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對數第三課時---對數性質的應用”說課稿內蒙包頭薩一中 陳明小 我說課的課題是“對數第三課時---對數性質的應用”,這是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數學第一冊(上)第二章第三節“對數與對數函數”中的一節內容。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幾個環節,向各位評委談談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和教學設計。㈠ 說教材對數運算是指數運算的延伸和拓展。從知識結構看,它是學習對數函數、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互為反函數的基礎;從應用來看,在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材根據高一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和“抓聯系,促遷移”的原則進行編寫。教材通過實例引入對數,然后沿著對數的概念、對數的性質、對數的運算、對數函數的思維格式展現知識點。新課標對利用對數性質進行化簡求值的難度有所下降,故本節選用的題例本著鞏固三基為準。針對上述分析,結合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和教材,同時考慮到高一學生的認知規律,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⑴ 教學目標① 知識型目標:對數恒等式及對數的運算性質② 能力型目標:熟練運用對數的運算性質,通過討論、探索領悟對數式化簡求值的技巧;逐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德育型目標:通過構建和諧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樂于探索問題,從而認識事物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⑵ 教學重點、難點對數運算性質的應用是教學重點;對數式的化簡求值技巧是教學難點。㈡ 說教法和學法⑴ 教學方法為更好的把握教學內容的整體性和聯系性,在教學中以討論、探索為核心構建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提出有適度有啟發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反思,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⑵ 學法指導① 讓學生通過公式的正用、反用,體會解題方法,形成通性通法。② 使學生通過交流、探索、說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㈢ 說教學過程本節課我設計了六個環節,具體如下:把握基礎知識,突出轉化思想試題 1.兩個常用的對數恒等式:若a>0且a≠1,N>0,則 ⑴ = ⑵ =試題 2.對數的運算性質: 若a>0且a≠1,N>0,M>0, 則 ⑴ ⑵ ⑶ 通過直接提問,相互補充,完善規范知識的準確性;設計意圖:再現基礎知識,體會相互轉化。共同探索,發現規律試題 3 試一試 求值 ⑴;⑵ ;⑶通過學生交流探索,讓學生潛移默化的體會公式的正用和逆用,及其由繁到簡等基本化簡技巧。教師行為:將模糊的知識明朗化;通過學生的反思,認識“分與合”的相互轉化,便于掌握本節的重點,突破難點。鞏固規律,形成共識試題 4 練一練 求值 引導學生在解決有關對數的化解求值時,應靈活運用對數的運算性質,嘗試一題多解。教師行為:滲透轉化思想,使公式能應用自如。設計意圖:增強解題思維的靈活性和解題方法的多樣性。鞏固練習,強化應用試題 5 鞏固練習 求值 這樣設計練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以便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分兩組練習,然后交流、互評,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加深。引導學生對14和18分解質因數,然后正用公式將各個對數式分開;同時又發現各對數式同底,故又可逆用公式將各個對數式合成一個。歸納小結,鞏固新知歸納小結是鞏固新知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這個環節對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節課我采用讓學生談學習收獲的方式對所學進行歸納,重點放在對數性質的應用上。布置作業,提高升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業的布置分為必做題與選做題。設置必做題的目的是鞏固本節課應知應會的內容,面向全體;設置選做題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能力、發展智力,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必做題是教材P88的第4題,選做題是教材P95第5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