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1 生活中常見的鹽 第2課時 課件(共23張PPT 內嵌視頻)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1 生活中常見的鹽 第2課時 課件(共23張PPT 內嵌視頻)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23張PPT)
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第2課時
請同學們回憶:寫出上節課的三個化學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1.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2.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
3.碳酸鈉與石灰水反應。
上面三個反應與我們前面所學的化合、分解、置換三種反應有什么不同?這些反應有什么共同特征?請同學們獨立思考,交換意見。
1.能識別復分解反應。
2.能認識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和實質。
3.能判斷酸、堿、鹽之間是否能發生反應
4.能概括鹽的化學性質。
CaCO3 + 2HCl == CaCl2 + H2CO3
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
NaHCO3 + HCl == NaCl + H2CO3
Na2CO3 + Ca(OH)2== CaCO3↓ + 2NaOH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一、復分解反應


AB + CD → AD + CB
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特點:雙交換,價不變。
思考:復分解反應發生需要滿足怎樣的條件?
【實驗】向兩支分別盛有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現象并填寫下表。
CuSO4溶液+NaOH溶液 CuSO4溶液+BaCl2溶液
現 象
化學方程式 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有白色絮狀沉淀生成
CuSO4 + 2NaOH==Cu(OH)2↓+Na2SO4
CuSO4 + BaCl2==BaSO4↓+ CuCl2
討論:1. 上述兩個反應是否屬于復分解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有什么共同之處?
2. 前面學過的酸堿中和反應是否也屬于復分解反應?中和反應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
3. 碳酸鈉、碳酸鈣等含碳酸根的鹽與鹽酸發生復分解反應時,可觀察到的共同現象是什么?
有沉淀生成
有水生成
有氣體生成
思考: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是什么呢???
實驗現象及結論:
BaCl2+H2SO4==BaSO4↓ +2HCl
2NaOH+H2SO4==Na2SO4 + 2H2O
Na2CO3+H2SO4==Na2SO4 + H2O + CO2↑
BaCl2+ Na2CO3==BaCO3↓ + 2NaCl
BaCl2+ NaOH ==不反應
Na2CO3 + NaOH ==不反應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水生成
有氣體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①生成水;②生成氣體;③生成沉淀。(滿足一條即可)
思考: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是什么呢???
實驗現象及結論:
BaCl2+H2SO4==BaSO4↓ +2HCl
2NaOH+H2SO4==Na2SO4 + 2H2O
Na2CO3+H2SO4==Na2SO4 + H2O + CO2↑
BaCl2+ Na2CO3==BaCO3↓ + 2NaCl
BaCl2+ NaOH ==不反應
Na2CO3 + NaOH ==不反應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水生成
有氣體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①生成水;②生成氣體;③生成沉淀。(滿足一條即可)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揮 溶、揮 溶 溶、揮
NH4+ 溶、揮 溶 溶 溶 溶
K+ 溶 溶 溶 溶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Mg2+ 不 溶 溶 溶 微
Al3+ 不 溶 溶 溶 ——
Mn2+ 不 溶 溶 溶 不
Zn2+ 不 溶 溶 溶 不
Fe2+ 不 溶 溶 溶 不
Fe3+ 不 溶 溶 溶 ——
Cu2+ 不 溶 溶 溶 ——
Ag+ —— 溶 不 微 不
酸、堿、鹽的溶解性(20℃)
【探究】某些酸、堿、鹽之間是否發生反應
1. 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并利用有關酸、堿、鹽溶解性的信息,判斷稀硫酸與下表中的四種化合物的溶液之間是否能發生反應。
NaOH NaCl K2CO3 Ba(NO3)2
稀硫酸
判斷依據
反應
不反應
反應
反應
有水生成
無水、氣體或沉淀生成
有CO2氣體生成
有BaSO4
沉淀生成
NaOH NaCl K2CO3 Ba(NO3)2
設計實驗
向盛有NaOH溶液的試管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觀察現象,若原溶液中紅色褪去,則可判斷發生了反應
將稀硫酸和NaCl溶液混合于試管中,
觀察現象,若無明顯變化,則可判斷沒有發生反應
將稀硫酸和K2CO3溶液混合于試管中,觀察現象,若有無色氣體生成,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可判斷發生了反應
將稀硫酸和
Ba(NO3)2
溶液混合于試管中,觀察現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可判斷發生了反應
2. 設計實驗證明你的判斷。
H+、Cl-
Na+、CO3 2-
Na+、Cl-
反應前
反應后
溶液中離子種類發生改變
2HCl+Na2CO3 ——
2NaCl + H2O+CO2↑
——
復分解反應發生時的離子變化
K2SO4 + NaNO3
×
Na+、SO42-
K+、NO3-
K+、SO42-
Na2SO4 + KNO3 ——
Na+、NO3-
溶液中離子種類沒發生改變
反應前
反應后

