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期末物理、化學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期末物理、化學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九年級質量調研物理、化學試題 2023.12
溫馨提示:請在答題卡上指定區域內作答,在草稿紙上、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物理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 分,共20分)
1. 下列家用電器的數據符合實際的是
A. 臺燈的額定功率約為1000W B. 家用空調的正常工作電流約為0.5A
C. 電視機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220V D. 電飯鍋未使用時電阻為 0Ω
2. 為了紀念物理學家對人類的貢獻,有些物理量的單位會用物理學家的名字命名, 電流的單位以下面哪位科學家的名字命名
A. 歐姆 B. 安培 C. 伏特 D. 焦耳
3. 如果常溫下的超導材料得到廣泛應用,超導材料可以用來制作
A. 滑動變阻器 B. 電爐的發熱絲 C. 白熾燈燈絲 D. 輸電導線
4. 下列用電器中,主要利用電流熱效應工作的是
A. 電水壺 B. 電風扇 C. 電視機 D. 洗衣機
5. 下列過程中,改變內能的方式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A. 搓手時手變熱 B. 燒水時水溫升高
C. 曬太陽使后背變熱 D. 燉菜出鍋后放置一段時間變涼
6. 有經驗的柴油機維修師不用儀器就能判斷一些問題,在相同條件下,下列經驗之談你認為正確的是
A. 尾氣的溫度越高,柴油機越節能
B. 尾氣的柴油味越濃, 柴油機越節能
C. 尾氣的顏色越發黑,柴油的熱值越高
D. 定時保養及時更換潤滑油,能提高柴油機的效率
7. 下列事例中,與靜電現象無關的是
A. 油罐車尾部拖一條鐵鏈到地面 B. 雪花漫天飄舞
C. 塑料梳子梳頭時越來越蓬松 D. 電視機屏幕吸附灰塵
8. 節約用電,人人有責。不要小看1度電,1度電可供額定功率20W的照明燈連續正常工作
A. 0.05h B. 20h C. 50h D. 2000h
9. 如圖所示, 電源電壓保持不變,若在甲、乙兩處分別接入電壓表, 閉合開關 S 、 S , 測得 則 R :R 為
A. 3∶1 B. 4∶1
C. 3∶4 D. 1∶3
物理·化學合卷 第 1頁 (共8頁)
10. 如圖所示是定時課間音樂播放裝置的原理圖?!安シ牌鳌笔怯须娏魍ㄟ^時會播放音樂的裝置。閉合開關S和“定時開關”時,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指示燈不亮,播放器播放音樂
B. 指示燈不亮,播放器不播放音樂
C. 指示燈亮,播放器不播放音樂
D. 指示燈亮, 播放器播放音樂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 每圖2分,推理4分,共50分)
11. (4分)小明在暑假的中午到南湖公園玩。他在湖邊發現, 鐵欄桿比湖水熱得多, 這是因為水比鐵的 大。他聞到了烤腸的香味, 這是 現象, 烤腸的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 , 內能越 。
12. (4分)使用新能源電動汽車有利于保護環境。給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時,其電池相當于電路中的 ,此時把 能轉化成 能。汽車的各個轉向燈可以獨立工作,轉向燈之間是 聯的。
13.(2分) 將一個標有“4V0.2A”的小燈泡,接在9V的電源上,要使其正常工作,必須 聯一個 Ω的電阻。
14. (2分)如圖所示為額定電壓為6V的燈泡L和定值電阻R的I-U圖象,把它們串聯在電路中,為保證電路安全, 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是 A,電流最大時通電 10s定值電阻消耗的電能是 J。
15. (6分)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他選用了兩個不同規格的小燈泡, 然后用一個電流表分別接在A、B、 C三處去測量電流。
實驗次數 IA/A IB/A Ic/A
1 0.14 0.08 0.22
2 0.28 0.16 0.44
3 0.10 0.16 0.26
(1)連接電路時, 開關應處于 狀態, 電流表應該 聯在電路中。
(2)閉合開關前, 電流表的指針如圖乙所示,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3)小明通過改變電路元件的方法,完成多次測量, 并將測量數據記錄到上表中, 由表格中數據可知,第2次實驗是在第1次實驗的基礎上換了一個規格不同的 (選填“燈泡”或“電源”)。
(4) 他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
(5)由實驗數據可得出, 并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 (用IA、IB、Ic表示)
物理·化學合卷 第2頁 (共8頁)
16. (5分)物理課上, 同學們用相同的器材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 小明設計如圖甲所示電路,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電流變小,導線不交叉。
(2) 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測得多組數據,將數據繪制成I-U圖象,如圖乙a所示,分析圖象得到實驗結論:當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成 。
