變式訓練(2023·西藏·統考中考真題)為擺脫圖中使用網絡時所面臨的困擾,我們應該( )①提高媒介素養,合理利用網絡②學會“信息節食”,不沉迷網絡③全身心投入學習,拒絕使用網絡④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合理使用網絡。分析圖片,圖片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沉迷網絡不能自拔,而沒時間看書、寫作業和鍛煉身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擺脫圖中使用網絡時所面臨的困擾,我們應該提高媒介素養,合理利用網絡;學會“信息節食”,不沉迷網絡;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故①②④符合題意;拒絕使用網絡是錯誤的,這忽略了網絡的積極作用;故③錯誤;故本題選C。1.(2023上·山東淄博·八年級淄博市博山區第六中學校考階段練習)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 系。下列句子反映的社會關系類型相同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B【解析】本題考查社會關系的類型。社會關系的類型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同鄉、鄰居屬于地緣關系,①④屬于一類;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屬于血緣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屬于業緣關系,②③不屬于一類;故本題選B。2.(2023·內蒙古呼和浩特·統考中考真題)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故意在一個猶太人社區丟下兩個粘在一起的信封,其中一個信封上面顯示了失主的信息(有的是以色列裔,有的是阿拉伯裔),另一個信封中是需要寄出的信。結果發現,社區中的隨機被試更愿意幫助以色列裔失主。下列關于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合理的是( )①個體會根據所處環境的界定決定是否做出親社會行為②相似他人表現的親社會行為促進了個體的親社會行為③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間的相似性會促進親社會行為的產生④社會比較過程促進了親社會行為的產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D【解析】本題考查親社會行為。題干中的研究,可以得出的結論有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間的相似性會促進親社會行為的產生,社會比較過程促進了親社會行為的產生,故③④正確;①②選項說法不符合題干主旨,故①②排除;故本題選D。3.(2023上·山東青島·八年級青島三十九中校考期中)2023年10月11日,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來自山東臨沂的16歲學生劉埕任光榮入選。他堅信科技強國,刻苦鉆研AI、5G等技術,先后在2018年、2022年世界機器人大賽中奪得冠軍、季軍。他傳承沂蒙精神,連續五年發起“西部溫暖”募集活動,為多所民族學校和貧困學校的同學募集文具、衣物等近萬件。劉埕任的事例告訴我們( )①要積極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只需好好讀書,不用參與社會生活③要關注社會發展變化,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④要主動融入社會,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D【解析】本題考查對親社會行為的認識。分析題干聯系教材內容可知,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劉埕任的事跡告訴我們,作為青少年,我們要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養成親社會行為,故①④符合題意;我們在好好學習的同時,也應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故②說法錯誤;關注社會發展變化并非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4.(2023上·廣西欽州·八年級校考階段練習)2023年度全國“新時代好少年”仇子瑤,她積極參與紅色文化宣講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民族團結活動,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昂揚奮發的少年風采,這表明她( )A.學會從社會中獲取更多的物質財富 B.參加社會實踐,只為個人名利C.養成親社會行為 D.付出全部精力,投入公益活動4.C【解析】本題考查養成親社會行為。題干中,仇子瑤積極參與紅色文化宣講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民族團結活動,這是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有利于養成親社會行為,故C符合題意;我們要學會從社會中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故A說法錯誤;參加社會實踐,不只為個人名利,故B說法錯誤;全部,說法絕對,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5.(2023上·福建福州·八年級統考期中)從博物館到山水之間,從田園鄉村到紅色圣地……近年來,福建開發各種研學資源,讓孩子們在研中學、在學中游,與社會增加“親密接觸”。這( )①有利于學生了解和關注社會②只是為了豐富教育教學形式③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④說明實踐比在校學習更重要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A【解析】本題考查對親社會行為的正確認識。題文中福建開發各種研學資源,讓孩子們在研中學、在學中游,與社會增加“親密接觸”,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培養孩子們親社會行為的途徑,有利于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的發展變化,感受社會生活的絢麗多彩;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①③說法正確;只是一詞太絕對,沒有認識到親社會行為的作用,②說法錯誤;實踐和在校學習都很重要,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6.(2023上·重慶九龍坡·八年級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育才學校校考期中)重慶市九龍坡區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區”(簡稱 “雙創”),為助力“雙創”,全區各單位、企業、學校、青少年群體等開展了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貢獻自己的蓬勃力量。助力“雙創”過程中,我們需要避開的行為是( )A. B. C. D.6.B【解析】本題親社會行為。根據所學,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據此,ACD的做法有利于助力“雙創”,不符合題意;做法是餐飲浪費的表現,不利于助力“雙創”,是需要避開的行為,B做法錯誤,符合題意;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本題選B。7.(2023·甘肅蘭州·統考中考真題)“五一”假期,蘭蘭游覽中山橋時了解到,許多外地游客是在網上看到“蘭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來的。“互聯網+旅游”讓金城眾多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今年“五一”小長假全市累計接待游客464萬人次,旅游收入超28億元。以上材料表明,網絡( )A.