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4.3 低碳生活一、碳排放1、什么是“碳排放”“碳排放”是關于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簡稱。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人類的任何活動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比如普通百姓簡單的燒火做飯都能造成碳排放,任何物體被火燒后的廢氣都會產生碳排放。消耗1噸標準煤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2.6噸。2、碳排放環節 —— 碳循環(1)CO2→光合作用→有機物→植物呼吸作用→CO2綠色植物經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碳水化合物(糖類);在植物呼吸過程中,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返回大氣中被植物再度利用。(2) 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物吸收、體內氧化→CO2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植物遺體→微生物分解→CO2植物被動物或人采食后,碳水化合物(糖類)經食物鏈傳遞,被人或動物吸收,又成為人、動物和細菌等其他生物體的一部分,在體內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通過動物或人的呼吸釋放回到大氣中又可被植物利用。(3) CO2→光合作用→有機物→動植物遺體→地下漫長反應→化石燃料→燃燒→CO2煤、石油、天然氣等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氣中后重新進入生態系統的碳循環。3、碳排放后果 —— 溫室效應地球生物圈對CO2 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CO2 排放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將使得大氣中的CO2 含量不斷上升,從而帶來更強的溫室效應。從19世紀末至今,全球氣溫一直處于波動變化之中,總的趨勢是在變暖,但在20世紀60年代之后,全球氣溫一直處于升高趨勢,全球平均氣溫在20世紀升高0.4℃~0.8℃。在20世紀60年代之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趨勢與全球平均氣溫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人類哪些活動導致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CO2 大量排放。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植被破壞,吸收CO2 的量減少,也導致增加。有效控制大氣中的CO2 含量的方法:1、合理利用化石能源以減少全球CO2 排放量;2、植樹造林以增強生物圈對CO2 的吸收能力;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1、《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年5月在紐約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的一個國際公約。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有世界各國政府首腦參加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簽署通過。1994年3月21日,該公約生效。1995年起,該公約締約方每年召開締約方會議以評估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該公約的目標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京都議定書》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參加國三次會議制定的。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京都議定書》1997年12月通過,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間開放簽字,共有84國簽署 ,條約于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個國家通過了該條約(超過全球排放量的61%),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雖然在議定書上簽字但并未核準之,之后首先退出,2011年12月,加拿大簽署又退出。《京都議定書》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在2008年~2012年發達國家的減排目標作出了具體規定,即整體而言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要比1990年減少5.2%。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把人類氣候治理行動的目標設定在全球平均氣溫不高于工業革命前水平的2攝氏度以內。歐盟承諾到202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減20%。美國在未來5年內幫助發展中國家盡快掌握可再生能源技術并提高能效技術。我國也采取了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2019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了48.1%。節能燈具有發熱量低、耗電量少(白熾燈的1/8)、壽命長、顯色好、無閃頻、不傷眼、體積小等優點。一個60瓦的白熾燈泡產生的照明,用節能燈只要一個11瓦滿足同樣的照明。用電大大節省了。3、《巴黎協定》《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簽署的氣候變化協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巴黎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2016年9月3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2017年6月1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華盛頓宣布,美國將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三、低碳生活從我做起1、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消耗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對大氣的污染。2、“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對于我們來說,更是一種理念和態度。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步行或騎自行車上下學乘坐公交車不坐私家車貝丁頓零碳社區它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零排放的能源供應系統。在能源上只使用區域內生產的可再生能源及樹木廢棄物的再生能源,將能耗降低到零。社區采用熱電聯產系統為社區居民提供生活用電和熱水。熱電聯產發電站使用木材廢棄物發電。2.循環利用的節水系統。社區建有獨立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和雨水收集系統。生活污水就地凈化,部分處理過的水和收集的雨水被儲存后用于沖洗馬桶,實現水的循環利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3.綠色出行模式。社區建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網絡,遵循“步行者優先”的政策,鼓勵居民以共乘方式取代自行開車,屋頂鋪設光伏電池為電動汽車免費充電。貝丁頓將低碳理念體現在社區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意義在于傳播低碳生活理念,促進節能減排。1.“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低碳經濟的重要標志,其中“低能耗”主要指減少消耗( )A. 二氧化碳 B. 水C. 石油 D. 氧氣C2.下列做法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A. 奶茶店使用淀粉吸管B. 選擇可反復使用的購物袋C. 廢舊電池扔進可回收垃圾箱D. 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C3.創造“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為“地球人”的共識。“低碳”實質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 焚燒處理農作物的秸稈B. 利用風能發電C. 增加私家車用量D. 使用一次性筷子B4.“碳中和”是指某區域一定時間內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與消耗總量相平衡。我國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倡導“碳中和”有利于解決的環境問題是( )A. 水土流失 B. 臭氧空洞C. 溫室效應 D. 白色污染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