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游戲規則如下:邀請5位同學上臺,其中一位同學比劃動作,另外4位同學蒙著眼睛摸出該同學所模仿的人物名稱。熱身游戲外國雕塑擷英-----理想與現實的凝結圓雕浮雕(高浮雕)淺浮雕透雕外國雕塑的五大歷史時期一、古埃及雕塑二、兩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三、古希臘雕塑四、文藝復興時期雕塑五、17--19世紀歐洲雕塑古埃及雕塑兩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臘文藝復興17--19世紀“對號入座”找風格《阿波羅與達芙妮》作者:貝尼尼意大利巴洛克美術的首席,這位深受領袖賞識的美術家,是繼米開朗基羅之后意大利最偉大的雕塑家和那個時代最杰出的建筑家。他所創作的作品打破了藝術的寧靜和諧,具有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運動與變化是巴洛克的靈魂。《斷臂的維納斯》源于希臘化時期,雕刻藝術在較為發達的經濟基礎上,越來越趨向世俗化,優美典雅的女性神話人物大量出現。塑造了一尊全身直立的愛與美的女神雕像。軀體富有轉折的螺旋上升似的節奏感,表情寧靜、溫柔、端莊,集中了人間女性的一切美質,達到 了古典理想美的高度。是古代人對公的力量的美的肯定和歌頌,作品以其空間的體積感和女人體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吻》作者:羅丹法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雕塑藝術家。他的雕刻作品無論是青銅雕還是大理石雕,一般采用兩種風格,一種是刻意造就粗糙表面和粗曠表面造型的頗有個性的風格,另一種其特征是拋光的表面和精細的外型。羅丹的思想與作品是極其一致的,充滿了憂郁、苦悶、傷感,及對命運的掙扎,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負重、現實生活的內涵寫照,他的藝術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義的表露,是內心情感與思想的自然爆發。這正是能夠啟發觀眾,打動人心的魅力所在。地獄之門“地獄之門”是依據文藝復興時期大詩人但丁“神曲”的“地獄篇”構思而成,其規模之大,難度之深,比起“天堂之門”有過之而無不及,技巧上的成熟度,更大大超過數百年的藝術家,這件紀念碑式的藝術品,共塑造186人,作品的中心主題是通過“地獄篇”中“你們進到這里,便喪失一切希望”的含義,用多種結構形式,和象征性的構圖,及真實人物的造型,來綜合表達羅丹的總體構思,表現全人類的各種苦難。結合“地獄之門”完成的“吻”、“思想者”“亞當”、“夏娃”等獲得普遍的贊揚,此作品耗去他后半生整整37年,至逝也未完成。《思想者》一個具有高度智慧的巨人,痛苦的俯首坐在那里沉思,把右肘放在左膝上,手托著下巴和嘴唇,審視著下面發生的所有悲劇而陷入絕對的冥想之中。那壓彎的肋骨和緊張的肌肉似乎要被指揮的火花爆炸開來,然而,除了沉思,只有內心的壓抑和隱藏的痛苦。作品豐富的內涵充分體現了雕塑家思想的深沉、苦悶和豐富。代表作 選用題材 表現手法 藝術特點1組 古埃及2組 兩河 印度3組 古希臘4組 文藝復興5組 17--19世紀代表作 選用題材 表現手法 藝術特點古埃及 《獅身人面像》《拉蒙霍特普夫婦像》 諸神、法老 寫實 現實主義,來世藝術兩河 印度 《受傷的獅子》《王子菩薩像》 寫實與裝飾結合 東方唯美主義古希臘 《勝利女神像》《拉奧孔》 理想與現實的完美結合 希臘神話文藝復興 《摩西》 《大衛》 藝術與科學的結合 人文主義17--19世紀 《阿波羅與達芙妮》《馬賽曲》 人體運動和激烈的情感 浪漫主義雕塑的制作過程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羅丹說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愿同學們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學會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像我們人類優秀的先人們一樣,做一個美的使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