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班級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課程標準】認識兩宋時期在經濟、社會方面的新變化。【學習目標】1.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經濟發展的史實(農業與手工業、商業與城市發展、經濟重心南移)。2.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社會發展變化。理解經濟與社會的關系。3.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文化、科技發展成就(理學)4.了解這一時期少數民族文化和漢文化的融合發展。5.作業:經濟重心南移的相關表格【自學測評】基礎知識梳理{任務1-4}(課前)任務1.根據教材P64-65,梳理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表現和影響。表現 影響耕作制度 ________________在南方已經相當普及 土地利用率提高,__________增加,人口增多經濟作物 出現_______________的農戶 推動商品經濟發展,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棉花種植 始于____代,____朝逐漸普遍 帶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棉布逐漸成為人們主要衣料人口規模 中國古代人口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邊疆開發部 門 特 點 意 義制瓷業 宋朝:_________ 元朝:_____________ 宋元時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繼絲綢之后成為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礦冶業 北宋_____的開采量很大,____在手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_______的改進大大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印刷業 發展迅速 推動文化的發展,進一步帶動了_____________發展紡織業 元朝棉紡織業發展 推動棉紡技術革新; 棉布逐漸成為當時民眾的主要衣料任務2.根據教材P65,梳理商業和城市發展的狀況。發展表現市場 _______的蓬勃涌現;官方設置_____ 進行互市交易,_______也相當活躍。 商業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城市 兩宋:_____、______; 元朝:_____、______商業繁華;元朝漕運發達,運河沿岸興起了工商業集鎮。貨幣 北宋: 元朝:外貿 _____________收成為宋元兩朝國庫的重要財源; 主要外貿港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教材P65和所學,梳理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任務3.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請結合教材P66學習聚焦和課文,概括這一時期社會的新變化。變化一:變化二:變化三:... ...任務4閱讀教材,梳理宋元時期文化繁榮的表現及成就。思想 背景 儒學 ①從三國到五代,儒家學說_____________,社會影響總體來說不及佛教和道教。 ②從北宋中期起,一批學者掀起了________________運動。目的 ①力圖挖掘儒家經書的思想內涵,強調學術為________服務; ②希望充分發揮儒學在強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作用。口號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代表人物 北宋后期的________,_______ 、南宋的______。即程朱理學代表內容 ①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稱“天理”。 ②主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通過道德修養克服過度的欲望 ③提出“__________________”,認為只有探究萬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逐漸達到對普遍天理的認識。影響 從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項 目 成 就文學藝術科技著作文字【課堂探究一】你即將在宋代開一間香料鋪,請完成市場調研表?討論結果:1.2.3.4.... ...【課堂探究二】根據材料及所學分析理學帶來的影響材料1. 理學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也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氣節和德操,注重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材料2.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濉ち謩t徐材料3. 歷代節烈婦女的統計表秦 漢 隋唐 宋 明 清節 1 22 32 152 27141 9428烈 19 122 122 8688 2814合計 1 41 61 274 35829 12323——據董家遵《歷代節烈婦女的統計》材料4理學的理欲之辯,本意是規諫統治者。 但事實是統治者順手接過來,反向一擊,理欲之辯由道德修養的圣賢功夫轉化成了政治奴役性的殘殺工具。——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你的結論:“影響”類的分析從利弊等多角度分析。【課后作業】根據今日所學,概括經濟重心南移表格。過程 階段 時期 概況江南初 步開發 魏晉時期 ⑴農業: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 ⑵手工業:紡織、礦冶、陶瓷、造船、造紙等行業明顯進步。 ⑶民族:在江南開發過程中,許多山區的少數民族也逐步與漢族交融。南移開始 唐中期后南移繼續 北宋 在經濟上對______依賴明顯,戶口分布__________格局也已定型。南移完成 南宋 ①中原人口南渡,進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經濟重心地位; ②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諺語稱“蘇湖熟,天下足”,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差距擴大 元朝 ①全國大部分_______和________集中在江南; ②為將南方財賦北運,重新______________,縮短了航程; ③為運輸江南的糧食,創造性地開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社會環境: 人口因素: 政府政策: 自然條件: 其他條件:江南地區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 提示:可以參考魏晉時期江南經濟開發的原因。影響 經濟格局 促進了江南經濟發展,使之成為國家______的主要承擔者。文化重心 教育文化重心南移,南方教育不斷發展。 ①科舉考試:北宋時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額,分別錄取。 ②人才優勢:南宋起,江浙一帶尤其成為人才集中的地區。交通貿易 經濟重心的南移,促進了南方沿海城市海上交通和運輸的發展人口分布 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我國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民族關系 使各民族更好地融合,有利于民族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發展。生態環境 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環境,影響可持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