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盤州市第八中學 2023—2024 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 15 小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A C A B D C D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C A D二、填空題(共 3 題,每空 1 分,共 5 分)16.(1 分)德謨克利特17.(2 分)(1)佛教 (2)伊斯蘭教18.(2 分)(1)亞歷山大 (2)查理(細則:錯字、漏字、別字不給分)三、綜合問答題(共 1 題,第 19 題 18 分,共 18 分)19.(18 分)(1)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國文明(4 分)。(2)非洲、尼羅河、胡夫金字塔(3 分);亞洲、印度河、種姓制度(3 分)。(3)①都屬于大河文明;②政治:君主專制、中央集權;③經濟:農耕文明(以農業為主;小農經濟)(4 分)。 (細則:答政治、經濟兩個維度的內容或任答兩項也可給 4 分)(4)①古代文明是多元化的,不平衡的,所有文明都有其自身的特點,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②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對待不同的文明;③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積極成分,自覺抵制其消極成分和不良影響,反對全盤接受;④提倡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補,共同發展(4 分)。(細則:任答 2 項給 4 分,符合題意,也可酌情給分)九年級歷史參考答案·第1頁·共2 頁{#{QQABAQSQogiIAAJAARgCUQXqCEOQkBECCAoOhBAAIAAAQBFABAA=}#}四、材料解析題(共 2 題,第 20 題 17 分,第 21 題 20 分,共 37 分)20.(17 分)(1)《漢謨拉比法典》(1 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1 分);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1 分)。(2)《十二銅表法》(1 分);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2分)。(3)目的: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2 分);《羅馬民法大全》是由《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4 部法律文獻構成(4 分);影響: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2 分)。(4)①加強法制建設;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④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 分)。(細則:任答 1 項 1 分,任答 3 項給 3 分;符合題意,緊扣主題,也可酌情給分。)21.(20 分)(1)特點:小國寡民(1 分);伯里克利執政時期(1 分);實質:奴隸制民主政治(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2 分)。(2)紐帶:土地的封賜(2 分);影響:形成了等級森嚴的西歐封建社會(封建制度在西歐普遍存在)(2 分);組織形式:莊園(莊園經濟)(2 分)。(3)中國;隋唐時期(4 分);孝德天皇(2 分);影響: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2 分)。(4)開放進取使文明繁榮,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等等(2 分)(細則:任答 1 項給 2 分;符合題意,緊扣主題,也可酌情給分。)九年級歷史參考答案·第2頁·共2 頁{#{QQABAQSQogiIAAJAARgCUQXqCEOQkBECCAoOhBAAIAAAQBFABAA=}#}盤州市第八中學2023-2024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綜合文科(閉卷)道德與法治部分一、選擇題(其中第1-9小題每題2分,第10-14小題每題3分,共33分)1.對于下列圖示解讀不正確的是A.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華民族謀復興B.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C.社會主義革命的完成為中國的國強民富奠定了堅實基礎D.中國人民書寫了國家發展的壯麗史詩,已基本實現現代化2.改革開放以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下列選項中,能夠直接體現“四個尊重”的是①國家對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進行表彰②中國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③全國多地加大引進國內外領域高端人才力度④全國多個省份相繼出臺鄉村振興促進條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截至2022年4月,我國已同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 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 件。通過共建“一帶一路”,馬爾代夫共和國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黑山共和國有了第一條高速公 路…“一帶一路”從倡議轉化為全球廣受歡迎的公共產品。這表明我國A.現階段基本國情發生根本改變 B.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C.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唯一動力源 D.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4.2022年1月10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到2025年,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 本形成。實現上述目標①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②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③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④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我會用新方法解這道數學題啦,好開心!”“我給家人做了一道新菜,他們可高興了!”“跟樂隊的 伙伴一起給老歌配新曲,挑戰可真大呀!”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創新 ②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才是創新③創新帶給我們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 ④創新只是為了滿足個人興趣,與他人無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創新是中華文明深厚內蘊。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史書典籍中,以創新意識解決難題的典故不勝枚舉。