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選擇性必修1第二章第二節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H =-56.9 kJ/mol2NO2(g) N2O4(g)紅棕色無色【想一想】1. NO2平衡球顏色的深淺能代表什么?實現現象:熱水中的NO2平衡球顏色深 冷水中的NO2平衡球顏色淺2. 改變溫度,NO2平衡球顏色發生變化,說明什么?3. 對于放熱反應,改變溫度,化學平衡常數K如何變化?升高溫度, K減小減低溫度, K增大化學平衡狀態1(Q1=K1)化學平衡狀態2(Q2=K2)Q ≠ K化學平衡的移動改變條件化學平衡移動Q不變, K變(溫度)Q變, K不變(濃度)壓強任務:探究濃度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思維模型:理論預測--------實驗驗證-------得出結論【主題一】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理論預測Fe3+ + 3SCN- Fe(SCN)3條件改變 Q與K的相對大小 平衡移動的方向 預期現象1.增大反應物濃度2.減小反應物濃度3.增大生成物濃度4.減小生成物濃度Q < KQ > KQ > KQ < K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紅色加深紅色加深紅色變淺紅色變淺c[Fe(SCN)3]c(Fe3+) c3(SCN-)【主題一】探究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理論預測思考: (1)如何實現濃度的改變?①怎樣更容易實現且現象更明顯?②能否采用加水稀釋的方法(2)設計實驗方案時要注意什么原則?2.實驗驗證小組討論 設計方案規范操作收集證據小組展示3.得出結論Fe3+ + 3SCN- Fe(SCN)3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Q < K),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減少反應物的濃度(Q > K),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主題一】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 (橙色)+ H2O 2CrO42- (黃色) + 2H+【合作探究】理論預測-----實驗驗證-----得出結論改變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如何移動呢?【歸納小結】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生成物的濃度(Q>K),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減少生成物的濃度(Q小組匯報實驗方案,現象以及結論【主題二】壓強(體積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1)加壓(壓縮體積至原來的一半)②m+nQ>K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①m+n = p+qQ=K平衡不移動③m+n>p+qQ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①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可逆反應, 加壓,平衡不移動;②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發生變化的可逆反應,加壓,平衡向氣體分子數減小的方向移動思維模型:理論預測--------實驗驗證-------結論m A(g) + n B(g) p C(g) + q D(g)1.理論預測= K 2(p+q)-(m+n)【主題二】壓強(體積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2)減壓(容器體積擴大為原來2倍)思維模型:理論預測--------實驗驗證-------結論m A(g) + n B(g) p C(g) + q D(g)1.理論預測= K 2(m+n)-(p+q)①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變的可逆反應, 減壓,平衡不移動;②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發生變化的可逆反應,減壓,平衡向氣體分子數增大的方向移動【主題二】壓強(體積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2NO2(g) N2O4(g)紅棕色無色條件改變 平衡移動的方向 現象加壓 (壓縮容器體積)減壓 (擴大容器體積)平衡向氣體分子數減小(正反應)的方向移動平衡向氣體分子數增大(逆反應)的方向移動顏色先變深后變淺顏色先變淺后變深1.理論預測壓強先變大后變小壓強先減小后增大【主題二】壓強(體積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2.實驗驗證2NO2(g) N2O4(g)紅棕色無色【主題二】壓強(體積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3.得出結論對于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發生變化的可逆反應,加壓,平衡向氣體分子數減小的方向移動減壓,平衡向氣體分子數增大的方向移動【思考】1.對于沒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可逆反應,改變壓強,平衡會發生移動嗎?2.對于2SO2 (g)+ O2(g) 2SO3(g),恒溫恒容,向密閉容器中通入N2,平衡會移動嗎?如果改為恒溫恒壓,向密閉容器中通入N2呢?【小結】壓強的變化必須引起濃度的變化才可能引起平衡移動【主題二】壓強(體積改變)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根據以下表格,對比條件的改變和平衡移動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當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因素,平衡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因素(如濃度、壓強及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勒夏特列勒夏特列原理(P38)(1850—1936)削弱而非抵消勒夏特列原理適用于一切動態平衡:如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等【學以致用】1. 為什么可以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2.對于工業上合成氨(放熱反應),為提高氨的平衡產率,可以改變哪些條件?3. Cr2O72- + H2O 2CrO42- + 2H+加水稀釋,平衡如何移動?勒夏特列原理:定性判斷化學平衡移動的方向恒溫條件下(K-Q關系):定量判斷化學平衡移動的方向【歸納】分析化學平衡移動方向的方法模型:勒夏特列原理(定性)課堂小結化學平衡狀態1(Q1=K1)化學平衡狀態2(Q2=K2)改變條件( Q ≠ K)濃度,壓強,溫度化學平衡移動恒溫條件(Q與K定量)思維模型:理論預測--------實驗驗證-------結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