豐富民主方式,拓寬民主渠道 B.阻礙人際交往,打破時空限制C.促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D.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精致蘭州7.C【解析】本題考查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的相關知識。題干談經濟角度,與政治角度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界限,故B說法錯誤;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故C符合題意;題干未談到生態環境,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8.(2023上·河北邢臺·八年級校聯考階段練習)閱讀漫畫,你會告訴這名同學,沉迷網絡會( )①影響學習和生活②給社會帶來恐慌和不安③耗費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④干擾網吧的正常工作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A【解析】本題考查網絡的消極影響。沉迷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疏離了現實的人際關系,耗費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①③正確;②并不會帶來社會的恐慌和不安,②說法錯誤;④并不會干擾網吧的正常工作,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9.(2023上·遼寧盤錦·八年級統考期末)從來沒有一個渠道,能夠匯集如此之多的民間聲音;從來沒有一個空間,可以容納如此之眾共商國是;從來沒有一種力量,能夠把互不相識的大眾意見凝聚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中國互聯網做到了,中國網民做到了。這表明( )A.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B.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C.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了平臺 D.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平臺9.B【解析】本題考查網絡的積極作用。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使人們更加便利、有序地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對保障公民的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發揮著重要作用,B說法正確;ACD都體現了網絡推動社會進步,但題文中未體現,A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0.(2023·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用手機刷視頻、玩游戲成為有些人的日常休閑娛樂方式,長期沉溺其中不僅耗費了大量精力,也導致視力下降,影響身體健康。對此,合理建議是( )①放下手機,遠離網絡 ②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③走出家門,走進自然 ④執著于自己的網絡愛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B【解析】本題考查合理使用網絡。分析題文,題干描述了沉迷網絡的危害,這啟示我們要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走出家門,走進自然;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故②③正確;遠離網絡忽略了網絡的積極作用;故①錯誤;④不利于解決沉迷網絡的問題;故④錯誤;故本題選B。11.(2023·遼寧阜新·統考中考真題)現今,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重要的學習工具和交往平臺。我們在合理利用網絡時應做到( )①提高媒介素養 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 ④交流信息、依賴網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A【解析】本題考查對合理利用網絡的認識和把握。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合理利用網絡時要做到:提高媒介素養,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網絡的主人,①②③說法正確;合理利用網絡要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能隨意與陌生人交流信息;要做網絡的主人,理性參與網絡生活,不能依賴網絡,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2.(2023·黑龍江牡丹江·統考中考真題)對下圖漫畫《如此“打賞”》看法正確的是( )A.正確,這樣做很時尚 B.正確,花父母的錢很正常C.錯誤,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D.錯誤,有錢不如去買游戲裝備12.C【解析】本題考查合理使用網絡。分析題文,漫畫中的人物傾力為網絡主播打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錯誤的,我們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C正確;AB本身判斷錯誤;AB排除;我們要勤儉節約,不能亂花錢;D錯誤;故本題選C。13.(2023上·河北邢臺·八年級校聯考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上圖呈現的社會關系有哪些?(2)漫畫中的“我’’具有哪些身份?同一個人,為什么身份不同?13.(1)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2)我是父母的孩子.是老師的學生,是同學的同學,是鄰居的鄰居,是伙伴的朋友。①因為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②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解析】(1)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公民,需要運用社會關系的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爸爸、媽啊么和我可鏈接血緣關系;師生關系可鏈接業緣關系;鄰居和我可鏈接地緣關系。(2)小問1:本題的設問主體是公民,需要運用社會關系的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爸爸、媽媽和我可鏈接父母的孩子;師生關系可鏈接老師的學生,是同學的同學;伙伴的朋友;鄰居和我可鏈接鄰居的鄰居;小問2:本題考查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結合課本知識進行回答。14.(2023·青海西寧·統考中考真題)【磨礪青春意志】 漫畫一 漫畫二(1)兩幅漫畫說明了什么?(2)任選一幅漫畫,列舉與之相關的兩個事例。(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利用網絡?14.(1)①漫畫一說明了網絡的積極影響,漫畫二說明了網絡的消極影響。