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2.3.1 芳香烴19世紀的英國很強大。權一大,錢一多,人就容易要要要。可時代限制在那,很多東西想要,它也出現不了。苯的漫畫故事比如照明燈,這個時候最先進的照明燈是“煤氣燈當時煤氣不只能用來點燈,還能用來開車、做飯、供暖,簡直是居家旅行必備。但是煤氣不是煤炭的獨生子,它還有個孿生兄弟叫“"煤焦油”,一出生就被城里人罵“垃圾”。英國大科學家法拉第看不過去,他想知道,煤焦油真的百無一用是廢物嗎?想到就做,結果法拉第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從煤焦油中分離出“苯”的人。不對,這個時候還不能叫“苯”。從長相來看,它叫“無色液體物質”,還給它起了個大名叫“氫的重碳化合物法拉第看著這個被自己發現的新物質,下意識用鼻子聞了聞,別說,它還好香不對,這個時候還不能叫“苯”。從長相來看,它叫“無色液體物質”,還給它起了個大名叫“氫的重碳化合物法拉第看著這個被自己發現的新物質,下意識用鼻子聞了聞,別說,它還好香。到了1833年,德國化學家米希爾里希也提煉出了和法拉第發現的物質一樣的東西。他聞著很像“安息香”( benzoin)的氣味,相似就是緣,于是這個“氫的重碳化合物”就有了個學名叫“苯”。安息香( benzoin)是一種名貴香料,是安息香屬植物的樹脂。那晚他工作了一夜,按照他夢中的啟示做了各種推理,又和之前的數據、記錄對應起來互相驗證終于,他發現夢竟然是對的!當他提出苯的環形結構后,全世界的化學家都驚呆了。“苯”雖然有了學名,但它究竟是個什么結構式,沒有化學家能夠說的明白。之后,苯的分子式才被確認是C6H6。化學家們一看分子式,苯分子中碳的相對含量也太高了,分子結構咋畫都不對啊!苯的碳、氫比值如此之大,表明苯是高度不飽和的化合物,但它又不具有典型的不飽和化合物應具有的易發生加成反應的性質。苯的分子結構問題讓化學家們頭禿了幾十年,直到凱庫勒做了一個夢。睡夢中,凱庫勒看到碳原子在他面前蹦迪,忽前忽后,像極了跳大神。不一會,這些碳原子竟然一個挨一個,手牽手變成了“長鏈”。凱庫勒看著這條“碳鏈”,越看越像條蛇。緊跟著,它竟然真的變成了蛇,還沖他呲出毒牙,“碳鏈蛇”繞著他來回飛,兇得很。不過它的威風并沒有持續多久,突然咬住了它自己的尾巴,一邊咬還一邊轉圈。苯芳香烴常見的芳香烴稠環芳香烴苯的同系物苯的結構分子式C6H6空間構型平面正六邊形成鍵特點介于單鍵與雙鍵之間的特殊鍵結構簡式:或成鍵特點:6個碳原子均采取sp2雜化,分別與氫原子及相鄰碳原子以σ鍵結合,鍵間夾角均為120°,連接成六元環。每個碳碳鍵的鍵長相等,都是139pm,介于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的鍵長之間。六個碳原子之間的化學鍵完全相同,是一種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每個碳原子余下的p軌道垂直于碳、氫原子構成的平面,相互平行重疊形成大π鍵,均勻地對稱分布在苯環平面的上下兩側。空間充填模型σ鍵π鍵b.鄰二取代物沒有同分異構體,只有一種結構。碳碳單鍵鍵長:1.54×10-10m碳碳雙鍵鍵長:1.34×10-10m苯分子中碳碳鍵長都相等,為1.39×10-10 ma.正六邊形分子,六個碳碳鍵長相同。苯的6個氫原子所處的化學環境完全相同如苯環為單鍵和雙鍵的交替結構,則兩者結構不同。顏色、狀態 氣味 密度 溶解性 揮發性無色、 液態 有特殊氣味 比水 小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沸點較低,易揮發苯的物理性質苯應用: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機溶劑。1、氧化反應苯可以燃燒,燃燒時有濃重的黑煙苯的化學性質2C6H6+15O2 12CO2+6H2O點燃在乙烯、乙炔、苯分子中,含碳的質量分數較甲烷等烷烴高,乙炔、苯分子中含碳的質量分數相同,均為92.3%,均比乙烯高。乙烯、乙炔、苯在空氣中燃燒不完全,易產生黑煙,乙炔、苯的黑煙更濃。實驗探究向兩只各盛有2 mL 苯的試管中分別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用力振蕩,觀察現象。【現象】加入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后,溶液不褪色,出現分層,無色苯層在上層,紫紅色在下層;加入溴水后,溶液不褪色,出現分層,苯層在上層,呈橙紅色,水層在下層,接近無色。【結論】苯不能被高錳酸鉀酸性溶液氧化,也不與溴水發生化學反應。溴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因此苯能將溴從水中萃取出來。該實驗證明苯分子中無碳碳雙鍵說明苯分子具有不同于烯烴和炔烴的特殊結構苯能夠發生取代反應FeBr3可以催化苯和溴反應,生成溴苯。純凈的溴苯是一種無色液體,有特殊氣味,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溴苯)——斷裂C-H鍵2、 取代反應溴代反應注意事項:1. 苯只與純鹵素反應。遇到溴水發生萃取分層,下層為水層,上層為橙紅色的苯和溴的混合液2. 必須有催化劑;反應中加入的催化劑是鐵粉,實際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3. 苯與Br2只發生一元取代反應4. 試劑的加入順序為:先加苯,再加溴,最后加鐵粉5. 長導管的作用:a、導氣:因為苯和溴都易揮發b、冷凝回流:該反應為放熱反應6. 產物的位置:溴化氫由于其易揮發,揮發到錐形瓶中7. 除雜:純凈的溴苯是無色的液體,但因常含有溴而顯褐色,為了除去其中的溴,可用NaOH溶液進行除雜。