(3)同組的小李也完成了該實驗并繪制出了 I-U圖象,如圖乙b所示,但是小李發現自己的結論和小明的結論不同,他出現這個問題可能是因為 。 由圖象可知他們所用的電源電壓是 V。
17. (5分)小明用如圖所示自制裝置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接線柱AB、DE、EF間是完全相同的鎳鉻合金絲,接線柱 BC間是與鎳鉻合金絲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的銅絲。
(1)實驗時,他將裝置中不同的金屬絲接入電路, 利用發熱的金屬絲來切割泡沫,泡沫塊相同、操作方式相同,通過比較切割速度來比較 的多少。
(2)為了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他應把 兩個接線柱接到電路中。
(3)他先分別將接線柱AD和BE連接起來,再把接線柱D和F接到電路中,觀察接線柱 間和 間的金屬絲切割泡沫塊的速度,可以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 的關系。
18.(4分) 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比較 A、B兩種液體的吸熱情況。
(1)實驗中,他用相同的熱源給相同質量的 A、B兩種液體加熱相同的時間,通過比較 , 可以比較它們的吸熱能力的強弱。
(2) 他根據部分實驗數據繪制了圖象乙,從圖象可知, 液體吸熱能力更強。
(3)從開始加熱到加熱到第4分鐘這一過程中,A 液體吸收的熱量 B 液體吸收的熱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根據圖象中的數據可求得A、B兩種液體的比熱容之比是 。
物理·化學合卷 第 3頁(共8 頁)
19.(5分) 小明利用圖甲的器材和圖乙的電路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導體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的關系。
(1)在圖乙中MN間接入不同的電阻絲時,可通過觀察 來比較電阻絲電阻的大小。
(2)他選用金屬絲A和C進行實驗是為了探究電阻絲電阻的大小與 的關系。
(3)他選用金屬絲A和B進行實驗時,金屬絲 接入電路時電流表示數更大。
(4) 他利用現有器材無法探究電阻與 的關系。
(5)若將如圖丙所示的長方體金屬塊接入電路, 你認為沿 (選填“AB”、“CD”或“EF”)方向接入電路中時,電阻最小。
20. (6分)小明用圖甲所示電路測量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的電阻。
(1)連接電路后, 閉合開關, 發現小燈泡不發光, 電壓表無示數,電流表有示數。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電壓表 。
(2)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 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的過程中, 電壓表的示數會變 。
(3)當電壓表的示數為2V時, 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 電流是 A,此時小燈泡的電阻是 Ω。此時小燈泡要比正常發光 。
(4)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W。
21. (7分) 小明利用以下器材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壓恒為4.5V的電源、標有“15Ω1A”的滑動變阻器、 電壓表、 電流表、 開關和導線、 阻值分別為 5Ω、 10Ω、20Ω、30Ω的定值電阻。
(1)他首先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先將5Ω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觀察電壓表, 當電流表的示數為0.5A時,記錄電流值。斷開開關,將5Ω的電阻換成10Ω的電阻后,直接閉合開關,這樣操作容易燒壞 表。改正錯誤后, 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直至電壓表的示數為 V時,記錄電流表示數。
(2)他將20Ω的電阻連入電路中后,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的示數始終 于前兩次實驗記錄數據時定值電阻兩端的控制電壓。
(3)為了保證這四個電阻依次接入電路,都能完成探究實驗,定值電阻兩端控制電壓的最小值是多少,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表達式及最后結果。
物理·化學合卷 第 4頁 (共8 頁)
化學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選擇題(共10分)
注意: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請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的相應序號涂黑。
1. 下列過程中涉及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 積雪融化 B. 糧食釀酒 C. 干冰升華 D. 氧氣液化
2. 空氣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A. 二氧化碳 B. 氫氣 C. 氮氣 D. 氧氣
3. 下列物質中,由原子構成的是
A. 水 B. 氨氣 C. 氯化鈉 D. 金剛石
4.下列物質在氧氣中充分燃燒,能產生刺激性氣味氣體的是
A. 硫粉 B. 木炭 C. 紅磷 D. 鐵絲