②兩幅漫畫說明了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2)選漫畫一:利用網絡瀏覽新聞;網絡購物等;選漫畫二:沉迷網絡游戲;傳播網絡謠言;(3)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要學會“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⑤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⑥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解析】(1)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 需要運用網絡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世界因互聯網而精彩、網絡亂象可鏈接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2)本題是開放性主觀題,可結合材料作答,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本題考查如何合理利用網絡,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15.(2023·湖北·統考中考真題)【E路護苗,共創未來】在互聯網高度滲透、上網觸手可及的當下,未成年人是地地道道的“數字原住民”,網絡甚至已成為其日常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水和空氣”。未成年人網民逐漸成為網絡用戶的主力軍,網絡空間已經成為未成年人保護的新領域。某校開展了“鑄牢網絡保護防火墻”的主題探究活動。請閱讀同學們收集的相關材料,完成任務。材料一 2022年11月30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在北京聯合發布《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下面是部分數據示意圖:(1)報告聚焦未成年人網絡使用情況說明了什么?材料二 《互聯網企業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管理體系》2023年6月1日正式施行。相關企業作為網絡安全踐行者,持續關注我國未成年人使用網絡對身心健康成長的影響,通過自身技術優勢,聯合多方力量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安全的網絡生態。材料三 親子家長會上,葉江漢和父母分別收到對方一封信,化解了他與父母因手機使用而產生的矛盾.回家后,他主動與父母制定了“使用手機之規”和“學習管理之約”。(2)“政、校、家、社、企”協同發力,為“互聯網一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請結合材料二、三,談談如何多管齊下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安全的網絡生態。(不少于4個方面)15.(1)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2)①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整治網絡低俗之風,依法取締非法網吧,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②企業:遵守有關法律,積極落實對未成年人的保護。③家庭:加強對子女的引導和監督,積極引導未成年人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遏制不文明上網行為。④個人:遵守道德、法律,嚴格自律;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謹慎使用網絡支付,遭遇詐騙后及時報案;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解析】(1)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 需要運用保護未成年人、網絡的消極影響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可鏈接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原因、沉迷網絡的危害。(2)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公民, 需要運用保護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網絡的有關知識,從措施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相關企業持續關注我國未成年人使用網絡對身心健康成長的影響,聯合多方力量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安全的網絡生態可鏈接國家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主動與父母制定了“使用手機之規”和“學習管理之約”可鏈接家庭要加強對子女的引導和監督,遏制不文明上網行為;個人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備考指南知識歸納課標要求知識歸納考點梳理典例分析模擬演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中考名師導航】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一輪復習學案(學生版)(全國版)考點 中考命題預測 2024備考建議豐富的社會生活 豐富的社會生活屬于重要考點,通常以選擇、材料分析的形式進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結合名人名言、模范人物的事跡、志愿者活動、研學旅行、中學生參與的志愿服務活動及義工活動等背景材料、強化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親社會行為的表現、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意義和途徑等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 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屬于基礎考點,一般以選擇、材料分析的形式進行考查。 2024中考可能結合漫畫、互聯網大會的召開、“互聯網+”制造和傳播網絡謠言、中學生沉迷網絡的現象等載體、理解掌握網絡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等相關知識。學生在掌握這些知識時,一定要注重運用辯證思維全面地分析理解網絡的作用。【核心素養】1. 認識到自身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的復雜性。(健全人格)2.社會生活空間極大延展,社會生活內容更加豐富,社會交往形式更加多樣;我們要主動融入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學會互助關愛、合作共享、承擔起我們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 (健全人格)【內容要求】理解不同的社會角色,形成親社會的行為。辨別媒體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網絡環境中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等合法權益。(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考點1個人 與社會(親社會行為)1.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八上P4)(1)必要性:①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②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2)重要性:①有助于使我們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②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2.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八上P4~5)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3.