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知識點講解1、原因:14世紀中葉,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根本原因);意大利新興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哲學。2、起源地:意大利(后擴展到歐洲其他地方)3、性質(實質):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 ”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4、興起方式: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注意并非簡單“復興”,而是有繼承,更有創新 )。5、核心思想: 人文主義 (肯定人、注重人性、 強調人的價值和人性的偉大)6、代表人物及作品(1)但丁(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代表作《神曲》,分“地獄”、“煉獄”、“天堂”三個部分。但丁、薄伽丘 、彼特拉克并稱為文藝復興“文學三杰”。(2)達 芬奇(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大師,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達 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并稱為“美術三杰”,。(3)莎士比亞(英國):文學巨匠(作品集中體現人文主義),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7、影響: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8、認識:先進思想是社會發展的先導,指導社會變革與發展;一定思想是一定政治、經濟的反映。文藝復興與百家爭鳴項目 文藝復興 百家爭鳴不同點 時間 14世紀中葉 戰國時期地點 歐洲 中國發展階段 西歐封建社會瓦解、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逐步形成時代代表階級利益 新興資產階級利益 封建地主階級和小生產者的利益同 都發生在社會轉型時期;都屬于思想解放運動;都突出現實社會中“人”的作用。精選精練一、選擇題1.“文藝復興”運動最初發生于( )A.德意志 B.意大利 C.法國 D.英國2.傅雷評價《蒙娜麗莎》時說:“吸引你的,就是這種神秘。因為她的美貌,你永遠忘不掉她的面容,是你就仿佛在聽一曲神妙的音樂,對象的表情和含義,完全跟了你的情緒而轉移。”這說明該畫體現了什么精神( )A.現實主義 B.人文主義 C.浪漫主義 D.理性主義3.“他以柔和細膩的筆調,畫出了一位女性瞬間迷人的微笑表情,含蓄而恬靜,歌頌女性的自然美和生命的活力。”“他”是( )A.達·芬奇 B.但丁 C.莎士比亞 D.拉斐爾4.某市博物館宣布,將在2023年舉辦“列奧納多·達·芬奇:繪畫人生”巡展。下列作品中,能夠入圍的有( )①《神曲》②《蒙娜麗莎》③《最后的晚餐》④《羅密歐與朱麗葉》⑤《哈姆雷特》A.①②⑤ B.②③ C.①③ D.②④⑤5.“文藝復興并非簡單的復興。”對此的正確理解是( )A.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 B.資產階級掀起的新文化運動C.樹立崇尚科學的精神 D.提出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的要求6.中世紀宗教統治下,歐洲服裝的顏色、式樣都很單調,顏色尚黑、灰、白三色;文藝復興時期,民眾的服飾日益豐富和華麗,而且還開始戴上各種首飾。這實際上反映了( )A.貴族階層社會地位的提高 B.廣大民眾審美水平顯著提高C.藝術家繪畫技巧日趨高超 D.人文主義思想促進個性解放二、填空題7.從 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這些城市的居民通常用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等方式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中的資產階級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出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8.希臘的人物雕刻藝術達到了一種近乎完美的境界,下列左圖中的《 》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之一。右圖中的繪畫《 》是達·芬奇為佛羅倫薩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畫的肖像畫,它以現實人物為主題,人物形象神態自若,嘴角含著一絲微笑,顯得恬靜,似乎又有些哀傷,富有生命的活力。 三、簡答題9.14-18世紀的歐洲大陸先后掀起了兩次思想解放運動,這兩次思想解放運動分別是什么?前者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的實質及起到的作用分別是什么?后者為哪國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前者與后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四、綜合題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的偉大進步,總是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進步觀念和思想的出現為先導,從人類社會歷史進步的軌跡來尋蹤足跡,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和發展的內驅力。材料一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比詰難,相互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丁國平《中國文化的源頭》材料二 君為臣綱,則民于君為附屬品,而無獨立自主之人格矣;父為子綱,則子于父為附屬品,而無獨立自主之人格矣;以夫為妻綱,則妻于夫為附屬品,而無獨立自主之人格矣……志、孝、節,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為以己屬人之奴隸道德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獨立之說為大原,與三綱之說極端相反,此東西文明之大分水嶺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共和立憲制,不徹底除“三綱”之說,此絕對不可能之事。——陳獨秀《青年雜志》第一卷第五號材料三 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恩格斯(1)材料一所描述的局面史稱什么?秦始皇治理國家,采納了哪一學派思想?漢武帝時期,哪一學派思想被確立為封建社會的正統?你喜歡哪一家的思想并說明理由?(2)材料二中陳獨秀抨擊了什么?提倡了什么?材料二“忠、孝、節,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為以己屬人之奴隸道德也”,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今天,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傳統文化?(3)材料三中“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指什么?請列舉一位這一時期的“巨人”及其代表成就?這場思想解放運動有何歷史影響?五、識圖題11.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圖一人物是 ,著有長篇詩作 。(2)圖二人物是 ,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 。(3)圖三人物是 ,他的作品體現了 文學思潮。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1.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4世紀,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產生,后發展到歐洲其它國家,B項正確;宗教改革發生于德意志,排除A項;啟蒙運動開始于英國,高潮在法國,排除CD項。故選B項。2.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品,成果“因為她的美貌,你永遠忘不掉她的面容,是你就仿佛在聽一曲神妙的音樂,對象的表情和含義,完全跟了你的情緒而轉移。”