下列典故中,體現創新意識的是①曹沖稱象 ②程門立雪 ③孔融讓梨 ④司馬光砸缸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針對漫畫一所示“怪圈”,我國制定并實施了“破圈”之策(見漫畫)。此舉旨在①徹底減輕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精力負擔②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全面發展③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④確保教育絕對公平的實現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下列能體現黨的奮斗目標的是①茍利于民,不必法古②民亦老止,汔可小康③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④天地之大,黎元為先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 — 2035年)》提出,到2025年,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社會滿意 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到2035年,知識產權制度系統完備,全社會知識產權文化自覺基本形成。我國重視知識產權保護①能夠杜絕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發生②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的需要③有利于推進以知識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創新積極性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10.唱響紅色歌曲,講好紅色故事,打卡紅色地標。在“學黨史,跟黨走”研學活動中,同學各抒已見。其中,正確的說法是①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實現共產主義②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特色③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④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1年9月25日,“2021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021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 中,有394家企業的關鍵技術主要來源于自主開發與研制,占500強企業的78.8%。對此認識正 確的是①民營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②企業自主研發就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勝③企業要自強奮斗,掌握核心技術 ④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下列說法中能反映出我國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的是①我國西部地區與中東部地區地形差異大,森林覆蓋不平衡②京津冀霧霾嚴重,城鎮化進程與生態環境發展不平衡③中東等地區局勢動蕩,世界局勢整體穩定與局部動蕩不平衡④中國10%最富有的群體占有全國64%的財富,收入水平不平衡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3.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籌辦過程中,“科技冬奧”理念備受矚目。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5G+4K/8K超高清云轉播、“腋下創可貼”體溫監測、霧化消毒機器人……這些超炫 “黑科技”即將登陸冬奧賽場!這說明①生活處處有創新 ②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已走在世界前列③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④只要創新,就能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中國空間站的兩次太空授課點亮了孩子們眼中的好奇之光。水球光學實驗向同學們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的光干涉現象,太空“冰雪”實驗向同學們演示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太 空授課看似簡單,實則考驗著國家的技術實力。“天宮課堂”開講①能夠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②有利于傳播科學知識,激發青少年的科學精神與創新意識③目的在于使青少年掌握太空實驗的具體操作方法④展示了中國航天的榮光,能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聯系性文本(6分)1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以上數據變化體現了我國哪些方面的發展成果? (3分)(2)用改革開放有關知識,說明以上發展成果充分證明了什么道理。(3分)三、分析說明題(8分)16.材料一:“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备母镏挥羞M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要將改革進行到底。(1)聯系所學知識,說說我們要將改革進行到底的理由。(4分)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安康考察時強調,樂業才能安居,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 群眾穩得住、逐步邁向共同富裕,防止返貧。(2)“解決好就業問題,確保群眾樂業安居”說明黨和政府堅持怎樣的發展思想? (2分)逐步邁 向共同富裕體現了哪一發展理念? (2分)四、判斷與分析(8分)17.材料:2020年6月23日,我國完成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今后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 都可以靠中國導航尋找方向。這表明我國已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分析:因我國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所以我國已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五、實踐與探究(20分)18.【科技創新點亮未來】中國科技從跟跑到并跑,正在向領跑的目標加速邁進。為宣傳我國的科技成果,某校九年級一班擬進行板報設計,要求所有同學參與。主題:欄目一:成就展示如今,從神舟飛天,到“奮斗者號”入海、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中國人實現了“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的夢想。欄目二:人物故事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杰出獻。欄目三:落實行動建設創新型國家,青少年應該:① ;② ;③ 。(1)請你列舉兩例我國近年來取得的科技成就的同時對欄目一的內容進行點評。(至少兩條點評)(6分)(2)欄目二的內容體現了科學家的哪些優秀品質?(至少答三點)(6分)(3)請你為本期板報設計一個主題。(注意:不能答“科技創新點亮未來”)(2分)(4)請你補充欄目三的內容。