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知識點講解一、議會與王權的斗爭1、英國的法律和政治傳統:1215年頒布《大憲章》,維護教俗貴族的特權,規定國王無權征稅,逐漸確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2、議會制度的確立: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了議會制度。議會由上院與下院組成,上院由貴族組成,下院由騎士和平民代表組成,議會掌握征稅權。3、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權神授”,強行征稅,使議會與王權處于對立狀態;查理一世推行君主專斷政策,無視議會的權利,甚至解散議會,使議會和王權的矛盾激化。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年)1、根本原因:英國君主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2、領導階級、領導人物: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克倫威爾3、特點:長期性、曲折性、反復性、不徹底。4、性質:資產階級革命5、經過(1)開始標志: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開議會。(2)英國內戰:查理一世挑起內戰,克倫威爾率領議會軍隊打敗國王軍隊,1649年,處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克倫威爾擔任“ 護國主 ”,獨攬大權,議會有名無實。(3)王權復辟: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議會有條件的邀請,做了英國國王,英國恢復君主制;詹姆士二世繼位后,企圖恢復君主專制,進行反攻倒算,激起人民反抗。(4)結束標志:1688年,光榮革命(宮廷政變)。6、《權利法案》(1)頒布時間、目的:1689年 、限制王權。(2)內容:議會定期召開,議員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征稅權屬于議會、國民可以自由請愿等; 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3)意義: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7、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意義: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和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對世界近代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精選精練一、選擇題1.“議會限制專制王權的活動激化了議會和國王之間的矛盾。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討伐議會,挑起了內戰。”材料揭示了英國內戰的( )A.艱辛歷程 B.最終結果C.爆發原因 D.歷史意義2.從1642年內戰的爆發到1689年通過《權利法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經歷了一個殘酷斗爭的歷程,請按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處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國②克倫威爾建立“護國政體”,實行軍事獨裁③“光榮革命”爆發④查理二世成為英國國王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3.肖德甫《大國法則》中認為:“光榮革命在英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它不僅將英國1640年以來的革命成果以溫和妥協的方式鞏固下來,并且以此為出發點,奠定了現代英國的基礎,開啟了現代英國之路。”材料反映了光榮革命( )A.導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 B.否定了君主制度的合理性C.以和平漸進手段推動社會進步 D.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4.《權利法案》規定,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材料反映的是( )A.建立共和制度 B.廢除貴族特權C.確立君主立憲政體 D.確立人民主權5.13世紀到19世紀期間,教會、國王、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和妥協深刻地影響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變革,下列能典型地反映這一時期王權權勢變化趨勢的是( )A. B. C. D.二、填空題6.英格蘭1215年頒布 ,維護 的特權,規定沒有經過協商,國王無權征稅,逐漸確立了“ ”和“ ”的基本原則。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 。議會由上下兩院構成,上院由貴族組成,下院由騎士和平民代表組成,征稅權掌握在議會手中。7. 年,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不斷抨擊國王專權,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1642年,英國國王 宣布討伐議會,挑起了內戰。8.英國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 。從此,分歧可以在議會中協商解決,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三、簡答題9.歷史長河奔騰向前,創新精神歷久彌新,制度創新更是層出不窮。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西周建立后,為了穩定政治形勢和鞏固疆土,實行了哪一制度?秦朝統一后,建立的哪一制度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隋朝開創了科舉制度,該制度正式確立的標志是什么?武則天在完善科舉制度方面的貢獻是什么?(3)為了解決民族問題,新中國實行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當前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為了保證貧窮公民參政議政,伯里克利建立了哪一制度?哪位人物首創元首制,進而建立了羅馬帝國?(5)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后,逐漸形成了哪一政治體制?四、綜合題10.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才會促進歷史發展。閱讀下列材料,探究問題。材料一: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伯里克利材料二:大和的世襲大貴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隸以及地位近似奴隸的部民,權勢極大,地方貴族反抗中央貴族,中央貴族之間爭權奪勢。強大的中央貴族權傾朝野。(1)材料一中“我們的制度”屬于什么性質?伯里克利改革在政治上產生了什么影響?(2)面對材料二反映的問題,日本政府是如何解決的?(3)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才會促進歷史發展。請以“創新促發展”為題,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以從下面的關鍵詞中任選三個)城市興起手工工場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光榮革命《權利法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1.C【詳解】根據“議會限制專制王權的活動激化了議會和國王之間的矛盾。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討伐議會,挑起了內戰。”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查理一世推行君主專斷政策,無視議會的權力。1628年,議會向國王呈遞了一份《權利請愿書》,表達了議會限制王權的意圖。查理一世先是假意應允,在得到撥款后卻解散了議會,議會和王權的矛盾激化。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不斷抨擊國王專權。查理一世挑起了內戰。故題干揭示了英國內戰的爆發原因,C項正確;題干材料僅僅說明英國內戰爆發的原因,沒有反映曲折歷程、最終結果、歷史意義,排除ABD項。故選C項。2.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死,英國成立了共和國;1649-1658年,克倫威爾實行獨裁統治,遭到人民反抗;1688年,“光榮革命”爆發;1660年,斯圖亞特封建王朝的查理二世復辟,成為英國國王。綜上,正確的排序是①②④③,B項正確;而ACD項排序錯誤,排除ACD項。故選B項。3.C【詳解】據題干“光榮革命在英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它不僅將英同1640年以來的革命成果以溫和和妥協的方式鞏固下來,并且以此為出發點,奠定了現代英國的基礎,開啟了現代英國之路。”可知,材料意在說明“光榮革命”以和平漸進手段推動了英國社會的進步,為英國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開辟了英國的資本主義時代,C項正確;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是在光榮革命之前,排除A項;光榮革命后,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排除BD項。故選C項。4.C【詳解】依據材料“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和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議會頒布的《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力進行了明確的制約,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逐步確立,C項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保留了國王,共和制度不是《權利法案》確立的政治制度,排除A項;《權利法案》限制的是國王權力,沒有提及貴族和人民的權利,排除BD項。故選C項。