人的生存、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八上P7)(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2)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3)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4.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原因和意義(八上P8)(1)原因: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2)意義: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5.親社會行為的表現(八上P8)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6.養成親社會行為的途徑和要求(八上P8)(1)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2)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3)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考點2合理利用網絡1.網絡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八上P10~16)(1)積極影響:①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②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2)消極影響: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②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③個人隱私容易受到侵犯。2.網絡促進民主政治進步的表現有哪些?(八上P13)(1)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使人們更加便利、有序地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2)對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發揮著重要作用。3.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八上P17~19)(1)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2)要學會“信息節食”。①要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②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③更不可沉溺于網絡。(3)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4.如何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八上P19)(1)理由:網絡無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2)要求: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不制造和傳播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不宣泄負面情緒等。5.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八上P19~20)(1)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2)①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③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考點1個人 與社會(親社會行為)典例1(2023·遼寧阜新·統考中考真題)某校每月定期開展“我是社會小主人”主題活動,組織學生走上街頭,進行交通文明宣傳,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力量。參與這些活動有利于學生( )①塑造健康的人格 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③合理地調控情緒 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典例2(2023·四川眉山·統考中考真題)“光明影院”是我國首個以高校師生為志愿者主體的無障礙電影公益項目。截至目前,“光明影院”在31個省區市進行公益放映和推廣,將無障礙影視產品送到2000多所特殊教育學校,讓許多視障人士領略到光影世界的魅力。材料說明,親社會行為的養成需要做到( )A.守信重諾,推己及人 B.身體力行,熱心友善C.為人著想,合作謙讓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變式訓練(2023·黑龍江牡丹江·統考中考真題)2023年5月11日,牡丹江市首屆中小學生核心體能大比武活動成功舉辦。同學們對此次活動紛紛發表看法,你不贊同的是( )A.小剛:浪費時間影響學習B.小方:可以激發我們的潛能C.小龍:能提升我們的體質健康D.小波:有利于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考點2合理利用網絡典例1(2023·湖北鄂州·統考中考真題)下圖漫畫說明( ) A.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B.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C.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D.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典例2(2023·四川內江·統考中考真題)有人在網上帶節奏,誤導輿論走向,對持不同觀點人群大肆攻擊;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轉發謠言,引發社會恐慌而受到法律制裁。這啟示我們( )①自媒體是新生事物,應積極參與 ②網絡自媒體存在社會危害,應當回避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 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負責的網絡參與者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變式訓練(2023·西藏·統考中考真題)為擺脫圖中使用網絡時所面臨的困擾,我們應該( )①提高媒介素養,合理利用網絡②學會“信息節食”,不沉迷網絡③全身心投入學習,拒絕使用網絡④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023上·山東淄博·八年級淄博市博山區第六中學校考階段練習)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 系。下列句子反映的社會關系類型相同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3·內蒙古呼和浩特·統考中考真題)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故意在一個猶太人社區丟下兩個粘在一起的信封,其中一個信封上面顯示了失主的信息(有的是以色列裔,有的是阿拉伯裔),另一個信封中是需要寄出的信。結果發現,社區中的隨機被試更愿意幫助以色列裔失主。下列關于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合理的是( )①個體會根據所處環境的界定決定是否做出親社會行為②相似他人表現的親社會行為促進了個體的親社會行為③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間的相似性會促進親社會行為的產生④社會比較過程促進了親社會行為的產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上·山東青島·八年級青島三十九中校考期中)2023年10月11日,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來自山東臨沂的16歲學生劉埕任光榮入選。