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中國古代彩陶藝術畫古代的陶器是從土陶、彩陶、黑陶或紅陶向釉陶發展的過程,這是一個人類物質和精神同步發展的“陶器時代”食4古回土陶彩陶紅陶五顏六色、璀璨多姿的顏色釉陶瓷釉陶陶器的產生陶器的出現和火的發明與使用有著密切關系,大約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在實踐過程中就利用泥土和水混合捏制各種造型,然后曬干,燒烤后就成了陶器,陶器的出現,是原始人階段結束,新石器時代到來的重要標志。原始陶器主要是生活用品,人類在長期實踐中對陶器進行了裝飾,以便形成后來的陶器,是實用和審美的有機結合。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最早通過火的作用,改變一種物質的物理性質的創造性勞動。它的發明和制陶業的興起,不僅加速了生產力的發展,而且使人類烹煮熟食、改善生活更加方便,提高了人類生活質量,是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總之,陶器的出現是人類發明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彩陶在古代陶器中,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標志,是指新石器時代彩繪陶器的總稱,在燒制前用紅黑礦物質作色料,在陶胎上繪各種裝飾紋樣,燒后洗刷不脫落。陶器的造型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1、汲水器:如《旋渦紋尖底紋》2、炊器:罐、鼎、鬲(11)等;3、飲器:杯、角、觚(gu)、鬶gui)等;4、食器:碗、缽(b0)盤等;5、盛貯器:壺、罐、甕、瓶、樽(zūn)、缸等。《漩渦紋尖底瓶》漩渦紋尖底瓶,高25.5厘米,出士于甘肅省隴西昌家平,現藏泔甘肅省博物館這是裝水的容器,造型約稱、流暢,設計巧炒實用。瓶腹兩側有可穿繩的耳,汲水時能自然下沉,注滿水后可用繩提出水面。尖底可以直接插入松軟的土中,以防傾斜使水外溢。此瓶為紅褐色,周身繪有黑色的漩旋渦紋圖案。以漩渦中心為點,再畫一組組弧線組成渦紋。點、線、面搭配得當而有節奏,黑、自、灰層次鮮明,具有明朗、熱烈、奔放的美感。盛貯器壺缽盤缸罐翁碗食器畫樽灌瓶鬲鼎炊器中國古代彩陶藝術魅力彩陶最早于1921年在河南澠池仰韶村新時期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其后在甘肅、青海、陜西、寧夏、河南、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四川、湖北等地陸續發現。彩陶因時間的不同,分別屬于不同的文化類型。中國彩陶文化類型仰韶文化彩陶馬家窯文化彩陶半坡彩陶廟底溝彩陶半山彩陶馬廠彩陶仰韶文化彩陶仰韶文化距今大約7000年左右,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彩陶最豐盛繁華的時期。它位于黃河中游地區,以黃土高原為中心,遍及河南、陜西、陜西、甘肅、河北、寧夏等地。由于時間跨度與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分為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半坡彩陶最早發現于陜西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歷史。是我國彩陶文化歷史較早、特點突出、影響較大的一個類型。半坡彩陶的遺址,在河流的岸邊,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蘆、長頸瓶,另外還有盆類、罐類,與今天的盆罐大體相似。廟底溝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點、線、面搭檔得當,空間舒朗明快。曲面之間,穿插活潑的點和線,使紋樣節奏鮮明,韻律感很強。二方連續的組織結構,是節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較強的音樂效果。這放映了原始的怡淡、閑靜的心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