5.B【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3世紀到19世紀期間,教會、國王、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和妥協深刻地影響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變革。這一時期,王權在與教會和貴族的博弈中不斷加強,并確立了統治地位;但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逐漸削弱了王權,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由此可知,B項圖示能典型地反映這一時期王權權勢變化的趨勢,B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13世紀到19世紀期間,這一時期王權權勢變化趨勢是先加強再削弱,A、C、D三項中圖示均與史實不符,排除ACD項。故選B項。6. 《大憲章》 教俗貴族 “王權有限” “王在法下” 議會制度【詳解】根據所學可知,英格蘭1215年頒布《大憲章》,維護教俗貴族的特權,規定沒有經過協商,國王無權征稅,逐漸確立了“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則。13世紀末,英格蘭基本確立議會制度。議會由上下兩院構成,上院由貴族組成,下院由騎士和平民代表組成,征稅權掌握在議會手中。7. 1640 查理一世【詳解】根據所學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知識可知,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不斷抨擊國王專權。國王查理一世惱羞成怒,派軍隊闖入議會,企圖逮捕反對他的議員,挑起了內戰。經過幾年的反復斗爭,議會軍隊打敗國王軍隊。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8.君主立憲制【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國王統而不治的基礎,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從此,分歧可以在議會中協商解決,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內戰。因此,在題干橫線處填寫“君主立憲制”。9.(1)分封制;郡縣制(2)進士科的創立;創立殿試制度(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4)津貼制度:屋大維(5)君主立憲制【詳解】(1)第一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建立后,為穩定政治形勢和鞏固疆土,周天子實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但需要向周王進獻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第二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朝建立后,秦始在地方上進一步廢除西周以來實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制。全國分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長官稱郡守。在郡下設縣,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郡縣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縣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第一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文帝即位后,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第二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武則天統治時期,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武則天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她還創立了武舉制度。武則天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3)第一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我國民族問題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中國共產黨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設立不同級別的民族自治區域和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第二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4)第一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雅典達到全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伯里克利擴大了公民的權利,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參政的機會。為了保證貧窮公民參政議政,伯里克利還建立了津貼制度。第二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31年,屋大維成為羅馬共和國內戰的最后勝利者。公元前27年,屋大維首創“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統治實權。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屋大維采取許多措施解決矛盾,鞏固自己的獨尊地位,促進了羅馬帝國的發展。(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重申英國人“自古就有的權利”,如議會定期召開、議員享有討論國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征稅權屬于議會、國民可以自由請愿等。《權利法案》規定,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不得征收捐稅。以《權利法案》為基礎,英國確立了議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制。10.(1)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雅典達到全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2)實行大化改新(或回答改革的具體措施也可)。(3)例:選擇:城市興起、手工工場、光榮革命。標題:創新促發展。闡述:10世紀,由于生產力的發展,西歐開始出現作為手工業和商業的中心的城市。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14—16世紀,伴隨著西歐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出現,西歐社會產生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作為新的階級力量,西歐迎來了近代文明的曙光。手工工場的發展,租地農場興起引起的土地關系的變化,推動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英國于1640年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經過漫長、曲折、反復的斗爭,最終于1688年通過“光榮革命”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對資本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革命的發生和英國在19世紀中葉奪取世界工業霸主地位并成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詳解】(1)性質:根據材料“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結合所學可知,這出自于伯里克利,“我們的制度”屬于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影響:結合所學“伯里克利改革的作用”可知,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達到全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2)如何解決:根據材料“大和的世襲大貴族占有大量土地......強大的中央貴族權傾朝野”并結合所學可知,大和的世襲大貴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隸以及地位近似奴隸的部民,權勢極大,6世紀末7世紀初,部民反抗不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日本政府實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中,在經濟上, 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3)小短文: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得出論題是創新促發展。選擇:根據材料信息可以選擇“城市興起、手工工場、光榮革命”。闡述:結合所學“中世紀城市興起的歷程”可以闡述為:10世紀,由于生產力的發展,西歐開始出現作為手工業和商業的中心的城市,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結合所學“手工工場的發展史實”可以闡述為:14—16世紀,伴隨著西歐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出現,西歐社會產生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作為新的階級力量,西歐迎來了近代文明的曙光,手工工場的發展,租地農場興起引起的土地關系的變化,推動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結合所學“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史實”可以闡述為:英國于1640年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經過漫長、曲折、反復的斗爭,最終于1688年通過“光榮革命”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對資本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革命的發生和英國在19世紀中葉奪取世界工業霸主地位并成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