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八年級地理、生物參考答案第1卷地理一、1-5、ABABC6-10、DDCAB11-12、AB二、13、(1)北回歸線(2)夏季高溫多雨(或雨熱同期也可以)(3)曾母暗沙石油、天然氣等(答對一個就給分)14、(1)舟山藏武漢(2)B地海拔(地勢)高,氣溫低(3)四川盆地青藏高原(4)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可使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豐富的降水15、(1)二高原(2)400季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夏季(3)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16、(1)②畜牧業(2)山地林業西南(3)地多水少第I卷生物-、1-5、BBADA6-10、CDCDB二、11、(1)軟體(2)外骨骼(3)鰓(4)流線(5)C、E、F12、(1)骨肌腱(2)關節囊(3)收縮(4)關節13、(1)DNA原核生物(2)菌落(3)孢子(4)B14、(1)病毒遺傳物質寄生(2)D青霉素15、(1)光合作用(2)分解者(3)促進(4)生態平衡(5)共生16、(1)濕度對照(2)相同且適宜(3)體壁(4)放回大自然中(放回適合虹蚓生活的環境中)2023-2024 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生物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 20分)1.下列對動物類群特征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身體呈輻射對稱B. 扁形動物——有口有肛門,身體呈兩側對稱C. 軟體動物:1——身體柔軟,表面有外套膜D.節肢動物——身體和附肢分節,體表有外骨骼2.下列關于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與人類生活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從水蛭中提取的蛭素在醫學上可以用于生產抗血栓藥物B. 土壤中的蚯蚓能疏松土壤,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C. 為預防蛔蟲病,糞便經殺蟲處理后再作肥料D. 蚯蚓的身體富含蛋白質,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3. 許多叫“魚”不是“魚”,下列名稱中帶“魚”的動物屬于魚類的是 ( )A. 鯊魚!、 B. 魷魚 C. 鯨魚 D. 娃娃魚4. 爬行動物是真正適應陸地環境的脊椎動物,能終生在陸地上生活,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A. 出現頸部 B. 用肺呼吸C. 體表覆蓋有角質的鱗片或甲 D. 生殖和發育脫離水的限制·5.如圖是家兔和狼的牙齒結構示意圖,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 圖中1 和3 都為犬齒,適于撕咬食物B. 除了牙齒的分化,二者還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C. a是草食性動物,b為肉食性動物D. 圖中2為臼齒,適于咀嚼食物6. 從行為的獲得途徑看,與“蜘蛛結網”相同的是 ( )A. 小狗算數 B. 老馬識途 C. 蜜蜂采蜜 D. 海獅頂球7. 下列幾種動物行為的實例中,屬于社會行為的是 ( )A. 一只母雞帶領著一群小雞在尋覓食物B. 兩只小狗為爭奪一塊肉骨頭而相互打斗C. 在繁殖季節,荊江中的各種魚都產卵繁殖后代D. 蜜蜂群體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8. 對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不恰當的是 ( )A. 綠色植物維持碳—氧平衡 D. 動物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 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都是有利的 D. 細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不可缺少9. 在細菌和真菌培養過程中,“打開培養皿,暴露在空氣中5-10分鐘,再蓋上,封好。”此過程相當于以下哪個步驟 ( )A. 制作培養基 B. 消毒 C. 恒溫培養 D. 接種10. 春秋時期我國已運用傳統發酵技術釀酒。釀酒時產生酒精的微生物是 ( )A. 醋酸菌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大腸桿菌二、分析說明題(本大題包括6道題目,每空1分,共30分)11.我國是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下圖是我們所學過的幾種動物,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1)A 是縊蟶,其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屬于 動物。(2)B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定期蛻皮,是因為 會限制其發育和長大。(3)C是很多農田害蟲的天敵,號稱“農田衛士”。其幼體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4)E的很多特征都與飛行生活相適應,如身體呈 型,可以減少飛行中空氣的阻力。(5)根據體內是否有脊柱可以把以上六種動物分成兩類,其中與D屬于同一類的還有 (填字母)。12.生命在于運動。圖一、圖二、圖三分別是與大體運動相關的概念圖和結構示意圖,圖四是某同學制作的運動系統的組成模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1)圖 中,A代表的是 ; B代表的是 。(2)圖二中,關節很靈活,離不開[2] 分泌的滑液和[5]關節軟骨。(3)圖三表示屈肘動作,此時[6]肱二頭肌處于 狀態。(4)圖四模型構建是學習生物學的一種有效策略。當骨骼肌接受到神經系統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骨繞 (d)活動,于是軀體的相應部位協調配合就完成了動作。13. 如圖為幾種細菌和真菌的結構模式圖,請仔細觀察,回答下列問題。(5分)(1)B的細胞內雖有 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這樣的生物稱為 。(2)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被稱為 。(3)圖A中的生物通過 繁殖后代。(4)能依靠分裂進行繁殖的生物是圖 (填字母)。14. 以下是五種微生物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1)圖中A所示的微生物是 ,它的結構簡單, 般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 組成,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只能 在活細胞中完成它的繁殖。(2)面包的制造離不開圖中的[ ](填字母),它可以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孔,使面包膨大和松軟。而圖中的C青霉菌能產生 ,它是一種著名的抗生素類藥物,可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15.如圖是物質循環示意圖,請據圖回答。