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抗美援朝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知道抗美援朝,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 1、時空觀念:觀察地圖和時間軸,了解抗美援朝的時間、過程等基本史實。 2、史料實證、唯物史觀:通過分析材料,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史實,分析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原因,理解抗美援朝戰爭是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 3、家國情懷:理解“最可愛的人”的含義,體會感悟抗美援朝精神,培養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知識點一 背景1.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2.美國侵略朝鮮的活動嚴重威脅了中國的安全:(1)陸: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2)空: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3)海: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知識點二 概況1.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2.目的:__________________。4.指揮者:①中國:_________;②美國:麥克阿瑟5.軍隊:①中國:中國人民志愿軍(被譽為“_____________”);②美國:“聯合國軍”。6.概況:中朝軍民并肩作戰,五戰五捷,把美國侵略者趕回到“三八線”附近(其中最著名的戰役是____________)。7.結果: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8.英雄:(1)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射口;(2)邱少云:嚴守潛伏紀律,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知識點三 影響1.性質:反侵略的正義戰爭2.意義:(1)為我國的經濟建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3)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對國際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抗美援朝精神:①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②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③不畏艱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④為了人類和平和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性質反侵略的正義戰爭勝利。填空答案:知識點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彭德懷 最可愛的人 上甘嶺戰役知識點三: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拓展補充】1.從中國歷史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與土地改革的開展都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權的鞏固;從中美關系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戰爭反映的是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中國的敵視與對抗。2.歌曲“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戰爭。3.勝利原因:①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②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③志愿軍和朝鮮軍民的英勇戰斗;④反侵略戰爭的正義性;⑤蘇聯的援助。時空線索:知識框架:1.在《彭德懷自述》中有這樣一段記錄,“它既要來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國主義見過高低,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是困難的”。與這段記錄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北伐戰爭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抗日戰爭2.下面兩圖是電視劇《三八線》劇照,左圖展示了長津湖戰役中“冰雕連”六班班長凍死在陣地上的情景,下圖則是該連一位戰士寫下的絕命詩。下面兩圖所示內容生動地詮釋了( )A.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B.革命英雄主義精神C.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 D.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3.“當中國變成第一個在重要戰役中取得打敗西方軍隊勝利的國家時,似乎一夜之間,中國便躍進為世界強國之列。”從材料可知,這次戰役使中國( )A.實現民族復興 B.大陸獲得統一C.國際地位提高 D.成為經濟強國4.《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記載:“經過朝鮮戰爭的交手,美國不得不對中國的利益有所顧忌。比如在越南戰爭中,美軍的轟炸機從來不敢越過北緯17度線轟炸北越,沒有別的,它怕引起中國的反應?!边@反映了( )A.抗美援朝戰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B.越南戰爭中美國軍隊的戰斗力下降C.抗美援朝戰爭后美中關系發生變化 D.中國取得了與美國同等的國際地位5.下圖為朱宣咸時政漫畫《侵略者的老路》,對該漫畫解讀正確的是( )A.以鄰為壑,劍拔弩張 B.美蘇冷戰,殃及池魚C.兄弟鬩墻,外御其辱 D.唇亡齒寒,保家衛國6.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集中展出540余張照片、1900余件文物,其中824件珍貴文物首次揭開神秘面紗,展覽引發熱烈反響,被認為是跨越時空、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這“贊歌”是( )A.舍生忘死、保家衛國 B.艱苦創業、公而忘私C.大力協同、勇于登攀 D.獨立自主、實事求是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悍然派兵侵略朝鮮。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美國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材料二 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兩年多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斃、傷、俘敵71萬余人,自身作戰減員36萬多人。美國開支戰費400多億美元,消耗作戰物資7300多萬噸。中國開支戰費62.5億元人民幣,消耗作戰物資560多萬噸。材料三 在異常的殘酷的戰爭中,志愿軍涌現出30多萬英雄模范和功臣,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匯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包括美、蘇在內的世界各國都感到必須重新估計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分量。通過這場戰爭,人民軍隊建設向國防現代化方向邁出了一大步。——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材料四 新中國誕生剛一年,就和朝鮮人民一道,用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使舉世為之震驚……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材料一中美國的武裝干涉對新中國造成什么危害?(2)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明知要付出巨大代價,中國人民為什么還要進行抗美援朝?(3)習近平主席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闭埩信e一位抗美援朝戰斗英雄的代表。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身上集中體現了什么精神?(4)據材料四概括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參考答案1.【答案】B【詳解】依據材料“它既要來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國主義見過高低,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是困難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悍然派兵入侵朝鮮,以美軍為主的所謂“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城市,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朝鮮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 10月,根據中央決定,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因此與這段記錄相關的歷史事件是抗美援朝,B項正確;北伐戰爭的目標是推翻北洋軍閥,與題干不符,排除A項;三大改造完成,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抗日戰爭是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2.【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1950年到1953年,發生了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長津湖戰役中‘冰雕連’六班班長凍死在陣地上的情景”和“該連一位戰士寫下的絕命詩”,體現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B項正確;安徽小崗村大包干體現出敢為人先首創精神,王進喜的鐵人精神體現出艱苦創業奮斗精神,焦裕 體現出執政為民奉獻精神,排除ACD項。故選B項。3.【答案】C【詳解】依據題干“當中國變成第一個在重要戰役中取得打敗西方軍隊勝利的國家時,似乎一夜之間,中國便躍進為世界強國之列”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姑涝瘧馉幍膭倮?,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C項正確;新中國成立使中國贏得了民族獨立,使人民真正地當家作主,排除A項;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排除B項;結合所學知識,抗美援朝后中國沒有成為經濟強國,排除D項。故選C項。4.【答案】A【詳解】據題干材料“經過朝鮮戰爭的交手,美國不得不對中國的利益有所顧忌。比如在越南戰爭中,美軍的轟炸機從來不敢越過北緯17度線轟炸北越,沒有別的,它怕引起中國的反應?!笨芍姑涝瘧馉幒?,美國不得不對中國的利益有所顧及,說明我國的國際地位提高,A項正確;題干信息未說明越南戰爭中美國軍隊的戰斗力下降,排除B項;抗美援朝戰爭后美中關系并未發生實質變化,排除C項;題干信息無法說明中國取得了與美國同等的國際地位,排除D項。故選A項。5.【答案】D【詳解】觀察漫畫《侵略者的老路》可知,漫畫反映的是美國干預朝鮮戰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故漫畫反映的是唇亡齒寒,保家衛國,D項正確;“以鄰為壑,劍拔弩張”圖片無法體現,排除A項;圖片沒有反映美蘇冷戰的信息,故“美蘇冷戰,殃及池魚”無法體現,排除B項;抗美援朝戰爭是中朝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者的正義戰爭,不屬于“兄弟鬩墻”,排除C項。故選D項。6.【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材料“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集中展出540余張照片、1900余件文物,其中824件珍貴文物首次揭開神秘面紗,展覽引發熱烈反響,被認為是跨越時空、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可知,材料反映了抗美援朝。我國進行抗美援朝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中體現出了舍生忘死、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A項正確;艱苦創業、公而忘私與抗美援朝的史實不符,排除B項;大力協同、勇于登攀與抗美援朝的史實不符,排除C項;獨立自主、實事求是與抗美援朝的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7.【答案】(1)造成我國邊境城市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2)保家衛國。(3)黃繼光或邱少云(其他抗美援朝英雄亦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4)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