5.實驗操作應嚴謹規范。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6. 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 電器著火, 用水滅火 B. 低碳生活,綠色出行
C. 植樹造林,防沙降塵 D.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7. 下列涉及化學學科觀點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微粒觀:一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B. 元素觀: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C. 分類觀:空氣和礦泉水都屬于混合物
D. 守恒觀:化學反應前后各原子數目保持不變
8. 如圖是 O 與其他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表示物質之間可發生轉化,部分物質已省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轉化①: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未發生改變
B. 轉化②: 加入 MnO 會使產生 O 的質量增加
C. 轉化③:只有通過氫氣的燃燒才能實現
D. 轉化④:若該反應是分解反應,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9.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先”與“后”的順序,錯誤的是
A. 組裝儀器時,一般遵循的原則是從左到右,先下后上
B. 用滴管吸取液體時,先在空氣中擠壓膠帽排出空氣,后伸入液體中吸取液體
C. 實驗室制取氣體時,應先裝入藥品,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 加熱試管中的固體時,應先使試管底部均勻受熱,后固定在藥品部位加熱
物理·化學合卷 第5頁 (共8頁)
10. 將看不見的變化轉換成看得見的變化是化學中研究物質的常用方法。如在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酸性物質的實驗中, 其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
該實驗驗證了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酸性物質;在驗證的過程中,與下列證據無關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物質都是酸性物質,如醋酸、鹽酸等
B. 在通常狀況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C. 水不能使石蕊變紅,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石蕊變紅
D. 水和二氧化碳接觸后能使石蕊變紅, 說明有酸性物質生成
非選擇題(共40分)
注意:請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1. 用化學用語回答問題:
(1) 鋁元素 ; (2)兩個硫原子 ; (3)3個氫分子 。
12. 氟及其化合物常運用于原子彈制造、航天工業等領域。圖1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 氟元素的原子序數為 ;
(2)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3)圖2為氟分子的微觀模型圖,請寫出氟氣的化學式 。
13. 尿素是一種常用的化肥。請閱讀標簽并回答下列問題:
(1) 尿素由 種元素組成;(填數字)
(2) 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
(3)從標簽上看,尿素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質是 。
14. “水是生存之本, 文明之源”,請回答下列有關水的問題:
(1) 愛水:為了人類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 , 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
(2)凈水:自來水廠常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3)探水: 電解水實驗可以證明水的組成,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用水:水在化學實驗中有多種用途,右圖中瓶底放水的目的是防止 。鐵在氧氣中燃燒
15. 為探究分子運動現象, 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
(1)圖1是按課本進行的實驗, 一段時間后, A燒杯中的溶液由無色變為 ① 色;通過該實驗現象可驗證哪種分子在不斷運動 ②
(2)圖2與圖1相比, 圖2優點是 (寫一條即可)。
物理·化學合卷 第 6頁 (共8頁)
16. 化學與生活、生產息息相關,請回答以下問題:
(1) 全脂高鈣奶粉中的“鈣”是指 (選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84”消毒液可用于防疫, 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 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
17. 從多角度認識化學反應,有助于形成系統思維。如圖是甲烷燃燒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物質變化角度