實質
——
二、鹽的化學性質
1.鹽 + 金屬→新鹽 + 新金屬
反應條件:
①參加反應的鹽必須溶于水;
②“前換后”(或說“強換弱”):即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外)。
③K、Ca、Na 在鹽溶液中一般先容易與水反應。
2.鹽 + 酸→新鹽 + 新酸
3.鹽 + 堿→新鹽 + 新堿
4.鹽 + 鹽→新鹽 + 新鹽
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侯德榜
在中國化學工業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為祖國的化學工業事業奮斗終生,并以獨創的制堿工藝聞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塊堅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的大廈,這位先驅者就是被稱為“國寶”的侯德榜。 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術上有三大貢獻。第一,揭開了蘇爾維法的秘密。第二,創立了中國人自己的制堿工藝——侯氏制堿法。第三,就是他為發展小化肥(氮肥)工業所做的貢獻。
NH3+CO2+H2O +NaCl ==NaHCO3↓+NH4Cl
原理:將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析出。
NH3+CO2+H2O ==NH4HCO3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總反應:
2NaHCO3 ===Na2CO3+H2O+CO2↑

1、下列化學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2KMnO4==K2MnO4+MnO2+O2↑
C、CaO+H2O=Ca(OH)2 D、CuSO4+2NaOH=Cu(OH)2↓+Na2SO4
D
2、化學反應要符合一定的原理和條件,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一定有單質參加或生成
B.置換反應只能發生在金屬與金屬的化合物之間
C.復分解反應要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
D.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C
3、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O42﹣、NO3﹣ B.NH4+、OH﹣、Cl﹣
C.Cu2+、Na+、OH﹣ D.Ca2+、K+、CO32﹣
4、若不用其他試劑,而用最簡便的方法鑒別下列四種溶液:①硫酸鎂溶液
②氫氧化鉀溶液 ③硫酸銅溶液 ④氯化鈉溶液。鑒別的正確順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
A
A
5、食鹽、食醋、純堿等均為家庭廚房中常用的物質,利用這些物質你能完成的實驗是( )
①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②鑒別食鹽和純堿;③檢驗雞蛋殼能否溶于酸
A.①② B.①③ C.① D.①②③
D
復分解反應的概念
生活中常見的鹽
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
鹽的化學性質
有沉淀生成
有水生成
有氣體生成
鹽 + 金屬 = 新鹽 + 新金屬
鹽 + 酸 = 新鹽 + 新酸
鹽 + 堿 = 新鹽 + 新堿
鹽 + 鹽 = 新鹽 + 新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蚌埠市| 中山市| 嘉黎县| 攀枝花市| 驻马店市| 平遥县| 容城县| 松原市| 浑源县| 志丹县| 龙川县| 博兴县| 桦甸市| 北川| 大竹县| 中江县| 澄迈县| 双城市| 拜城县| 容城县| 广德县| 安仁县| 江津市| 金秀| 盐池县| 桃园市| 加查县| 浦县| 宁海县| 冀州市| 乌苏市| 普兰县| 莱芜市| 宽城| 德庆县| 台北县| 化德县| 奉化市| 分宜县|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