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第1課時 同學們有這樣的經歷嗎? 蜜蜂蟄傷 蚊子叮咬 蚊蟲叮咬之時,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種有機酸(蟻酸),在家庭中可使用濃肥皂水涂抹,可迅速止癢。 1.能設計實驗驗證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2.能從微觀角度解釋中和反應的本質。 3.能說出中和反應的概念和應用。 一、中和反應 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堿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那么酸和堿能否發生反應呢?仔細觀察下列實驗現象,判斷酸和堿之間是否發生了反應? 【視頻】鹽酸和氫氧化鈉混合 【視頻】鹽酸和氫氧化鐵、氫氧化銅的反應 {3B4B98B0-60AC-42C2-AFA5-B58CD77FA1E5} 鹽酸和氫氧化鐵 鹽酸和氫氧化銅 鹽酸和氫氧化鈉 現象 結論 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消失,溶液變為淺黃色。 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消失,溶液變為藍色。 無明顯現象。 鹽酸和氫氧化鈉有沒有發生反應呢?怎樣驗證? 發生了反應 發生了反應 實驗現象 提示:可以加入能體現物質存在的某種試劑或檢驗反應后的生成物。 【實驗1】在燒杯中加入5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 圖1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視頻】鹽酸和氫氧化鈉的中和反應 NaOH溶液 滴入( )溶液 溶液為( )色 再滴入( )溶液 溶液為( )色 無色酚酞 紅 鹽酸 無 鹽酸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說明NaOH消失 【討論】 1、 酚酞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 借以判斷反應是否發生 2、什么時候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 溶液剛好由紅色變為無色 3、反應前后溶液中離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溶液中的氫離子(H+)和氫氧根離子(OH-)結合成了水分子(H2O),而氯離子(Cl-)和鈉離子(Na+)沒有發生改變。 圖2 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示意圖 2HCl + Cu(OH)2 CuCl2 + 2H2O 3HCl + Fe(OH)3 FeCl3 + 3H2O HCl + NaOH NaCl + H2O 堿 酸 鹽 水 + + 鹽: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 金屬離子 酸根離子 1、中和反應的概念:酸跟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2、中和反應的實質: H+ + OH–= H2O 【思考】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嗎? 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如酸+金屬氧化物→鹽+水的反應不是中和反應。 任意酸與堿都能發生中和反應,都生成鹽和水。 中和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恰好反應時放出的熱量最多), 放熱反應還有:CaO+H2O=Ca(OH)2;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 注意事項 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改良酸性土壤 處理工業廢液 治療胃酸過多 中和蟻酸 1、某同學在探究“酸與堿能否發生反應”時,用稀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和酸堿指示劑進行實驗的過程如圖。如圖所加試劑①②③依次是( ) A.稀氫氧化鈉溶液、石蕊試液、稀鹽酸 B.稀鹽酸、石蕊試液、稀氫氧化鈉溶液 C.稀氫氧化鈉溶液、酚酞試液、稀鹽酸 D.稀鹽酸、酚酞試液、稀氫氧化鈉溶液 C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紫色的石蕊試液可使鹽酸變藍 B. 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 C. 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 氧化鈣與稀鹽酸能發生中和反應 B 3、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 A.用氫氧化鈣溶液處理廢水中的殘余硫酸 B.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 C.服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概念 中和反應 應用 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實質 (1)改良土壤酸堿性 (2)處理工廠廢水 (3)用于醫藥 H+ + OH – = H2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