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古代西亞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 古代東亞 古代美洲朝鮮 日本宗教/其他 重視法典: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BC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BC600年左右,印度進入列國時代。 種姓制度、婆羅門教隨之出現。 BC6世紀佛教產生:“眾生平等”、忍耐順從。 4世紀時印度教開始興,成為主要宗教。 4世紀時佛教傳入朝鮮、日本并得到發展 多神崇拜: 瑪雅人崇拜自然神;創造之神伊查姆·納最重要的神 阿茲特克和印加人信仰太陽神古日本人崇拜太陽、海、樹等自然神靈,神道逐漸發展起來12世紀以后神道融合佛教等外來文化,形成武士道文字 兩河流域南部蘇美爾人創造“楔形文字” 地位: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形成于前4千紀末使用到4世紀的象形文字。那爾邁調色板象形貌文字代表。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遺址中發現“印章文字”,無法解讀。 在漢字基礎上創造出諺文 先直接使用漢字;后根據日本語言的發音,借用楷體筆畫和草體分別創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瑪雅人的文字由圖畫和符號組成。無法解讀 阿茲特克人用圖畫文字記錄事件 印加人結繩記事,無人能破。文學 《吉爾伽美什》世界上最早的史詩(烏魯克國王、洪水故事、反映居民對生命態度) 神話、詩歌、哲理故事和散文 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定型于2—4世紀。民間口頭創作,反映古印度人民生活和文化成就。。 12世紀完成《三國史記》是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史書 詩歌集《萬葉集》和紫氏部古典小說《源氏物語》享譽世界文壇。建筑 藝術 蘇美爾人:泥偶生動有趣 亞述帝國王宮門標:人首飛牛 波斯王宮以裝飾、雕刻體現專制帝國威嚴。 建筑深受宗教影響 修建眾多神廟及豪華陵墓金字塔 古印度藝術多與宗教有關:佛塔、石柱、石窟是佛教藝術代表。桑奇大塔是印度早期佛教建筑,建于BC3世紀。 景福宮:首爾,是朝鮮王朝王宮,建于14世紀受中國文化影響。 古代建筑代表:法隆寺(建于607,佛教木結構寺廟,深受中國南北朝建筑風格影響) 唐招提寺:鑒真及弟子仿唐而建,視為國寶。 大和繪和浮世繪極具特色的日本繪畫藝術 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印加人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金字塔,在塔頂建神廟,祭祀或觀察天象。代表:瑪雅羽蛇神金字塔。 印加人還建造驛道等完善的道路系統和太陽廟。建筑代表:馬丘比丘城科技 領域 蘇美爾人發明60進制,用于測土地、糧食是量和人工 發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一年分三季泛濫季、播種季、收獲季)、數學、醫學頗有建樹、制造莎草紙 數學方面古代印度發明了包括“0”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 提出按位計值的方法 公元前5世紀前后朝鮮出現青銅器,稍后鐵器。 7世紀修建瞻星臺觀測天象。 瑪雅人發明“瑪雅歷”是太陽歷,知道零的概念,創造出20進制。 阿茲特克用天然銅鍛造銅器。 印加人會使用麻醉劑,進行人體解剖;制定太陽歷和太陰歷。影響 公元前后,古印度文化開始傳播到東南亞。5世紀時印度語言、文字、藝術、思想等各個方面在東南亞產生廣泛影響 。佛教文化滲透東南亞生活各個方面。南傳佛教經典用古印度巴利文書寫,巴利文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字有重要影響(吳哥窟) 16世紀西班牙入侵后,獨立發展的印第安文化毀滅殆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