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秋季學期八年級歷史訓練題(二)參考答案題號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答案 B B D C B D B A C C A A D C32、(1)主觀目的: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維護封建統治(或“自強”)。(2分)含義:洋務運動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2分)(2)領導力量方面:洋務運動的領導力量是地主階級,戊戌變法的領導力量是民族資產階級;(2分)政治主張方面:從不改變封建專制制度到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2分)經濟主張方面:主動發展民族資本主義。(2分)33、(1)措施:恢復和建立共產黨組織;領導群眾開展打土豪斗爭;進行軍事斗爭;成立革命委員會。(4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2)有利條件:毛澤東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南方地區根據地眾多,發展到相當規模,工農武裝割據局面形成;三次反“圍剿”的勝利;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等斗爭,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6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34、等級 圖片2分 論題2分 論述8分得分 標準 得分 標準 得分 標準一等 2分 選取了圖片 2分 論題明確,有新意或思想深度 8分 緊扣論題加以論述,相關史實充分典型,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二等 論題較明確 6-7分 能夠圍繞論題論述,運用了相關史實,但不夠充分或者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三等 1分 不夠明確 3-5分 有論述或說明,但相關史實運用不夠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四等 沒有凝練出論題或論題與圖片無關 1-2分 論題、論述與材料無關,或僅僅重復材料中的史實,無論述或說明五等 0分 沒選圖片 0分 空白卷 0分 空白卷【示例1】所選圖片:圖一、二。(2分)論題:近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具有救亡圖存的意識。(2分)論述: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1300多名舉人,上書光緒帝,請求拒和、遷都、變法,史稱“公車上書”。此次事件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喚醒和激發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救亡圖存的意識。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使得國內群情激憤,學生群體率先通過示威游行、罷課等方式,掀起了五四運動的浪潮,繼而得到了全國各行各界的響應與支持。北洋政府最終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綜上所述,近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在面對民族危亡之時,敢于承擔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體現了強烈的民族氣節與愛國情懷。(8分)【示例2】所選圖片:圖二、三。(2分)論題:五四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重要條件。(2分)論述: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五四運動以后,中國工人運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工人的罷工次數增加,斗爭的內容也從經濟斗爭轉向政治斗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階級基礎,無產階級建立自己的政黨的條件趨于成熟。1920年,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8分)PAGE2023年秋季學期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訓練題(二)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B B C C A B D A C C B A B D15.(1)謙讓、寬容(1分)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每點1分,共3分)(2)①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每點1分,共4分)16.(1)法律規定;(1分)①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②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③才能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所賦予的使命;④只有人人認識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擔應盡的責任,才能構建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每出其中三點即可,每點1分,共3分。)(2)①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和力量,是維系友愛關系的橋梁。②關愛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③關愛他人,收獲幸福。(每點1分,共3分)(3)①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負責。②我們應學會感恩、主動幫助他人,體驗對他人負責的快樂和幸福。③對自愿選擇的責任要作出正確的評估,并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應負的責任;對不可推卸的責任,要主動承擔,并努力把事情做得很出色。④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 (答出其中三點即可,每點1分,共3分)17.(1)可敬之處:堅持國家利益至上。(1分)(2)關系:①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國家利益是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是局部利益。②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時國家利益難免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捍衛:①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②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③捍衛國家尊嚴,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做斗爭。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自覺遵守道德法律,積極維護國家團結穩定的局面。(每點1分,共6分)(3)①心懷愛國之情,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②增強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③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每點1分,共3分)(4)①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②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我們應學會感恩、主動幫助他人,體驗對他人負責的快樂和幸福。③只有人人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應盡的責任,我們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④在我們的周圍,有許許多多履行社會責任卻不計代價和回報的人。正因為他們敢于承擔責任,敢于擔當,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溫暖,更加充滿陽光和希望。⑤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它來自對他人的承諾、職業要求、道德規范、法律規定等。(答出其中四點即可,每點1分,共4分)2023年秋季學期八年級文綜訓練題(二)(道德與法治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要從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推進互聯網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傳導路徑正確的有(①互聯網拓寬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民主政治權利→促進民主政治進步②互聯網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創造新業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③互聯網打破地域界限→拓展文化交流的內容、場合及范圍→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④互聯網加速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享→改變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成為創新的源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圖提供了15周歲的李某因違法而受到法律懲處的相關信息。據此,可以推斷李某的違法行為是(民法典李某的違法行為返還財產(違反的法律法規)(承擔的法律責任)A.謊報險情,擾亂治安B.撿到錢包,拒絕歸還C.毆打他人,致其死亡D.伙同他人,攔路搶劫3.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是那些富有責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下列能體現這一觀點的語句有(①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③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2023年12月10日星期日,到外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梅梅,在乘車經過黃岡市七一大道時,觀察到沿途懸掛的宣傳標語一車讓人讓出文明,人讓車讓出和諧下列宣傳標語:懸掛以上宣傳標語二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標語是因為()寶傳標語三公共場所請勿大聲喧嘩A,遵守規則需要人們不宣傳標語四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斷自我反省,克服不t良行為B.制定規則是為了限制公民自由C.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D.對違反規則的行為應采取強制性措施5.圖示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表示概念間關系的常用方法。右圖所示的是訴訟與刑事訴訟的關系。下列選項中的概念間關系也可用右圖所示方式加以表訴論達的是()耐事訴①親社會行為關愛他人②社會規則刑法③國家核心利益國家主權④犯罪基本特征社會危害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幾十年來,針對我因人口國情,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經歷了從“一孩政策”到“雙獨二胎”“單獨二胎”,再到今天的“全而放開二孩”的調整,以促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與國家發展。這說明()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②規則需要隨時、隨地、隨意地進行調整2023年秋李學期八年級文綜訓練題(二)(共8頁)第1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年秋季學期八年級歷史訓練題(二)參考答案(1).doc 2023年秋季學期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訓練題(二)答案(1).doc 湖北省部分教聯體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文綜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