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12月八年級質量評價政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1.D 2.A 3.C 4.B 5.B 6.B 7.C 8.A 9.D 10.D11.B 12.C 13.C 14.D 15.B 16.D 17.D 18.B 19.D 20.A21.B 22.C 23.D 24.B 25.D 26.A 27.C 28.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8小題,共64分。)29.(1)①公共場所秩序;(1分)②交通秩序。(1分)(2)①社會秩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有序安全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如果社會秩序遭到破壞,社會就會陷入混亂,我們要自覺維護秩序; ②維護秩序靠規則,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我們要自覺遵守規則(或“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我們要自覺遵守規則”亦可);③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④遵守社會規則,要靠自律和他律;⑤遵守社會公規則,我們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的行為準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4分)【說明:學生只要回答出以上要點中的任意兩個要點,皆可得滿分4分,每個要點2分,但學生共計得分不得超過4分。】30.(1)①因為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用法律與人打交道;②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分)【說明:學生只要回答出以上兩個要點中的任意一個要點即可得滿分2分?!?br/>(2)①因為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2分)②小江爸爸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2分)(3)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2分)【說明:學生若根據材料、緊扣主題回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br/>31.(1)①上述材料說明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1分)②他們的責任主要來源于職業要求。(1分(2)①我們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能夠體現人生價值(或“實現我們自身的價值”亦可),(1分)能夠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1分)②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能夠促進我們全面發展。(1分)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知識不斷豐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不斷提升,道德境界不斷提高。(1分)(3)①服務奉獻社會,我們要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1分)②服務奉獻社會,我們應熱愛勞動,愛崗敬業。(或“我們要努力學習,增強勞動觀念,培養敬業精神,學會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為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準備”亦可)(1分)32.(1)共同說明我們要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或“我們要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亦可)。(2分)(2)①國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艱苦奮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實現。每個人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辛勤勞動,推動著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2分)②袁隆平在實現個人夢想的過程中,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以熱愛祖國為榮。(或“袁隆平在實現個人夢想的過程中,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亦可)(2分)(3)①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我們要心懷愛國之情,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觀念,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②我們要樹立和增強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③我們要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或“我們應該珍惜難得的發展機遇,努力學習,提高素質,為維護國家利益貢獻力量。同時,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的表達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亦可);④雖然從根本上說,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是一致的。但有時,國家利益難免同個人利益發生矛盾。無論何時何地,我們應當著眼長遠、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⑤為了國家利益,有時不僅需要放棄個人利益,甚至要獻出自己的生命;⑥我們要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衛國家尊嚴,堅決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4分)【說明:學生只要回答出以上要點中的任意四個要點即可得滿分4分,每個要點1分?!?br/>33.(1)鴉片戰爭。(2分)含義: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2分)(2)列強侵華打開了中國大門;引起了中國人思想上的改變和解放;中國人開始了抗爭與探索的歷史。(答一點1分,共2分)(3)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答一點1分,共2分)34.