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4.1 人類發展與環境問題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的報告,全球人口在2011年 10月31日已達到70億。如何面對人口增長給全球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保護帶來的負擔,將是人類面臨的一大挑戰。一、人口的增長1930年后,世界人口進入增長時期,1950~2000是增長快速時期。各個國家的人口增長速度差異很大。發達國家基本穩定,發展中國家,人口數量急劇增長。近百年來,世界人口出現了快速增長,如果人口仍按照現在這樣的速度繼續增長,那么,到2050 年世界人口將超過100億。1、人口的增長2、人類生存所需資源人的生存離不開空氣、水和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現代社會,人們還有多種物質和精神需求。能源、交通、住房、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等方面。3、人類與環境資源關系(1)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依賴環境,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各種資源,同時也要接納人類生存和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廢棄物。(2)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通過生活和生產等活動不斷地影響和改變著環境。即人與環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響、對立統一的整體。(3)但在一定的時期內,地球上的空間、資源、環境的承載量是有限的,人類發展必須與環境相適應。我們居住的地球究竟能承載多少人口?科學家根據全球光合作用產物的40% 可為人類活動所利用這一原理,推斷出地球表面目前可以供養80 億到150 億人口。如果人口總量不加以限制,地球將無法維持人類生存的安全和文明的延續。二、人口增長對資源及環境的影響1、人類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遠古時期農業社會時期工業革命時期近代現代時期2、遠古時期階 段 遠古時期(利用自然)生產力水平對環境影響水平低下,人活動范圍很小幾乎沒有什么影響3、農業社會時期階 段 農業社會時期(改造自然)生產力水平對環境影響人口增加、生產力發展、灌溉和農耕刀耕火種、砍伐森林,開始影響環境、造成地區性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4、工業革命時期階 段 工業革命時期(征服自然)生產力水平對環境影響人口迅速增長、生產發展速度驚人一些農藥和化工產品、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礦區排出的廢棄物開始較大規模污染環境。5、近代現代時期階 段 近代現代時期生產力水平對環境影響人口激增、生產發展達到較高的水平過度開采資源,排放“三廢”造成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環境問題成為全球性問題。近百年來,水體污染、大氣污染、核污染、垃圾污染、酸雨等重大污染事件不斷發生。臭氧空洞、溫室效應正在擴大,資源短缺、環境污染持續加劇,影響人類生活。2013年9月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全球性資源與環境問題有哪些?這些問題會不會影響我們個人的生活?森林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防風固沙、防治污染、凈化空氣、改善環境和保護物種等多方面的功能,是地球之“肺”。最后一片森林遭破壞,人類將面臨毀滅的災難。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農業和工業生產的基本條件,水資源的危機,嚴重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口持續增加,占用的土地增加,而可耕地面積減少,必然導致人均糧食作物面積減少。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變質等降低了土地的生產力、更加劇了土地資源的壓力。人類燃燒煤和石油來獲取能量,增加了大氣層中的CO2、NO2、SO2 等含量。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氣層的污染物高達10 億噸。人類活動所需的能源大多數來自煤、石油和天然氣。人口增長造成了能源需求量增加。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不斷追求,也加劇了能源消耗。1.如圖所示的漫畫直接反映了( )A. 我國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B. 我國人口對自然資源帶來了沉重的壓力C. 我國污染太多,應該關閉所有工廠D. 我國地大物博,要加強養魚A2.我國西部一些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其主要目的是( )A. 發展畜牧業 B. 發展旅游業C. 發展林業經濟 D. 改善生態環境D3.近年來,北京等地頻繁出現“沙塵暴”現象,導致“沙塵暴”的直接原因是( )A. 植被遭到破壞 B. 降水異常減少C. 溫室效應加劇 D. 大氣污染A4.下列人類活動不會對生物圈造成任何破壞的是( )①定期捕魚 ②排放污水 ③植樹造林④焚燒垃圾 ⑤養花種草 ⑥噴藥滅蟲A. ③⑤ B. ①②⑤C. ①②④⑥ D. ②④⑤⑥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