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9張PPT。初中生物復習方法和策略1.把握考試方向一、基本方法一依據,三重視,四領會。(1)依據《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和《生物學科指導意見》。(2)重視生物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重視學生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的理解;重視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環保意識、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和良好生活習慣。【題例】1.受潮的糧食、衣物和皮鞋易發霉,而干燥的糧食、衣物和皮鞋不易發霉。從這個生活現象可以推測,霉菌的生活環境需要( )。 A.適宜的溫度 B.充足的氧氣 C.較大的濕度 D.豐富的有機物2.回顧實驗。若在顯微鏡下看一種真菌如圖1,根據它的形態結構可斷定它是什么真菌? 3.分析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示意圖(右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如果圖中②表示的生理過程是光合作用,那么,④和⑤的生理過程應該是 。(2)①表示C把生物遺體分解成F和D的過程,C表示的生物是 ,F表示的物質應該是 ,D是 。(3)在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中,C屬于 者;E所指的生物是 ,在生態系統中屬于 者。4. 小明帶弟弟到動物園游覽,動物園里的動物真多,其中有丹頂鶴、蝴蝶、海豹、熱帶魚、珊瑚蟲、駱駝等,請你幫小明完成對它們的分類。 (橫線上填寫分類的特征,括號內填寫動物名稱。)5.2012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為“海洋生物多樣性”。海洋生物受到海洋污染、過度商業開發等影響,種類正在減少,海洋生物多樣性面臨危機,亟待保護。廈門海洋資源豐富,建立有國家級海洋動物自然保護區,今年“廈門國際海洋周”的主題是“藍色經濟,綠色增長——科技引領經濟發展”。分析上述資料,請回答: (1)生物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的多樣性和 的多樣性。海洋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 的多樣性。 (2)海洋污染、過度商業開發等使海洋生物受到威脅,因此保護海洋生物的 ,是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 (3)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請舉一個在廈門海域建立的自然保護區的例子,例如 自然保護區。 (4)我市重視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藍色經濟”指海洋經濟,“綠色增長”是指對海洋資源的 利用(選填:“充分”或“可持續”)。 (5)作為廈門中學生的一員,你能為保護海洋多樣性做些什么呢?請說出一件你能為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所做的事: 。 (6)我國有許多珍稀特有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涵蓋了各種動物門類,請各舉一例:哺乳動物 ;爬行動物 ;魚類 ;鳥類 。(3)領會考試的方式、考試范圍、考試內容和試卷結構,特別是考試內容、題型、權重以及難度和比例。2.做好復習準備(1)做好動員工作:講生物考試的重要性;講往屆學生是如何取得好成績的;開小中考誓師會。(2)制訂詳細可行的復習計劃:教師復習計劃和學生復習計劃。廈門五中2013-2014生物中考八上復習計劃計劃課時:3課時。復習方法:1.備課組整理知識要點一份。 2. 備課組編寫一份配套練習。計劃安排: 1.第一課時: 內容:八上要點知識的填空結合課件講解。(可提前發給學生,學有余力的學生可提前完成。) 2.第二課時: 內容:完成配套練習卷。 3.第三課時: 內容:課前學生分小組先找出薄弱點,匯總給課代表。 課代表收集好后,歸類,匯總給科任教師。科任教師重點講評練習卷中學生薄弱點。(1)歸納章節知識點——建構知識架構。可進行填空、填圖練習。(2)做好章節練習——明確考試題型。做一些基本練習題。3.循序漸進復習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肘關節肱骨前臂骨自己做一下“伸肘動作和屈肘動作”,歸納運動的產生: 骨骼肌受 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 繞著 活動,于是軀體的相應部位就會產生運動。神經骨關節伸肘時: 肱三頭肌 ,肱二頭肌 。屈肘時: 肱二頭肌 ,肱三頭肌 。收縮舒張收縮 舒張12.說出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產生動作。