(1)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建立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2分)孫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分)孫中山提出通過革命手段拯救中國,廢除專制,符合當時中國的實際,符合國情,是歷史的進步,具有進步意義;但提出革命勝利后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在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行不通,最后革命果實被竊取了,故而也未最終實現擺脫民族危機的理想。(言之有理,一分為二即可,2分)35.(1)工人階級展現偉大力量登上政治舞臺,發揮主力軍作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階級和干部上的準備。因此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的轉折點。(言之有理即可,可從思想,階級,領導等角度分析,答一點1分,共2分)(2)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國家利益出發,帶領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從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來看,是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言之有理即可,答一點1分,共2分)(3)由城市到農村。(2分)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2分)36.(1)九一八事變。(2分)平型關大捷。(2分)(2)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是中國抗戰以來取得的第一場勝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938年,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聞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中國共產黨開辟的廣大敵后戰場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940年下半年,百團大戰獲得勝利,振奮了全國軍民的精神,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中共七大為抗戰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答一點得1分,共2分)(3)英勇抗戰、不怕棲牲的精神、強烈的愛國精神。(2分)2023 年 12 月質量評價八年級政史綜合試題試卷滿分: 120分 考試用時: 120分鐘注意事項:1. 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 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 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祝考試順利一、選擇題(本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 小雪說:“我是荊州市民,是某中學的學生,是社區的居民,是博物館的游客,是超市的消費者,是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這段話表明( )A. 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B. 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C. 每個人的身份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確定的D. 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2. 長沙市雅禮中學2203 班全體同學前往隆平水稻博物館開展以“感悟禾下乘涼夢,誓做一粒好種子”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近距離體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追夢足跡。這( )①有利于同學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②幫助同學們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③有利于同學們養成親社會行為 ④是為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3. 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網上買機票、火車票,網上預約排隊……網絡的高速發展,讓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說明( )①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 ②網絡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③網絡讓生活沒有障礙 ④網絡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過電子郵件、微博等渠道加強與民眾互動;民眾通過網絡積極建言獻策,參與政治生活。這表明( )A. 網絡是公民建言獻策的唯一途徑 B. 網絡可以促進我國民主政治進步C. 公民在網上可自由發表各種言論 D. 公民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的知識八年級政史綜合·第1頁(共8頁)5. 右面漫畫《嚴懲網暴》說明了( )①網絡空間也需要遵紀守法 ②網絡空間里是沒有自由的③守法是網絡生活唯一要求 ④我們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A. ②③ B. ①④C. ①② D. ③④6.兩歲萌娃給門口休息的工人師傅端椅子;年輕人幫拾荒老人推板車上坡;幼兒園小朋友每天跟保安大叔相互打招呼……對于這些溫暖的新聞,你的看法是( )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這是尊重他人的表現③文明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 ④小朋友更有道德感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7. 我國素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倡導“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敝灾匾暥Y儀,是因為( )①文明有禮就是尊師進長②文明有禮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③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體現國家形象④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和踐行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先看病,先拿藥,后支付。”