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二節 金屬材料第二課時(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中的計算)學習目標1.學會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一般步驟和方法。2.能運用物質的量與其他物理量之間的換算關系進行有關計算。3.結合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守恒思想,強化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力。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計算結論:物質的量是聯系各物理量的橋梁,可以簡便的進行各量之間的換算。物質的量n物質質量m微粒數N物質的量濃度CB標況下氣體體積VX NA÷ NAX M÷ MX V÷ VX 22.4L/mol÷22.4L/mol知識回顧2H2O 2H2↑+O2 ↑化學計量數質量粒子數目物質的量22136432221擴大NA倍2NA2NA1NA221通電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與相關物理量的關系結論: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計量數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一、應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步驟化學計量數之比=微粒個數之比=物質的量之比=氣體體積之比(同溫同壓)(1) Fe + H2SO4 =FeSO4 + H2↑1 1【解 】參加反應的H2SO4的 物質的量為:0.25L×2mol/L=0.5moln(Fe) 0.50mol課本85頁【例題 】 250 mL2mol/L的硫酸與足量的鐵屑完全反 應。計算:(1)參加反應的鐵屑的物質的量;化學反應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例題 】 250 mL2mol/L的硫酸與足量的鐵屑完全反應。(2)生成的H2的體積 (標準狀況 )。【解 】參加反應的H2SO4的 物質的量為:0.25L× 2mol/L=0.5mol(2) Fe + H2SO4 =FeSO4 + H2↑1 10.50mol n(H2)n(H2)0.5moln(H2)=0.5mol標況下,V(H2)=n·Vm=0.5mol×22.4L/mol=11.2L解法一:先求出n(H2),再求V(H2)。(2)Fe + H2SO4 =FeSO4+H2↑1mo1 1molV(H2)22.4L0.50mol解法二:上下一致,左右相當同一物質的物理量及單位必須相同,不同物質之間物理量及單位可以相同可以不同,各物理量之間均能通過物質的量來相互完成上下單位一致【基本步驟】第一步:轉—將已知的物理量轉化為物質的量;第二步:寫—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第三步:標—在有關物質的化學式下面標出已知量何未知量(未知量可用相應物理量符合表示);第四步:列—列出比例式;第五步:解—根據比例式求解。一、應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步驟歸納(1)書寫格式規范化:在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過程中,各物理量、物質名稱、公式等盡量用符號表示,且數據的運算要公式化并帶單位。(2)單位運用對應化: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如果題目所給的兩個量單位不一致,要注意兩個量的單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當”。(3)如果已知兩種反應物的量,求解某種產物的量時,必須先判斷哪種物質過量,然后根據不足量的物質進行計算。大練習冊80頁:5.4 g鋁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生成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多少?請嘗試用以下兩種方法解答:體會第2種方法的簡便快捷。提示 方法一:設生成標準狀況下氫氣的物質的量為n(H2)2Al+2NaOH+2H2O===2NaAlO2+3H2↑2 30.2 mol n(H2)解得n(H2)=0.3 mol,所以V(H2)=n(H2)·Vm=0.3 mol×22.4 L·mol-1=6.72 L即生成標準狀況下氫氣的體積是6.72 L。方法二:設生成標準狀況下H2的體積為V(H2)2Al+2NaOH+2H2O===2NaAlO2+3H2↑2×27 g 3×22.4 L5.4 g V(H2)即生成標準狀況下H2的體積是6.72 L。牛刀小試某化學實驗室準備用一定量的Fe與足量的1 mol/L的H2SO4溶液反應來制取H2。若要制得2.24 L H2(標況),試計算(1)參加反應的H2SO4的物質的量。(2)參加反應的Fe的質量。