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 探尋新航路知識點講解1、原因:①經濟根源(根本原因): 資本主義萌芽(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商品經濟日趨發達,歐洲人渴望開拓新的貿易市場;②社會根源(動力):《馬可.波羅行紀》在歐洲社會掀起一股向東方尋找黃金的熱潮;③技術條件:地圓學說的流行,指南針的應用,造船技術的提高;④直接原因:奧斯曼帝國控制東西方傳統的商路,迫使歐洲人越發想要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2、主要航海家和路線航海家 資助國家 時間 方向 事跡迪亞士 葡萄牙 1487-1488年 向東 到達非洲好望角哥倫布 西班牙 1492年出發 向西 橫渡大西洋,發現新大陸美洲達伽馬 葡萄牙 1497—1498年 向東 繞過好望角,橫渡印度洋,到達印度西海岸麥哲倫 西班牙 1519—1522年 向西 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地圓學說的正確2、實質:殖民掠奪、殖民擴張的侵略活動。3、影響:積極:(1)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的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2)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3)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消極:歐洲國家走上殖民擴張與掠奪的道路,造成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貧窮和落后。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對近代社會的共同作用: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評價哥倫布:1、哥倫布遠航美洲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后;2、密切了美洲和世界各地的聯系,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在客觀上使掠奪的財富成為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進步性。精選精練一、選擇題1.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是( )A.地圓學說的流行 B.《馬可·波羅行記》的廣泛傳播C.傳統東方商路受阻 D.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2.“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柵欄,一個終點。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變而成為一座橋梁,一個啟程之地。”架起這座橋梁的開拓者是(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3.1497年7月,受葡萄牙國王派遣,達·伽馬帶領船隊從里斯木出發,經加那利群島,繞好望角,經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到達東方。材料中的“東方”具體指的是( )A.中國澳門 B.新尼德蘭殖民地C.印度西海岸 D.圣薩爾瓦多島4.學習歷史,需分清歷史敘述中的史實與解釋。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敘述中的史實的是( )A.羅馬的歷法來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陽歷B.646年開始日本大化改新仿效了唐朝制度C.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D.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5.甘蔗原產于印度,原本是王室貢品和貴族奢侈品。從16世紀開始被探險家和殖民者帶到美洲。此后蔗糖銷往世界各地,逐漸成為大眾的調味品。這一現象說明( )A.鄭和下西洋促進中外商品貿易往來 B.甘蔗是印度王室貢品C.新航路開辟后帶來了全球物種交換 D.甘蔗作為調味品廣受歡迎6.“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的共同點是( )①體現了人們的創新精神 ②對世界走向整體起了重要作用③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④為歐洲國家的殖民掠奪開辟了道路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二、填空題7.15世紀中期, (國家)滅掉拜占庭帝國,控制了東西方貿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繳納高額關稅,使得從東方運往歐洲的商品價格更加昂貴。1519年, (人物)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繼續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3年的航行,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歐洲。8. 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資助,哥倫布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 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三年的航行,船隊返回歐洲,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三、簡答題9.寫出與下列人物相對應的成就或作品。(1)德謨克利特:(2)莎士比亞:(3)麥哲倫:(4)愛迪生:(5)貝多芬:四、綜合題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菲律賓馬克坦島紀念碑正反兩面的文字(部分)正面: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戰士們,在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殺死了他的首領——費爾南多·麥哲倫…… 反面:費爾南多·麥哲倫,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他是在與馬克坦酋長拉普拉普的交戰中死亡。麥哲倫船隊的一艘船只……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環球航行就這樣完成。(1)依據材料寫出哥倫布、麥哲倫航程對應的序號,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航路開辟的世界意義。(2)表中紀念碑正反兩面各是怎樣評價麥哲倫的?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以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為代表的探尋新航路的看法。五、識圖題11.讀圖,完成下列探究活動(1)漢代絲綢之路的終點是圖1中的____(填字母),新航路開辟使歐洲貿易中心由圖2中____(填字母)轉移到(填字母)(2)依據圖1或圖2,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1.D【詳解】結合所學可知,隨著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發展,歐洲市場需求擴大;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出現,急需開拓市場,這是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D項正確;地圓學說的流行是新航路開辟的條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項;《馬可·波羅行記》的廣泛傳播、傳統東方商路受阻是新航路開辟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C項。故選D項。2.B【詳解】根據材料“1500年”“大西洋”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大西洋,到達了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地,第一個發現了美洲。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非洲、美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B項正確;1487年—1488年,迪亞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領三艘輕便帆船抵達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后將其命名為好望角,排除A項;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排除C項;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完成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再返回歐洲的環球旅行,排除D項。故選B項。3.C【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497年7月,受葡萄牙國王派遣,達·伽馬率船隊從里斯本出發,經加那利群島,繞好望角,經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到達印度西南部,開通了從歐洲到印度的航線,C項正確;達·伽馬率船隊并沒有達到中國的澳門區域,排除A項;荷蘭于1614年在其北面建立了新尼德蘭殖民地,與題干無關,排除B項;圣薩爾瓦多是西班牙殖民者在1525年開始建立的,最初建在附近的一個叫做蘇哥托托·圣薩爾瓦多的地方,后來遷到現在的地方。 這里先后曾是庫斯卡特蘭殖民者和危地馬拉都督府薩爾瓦多省的省會。1834-1839年曾為中美洲聯邦首都。 從1841年成立薩爾瓦多共和國起,這里就成為首都。圣薩爾瓦多大部分是印歐混血種人,居民大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曾屢遭地震毀壞,后重建為現代化城市。與題干沒有直接聯系,排除D項。故選C項。