北京某區推出信用醫療服務,市民可以憑借自己的“信用”在一定額度內,免除掛號、檢查、檢驗、取藥等多環節的排隊繳費流程,實現醫療付費“零排隊”。市民在醫療場景下的守信、失信記錄會上傳至全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信用醫療服務的實施( )①方便市民就醫,增進社會互信②說明企業誠信經營才能夠贏得客戶③引導市民珍惜個人的信用記錄 ④表明恪守誠信與保護隱私是對立的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9. 右面漫畫《法院宣判》中被依法制裁的行為( )①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②屬于一般違法行③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為 ④是違反了刑法的行為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0.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警示我們青少年( )①要防微杜漸,預防違法犯罪 ②年齡小,違法犯罪也不要緊③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 ④要厲行法治,堅持嚴格執法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八年級政史綜合·第2頁(共8頁)11.“感動中國人物”朱麗華因傷失明,從事推拿工作 30余年,開辦了自己的診所,為100多名殘疾人提供了工作崗位;同時,資助貧困學生480人次,為希望工程捐款達373萬元。她的行為告訴我們,勇于承擔責任( )①要理解和包容他人 ②應落實在具體事情里③要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 ④有助于我們提高能力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2. 安徽亳州利辛縣的郭建、劉敏夫婦有時在農忙時節靠為他人收麥掙錢養家。一天,當他們得知麥地主人是一名殘疾老人,當即決定“不收錢”。老人不同意,執意塞錢,并說:“大熱的天,你們也不容易!”這場愛的“雙向奔赴”,讓人倍感溫暖。這讓我們感受到( )①關愛給人帶來溫暖 ②關愛就是要提供物質上的幫助③與人交往時要謙虛 ④關愛使人們在交往中互諒互讓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13.一位大學生發帖分享稱,因為他不怎么消費校園卡,學校了解其生活可能存在困難,于是給他發放了生活補貼,還收到了“不要有顧慮,學校會保護你的隱私”的暖心短信。學校的做法啟示我們( )①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 ②關愛他人,會收獲幸福③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 ④關愛他人,要全力以赴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4. 國家利益是一個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生存需求和發展需求的總和。下列對國家利益認識錯誤的是( )A. 國家利益關系民族生存、國家興亡B. 國家利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C. 國家利益是廣大人民最根本、最長遠的利益D. 在我國,人民利益是國家利益的集中表現15.1839年,林則徐組織編譯了《滑達爾各國律例》,并運用其條款“各國有禁止外國貨物不準進口的道理(權利)”來證明禁煙的合法性,從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證書。這說明林則徐( )A. 強調建立近代外交制度 B. 運用西方法律維護國家利益C. 主張采用西方政治體制 D. 系統實踐“師夷長技以自強”16. 1858年4月當英法聯軍抵達天津時,咸豐帝為準備出面的交涉人員制定了“詳盡”外交策略:對俄表示和好,對美設法羈縻,對法進行勸告,對英言辭話問。這說明當時( )A. 英國極力進行侵略 B. 列強與清政府建立了平等外交C. 俄美為攫取利益而支持清政府 D. 清政府對列強缺乏清醒認識17. 太平天國前期重要文獻《五大紀律詔》中強調:“一、遵條命;二、別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儺(和氣),各遵頭目約束; 五、同心合力,不得臨陣退縮”。從文獻中可以得知太平軍迅速發展的原因是( )A. 太平軍的革命綱領得到農民的積極擁護 B. 清軍腐朽衰敗,缺乏戰斗力C. 統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矛盾日益尖銳 D. 太平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八年級政史綜合·第3頁(共8頁)18. 美國漢學家芮瑪麗說道:“晚清看來已經崩潰了,但由于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終于死里求生,再延續了五十年”。這表明他認為( )A. 維新變法適應了時代需要 B. 洋務運動起自救改革的作用C. 辛亥革命具有反封建性質 D. 太平天國運動具有抗爭精神19. 大東溝一役,北洋水師傷亡慘重。但我們主力尚存,還有著令日軍畏懼的定遠和鎮遠兩艘鐵甲巨艦,我們還有實力與日軍拼死一搏。因此, 日本不敢在中國海域肆意妄為。然而,這一仗打怕了李鴻章,他嚴令北洋水師“如違令出戰,雖勝亦罪”。北洋艦隊只能將黃海制海權拱手讓與了日本艦隊。這一現象說明了( )A. 北洋艦隊的各種裝備要落后于日本的聯合艦隊B. 大東溝亠役是甲午戰爭中最具決定性的重要戰役C. 大東溝一役的失敗標志著甲午戰爭的徹底結束D. 李鴻章沒有意識到消極避戰的實際危害性20. 下列材料反映的時代需求是( )《化學指南》《化學闡原》《全體通考》《坤象究原》《星學發軔》 《星軺指掌》《中西合歷》《分化津梁》 《法國律例》《公法便覽》《公法會通》《新加坡刑律》《中國古世公法論略》《富國策》《萬國公報》《各國史略》《英文舉隅》A. 學習西方,變法圖強 B. 順應潮流,實業救國C. 擺脫危機,民族獨立 D. 應運而生, 民主共和21.戰前,英、法、德等西方列強曾積極準備瓜分中國,但戰后卻基本上放棄了瓜分的計劃,決定繼續維持中國半獨立的地位,與材料內容相關的條約規定是( )A. 外國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B. 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C.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D. 清政府拆毀大潔炮臺22.1905年,梁啟超就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等問題與同盟會成員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但辛亥革命爆發后,梁啟超并沒有詆毀辛亥革命,反而給予了充分的贊揚與肯定。其態度的轉變說明( )A. 梁啟超思想與革命派一致 B. 梁啟超加入了同盟會C. 資產階級革命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D. 民國時期恢復了帝制23. 