1.下列對完成屈肘動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B.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收縮 C.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2.人體中,控制和調節運動的系統是( )。 A.循環系統 B.呼吸系統 C.神經系統 D.運動系統3.圖1為人的上肢關節和肌肉模式圖,圖2是關節的模式圖。(1)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有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以伸肘動作為例,圖1中[④]肱二頭肌處于 狀態; [③] 處于 狀態。舒張肱三頭肌收縮圖1圖2CC【題例】(2)圖1中,肘部骨與骨之間的連結是關節。請在圖2中, 標出出關節窩、關節頭。(3)骨的運動要靠 的牽拉;當 受到神經傳來的刺激時,就會牽動 繞 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①運動時,可減少摩擦,緩沖撞擊的是[ ] [填序號] 。 ②把兩骨牢固聯系在一起的是[ ] [填序號] 。 ③[ ] [填序號]關節腔內有少量滑液,對關節起潤滑作用。 圖25關節軟骨2關節囊3骨骼肌骨骼肌骨關節關節窩關節頭1(3)設計單元練習——提高綜合能力。增加綜合練習題。(4)強化模擬考試——提高考試適應力。加大綜合練習題,用答題卡。4.反饋總結提高 老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在復習每個環節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把學生難懂的知識、易錯的字,在后一個復習環節中再次考試或變換題型考試,直到理解掌握。二、技巧與策略1.重視日常教學: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設計單元檢測。2.細研學科指導意見:如,理解行為動詞的含意。3.舉家校班級之合力:如,用好家校平臺與家長短信溝通、讓班主任明確復習要求配合大考復習、年段統籌安排復習做到合理利用時間、回家看幻燈片變復習方式多樣化。4.提高復習效率:如,利用各種復習方法(分析和綜合方法、比較和歸類方法、系統化和具體化方法、抽象和概括方法等)、復習重在課堂(先講后考及時掌握)。 1. 下列生物中,結構最簡單的是( )。 A.細菌 B.草履蟲 C.艾滋病病毒 D.螞蟻2.完成下列概念圖:【題例】細胞內遺傳蛋白質遺傳物質C電子顯微鏡寄生在活細胞×3.5.發揮學生互幫互學:如,小組合作、一幫一。6.揣摩出題方法及答題技巧:如,探究實驗的出題方法,養成讀題習慣,準確使用科學用語。一、提出問題 一定要用疑問句,并用問號結束。提問要準確。二、作出假設 要針對問題作出假設。一定是肯定句,并用句號結束。三、制定計劃 要有對照實驗,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只能有一個因素不同(單一實驗變量)。 四、實施計劃: 要重復三次以上實驗,并算出平均值。五、得出結論 可以是對假設的肯定或是對假設的否定。六、表達交流設計探究實驗時應注意的事項1.精準提問:如,P50對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行為,提出你要探究的問題。小鼠有學習行為嗎?小鼠有走迷宮的學習行為嗎?小鼠能學會走迷宮嗎?小鼠能學會走迷宮獲取食物嗎? √小鼠經過訓練能縮短在迷宮中找到食物的時間嗎?√小鼠在迷宮中找到食物是一種學習行為嗎? √小鼠在迷宮中能找到食物嗎?例如:在巴斯德設計的曲頸瓶實驗中,所設置的變量是( )。 (汪忠的回答)變量是指在數量上或質量上可變的事物的屬性。變量可以分為量的變量(連續變量)和質的變量(非連續變量)。有無細菌——質的變量(非連續變量)細菌的多少——量的變量(連續變量)建議:應注明“有無”或“多少”以區別不同屬性的變量。 與伯老師討論一致意見:有寫“有無”或“多少”或只寫“細菌”都行。2.實驗變量的表述:3.傳染病幾個預防環節的區別:根據概念來區分:1.控制傳染源:病原體離開傳染源之前采取的措施都屬于控制傳染源。如五早:早診斷、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2.切斷傳播途徑:對病源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體內之前采取的任何措施。如打噴涕手捂口、不去看傳染病病人、洗手、穿防護服等。3.保護易感人群:病原體一旦進入人體能及時殺滅。4.科學語與通俗用語的區別: 術語用于學術交流,俗語在日常生活中和文學作品中使用。生物教學要用術語。?(1)骨與骨頭:骨是術語,骨頭是俗語。(2)腸與腸子:腸是術語,、腸子是俗語。(3)肝臟與肝:肝臟是術語,指器官。與別字組合時只用肝*。類似的還有:腎臟與腎,如“腎結石”、“肝積水”等。尿和尿液,“排尿”、“尿潴留”。?(4)胰、胰腺和胰島:胰指內臟器官,它包括胰腺和胰島組成。?(5)翼、翅、翅膀:鳥類中稱翼;昆蟲中稱翅。翅膀是俗語,在昆蟲和鳥類中統稱。謝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