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
主講人:XX
《鐵鹽和亞鐵鹽》說課
《鐵鹽和亞鐵鹽》教學設計
目錄
一、課標和教材分析
二、學情分析
三、素養&評價目標
四、教學方法&重難點
五、教學過程
六、板書設計
PPT模板 http:///moban/
PART 1
課標與教材分析
課 標 分 析
1. 內容要求:
(1)認識科學探究是進行科學解釋和發現、創造和應用的科學實踐活動。
(3)結合真實情境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鐵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了解含鐵元素的物質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2)認識化學實驗時研究和學習物質及其變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學探究的一種重要途徑。
課 標 分 析
2. 學業要求:
(1)能依據物質類別和元素價態列舉鐵元素的典型代表物。
(2)能列舉、描述、辨識典型物質重要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及實驗現象。能用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正確表示典型物質的主要性質。
(3)能從物質類別、元素價態的角度,依據氧化還原反應原理,預測物質的化學性質和變化,設計實驗進行初步驗證,并能分析、解釋有關實驗現象。
(4)能利用典型代表物的性質和反應,設計常見物質檢驗的簡單任務方案。能從物質類別、元素價態變化視角說明物質的轉化路徑。
課 標 分 析
3. 學業質量要求:
(1)能結合實例書寫離子方程式和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能說明常見物質與應用的關系。(1-1)
(2)能依據化學問題解決的需要,選擇常見的實驗儀器、裝置和試劑,完成物質檢驗等實驗。(1-3)
(3)能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和方法分析討論生產、生活中簡單的化學問題。(1-4)
教 材 分 析
1.教材地位分析:
本課時安排在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第一節“鐵及其化合物”之中。
從章節設置來看,本章內容以先介紹鐵及其化合物,再介紹金屬材料這樣的邏輯主線發展,不斷深入對常見金屬及金屬材料的認識,掌握學習元素的方法、思路及視角。
有利于滲透學科思想,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深刻地體會化學的價值。
教 材 分 析
2.教材作用分析:
(1)從學科價值來看,鐵元素作為學生繼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之后學習的第1個變價金屬元素,有助于從元素價態、物質類別視角去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而本節課是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視角認識Fe3+和Fe2+的性質,可以使學生在探究 Fe3+和Fe2+的相互轉化的實驗方案中構建同一元素不同價態物質間相互轉化的思維模型,培養“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以及“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2)從社會價值來看,鐵及其化合物、合金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比如,與人體健康相關的補鐵劑;利用Fe3+氧化性制作覆銅板圖案;利用鐵與氧氣反應放熱制成暖寶寶等。所以,可以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體驗鐵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中的重要應用,在有關物質檢驗、轉化等實驗中感受宏觀物質與微觀粒子之間的聯系,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和“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PART 2
學情分析
學 情 分 析
學生已掌握物質的分類、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鐵的單質、鐵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知識。初步掌握了物質鑒別、分離、轉化等基本方法。
1.學生已有知識:
2.學生欠缺的知識和技能:
元素化合物內容的學習剛開始,運用氧化還原原理預測和解釋物質性質的能力還需加強,實驗設計和操作能力也有待提升。
PART 3
素養目標&評價目標
素 養 目 標
了解缺鐵性貧血等疾病和科學補鐵的有效方法,增強“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素養,并在分析和推測過程中培養“證據推理”能力。
通過實驗探究知道Fe2+和Fe3+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構建元素價態轉化的一般思路,并在探究過程中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驗探究的方式,掌握Fe2+和Fe3+的檢驗方法,發展“科學探究”能力,感受宏觀物質變化與微觀粒子轉化之間的聯系,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
通過用圖示的方法歸納出“鐵三角”轉化關系,深化氧化還原理論,建構完整的鐵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體系,培養“模型認知”的素養。
1
2
3
4
評 價 目 標
通過對缺鐵性貧血等疾病和科學補鐵方法的探討,診斷并發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統水平),以及學生對化學價值的認識水平(學科價值、社會價值、學科和社會價值視角)。
通過Fe3+和Fe2+相互轉化方案的設計、交流與點評,診斷并發展學生實驗探究的水平(單一水平、綜合水平)。
通過學生對Fe3+和Fe2+的鑒別實驗探究過程中,發展學生實驗探究設計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并在分析過程中診斷和發展學生認識物質的水平(物質、元素、微粒水平)。
通過對“鐵三角”轉化關系模型的建立,診斷并發展學生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統水平)。
1
2
3
4
PART 4
教學方法&重難點
主 要 教 學 方 法
觀察討論法
任務驅動法
實驗探究法
重 難 點
Fe3+和Fe2+的檢驗; Fe3+和Fe2+的相互轉化;
重點:
1
Fe3+和Fe2+的相互轉化
難點:
2
PART 5
教學過程
知識線
問題線
活動線
素養線
“補鐵劑”、“補鐵保健品”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補鐵劑中鐵元素的價態是幾價?