(6分)歷史部分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尼羅河像一根天然的紐帶,把整個流域連接成一個穩定、有效的整體。它平緩的河流使北上的 航行極為容易,而盛行的北風、西北風又使返航毫不費力。”尼羅河的這個特點有利于古代埃及的A.農業發展 B.對外擴張 C.統一政權建立 D.對外貿易2.古埃及的大臣見國王時,要匍匐在地上,吻國王腳下的土地。國王發起怒來,還經常親自用王杖 責打大臣。在宗教上,國王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古埃及的國王被尊稱為A.天子 B.皇帝 C.哈里發 D.法老3.“美索不達米亞”意即“兩河之間的地方”,大體位于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為中心的狹長地帶。下列文明成果,產生于這個區域的是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帕特農神廟 D.大競技場4.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特別是那些生活在擁擠貧民窟中的原低種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 列圖示中能夠反映和造成這個群體低種姓地位的是5.2022年北京成功舉辦了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成為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奧會又舉辦了冬奧會的城市。歐洲文明的發祥地、奧林匹克的故鄉是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臘 D.古羅馬6.有個家庭,成員是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隸、一名女奴隸, 若去參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會,選舉首席將軍,這個家庭可以去幾個人?A.1 B.2 C.3 D.47.學會計算歷史年代、制作歷史發展時間軸等,這是我們初中生應該具備的素養。羅馬共和國建立 于公元前509年,這一時間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標尺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8.東漢史書上記載的“大秦”在公元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地中海成了其“內湖”。據此可知,“大秦”是A.阿拉伯帝國 B.奧斯曼帝國 C.拜占庭帝國 D.羅馬帝國9.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一書中說:“現在人們對希臘這一黑暗時代指古代希臘遭 受蠻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蠻族入侵時期的了解詳盡得多,這主要應歸功希臘人自己留下 的寶貴遺產?!彼谶@里說的寶貴遺產主要是指A.《馬可 波羅行紀》 B.《天方夜譚》 C.《荷馬史詩》 D.《神曲》10.史料種類眾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歷史發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記錄。其它史料如文字記載、口述回憶等或由立場的不同,或受環境的影響,不如第一手史料更能反映歷史的本 真。以下選項作為研究古希臘歷史第一手史料最恰當的是A.希波戰爭故事講述 B.《伯羅奔尼撒戰爭史》C.電影《諸神之戰》 D.雅典衛城遺址11.希臘神話中,神就是人的最完美體現,主神宙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等都與人的形象與性格相同, 只不過天神更有智慧、更為健美而已。這表明希臘神話的特點是A.蘊含豐富哲理 B.神人同形同性 C.神權至上 D.華麗宏偉12.“雕塑贊美了人體的美和運動所飽含的生命力,體現了古希臘的藝術家們不僅在藝術技巧上,同 時也在藝術思想和表現力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尊雕像被認為是‘空間中凝固的永恒’,是代 表體育運動的最佳標志?!币陨喜牧戏Q贊的是13.他是古希臘的偉大的哲學家,終生在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他認為求得知識最好的 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材料描述的“他”是A.釋迦牟尼 B.孔子 C.蘇格拉底 D.穆罕默德14.古希臘哲學家成就突出,出現了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有一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 理?!痹搶W者是A.亞里士多德 B.柏拉圖 C.克利斯提尼 D.莎士比亞15.制作知識結構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圖④中“?”處應該填寫A.大學的產生和發展 B.法制的建立和健全 C.科學的發展和進步 D.城市的重新興起二、填空題(共3題,每空1分,共5分)16.古希臘哲學家 提出了“原子論”。17.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 悉達多在印度創立了 ;7世紀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地區創立了 。18.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王 歷經10年征戰,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其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8世紀, 成為法蘭克王國國王,繼位后,他四處征伐,800年前后,法蘭克王國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三、綜合問答題(共1題,第19題14分,共14分)19. (14分)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獨特和社會性。學了中國歷史,就不會妄自菲??;學了世界歷史, 就不會妄自尊大。下邊圖⑤是一幅關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亞非文明的地圖,請結合地圖回答:(1)將圖⑤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寫出A、B、C、D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稱。(4分)A B C D(2)請將圖⑤中A、C所代表的古代文明所在的大洲、河流及主要成就填寫完整。(6分)(3)請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古代亞非文明的特征? (2分)(4)怎樣正確對待不同地區的文明? (2分)四、材料解析題(共2題,第20題14分,第21題12分,共26分)20.(14分)只有那些以某種具體和妥帖的方式,將剛性與靈活性完美結合在一起的法律制度,才是真正偉大的法律制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反映《某法典》部分內容的想象圖——九年級上冊《世界歷史地圖冊》材料二為了限制貴族濫用職權,隨意解釋習慣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經過一番斗爭, 成立了擁有全權制定法律的十人團,羅馬于公元前451-450年公布了法律。該法律基本上是習慣法的匯編,其實質是維護貴族奴隸主的私有財產。然而法律既已編訂成明確的條文,量刑定罪以此為準,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在司法上的專橫行為。