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尋春之美——《春字頭》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教學內容選自教育部審定湘美版毛筆書法教材《書法練習指導》五年級下冊第11課《春字頭》。本課教材內容有認識春字頭、范字“奉”“春”的賞析與臨寫、“奉”字對比與欣賞三部分。教材先個紹了春字頭的筆畫組成、結構形態和筆畫特點并呈現了形似春字頭的建筑圖片和春字頭在米字格中的書寫位置及其運筆示意圖揭示了春字頭是本課部首學習的主要內容。教材精選了“奉”“春”為范字,以供學生賞析范字書寫的不同姿態,學生臨寫時要凸顯“上寬長、下窄短”的結構規律,領悟漢字書寫有動、靜不同的書寫姿態。教材最后將歐體、柳體、趙體與顏體的“奉”字進行對比,讓學生深入認識含有春字頭漢字結體規律的相同和筆畫書寫的相異,感悟毛筆書寫的豐富變化。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心理逐漸成熟,對毛筆書寫充滿濃厚的興趣。本次課堂教學班級學生人數50人,他們學習書法已有兩年,有一定書寫基礎,審美品位不斷提升。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善于發現,鼓勵學生關注筆畫細節,追求美觀的書寫品質。學生可以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中獲得探索的樂趣和書寫成功的自信。但學生在理解范字的動態和靜態之姿,以及實際書寫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在課堂書寫匯報作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范字進行書寫表達,及時鼓勵書寫基礎較好的學生大膽嘗試表現,而對大部分學生來說,能寫出范字的形態也是本課書寫學習的成功。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部首春字頭的形態特點,掌握春字頭的書寫方法。2.使學生認識并理解含有春字頭的范字“奉”“春”有“上寬長、下窄短”的特點,掌握筆畫書寫要領。3.使學生理解“撇低捺高、撇捺舒展”和“橫畫均勻”的結構規律,掌握漢字動、靜姿態的書寫技巧。4.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提升其書寫的審美意識,增強美觀書寫的意識,激發學生對書法文化的熱愛。教學重點:掌握春字頭的特點和書寫技巧,理解范字的構規律。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范字中筆畫間位置關系,以及動、靜字態的書寫技巧。教學過程:課前交流(播放背景視頻):首先,上課口令“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代表正式開始上課了,全程不起立、包括回答問題其次,我們的采用分階段的學習方式,請你認真傾聽,注意我們的課堂口令:請執筆,我執筆;請停筆,我停筆最后,請你用心觀察,大膽鋪毫。讓我們做到寫字姿勢得體、一點一畫盡心。過渡:現在我們開始上課了,“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一、詩歌頌春1.春夏秋冬,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呢?如果讓你用詩歌來描繪心中的春,你能想到哪些詩句呢?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師評:非常好)2.說道春,我們會不由得想到“草長鶯飛二月天”的明朗春光,想到“千里鶯啼綠映紅”的絢爛多彩,想到“兩個黃鸝鳴翠柳”的生機盎然…我們學過的古詩,不應該只停留在紙面上,還應該融到春色里,落到筆尖上。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春字頭,感受春的美,寫下春的贊歌。【設計意圖】為加強學科統整意識,促進學科融合,從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出發,創設對話情境,引導學生感受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同時感受中華古典詩詞文化的魅力,為書法創作奠定基礎。二、解析“春字頭”1.播放春字演變視頻那么春字是怎么來的呢 播放視頻2.通過視頻你了解到了什么呢?生:我了解到春字的來源和字體演變。師總結:這是識字義。(板書)3.書分五體,你能幫這些春字找到屬于它的家嗎?(長按拖動字放在相應房間)(師評:非常準確,你懂得的書法知識可真全面,真是一位博學的小書法家!)3.那我們主要學的是什么字體呢?生:楷書師:我們學的春字頭取法唐代楷書大家顏真卿的勤禮碑。看到勤禮碑,給你什么感受呢?顏勤禮碑是顏真卿71歲所寫,渾厚有力,人書俱老的狀態。它的結體寬博大氣、用筆橫輕豎重,外形內松外緊,呈“外拓”的形態。(放大鏡)4.唐代孫過庭在其 《書譜》中寫到,察之者尚精,也就是觀察一定要仔細。我們在書寫前對字形結構觀察精準,做到胸有成竹,這是辨字形。(板書)5.欣賞古典建筑,引出“春字頭”請欣賞這幅中式古典建筑,你發現這個建筑有什么特點嗎?是不是與我們學的“春字頭”外形相似。(出示春字頭)這是什么構圖方式呢?