為什么補鐵劑盒子上會寫含維生素C?
觀察缺鐵患者的體檢單和相關資料,猜測市場上各種“補鐵劑”、“補鐵保健品”的有效成分及含維C的原因
證據推理、
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生活中的鐵元素
我們應如何通過實驗的科學方法來確定補鐵劑中鐵元素價態呢?
分組實驗,探究鐵元素的價態
科學探究、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
Fe3+和Fe2+的檢驗方法
“補鐵劑”、“補鐵保健品”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補鐵劑中鐵元素的價態是幾價,為什么補鐵劑盒子上會寫含維生素C?
微量元素體檢報告單
知識線
問題線
活動線
素養線
我們能否根據氧化還原基本原理,總結出Fe3+→Fe2+轉化的條件?常見的還原劑有哪些
通過資料了解Fe3+和Fe2+可以相互轉化,利用已有知識推測如何進行Fe3+→Fe2+的轉化,并對氧化劑和還原劑進行選擇
科學探究
同樣的方法推測Fe2+→Fe3+的轉化條件,常見的氧化劑又有哪些呢?
分組實驗,探究Fe3+和Fe2+的轉化
Fe3+和Fe2+的相互轉化
根據提供的藥品,你能設計探究實驗證明我們的推測嗎?
學生閱讀資料發現:
自然界本來就存在
Fe3+和Fe2+的轉化
科學態度
教師提問:
能否根據氧化還原基本原理,
總結出Fe3+→Fe2+轉化的條件?
常見的還原劑有哪些
知識線
問題線
活動線
素養線
根據所學知識,你能用用圖示的方法歸納出Fe、 Fe3+、Fe2+ 三者之間的轉化關系嗎?
用圖示的方法歸納Fe、 Fe3+、Fe2+ 三者之間的轉化關系,構建 “鐵三角”轉化網絡
模型認知
“鐵三角”
轉化網絡
剛剛有同學推測,補鐵劑中維生素C是為了防止二價鐵被氧化,同學們現在可以通過實驗探究獲得答案了嗎?
分組實驗,探究補鐵劑中要加入維生素C的原因,解開課前產生的疑問
科學探究、
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防止Fe2+的氧化
最后,解惑:
通過探究學生知道了補鐵劑中要加入維生素C的原因,再提供材料佐證
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識
深刻認識化學與生活、社會的關系
PART 5
板書設計
板 書 設 計
1. 猜想:
(1)補鐵劑中的Fe價態:+2 、+3
(2)維C的作用:?
2. 探究1:Fe2+和Fe3+ 的檢驗:
3. 探究2:Fe2+、Fe3+的相互轉化:
4. 探究3:維C的作用 → 還原劑
Fe2+ Fe3+
氧化劑
還原劑
鐵鹽和亞鐵鹽
Fe3+ + KSCN → 紅色
Fe
H+等
Cl2等強氧化劑
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