正體現了對人的關注,體現了人文主義,B項正確;材料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無關,排除AC項;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的內涵,排除D項。故選B項。3.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達·芬奇的畫作《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名畫,他以柔和細膩的筆調,畫出了一位女性瞬間迷人的微笑表情,含蓄而恬靜,歌頌女性的自然美和生命的活力,A項正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排除B項;莎士比亞是詩人,莎士比亞代表作是《哈姆雷特》,排除C項;拉斐爾的代表作有《西斯廷圣母》等,排除D項。故選A項。4.B【詳解】據所學可知,①《神曲》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但丁的作品,①與材料無關;②《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作品,②符合題意;③《最后的晚餐》是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作品,③符合題意;④《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④不符題意;⑤《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⑤不符題意。②③正確,選擇B項;①④⑤錯誤,排除A、C、D項。故選B項。5.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掀起的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B項正確;文藝復興并不是單單復興中世紀以前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排除A項;樹立崇尚科學的精神不是文藝復興的主要內容,排除C項;文藝復興沒有提出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的要求,排除D項。故選B項。6.D【詳解】根據材料“文藝復興時期,民眾的服飾日益豐富和華麗,而且還開始戴上各種首飾。”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意大利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持續了近三百年。它使人們開始認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的思想束縛,強調和發揮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用,倡導人文主義精神。在人文主義的影響下,人們追求自身審美的滿足,這體現了個性解放,D項正確;材料內容無法體現貴族地位如何,排除A項;材料內容無法反映廣大民眾審美水平提高,排除B項;材料內容沒有體現繪畫技巧,排除C項。故選D項。7. 10 14【詳解】根據所學西歐城市的興起相關知識可知,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這些城市的居民通常用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等方式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中的資產階級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提出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因此答案為①10;②14。8. 擲鐵餅者 蒙娜麗莎【詳解】根據所學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和文藝復興的知識可知,左圖是古希臘時期創作的著名雕塑擲鐵餅者;右圖則為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創作的蒙娜麗莎。9.運動:文藝復興運動;思想啟蒙運動。實質: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大解放;作用: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國家: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關系:文藝復興運動為以后的啟蒙運動奠定了基礎。【詳解】根據所學知識,歐洲兩次思想解放運動分別是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和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文藝復興運動產生的背景是歐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迫切需求解放思想,故而文藝復興運動實質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的思想大解放,起到推動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發展、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的作用;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兩者從屬于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為啟蒙運動做了鋪墊,文藝復興的發展推動了啟蒙運動。10.(1)百家爭鳴;法家;儒家學派;我最喜歡法家,理由:加強中央集權,依法治國的思想符合社會的需要。(2)抨擊了傳統儒學之中的三綱五常等不合理的道德規范;提倡了近代西方思想中的獨立、平等、自由的思想;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3)文藝復興;達芬奇;《蒙娜麗莎》;影響: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詳解】(1)局面:根據所學知識,由材料一的內容,“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可知,這是指百家爭鳴。學派:根據所學知識,秦始皇治理國家,采納了法家的思想。學派:根據所學知識,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理由:根據所學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選擇百家爭鳴時期的學派,言之有理即可,如:我最喜歡法家,理由:加強中央集權,依法治國的思想符合社會的需要。(2)抨擊、提倡:根據所學知識,由材料二中陳獨秀的論述可知,陳獨秀抨擊的為:傳統儒學之中的三綱五常等不合理的道德規范;提倡的為:近代西方思想中的獨立、平等、自由的思想。對待:根據所學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3)“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根據所學知識,這一變革指文藝復興。巨人及成就:根據所學知識,這一時期的“巨人”有:達芬奇,代表作為:《蒙娜麗莎》影響:根據所學知識,文藝復興的影響為: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11.(1) 但丁 《神曲》(2) 達·芬奇 《最后的晚餐》(3) 莎士比亞 人文主義【詳解】(1)根據所學,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與彼得拉克、薄伽丘并稱為文藝復興“文學三杰”,代表作品是《神曲》,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表達市民階層的情感與理想。被稱為“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2)達·芬奇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并稱為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代表作品是《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創作了許多完美生動的人物形象,充分體現人文主義精神。(3)莎士比亞是文學巨匠,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反映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充分體現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點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