(相對原子質量Fe:56)(1)【解】Fe + H2SO4 = FeSO4 + H2↑根據題意:n(H2)=2.24 L÷22.4 L/mol=0.1 mol1 1 1n(Fe) n(H2SO4) 0.1 mol根據比例可得n(H2SO4) =n(Fe)=n(H2)=0.1 mol(2) m(Fe)=n(Fe)×M(Fe)=0.1 mol×56 g/mol=5.6 g(1)【解】Fe + H2SO4 = FeSO4 + H2↑56 g 1 mol 22.4 Lm(Fe) n(H2SO4) 2.24 L==56 gm(Fe)1 moln(H2SO4)22.4 L2.24 Ln(H2SO4)=0.1 mol根據比例式可得:注意:上下單位一致n(H2SO4)=0.1 molm(Fe)=5.6 g解法一解法二上下一致左右相當應用物質的量進行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方法步驟求出未知量列比例關系找準關系式準確(定性、定量)書寫化學(離子)方程式按已、未知量的比例關系先計算出未知量的物質的量,再換算成要求的物理量明確已知量和未知量,依據關系式中計量數確定已、未知量的物質的量的比例關系,列出比例式1.關系式法二、化學計算中的常用方法【例題】一定量的鐵粉和9 g硫粉混合加熱,待其反應后再加入過量鹽酸,將生成的氣體完全燃燒,共收集得9 g水,求加入的鐵粉質量。解:根據反應化學方程式Fe+S FeS , FeS+2HCl=FeCl2+H2S↑,2H2S+3O2 2SO2+2H2O,可得關系式: Fe~H2S~H2O56g 18gx 9 g列比例式解得 x=28g小結:當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是靠多個反應來聯系時,只需直接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即“關系式”,這種比例關系通??蓮幕瘜W方程式或化學式中得到。大練習冊81頁:隨堂演練:2題例1:2Na~Na2O~2NaOH~Na2CO3例2:_FeS2~_SO2~_SO3~_H2SO4例3:_Fe2+~_Fe(OH)2~_Fe(OH)3~_Fe2O3【例題2】4.6 g鈉在空氣中久置,最終得到Na2CO3的質量是 g。10.6解:鈉在空氣中最終轉化為Na2CO3的過程中鈉的原子個數不變(原子守恒),可得關系式:2Na ~ Na2CO32×23 1064.6 g m(Na2CO3)2.守恒法——質量守恒(原子守恒)、電荷守恒、電子守恒二、化學計算中的常用方法①原子守恒大練習冊87頁例12.守恒法——質量守恒(原子守恒)、電荷守恒、電子守恒②電子守恒:氧化還原反應中得電子總數=失電子總數【例題3】用1 mol·L-1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將2×10-2 mol的XO4— 還原,已知氧化產物為 SO42- ,求元素X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解: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總數相等(電子守恒),設元素X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x,則有:1 mol·L-1×0.03 L×(6-4)=2×10-2 mol×(7-x),解得x=+4。大練習冊87頁例2③電荷守恒: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離子方程式中,反應物所帶電荷總數=生成物所帶電荷總數。【例題4】在硫酸鈉和硫酸鋁的混合溶液中,Al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2 mol·L-1, SO42-為0.4 mol·L-1,求溶液中Na+的物質的量濃度。2.守恒法——質量守恒(原子守恒)、電荷守恒、電子守恒解:在任何一個溶液中,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等于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電荷守恒),則有3c(Al3+)+c(Na+)=2c(SO42-)解得c(Na+)=0.2 mol·L-1。練習做大練習冊87頁例3小結:守恒法——質量守恒(原子守恒)、電子守恒、電荷守恒:1.在化學反應中,遵循質量守恒(原子守恒);2.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失電子總數=氧化劑得電子總數(電子守恒);3.在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電荷守恒)。meiyangyang8602【例題5】把鐵棒插入CuSO4溶液,一段時間后取出,鐵棒質量增加了4 g,求參加反應的Fe的質量。解: Fe+CuSO4===FeSO4+Cu Δm 56 g 64 g 64 g-56 g=8 g m(Fe) 4 g3.差量法——質量差、體積差(大練習冊86頁)二、化學計算中的常用方法大練習冊86頁(跟蹤訓練)【例題7】把1.1 g鐵、鋁混合物溶于200 mL 5 mol·L-1鹽酸中,反應后鹽酸的濃度變為4.6 mol·L-1(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求:(1)反應中消耗HCl的物質的量。消耗HCl的物質的量:0.2 L×5 mol·L-1-0.2 L×4.6 mol·L-1=0.08 mol(2)該混合物中鋁、鐵的物質的量。設Al、Fe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2Al ?。?HCl===2AlCl3+3H2↑2 6x 3x解得:x=0.02 mol,y=0.01 mol即n(Al)=0.02 mol;n(Fe)=0.01 molFe ?。?HCl===FeCl2+H2↑1 2y 2y4.方程組法——兩個已知量求解混合物中兩種物質的未知量一般方程組法用于解決兩種物質的混合物計算,一般讀題時能找到兩個已知量時,均可以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進行求算未知量。二、化學計算中的常用方法過量問題計算:已知兩種反應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