從微觀角度分析,反應后有 ①(填數字)種分子生成,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 ;
從宏觀角度分析,該反應產生了新物質,為證明甲烷燃燒有二氧化碳生成,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點燃從導管導出的純凈的甲烷氣體, ③ ;
(2) 能量變化角度
甲烷燃燒實現了從 到熱能和光能的轉化;
(3) 定量分析角度
請根據上圖信息,計算參加反應的和的質量之比是 。
18. 下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并驗證氣體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請回答有關問題。
(1) 玻璃儀器①的名稱是 ;
(2)實驗室若用裝置B制取氣體,向長頸漏斗中加液體時液面高度至少應該在 處;(填字母);
(3)某興趣小組的同學連接B、F裝置進行實驗。若實驗過程中F裝置中蠟燭燃燒更劇烈,則裝置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填字母)。
19. 某小組以“探究燃燒的奧秘”為主題開展了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了解燃燒
(1)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請寫出木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任務二】探究燃燒
【查閱資料】①白磷的著火點為40℃, 紅磷的著火點為240℃;
②磷燃燒產生的白煙會刺激人的呼吸道。
同學們, 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2)圖1中a處的白磷燃燒,b處的紅磷不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3)通過對比圖1中 (填字母)處的現象,可得出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物理·化學合卷 第7頁 (共8頁)
【任務三】再識燃燒
實驗1: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見圖2),發現鎂條劇烈燃燒, 發出白光, 放熱, 產生一種白色粉末和一種黑色粉末。
(4)查閱資料, 同學們了解到鎂條在二氧化碳中燃燒后產生的白色粉末是氧化鎂,則產生的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5)通過該實驗, 同學們對燃燒有了新的認識,燃燒是否一定需要氧氣
實驗2:同學們設計了圖3裝置來進行實驗。在裝置氣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利用高能激光筆(照射時的光可產生高溫)持續照射燃燒匙上足量的木炭,使其燃燒,同時利用傳感器對該密閉體系中木炭燃燒到熄滅過程中氧氣的濃度變化進行了記錄(見圖4):
(6)結合圖3、圖4分析:可燃物在溫度達到著火點且與氧氣接觸時,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 會產生燃燒;
(7)已知甲烷、乙醇、木炭等含碳元素的物質在濃度較低的氧氣中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氣體。請思考足量的木炭在充滿氧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待其熄滅后,瓶內含有的氣體有 ;
【任務四】防控燃燒
(8)在加油站、 油庫、 煤礦礦井內, 需要張貼的圖標是 (填字母序號)。
20. 我國力爭在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中和”可采取如下措施:
(1)“碳”減排: 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主要是為了減緩 (填字母);
A. 溫室效應加劇 B. 白色污染 C. 空氣污染
(2)“碳”捕捉:實際生產中常采用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來“捕捉”二氧化碳,其原理如下: 其中X的化學式為 ;
(2) “碳”利用:本次杭州亞運會的主火炬所用燃料是首次采用廢碳再生的甲醇(CH OH),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的原理是: 若要制得64t甲醇,請計算理論上需要多少噸二氧化碳 (計算過程及結果請在答題卡上補充完整)
物理·化學合卷 第 8頁 (共8頁)九年級質量監測物理試題參考答案 2023.12
1. C 2.B 3.D 4. A 5.A 6.D 7.B 8.C 9.A 10.C
11.比熱容 擴散 劇烈(快) 大
12.用電器 電 化學 并
13. 串 25
14. 0.5 12.5
15.(1)斷開 串 (2)電流表未調零 (3)電源 (4)避免實驗偶然性(得到普遍性規律) (5)IC=IA+IB
16.(1)如圖
第 16 題圖甲
(2)正比 (3)電壓表與滑動變阻器并聯 4.5
17.(1)電熱(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 (2)AC (3)EF AB(DE) 電流
18.(1)溫度變化量 (2)B (3)等于 (4)1∶2
19.(1)電流表的示數 (2)橫截面積 (3)A (4)材料 (5)CD
20.(1)短路 (2)大 (3)0.4 5 暗 (4)大于
21.(1)電壓 2.5 (2)大
(3)當定值電阻維 30Ω,滑動變阻器阻值最大時,控制電壓值最小

I= ………………1′

4.5V
= =0.1A ………………1′
30Ω+15Ω
I 定= I=0.1A
U 定=I 定 R 定 ………………1′
=0.1A×30Ω=3V ………………1′
∴定值電阻兩端的控制電壓最小值為 3V.