將產物→蒸餾水→NaOH→蒸餾水→分液→無水CaCl2干燥→蒸餾→純物質純凈的硝基苯是一種無色液體,有苦杏仁氣味,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濃硫酸可催化苯和濃硝酸在50~60 ℃反應,生成硝基苯。(硝基苯)硝化反應(苯磺酸)生成硝基苯的過程存在副反應注:苯磺酸易溶于水,為強酸。該反應可用于制備合成洗滌劑性磺化反應:苯與濃硫酸在70~80℃時可以發生磺化反應,生成苯磺酸。制備合成洗滌劑工業制取環己烷的主要方法+ 3H2Ni18MPa 180~250℃3、加成反應C6H6+3Cl2 C6H6Cl6(六氯環己烷)能加成在以Pt、Ni等作催化劑并加熱的條件下,苯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環己烷。總體來說,苯的化學性質是“易取代,能加成,難氧化”1.下列各組物質,不能用分液漏斗分離的是( )A.苯和四氯化碳 B.苯和水C.溴苯和水 D.汽油和水A詳細解析:苯、溴苯、汽油均能相互溶解,但不能溶于水,因此苯和四氯化碳不能用分液方法分離。練習2.化合物 的分子式均為C6H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的同分異構體只有d和p兩種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種C.b、d、p均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詳細解析:A.b的同分異構體還含有鏈狀烴,如1,3—己二炔有機物類別 苯 環烯烴 立體烷烴成鍵特點 大π鍵 碳碳雙鍵、碳碳單鍵 碳碳單鍵共面情況 所有原子均共面 部分共面 部分共面化學性質 不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 取代反應,加成反應 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 加成反應,取代反應 取代反應2.化合物 的分子式 均為C6H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的同分異構體只有d和p兩種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種C.b、d、p均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D詳細解析:B.b與p均只有三種。d的二氯代物有6種,見右圖。C.b是苯環,p屬于環烷烴,不含有碳碳雙鍵。D.d與p含有飽和碳原子,與它相連的原子均不共面。3.實驗室制備溴苯的裝置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向圓底燒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開KB.實驗中裝置b中的液體逐漸變為淺紅色C.裝置c中的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BrD.反應后的混合液經稀堿溶液洗滌、結晶,得到溴苯K發生裝置除雜裝置尾氣處理裝置氣體:HBr伴有Br2詳細解析:3.實驗室制備溴苯的裝置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向圓底燒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開KB.實驗中裝置b中的液體逐漸變為淺紅色C.裝置c中的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BrD.反應后的混合液經稀堿溶液洗滌、結晶,得到溴苯K物質 Br2 苯 溴苯沸點/℃ 58.8 80 156溶解性 易溶于有機溶劑 除雜方法 堿洗 蒸餾 /提純溴苯的方法:用NaOH溶液洗滌除去溶解的溴單質,靜置后分液,干燥,再用蒸餾法除去多余的苯。詳細解析:3.實驗室制備溴苯的裝置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向圓底燒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開KB.實驗中裝置b中的液體逐漸變為淺紅色C.裝置c中的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BrD.反應后的混合液經稀堿溶液洗滌、結晶,得到溴苯KD4.在50~60 ℃下,苯與濃硝酸在濃硫酸作用下發生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浴加熱的優點是使反應物均勻受熱,容易控制溫度B.硝基苯有苦杏仁氣味,密度比水的大C.反應完全后,可用儀器a、b蒸餾得到產品D.實驗前,應向濃硝酸中加入濃硫酸,待冷卻至室溫,將所得混合物加入苯中50-60℃水濃硫酸、濃硝酸和苯的混合液發生裝置冷凝回流裝置物質 硝酸 苯 硝基苯沸點/℃ 83 80 210除雜方式 堿洗 蒸餾 /直形冷凝管蒸餾裝置詳細解析:50-60℃水濃硫酸、濃硝酸和苯的混合液4.在50~60 ℃下,苯與濃硝酸在濃硫酸作用下發生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浴加熱的優點是使反應物均勻受熱,容易控制溫度B.硝基苯有苦杏仁氣味,密度比水的大C.反應完全后,可用儀器a、b蒸餾得到產品D.實驗前,應向濃硝酸中加入濃硫酸,待冷卻至室溫,將所得混合物加入苯中50-60℃水濃硫酸、濃硝酸和苯的混合液C球形冷凝管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