—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 古代史》上卷材料三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 化,匯編成《民法大全》(又稱《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瓘墓畔ED和古羅馬開始,西方的法文化就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法并不是治國的手段,而是高于一切人的正義存在,不論這個人是出身高貴的國王,還是一貧如洗的平民。——摘編自陳科:《寫給中學生的趣味歷史》(1)材料一圖⑥中,《某法典》是古代哪部法典? (1分)該法典有何歷史地位? (1分)通過仔細 觀察圖片,你認為該法典維護的是哪個階級的利益? (1分)(2)材料二中所指的是哪一法律? (1分)它的歷史地位如何? (1分)(3)材料三提及的《民法大全》編纂的目的是什么? (1分)它是由哪四部法典構成? (4分)有怎樣的影響? (1分)(4)綜合上述材料,請談談你對法制的認識? (3分)21.(12分)政治改革的根源和社會發展動力來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某時期雅典民主政治材料二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無償地賞賜,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必須保護封臣的觀念流行開來。——部編版九上歷史教材材料三日本人借用了漢字,但發展了他們的書寫體系;借鑒了儒家學說,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標準,調整了它的政治學說,以適應他們的社會結構。在保留其本民族的神道教的同時,日本人還接受了佛教,但對之做了修改,以滿足他們自己的精神需要。——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圖⑦中,雅典是希臘著名的城邦之一,希臘城邦的特點是什么? (1分)雅典民主政治 的高峰出現在誰統治時期? (1分)實質是什么? (1分)(2)材料二中維系封君與封臣之間關系的紐帶是什么? (1分)這次改革給西歐封建社會帶來的 影響是什么? (1分)這場改革后西歐鄉村出現了何種典型的組織形式? (1分)(3)材料三發生在7世紀中期日本的改革是仿效哪個國家什么時期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的? (2 分)這次改革的主要實施者是誰? (1分)這次改革給這個國家帶來什么影響? (1分)(4)閱讀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從古代各國的改革發展中得到哪些啟示? (2分)盤州市第八中學 2023—2024 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33 分)1-5:DBDAA 6-10:BCBCD 11-14:DDBC二、非連續性文本(6 分)15.答:(1)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3 分)(2)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關鍵抉擇和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②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③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3 分)三、閱讀與思考(8 分)16.答:(1)我國過去 40 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現實挑戰;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4 分)(2)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2 分)共享的發展理念。 (2 分)四、判斷與分析(8 分)17.答:觀點錯誤。 ①雖然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我國已經步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2 分)②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仍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大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但仍面臨著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等問題。 ③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6 分)五、實踐與探究(20 分)18.答:(1)我國近年來的科技成就:國產大型客機 C919 首飛成功、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2 分)對欄目一內容的點評:①我國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我國綜合國力提高了(或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為科技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第1頁·共2 頁{#{QQABAQSQogiIAAJAARgCUQXqCEOQkBECCAoOhBAAIAAAQBFABAA=}#}②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需要,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科技成果的取得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科技成果的取得有利于增強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科技成果的取得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科技成果的取得有利于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等等。(4 分)(2)勤勞勇敢、艱苦奮斗;不斷開拓創新、熱愛祖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胸懷天下、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百折不撓、勇于克服困難;積極探索、志存高遠、砥礪奮斗等。 (6 分)(3)科技創新,讓生活更美好;創新助力中國夢實現;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等。 (2 分)(4)①樹立遠大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把創新熱情與科學求實的態度緊密結合在一起;②勤于思考、善于觀察;多動手、多動腦、敢于挑戰權威;③關注最新科技成果、敢于質疑;動手實踐、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肩負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等;(6 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第2頁·共2 頁{#{QQABAQSQogiIAAJAARgCUQXqCEOQkBECCAoOhBAAIAAAQBF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答案.pdf 試題.docx 道德與法治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