4.C【詳解】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只是對航行的時間,經過的海洋進行了直接表述,是在陳述歷史史實,C項正確;羅馬的歷法來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陽歷,是對羅馬歷法進行的評價,是歷史解釋,不屬于歷史史實,排除A項;646年開始日本大化改新仿效了唐朝制度,說的是日本大化改新仿效了唐朝的制度,屬于歷史解釋范疇,不屬于歷史史實,排除B項;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描述的是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后帶來的影響,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評價,屬于歷史解釋,不是歷史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5.C【詳解】根據材料“甘蔗原產于印度”、“從16世紀開始被探險家和殖民者帶到美洲。此后蔗糖銷往世界各地”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世紀以后甘蔗廣泛出現在歐洲和中國,是因為16世紀新航路開辟促進了全球的物種交換,C項正確;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而且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揚中國國威,并不是為了貿易往來,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美洲的作物傳播到中國,不是強調甘蔗是印度王室貢品,排除B項;甘蔗不是調味品,排除D項。故選C項。6.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文藝復興”沖破了封建教會的束縛,是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體現了人們的創新精神;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新航路開辟”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錘煉了人們的探險精神,發揮了人們的創造性;促進了歐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所以,“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都體現了人們的創新精神,都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①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②④兩項符合“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不符合“文藝復興”,需排除含②或④的BCD三項。故選A項。7. 奧斯曼帝國 麥哲倫。【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5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滅掉拜占庭帝國,控制了東西方貿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繳納高額關稅,使得從東方運往歐洲的商品價格更加昂貴;1519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繼續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3年的航行,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歐洲。8. 1492 1519。【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資助,哥倫布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1519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三年的航行,船隊返回歐洲,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9.(1)提出原子理論(2)《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3)第一個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4)耐用的白熾燈、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放映機、建立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等。(5)《英雄交響曲》【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德謨克利特是古希臘哲學家,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的。(2)根據所學知識,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是他的代表作。(3)根據所學知識,麥哲倫是第一個橫渡大西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環球航行沒,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4)根據所學知識,愛迪生的主要成就:發明耐用的白熾燈、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放映機、建立美國第一座火力發電站等。(5)根據所學知識,貝多芬是德國天才作曲家,《英雄交響樂》是它的代表作。10.(1)航程:哥倫布:②;麥哲倫:④。意義: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2)紀念碑正面評價:麥哲倫是侵略者。紀念碑反面評價:麥哲倫是偉大的航海家。看法: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歐亞非美之間商業聯系建立起來;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從此確立起來;歐洲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奪。【詳解】(1)航程:根據材料一圖片信息可知,1492年8月,哥倫布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所以哥倫布航程對應的序號是②;根據材料一圖片信處可知,1519年,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出發,渡過大西洋,繞過南美洲南端進入太平洋。1521年,船隊到達菲律賓群島,在這里麥哲倫被土著人殺死。剩下的船員繼續航行,經印度洋,繞過好望角,于1522年回到西班牙,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所以麥哲倫航程對應的序號是④。意義:根據課本知識,直接概括即可: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2)紀念碑正面評價:根據材料二“拉普拉普和他的戰士們,在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殺死了他的首領——費爾南多·麥哲倫”可知,紀念碑正面評價麥哲倫是侵略者。紀念碑反面評價:根據材料二“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環球航行就這樣完成”可知,紀念碑反面評價麥哲倫是偉大的航海家。看法:結合所學知識,參照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分析概括對以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為代表的探尋新航路的看法即可,如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歐亞非美之間商業聯系建立起來;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從此確立起來;歐洲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奪。11.(1)B、D、C。(2)示例: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新航路開辟以前,歐洲通往亞洲的商路主要是通過絲綢之路到達東方。新航路開辟以后,增加了繞過非洲好望角,經印度洋到達東方的新航線,促進了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各地區的聯系。除此以外,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地區的交流與聯系,有助于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綜上所述,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區相對隔絕的狀態,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逐步確立。【詳解】(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代絲綢之路的終點是歐洲,圖1中的B處;新航路開辟使歐洲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也就是圖2中D處轉移到大西洋沿岸,也就是圖片中的C處。(2)開放性題目,回答合理即可。示例: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新航路開辟以前,歐洲通往亞洲的商路主要是通過絲綢之路到達東方。新航路開辟以后,增加了繞過非洲好望角,經印度洋到達東方的新航線,促進了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各地區的聯系。除此以外,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地區的交流與聯系,有助于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綜上所述,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區相對隔絕的狀態,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逐步確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