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歷史下冊(部編版)第3課 土地改革 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歷史下冊(部編版)第3課 土地改革 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第3課 土地改革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道土地改革,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 1、時空觀念:通過時間軸和歷史地圖,了解土地改革時間、過程等基本概況。 2、史料實證、唯物史觀: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分析土地改革開展的原因和重要意義;了解土地改革對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意義。 3、家國情懷:理解基本國情是國家制定政策的依據,加深對黨和政府政策的認同感。
知識點一 背景
1.新中國成立前,占全國3億多人口的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
2.農村存在著大量無地和少地的農民,______________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根本原因)。
3.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知識點二 概況
1.時間:______________
2.文獻:
(1)時間:1950年
(2)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4)特點:保存富農經濟,政治上____________。
3.過程:
(1)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初步改革。
(2)1950年冬起,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
(3)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農民真正獲得解放。
知識點三 影響
1.性質:反封建的民主改革(屬于繼續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遺留任務)
2.意義:
(1)政治:①徹底摧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主階級被消滅;②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③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
(2)經濟:①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②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③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填空答案:
知識點一:封建土地制度
知識點二:1950-1952年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中立富農
知識點三: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拓展補充】
1.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在新解放區范圍內推行,而不是全國。
2.結束中國封建君主專制(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結束中國封建土地制度的是1952年完成的土地改革。
3.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土地改革的完成標志著農民真正獲得解放,成為土地的主人,擁有了土地的所有權。
4.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變成農民土地所有制,其本質仍是私有制,所以不是社會主義革命;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成為集體所有,就變成了公有制了,屬于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
時空線索:
知識框架:
1.“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國家的工業化開辟道路。”材料所述事件對農業產生的最重大的影響是( )
A.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B.基本消滅了剝削制度
C.為工業化開辟道路 D.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
2.中國的革命正是由這樣兩種夢想推動著:一是愛國主義者想看到一個新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的地位,清除古代舊有的階級貴賤的社會差別。這兩個夢想得以實現的標志性事件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土地改革 B.五四運動和三大改造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三大改造 D.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3.從1950年到1952年,我國糧食、棉花、油料等主要農產品的產量增幅和每年的總產量都超過了以往任何歷史時期。促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C.三大改造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4.下圖漫畫《家鄉喜訊》形象地描述了1950年發生的場景。該漫畫旨在說明( )
A.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背景 B.土地改革實施的歷史條件
C.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影響 D.土地改革實施帶來的變化
5.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宣布在全國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關于土地改革,說法正確的是( )
A.摧毀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B.土地所有制性質發生改變
C.為國家工業化準備了條件 D.農民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
6.下列圖片反映的新中國初期三件歷史大事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毛澤東等人慶祝西藏和平解放 克拉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拔除地主地界碑
A.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B.鞏固了新生政權
C.促進了祖國的統一大業 D.廢除了封建制度
7.“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主席這一重大論斷,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時代特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歡天喜地】
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回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時間+事件)?
【驚天動地】
材料二 新中國誕生剛一年,就和朝鮮人民一道,用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使舉世為之震驚……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2)材料二中“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指的是什么事件?依據材料指出,“激戰”的勝利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改天換地】
材料三 1950—1954年中國農村不同階層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變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貧農、中農 85.5 45.2 92.1 91.4
富農、地主 14.5 54.8 7.9 8.6
(3)觀察上表,我國土地所有者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導致這一改變的原因是什么?寫出采取這一措施后我國所有制形式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4)結合上述材料歸納它們的共同作用。
參考答案
1.【答案】A
【詳解】“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國家的工業化開辟道路。”的意思是土地改革的手段是把地主土地分給農民,其根本目的是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業恢復和發展,A項正確;基本消滅了剝削制度和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不是土地改革對農業產生的影響,排除BD項;為工業化開辟道路的事件是一五計劃的完成,排除C項。故選A項。
2.【答案】A
【詳解】根據“一是愛國主義者想看到一個新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得出是新中國的成立,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根據“二是提高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的地位,清除古代舊有的階級貴賤的社會差別。”可得出是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人民政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A項正確;五四運動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三大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排除BC項;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排除D項。故選A項。
3.【答案】A
【詳解】從建國初期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表可以看出,1950到1952年糧食、棉花產量逐年大幅度提升,結合所學可知,1950年,中央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全國進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億無地或少地農民分得了土地。所以表格內容說明土地改革運動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糧食的產量,A項正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是1984年,排除B項;三大改造是在1953年開始,排除C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1978年,排除D項。故選A項。
4.【答案】D
【詳解】根據圖示及所學可知,土地改革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真正獲得了屬于自己的土地,調動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及發展,D項正確;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召開于1949年9月,排除A項;“土地改革實施的歷史條件”是新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排除B項;“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影響”是為建立新中國作了充分準備,排除C項。故選D項。
5.【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C項正確;辛亥革命,摧毀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與土地革命不符,排除A項;土地所有制性質沒有改變,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B項;農民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與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相關,與土地革命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6.【答案】B
【詳解】第一幅圖片反映了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西藏獲得和平解放。第二幅圖片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第三幅圖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與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B項正確;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與土地改革不符,排除A項;促進了祖國統一與土地改革不符,排除C項;廢除了封建制度與抗美援朝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
7.【答案】(1)標志:1949年,開國大典。
(2)事件:抗美援朝。
影響: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3)改變:由地主所有變成農民所有;
原因:土地改革。
改變:從地主土地所有制變成農民土地所有制。
(4)作用:鞏固了新中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沛县| 潜江市| 海晏县| 青海省| 杭锦后旗| 嘉峪关市| 腾冲县| 宝鸡市| 黔西县| 元朗区| 东乡族自治县| 南城县| 凌海市| 南华县| 中方县| 竹溪县| 玉屏| 安徽省| 临猗县| 慈利县| 渭南市| 南汇区| 化州市| 平顶山市| 天峻县| 黄冈市| 中牟县| 茶陵县| 凤凰县| 句容市| 西乌珠穆沁旗| 内丘县| 浠水县| 深泽县| 鄂州市| 青川县| 米泉市| 九江市| 巴林右旗| 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