(5分)(1) 圖中②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2) ③過程主要是由腐生的細菌和真菌完成的,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作為 參加物質循環。(3)干草堆放很久了,會逐漸被分解,但如果被牛羊吃了,會很快被分解可見,動物能 (“促進”或“抑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4)過去為了保護人畜安全,牧民曾大規模獵殺狼,隨后野兔、草原鼠數量大增,加速草場退化。事實說明動物在維持 中起到重要作用。(5)我市某精準扶貧對象割草養羊,自力更生。羊本身并不能分解草料中的纖維素,但其胃腸內生活著一些細菌,羊則為這些細菌提供生存場所和食物,這些細菌和羊的關系是 。16.為探究土壤濕度對蚯蚓生活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取紙盒將其底部均勻劃分為兩部分(如圖),一側鋪一層濕土,另一側鋪一層干土。在兩種土交界處放置10條大小相同的蚯蚓,靜置一段時間后,每隔2分鐘統計兩側蚯蚓數量。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5分)(1)本實驗的變量為土壤的 ,設計濕土和干土兩種環境是為了形成 。(2)本實驗中,除了土壤的干濕不同,其他條件都 。(3)本小組得出的實驗結論是,蚯蚓趨向生活在濕潤的土壤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蚯蚓需要依靠濕潤的 進行氣體交換。(4)實驗結束后,應如何處理蚯蚓 座號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八年級地理、生物綜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 要想做到一個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正確的做法是 ( )A. 揚長避短,因地制宜 B. 先發展,后保護C. 順應自然,靠天吃飯 D. 先污染,后治理2. 稀土資源因廣泛應用于高科技領域而成為戰略性礦產資源,我國稀土資源儲量居全球之首,其中,全球最大的稀土產地指 ( )A. 山西大同 B. 內蒙古白云鄂博 C. 江西大余 D.黑 龍江大慶3. 我們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下列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 )A. 礦產資源 B. 土地資源 C. 氣候資源 D.水 資源4. 關于我國自然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B. 總量豐富,人均不足C. 總量不多,人均有限 D. 總量豐富,人均豐富.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的常見方式之一。下圖為我國年太陽總輻射量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 有關太陽輻射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太陽輻射能集中在紫外光區 B. 為地震及大氣運動的主要能源C. 煤炭等化石能源源于太陽能 D. 為不可再生能源6. 從自然因素考慮,圖示最適合和最不適合建設光伏電站的地區分別是 ( )A. 哈爾濱、拉薩 B. 濟南、上海C. 重慶、拉薩 D. 拉薩、重慶讀中國部分地區主要氣象災害發生頻次統計資料圖,完成7-8題。7. 在西北地區發生頻次較高的是 ( )A. 洪澇 B. 干旱C. 臺風 D. 寒潮8. 中國受臺風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是 ( )A. 東北地區 B. 北部地區C. 東南地區 D. 西北地區根據如圖信息, 完成9-10題。9. 圖中反映了中國 ( )A. 地勢分布特點 B. 河流分布特點C. 氣溫分布特點 D. 地形分布特點10. 河流落差大,有利于 ( )A. 發展航運業 B. 建水電站C. 發展養殖業 D. 沿岸水土保持11. 我國東部廣大地區雨熱同期的原因是由于 ( )A. 季風氣候顯著 B. 大陸性氣候顯著C. 地形復雜多樣 D. 海洋性顯著12. 治理黃河的根本在于 ( )A. 上游治理草地的退化、荒漠化 B. 中游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 下游加固堤壩,嚴防決堤 D. 解決凌汛帶來的問題二、綜合題(每空1分, 共 26分)13.“向海而興,開海而盛”,海洋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與資源保障。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建設海洋強國,是國家重要發展戰略。讀“中國近海海區圖”,完成下列各題。(5分)(1) 圖中穿過中國南部的重要緯線M 是 (填緯線名稱)。(2) 圖中箭頭代表盛行風向,那么此時正值哪個季節 (選填冬季或夏季),該季節東部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3)我國領土最南端是 ,根據圖中信息,南海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源 。14.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8分)材料:《北緯 30°中國行》從浙江舟山群島出發, 自東向西一直拍攝到西藏的阿里地區,沿途穿越9個省市自治區,節目展現了北緯 沿線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社會發展在內的全景式圖畫。(1)從北緯30°沿線看,A所在省區有我國最大的 漁場,B地是我國少數民族 族的主要集中分布區。C所在省的省級行政中心是 。(2)A、B兩地分別于4月和7月盛開美麗的油菜花。B地油菜開花時間較A 地遲的原因主要是 。(3)下圖為我國沿北緯30°的地形剖面圖,圖中所示的地形區:甲 ,乙 。(4)由圖可知我國地勢的特點是 。該地勢特點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是 。15.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7分)(1)讀左圖,我國滑坡、泥石流多發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 級階梯,其地形類型以山地和 為主。(2)我國滑坡、泥石流多發區大多分布在年降水量 mm以上的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內。結合右圖,甲地氣候特征為 ,由此判斷甲地滑坡、泥石流多發的季節是 。(3) 治理滑坡、泥石流的措施有 。16.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6分)材料一: 中國的自然資源種類多、總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說。材料二:讀“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和“我國北方和南方水土資源比較圖”。(1)圖中數字表示以水田為主的耕地的是 (填數字);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④地最適宜發展的農業是 。(2)圖中③代表的地形類型主要是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③主要發展的農業類型是 ;它集中分布在東北和 的天然林區以及東南部的人工林區。(3)從“我國北方和南方水土資源比較圖”可以看出:我國北方土地與水之間的配合關系為 (水多地少/地多水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地生參考答案.pdf 地理 試題.docx 生物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