護國戰爭期間,潰退、相持、觀望,甚至倒戈加入反袁陣營是北洋軍的看家本領,連跟隨袁世凱最久、最為聽話的張勛都勒兵不動,洪憲帝國的前途已經一目了然。這反映了( )A. 北洋軍反對袁世凱 B. 護國軍是正義之師C. 封建制度不得人心 D. 復辟封建帝制不得人心24. 杜威《中國的新文化》一文中,大力宣揚“新文化運動為中國未來的希望打下了最為堅實的基礎,也試圖讓中國人相信需要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那么政治、經濟、軍事、技術等的改革也將隨之水到渠成?!边@里最為堅實的基礎指的是( )A. 辛亥革命弘揚了民主和科學 B.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C. 為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礎 D. 新文化運動宣傳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八年級政史綜合·第4頁(共8頁)25. 五四運動期間一篇文章這樣寫道:君等四年以來之國恥紀念,至今仍有一線之良知,半腔熱血存焉否乎 如有存也,請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國恥紀念日?!边@主要體現了( )A. 科學精神 B. 自由精神 C. 民主精神 D. 愛國精神26.中國共產黨在 1923年大罷工失敗后認識到,工人階級如果沒有強大的同盟軍,如果沒有革命的武裝力量,在一個毫無民主權利的國家,憑著赤手空拳,要推翻那些武裝到牙齒的反動勢力是辦不到的,這直接推動了( )A. 國民大革命的開始 B. 南昌起義的爆發C. 秋收起義的爆發 D. 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27. 某八年級歷史學習小組擬開展-次研究性學習活動。根據下表所提供的材料,判斷該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 ( )資源 名 稱視頻 《秋收起義》《建軍大業》圖片 《八七會議舊址》《井岡山會師》文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偉人毛澤東》A. 國共兩黨合作 B. 北伐勝利進軍C. 工農武裝割據 D. 開展游擊戰爭28. 金沖及在《二十世紀中國史綱》一書中指出:“戰火燃燒到南京政府統治的心臟地區,使蔣介石看到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已無法避免,于是,原來國共兩黨談判長期拖延不決的狀況迅速得到改變?!彼庠趶娬{( )A. 淞滬會戰加速了國共第二次合作 B. 西安事變開啟了國共的再度聯合C. 七七事變標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D. 蔣介石對中共態度實現根本轉變二、非選擇題(本大題8小題,共64分。要求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9. 閱讀漫畫, 回答問題。(6分)漫畫一《插隊》 漫畫二《闖紅燈》(1)漫畫一、漫畫二中的人物分別破壞或違反了什么秩序 (2分)(2)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維護秩序靠規則。針對漫畫中人物的行為,你想說些什么 (4分)八年級政史綜合·第5頁(共8頁)30.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小江鄰居陽臺上的花盆掉落,砸壞了小江爸爸停在樓下的小轎車。小江爸爸與鄰居協商賠償的事情,可鄰居堅決拒絕賠償。小江爸爸感到非常著急、氣憤。不知道怎么辦。小江建議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材料二:小江樓上的鄰居經常在三更半夜發出噪聲擾民,多次交涉無果后,小江媽媽說:“小江,我去買個震樓神器,看誰鬧得過誰,你看可行 ”小江聽了,連忙阻止媽媽的這一行為,并建議媽媽依法求助。(1)運用所學知識說說,小江為什么向爸爸媽媽提出以上建議 (2分)(2)小江為什么要建議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你覺得小江爸爸應向人民法院提起什么訴訟 (4分)(3) 你從上述材料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2分)3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 分)某校八年級(2)班以“承擔責任,奉獻社會”為主題開展系列實踐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責任來源】“我是軍人,我要保衛祖國和人民”“我是醫生,我要治病救人”“我是教師,我要教書育人”“我是環衛工人,我要清潔城市”……(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請說明這些材料中人物的責任主要來源 (2分)【志愿服務】在學校召開的優秀志愿者表彰大會上,一位獲獎的同學說:“”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以來,我收獲頗豐。青島有‘微塵’,西安有‘水滴’,‘微塵’‘水滴’已成為當地志愿者共同的名字。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向優秀志愿者學習,積極服務與奉獻社會。(2)你認為我們中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有什么重要意義 (4分)【奉獻社會我踐行】(3).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們,作為中學生,我們應為服務與奉獻社會作出怎樣的努力 (2分)32.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杰出貢獻。他榮獲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改革先鋒”等稱號?!爱斘夷転榭茖W成就在世界舞臺上爭得一席之地時,首先想到的是,我為中國人爭得了榮譽和尊嚴。”袁隆平說。材料二:2023年,8487名同志被授予國家移民管理機構戍守邊疆紀念章。他們扎根邊疆、奉獻邊疆,為維護國門邊境穩定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說;“是祖國養育了我們。我們為她奉獻一生又算得了什么呢 哪怕有一天我們會老死在自己的崗哨上,也是值得的。”(1)上述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 (2分)(2)請從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關系的角度,談談你對袁隆平言行的理解 (4分)(3)上述材料啟示我們應怎樣堅持國家利益至上 (4分)八年級政史綜合·第6頁(共8頁)33.【近代列強的侵略】近代列強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了苦難,中國人民積極尋求擺脫苦難的答案。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材料二:在這些戰爭中所遭到的恥辱性失敗,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重新評價自己的傳統文明。其結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連鎖反應。