生:梯形,(演示課件)這樣的構圖更穩固。形成的內部結構是:上窄下寬6.還有重要的筆畫特點。你發現了嗎?三橫橫畫平行、間距均勻、上短下長,撇低捺高,撇捺舒展。這是賞筆畫(板書)你們對春字頭的書寫是不是有一定把握了,老師來考一考你們。6.拼字游戲,請您來將這些筆畫組合成春字頭。(倒計時30秒)師評:你對春字頭的結字規律掌握得非常好,相信你一定會把春字頭寫的更好!7.俗話說,知易行難,我們一起看黎老師是怎么書寫的吧!8.小練筆:現在請你臨摹字帖,書寫2個春字頭9.反饋:2位作業(優秀的和典型出錯點),再寫1個春字頭【設計意圖】1.引導學生觀察、學習碑帖范字的結構特點和筆畫書寫技巧,讓學生明確臨帖步驟,使其掌握臨帖的方法。遵循“先教方法,再用方法”的原則,引導學生從識字義、辨字形、賞筆畫這三個方面來展開學習。2.通過觀看視頻、字體配對游戲、拼字游戲、結合賞析與臨寫,體會范字的筆畫結構變化之美并加以運用。三、自主探究“奉”、“春”字中華民族乃禮儀之邦,當自己的舉動涉及對方時我們經常會說奉達、奉還、奉陪,表示尊敬。1.請兩位同學一組,選擇“奉”字“春”字的其中一個,從識字義、辨字形、賞筆畫這三個方面來展開學習,其中春字的字義已經進行了深入學習,需要你們合作探究的是其字形和筆畫特點。你可以畫輔助線分析,也可以直接嘗試寫一寫。(2分鐘時間)2.小組匯報:(哪位同學來分享你們的自主學習成果)課前預習:奉字是捧的意思,他的字形像雙手捧著一株萌發的草木的樣子。寓意尊敬,引申為接受、信仰等。“奉”字上面呈梯形、下面部分呈長方形,上寬長,下窄短;橫畫平行, 長短不一;下豎與撇首對正。(邊說邊演示)哪位同學可以帶領我們學習“春字呢”?春”字上部分呈梯形,下部分呈傾斜的豎式長方形。如果說“”奉”字是靜止的,那“春”字字形像風吹的樹,有動態之美。橫畫平行,上下兩組橫畫間距均勻;上部橫細短,撇、捺重長;下部“日”字緊縮于撇、捺之中;橫畫細,豎畫粗;豎畫呈相向之勢,左輕短,右重長。3.學生作業:請你根據你選擇的“奉”字或者“春”字,自主書寫四遍。教師微課示范循環播放,并巡視指導。4.師評:非常棒!在你的筆下,最基本的筆畫也可以組合成最美的春字,一起把掌聲送給他。5.微課示范:黎老師也迫不及待的想嘗試書寫了,請認真觀看老師的書寫示范。【設計意圖】四、學生作業1.臨摹古人,需食古而化,方可獨自成家。顏真卿也初學褚遂良后學張旭,經刻苦練習,最終自成一體。我們也應腳踏實地,從臨摹做起。請你根據你選擇“奉”或“春”字,自主書寫四個。4.反饋,暫停提出問題:“奉”字最后一筆的豎是懸針豎,應從下半部分慢慢提筆出尖,日字的角度需稍微往右傾斜。5.清代梁巘(yan)在《學書論》中提到,學古人書,需得其神骨、命脈,務圖貌似而不深求也。我們要反復校帖,得其神骨。請你對照修改再書寫。【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讓同學們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用學的步驟和方法臨寫其他的春字頭的字,進一步強化結構特點與寫法,注意左右部件的關系。在寫字時,播放古典音樂,陶冶學生的性情,使學生能靜下心來寫字。五、作品展評寫完的同學上臺展示,將作品粘貼在黑板上。師評:表揚用心書寫,不斷校帖的孩子,懂得好的方法事半功倍,只要多讀書、勤好學,未來一定是很優秀的書法家!【設計意圖】欣賞作品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展示作品是培養孩子的書寫興趣。引導學生“自評、互評”,目的在于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培養審美、觀察和評價能力,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六、拓展其他除了顏真卿你知道哪些楷書大家呢?你會選擇什么詞來形容他的書風特點呢?歐體嚴謹工整,平正峭勁;柳體棱角分明,英氣逼人;趙體婉麗流美,圓潤清秀;顏體端莊豪放,遒勁有力。師評:你了解的書法知識非常豐富,簡直具備書法大家的潛質!歐、顏、柳、趙合稱楷書四大家,我們在精學一門的基礎上也可以涉獵其他。【設計意圖】介紹顏真卿及四大楷書的相關書法文化知識,穿插《書譜》中“察之者尚精”的觀察方法引導等。在本堂課中,并不只是單單地教授技能,更是于合適的契機拓寬了學生的書法文化視野。七、總結提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甲骨文的“春”字正是生的希望。3000年前的造字者,把最美好的字形給了春天,也把希望種在了春天。(出示春圖片)今年的春天,你種下了什么希望了呢?這個問題就給大家課后探討,我這節課就暫時上到這里。【設計意圖】課堂總結與開頭導入相呼應,既有總結的意識,又在談話中引發學生的想象和思考,“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甲骨文的“春”字正是生的希望。”啟發學生發散思維,進一步探究春天,并播種希望,加強了價值觀的引導。八、“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衛生清潔【設計意圖】“立人先立德,練字先練人”,書法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衛生習慣養成教育,注重細節,養成好習慣,學生會終身受益。九、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