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達 芬奇畢加索“真理求之于淵源,除實踐之外,別無通達真理之路。”文藝復興之巨人——達芬奇文藝復興的巨人——達芬奇達芬奇1452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1519年去世于法國。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代表。不單是美術家,而且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他一生創作頗豐,主要成就有以下幾個方面:醫學: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并把人體解剖學運用到繪畫當中。最先發現血液循環對新陳代謝的作用。音樂:音樂天才,能唱歌彈琴,吹奏笛子,譜曲作詞。水利:對水利學的研究很早,由他經手建造的一些水利設施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建筑:設計過橋梁,教堂,圓屋頂建筑和城市下水道。米蘭的護城河就是他設計建造的。車馬道和人行道分開。具體規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寬度。物理:發現慣性規律,以后被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數學:第一次在數學上使用+,-(加減符號)。曾探索出立體幾何關于正六面體,圓柱體,球體面積之間關系的規律。對數學的貢獻是很突出的。天文:否認地球是太陽系的中心。天文學家哥白尼正是在達芬奇對天文學探索的基礎上,創立了太陽中心說理論。發現了液體壓力的概念,提出了連通器原理。最早開始了物體之間的摩擦學理論的研究。預示了物質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動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機械:研制了剪毛機,紡紗機,織布機,設計過內燃機,挖土機,起重機,抽水機等。還成功制造了自行車。繪畫把科學知識和藝術想像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當時的繪畫水平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巖間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把解剖、透視、明暗和構圖等零碎的知識整理成為系統的理論。傳統油畫特點:視點固定、寫實手法、明暗五大調、色彩豐富,三維空間。畢加索說:“我不是依我所見來畫對象,而是依我所想來畫的。”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件,包括:油畫1885 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社會背景:在西班牙內戰和納粹占領法國期間,畢加索堅定地站在民主和進步勢力一邊,積極參與反法西斯斗爭。是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之一。一生的畫法和風格迭變,他的作品對現代西方藝術流派有很大的影響。立體主義就是他創立的。畢加索(1881—1973)1901-1904人生的低潮▼ 藍色時期藍色自畫像1906190519041904-1907遇見自己的愛情▼ 玫瑰時期1907-1916▼ 立體派時期亞威農的少女三個樂師追求一種幾何形體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組合所產生的美感。1917-1924▼ 古典時期1925-1936▼ 超現實主義時期及抽象主義時期瑪雅和玩偶達芬奇·蒙娜麗薩作品的背景作品題材故事人物形象表現手法(畫面分析包括風格構圖色彩、表達什么情感)畢加索·哭泣的女人作品的背景作品題材故事人物形象表現手法(畫面分析包括風格構圖色彩、表達什么情感)達芬奇·蒙娜麗薩作品的背景作品題材故事人物形象表現手法(畫面分析包括風格構圖色彩、表達什么情感)達芬奇·格爾尼卡作品的背景作品題材故事人物形象表現手法(畫面分析包括風格構圖色彩、表達什么情感)納粹殘害人民南京大屠殺格爾尼卡作為一個人道主義者,畢加索在維護人類正義與和平進步事業方面,用他的藝術為人民做出了杰出貢獻。因而獲得了全世界人民尊敬。立體派作品和傳統油畫比較傳統油畫 立體派作品作品舉例 《蒙娜麗莎》 《哭泣的女人》造型明暗色彩空間材質肌理情感傳統油畫 立體派作品作品舉例 《蒙娜麗莎》 《哭泣的女人》造型 視點固定 模擬對象的寫實手法多視點分解(幾何形)--組合的 變形手法明暗 光作用下的明暗五大調子 主觀上的亮,灰,暗色塊處理色彩 再現客觀色彩,色彩豐富 表現主觀色彩,色彩單純空間 再現三維空間 表達兩維空間材質 畫布,油彩 畫布,油彩,有時黏貼實物肌理 模擬真實,強調質感 制造肌理,強調肌理美情感 再現客觀世界,強調“客體” 表現主觀感受,強調“自我”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