注:計算題用其他方法解題的可以酌情給分。
{#{QQABSYwAogAAQAIAABgCQQl6CgKQkAEAAIoGxBAAoAABwBFABAA=}#}化學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選擇題(共10分)
注意: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請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的相應序號涂黑。
1. 下列過程中涉及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A. 積雪融化 B. 糧食釀酒 C. 干冰升華 D. 氧氣液化
【答案】B
2. 空氣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A. 二氧化碳 B. 氫氣 C. 氮氣 D. 氧氣
【答案】C
3. 下列物質中,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A. 氨氣 B. 氯化鈉 C. 金剛石 D. 水
【答案】C
4. 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是
A. 紅磷 B. 硫 C. 木炭 D. 鐵絲
【答案】B
5. 實驗操作應嚴謹規范。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讀取液體體積 B. 檢查裝置氣密性
C. 連接儀器 D. 熄滅酒精燈
【答案】B
6. 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 電器著火,用水滅火 B. 低碳生活,綠色出行
C. 植樹造林,防沙降塵 D.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答案】A
7. 下列涉及化學學科觀點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微粒觀:一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B. 元素觀: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C. 分類觀:空氣和礦泉水都屬于混合物
D. 守恒觀:化學反應前后各原子數目保持不變
【答案】B
8. 如圖是O2與其他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表示物質之間可發生轉化,部分物質已省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轉化①: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未發生改變
B. 轉化②:加入MnO2會使產生O2的質量增加
C. 轉化③:只有通過氫氣的燃燒才能實現
D. 轉化④:若該反應是分解反應,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答案】D
9.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先”與“后”的順序,錯誤的是
A. 組裝儀器時,一般遵循的原則是從左到右,先下后上
B. 用滴管吸取液體時,先在空氣中擠壓膠帽排出空氣,后伸入液體中吸取液體
C. 實驗室制取氣體時,應先裝入藥品,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 加熱試管中的固體時,應先使試管底部均勻受熱,后固定在藥品部位加熱
【答案】C
10. 將看不見的變化轉換成看得見的變化是化學中研究物質的常用方法。如在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酸性物質的實驗中,其實驗過程如圖所示:
該實驗驗證了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酸性物質;在驗證的過程中,與下列證據無關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物質都是酸性物質,如醋酸、鹽酸等
B. 在通常狀況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C. 水不能使石蕊變紅,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石蕊變紅
D. 水和二氧化碳接觸后能使石蕊變紅,說明有酸性物質生成
【答案】B
非選擇題(共40分)
注意:請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作答。
11. 用化學用語回答問題:
(1)鋁元素_______。
(2)兩個硫原子_______。
(3)3個氫分子_______。
【答案】 Al 2S 3H2
12. 氟及其化合物常運用于原子彈制造、航天工業等領域。圖1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氟元素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
(2)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
(3)圖2為氟分子微觀模型圖,請寫出氟氣的化學式_______。
【答案】 9 19.00 F2
13. 尿素是一種常用的化肥。請閱讀標簽并回答下列問題:
(1)尿素由_______種元素組成。(填數字)
(2)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
(3)從標簽上看,尿素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
【答案】 4 3:4 易溶于水
14.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請回答下列有關水的問題:
(1)愛水:為了人類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愛護水資源,一方面要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體污染。
(2)凈水:自來水廠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3)探水:電解水實驗可以證明水的組成,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4)用水:水在化學實驗中有多種用途,圖中瓶底放水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