——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不平等條約的這一個世紀對她來說特別殘酷, 中國渴望付出雙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進,并獲取新的資源。——布羅代爾《文明史綱》(1)材料一中,“這場戰爭”是指什么 (2分)“界碑”的含義是什么 (2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作者認為西方列強侵華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 (2分)(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個世紀”中反映中國“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2分)34.【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強”的音符日益響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間成為中國為實現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復興之路》中國的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 ——李鴻章材料二: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使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單憑引進外國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謀求制度的變革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材料三: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治,他從甲午中日戰爭時期就開始從事武裝反清斗爭,屢敗屢起,百折不撓。他先后建立了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并提出三民主義,使民族民主革命成為波濤洶涌的時代潮流。1903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時說:“革命為唯一法門,可以拯救中國出于國際交涉之現時危慘地位。……我們必要傾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請指出李鴻章的話反映出這場運動具有什么樣的意義 (2分)讀材料二,甲午中日戰爭后,謀求制度變革的嘗試具體的政治目標是什么 (2分)(2) 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請用一句話概括孫中山在中國民主革命史上的地位。(2分)(3)歷史解釋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個方面,讀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材料中的內容進行客觀的評判。(2分)八年級政史綜合·第7頁(共8頁)35.【新民主義革命】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100年前,中國大地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五四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講話》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期間,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遂轉移到浙江省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為掩護,繼續進行,最終完成會議議程。這艘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材料三:(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你是如何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點的 (2分)(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材料二中為什么說“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 (2分)(3)材料三中圖1到圖3這一過程中,中國革命重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分)說一說圖3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2分)36.【抗日戰爭】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今天,是一個值得世界人民永遠紀念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和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摘自習近平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材料二:9月25 日拂曉, 日軍板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后續部隊乘汽車100余輛,附輜重大車 200余輛,由東向西開進我軍預伏陣地。我軍抓住戰機,全殲被圍日軍。此戰役對配合友軍作戰,保衛山西,振奮軍威有著重要意義。材料三:抗日戰爭的經驗,給了我們和中國人民這樣一種信心: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努力,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沒有英雄們的鮮血,沒有人民的偉力,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毛澤東《論聯合政府》(1)材料一,習近平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人們堅持抗戰十四年”。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起點是什么 (2分)材料二敘述的是抗日戰爭中的哪次戰役 (2分)(2)根據材料三,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2分)(3)綜合材料及所學知識,你能感受到中國軍民在抗戰中體現了哪些精神 (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北省監利市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2月質量評價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docx 湖北省監利市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2月質量評價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