他堅信科技強國,刻苦鉆研AI、5G等技術,先后在2018年、2022年世界機器人大賽中奪得冠軍、季軍。他傳承沂蒙精神,連續五年發起“西部溫暖”募集活動,為多所民族學校和貧困學校的同學募集文具、衣物等近萬件。劉埕任的事例告訴我們( )①要積極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只需好好讀書,不用參與社會生活③要關注社會發展變化,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④要主動融入社會,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2023上·廣西欽州·八年級校考階段練習)2023年度全國“新時代好少年”仇子瑤,她積極參與紅色文化宣講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民族團結活動,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昂揚奮發的少年風采,這表明她( )A.學會從社會中獲取更多的物質財富 B.參加社會實踐,只為個人名利C.養成親社會行為 D.付出全部精力,投入公益活動5.(2023上·福建福州·八年級統考期中)從博物館到山水之間,從田園鄉村到紅色圣地……近年來,福建開發各種研學資源,讓孩子們在研中學、在學中游,與社會增加“親密接觸”。這( )①有利于學生了解和關注社會②只是為了豐富教育教學形式③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④說明實踐比在校學習更重要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6.(2023上·重慶九龍坡·八年級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育才學校校考期中)重慶市九龍坡區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區”(簡稱 “雙創”),為助力“雙創”,全區各單位、企業、學校、青少年群體等開展了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貢獻自己的蓬勃力量。助力“雙創”過程中,我們需要避開的行為是( )A. B. C. D.7.(2023·甘肅蘭州·統考中考真題)“五一”假期,蘭蘭游覽中山橋時了解到,許多外地游客是在網上看到“蘭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來的。“互聯網+旅游”讓金城眾多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今年“五一”小長假全市累計接待游客464萬人次,旅游收入超28億元。以上材料表明,網絡( )A.豐富民主方式,拓寬民主渠道 B.阻礙人際交往,打破時空限制C.促進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D.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精致蘭州8.(2023上·河北邢臺·八年級校聯考階段練習)閱讀漫畫,你會告訴這名同學,沉迷網絡會( )①影響學習和生活②給社會帶來恐慌和不安③耗費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④干擾網吧的正常工作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2023上·遼寧盤錦·八年級統考期末)從來沒有一個渠道,能夠匯集如此之多的民間聲音;從來沒有一個空間,可以容納如此之眾共商國是;從來沒有一種力量,能夠把互不相識的大眾意見凝聚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中國互聯網做到了,中國網民做到了。這表明( )A.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B.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C.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了平臺 D.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平臺10.(2023·山東青島·統考中考真題)用手機刷視頻、玩游戲成為有些人的日常休閑娛樂方式,長期沉溺其中不僅耗費了大量精力,也導致視力下降,影響身體健康。對此,合理建議是( )①放下手機,遠離網絡 ②多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③走出家門,走進自然 ④執著于自己的網絡愛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2023·遼寧阜新·統考中考真題)現今,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重要的學習工具和交往平臺。我們在合理利用網絡時應做到( )①提高媒介素養 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 ④交流信息、依賴網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3·黑龍江牡丹江·統考中考真題)對下圖漫畫《如此“打賞”》看法正確的是( )A.正確,這樣做很時尚 B.正確,花父母的錢很正常C.錯誤,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D.錯誤,有錢不如去買游戲裝備13.(2023上·河北邢臺·八年級校聯考階段練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上圖呈現的社會關系有哪些?(2)漫畫中的“我’’具有哪些身份?同一個人,為什么身份不同?14.(2023·青海西寧·統考中考真題)【磨礪青春意志】 漫畫一 漫畫二(1)兩幅漫畫說明了什么?(2)任選一幅漫畫,列舉與之相關的兩個事例。(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利用網絡?15.(2023·湖北·統考中考真題)【E路護苗,共創未來】在互聯網高度滲透、上網觸手可及的當下,未成年人是地地道道的“數字原住民”,網絡甚至已成為其日常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水和空氣”。未成年人網民逐漸成為網絡用戶的主力軍,網絡空間已經成為未成年人保護的新領域。某校開展了“鑄牢網絡保護防火墻”的主題探究活動。請閱讀同學們收集的相關材料,完成任務。材料一 2022年11月30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在北京聯合發布《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下面是部分數據示意圖: (1)報告聚焦未成年人網絡使用情況說明了什么?材料二 《互聯網企業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管理體系》2023年6月1日正式施行。相關企業作為網絡安全踐行者,持續關注我國未成年人使用網絡對身心健康成長的影響,通過自身技術優勢,聯合多方力量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安全的網絡生態。材料三 親子家長會上,葉江漢和父母分別收到對方一封信,化解了他與父母因手機使用而產生的矛盾.回家后,他主動與父母制定了“使用手機之規”和“學習管理之約”。(2)“政、校、家、社、企”協同發力,為“互聯網一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請結合材料二、三,談談如何多管齊下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安全的網絡生態。(不少于4個方面)備考指南知識歸納課標要求知識歸納考點梳理典例分析模擬演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中考名師導航】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一輪復習學案(學生版)(全國版).doc 【2024中考名師導航】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一輪復習學案(教師版)(全國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