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化學反應與電能----原電池說課流程35二、教法分析三、學法分析五、板書設計一、教材分析四、教學程序第一節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必修2 第六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二課時 化學反應與電能1、教材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選修1第四章化學反應與電能第一節 原電池2、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對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學習,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初步養成科學探究的能力。(2)能對自己探究原電池概念及形成條件的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3)學生通過探究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奧秘,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與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4)贊賞化學科學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能源問題,逐步形成正確的能源觀。3、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通過對原電池實驗的探究,引導學生從電子轉移角度理解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本質。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和構成條件。二、教法分析(1)采用了實驗探究法、問題探討法、分析推理和比較歸納法等教學方法(2)合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等輔助手段。三、學法分析自主實驗積極思考相互討論歸納總結學生四、教學程序(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建立新思維四、教學程序1、創設問題情境,引入課題(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關于電力在當今社會的應用和作用,提出問題:物質中的化學能在什么條件下能轉化為電能呢?又是如何轉化的呢?(2)多媒體呈現2001年我國發電總量構成圖和火力發電的相關圖片、影響和圖表,引導學生分析燃燒的氧化還原本質及其能量的變化。四、教學程序2001年我國發電總量構成圖四、教學程序(1)引導學生討論分析火力發電的利與弊,提出問題:能否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怎樣實現這個轉變?(2)通過分析火力發電的利與弊,實現從“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思維模式向“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新思維模式的轉換,同時形成高效利用燃料,不浪費能源,積極開發高效清潔燃料的意識。2、建立新思維,提出新的研究任務四、教學程序(二)師生互動,傳授新知四、教學程序第二小組第一小組實驗探究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原電池的構成條件第一小組第二小組第三小組①②(1)設置階梯式問題,對學生進行探究思路引導。問題1:氧化劑和還原劑直接接觸進行反應時,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再經過一系列能量轉換環節才能轉化為電能。那么要使氧化還原反應釋放的能量不經過熱能,而直接轉化為電能,所要解決的第一問題是什么?問題2:若將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開在不同區域進行,那么,怎樣架設橋梁使電子從還原劑區域轉移到氧化劑區域,同時形成電流?問題3:怎樣知道所架設的橋梁中有電子流過?如何從電學角度考慮儀器選擇和組裝問題?1、原電池的原理教學:(2)實驗探究:原電池及其原理。第一小組:實驗探究一稀硫酸鋅片稀硫酸銅片實驗1:鋅片插入稀硫酸中實驗2:銅片插入稀硫酸中實驗3:鋅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插入稀硫酸中稀硫酸鋅片銅片鋅片銅片稀硫酸A實驗4:鋅片和銅片導線連接插入稀硫酸中,導線間接上電流表第二小組:實驗探究一師生互動、分析現象、總結規律:原電池: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AZnCuSO42-H+H+1.Zn片溶解2.Cu片上有氣泡3.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負極:Zn– 2e-=Zn2+ (氧化反應)正極:2H++2e-=H2↑(還原反應)電池總反應式:Zn+2H+=Zn2++H2 ↑ZnCuZnCuZn(-)Cu(+)稀硫酸現 象電極反應式和電池總反應式電流方向電子流向電極電解質溶液實驗序號 第一小組:實驗①②③④實驗裝置① ② ③ ④能否構成原電池構成原電池條件一2、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分組實驗:實驗探究二能 能 不能 不能活動性不同的兩個電極不能 能 能電極必須插在電解質溶液中實驗序號 第二小組:實驗⑤⑥⑦實驗裝置⑤ ⑥ ⑦ 能否構成原電池構成原電池的條件二分組實驗:實驗探究二實驗序號 第三小組:實驗⑧⑨實驗裝置 ⑧ ⑨能否構成原電池構成原電池條件三能 不能兩極相連形成閉合回路分組實驗:實驗探究二四、教學程序師生互動問題發現問題探究解決問題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合作互動1.下列裝置中能組成原電池形成電流的是( )AZnCuH2SO4CuZnA酒精A BZnH2SO4ACuH2SO4C DACuCuH2SO4(三)、鞏固練習:2、下列裝置哪些屬于原電池,請說明理由。如是,請指出正極、負極。AgAAlAgNO3(2)鹽酸生鐵(3)CuZnH2SO4(4)CuAZn甘油(1)鞏固練習:四、教學程序(四)實踐活動在完成上述內容后,指導學生制作水果電池,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土豆蘿卜西紅柿四、教學程序(五)課堂小結一、化學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1.火力發電的過程。2.原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負極(Zn):Zn-2e-=Zn2+ (氧化反應)正極(Cu):2H++2e-=H2↑(還原反應)總反應式:Zn+2H+=Zn2++H2↑3. 原電池的構成條件:① 有兩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非金屬導體)作電極。② 電極材料都插入電解質溶液中。③ 兩極相連形成閉合電路。AZnCuSO42-H+H+四、教學程序(六)布置作業第二節 化學能與電能一、化學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1.火力發電的過程2.原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鋅片: Zn-2e-=Zn2+ (氧化反應)銅片: 2H++2e-=H2↑(還原反應)總反應式: Zn+2H+=Zn2++H2↑3. 原電池的構成條件① 有兩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非金屬單質)作電極。② 電極材料都插入電解質溶液中。③ 兩極相連形成閉合電路。五、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