【答案】(1)節約用水 (2)吸附 (3) (4)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15. 為探究分子運動現象,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
(1)圖1是按課本進行的實驗,一段時間后,A燒杯中的溶液由無色變為_______色;通過該實驗現象可驗證哪種分子在不斷運動 _______。
(2)圖2與圖1相比,圖2優點是_______(寫一條即可)。
【答案】(1). ①. 紅 ②. 氨氣分子
(2). 環保、節約藥品(合理即可)
16. 化學與生活、生產息息相關,請回答以下問題:
(1)全脂高鈣奶粉中的“鈣”是指_______(選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84”消毒液可用于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
【答案】(1)元素 (2)+1
17. 從多角度認識化學反應,有助于形成系統思維。如圖是甲烷燃燒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變化角度
從微觀角度分析,反應后有_______(填數字)種分子生成,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從宏觀角度分析,該反應產生了新物質,為證明甲烷燃燒有二氧化碳生成,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點燃從導管導出的純凈的甲烷氣體,_______。
(2)能量變化角度
甲烷燃燒實現了從_______到熱能和光能的轉化。
(3)定量分析角度
請根據如圖信息,計算參加反應的和的質量之比是_______。
【答案】(1) ①. 2 ②. ③. 在火焰上方罩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2)化學能 (3)1:4
18.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并驗證氣體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請回答有關問題。
(1)玻璃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
(2)實驗室若用裝置B制取氣體,向長頸漏斗中加液體時液面高度至少應該在_______處。(填字母)
(3)某興趣小組的同學連接B、F裝置進行實驗。若實驗過程中F裝置中蠟燭燃燒更劇烈,則裝置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的裝置組合是_______(填字母)。
【答案】(1)試管 (2)a
(3) (4)AC
19. 某小組以“探究燃燒的奧秘”為主題開展了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了解燃燒
(1)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請寫出木炭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任務二】探究燃燒
【查閱資料】①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
②磷燃燒產生的白煙會刺激人的呼吸道。
同學們,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2)圖1中a處的白磷燃燒,b處的紅磷不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
(3)通過對比圖1中_______(填字母)處的現象,可得出燃燒需要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任務三】再識燃燒
實驗1: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見圖2),發現鎂條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熱,產生一種白色粉末和一種黑色粉末。
(4)查閱資料,同學們了解到鎂條在二氧化碳中燃燒后產生的白色粉末是氧化鎂,則產生的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
(5)通過該實驗,同學們對燃燒有了新的認識,燃燒是否一定需要氧氣 _______
實驗2:同學們設計了圖3裝置來進行實驗。在裝置氣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利用高能激光筆(照射時的光可產生高溫)持續照射燃燒匙上足量的木炭,使其燃燒,同時利用傳感器對該密閉體系中木炭燃燒到熄滅過程中氧氣的濃度變化進行了記錄(見圖4):
(6)結合圖3、圖4分析:可燃物在溫度達到著火點且與氧氣接觸時,_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會產生燃燒。
(7)已知甲烷、乙醇、木炭等含碳元素的物質在濃度較低的氧氣中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氣體。請思考足量的木炭在充滿氧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待其熄滅后,瓶內含有的氣體有_______。
【任務四】防控燃燒
(8)在加油站、油庫、煤礦礦井內,需要張貼的圖標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
A. B. C. D.
【答案】(1) (2) 溫度達到著火點 (3) a、c (4) 碳元素 (5)否
(6)一定 (7)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8) D
20. 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中和”可采取如下措施:
(1)“碳”減排: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為了減緩_______(填字母)。
A. 溫室效應加劇 B. 白色污染 C. 空氣污染
(2)“碳”捕捉:實際生產中常采用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來“捕捉”二氧化碳,其原理如下:CO2+2NaOH=Na2CO3+X,其中X的化學式為_______。
(3)“碳”利用:本次杭州亞運會的主火炬所用燃料是首次采用廢碳再生的甲醇(CH OH),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的原理是:CO2+3H2CH3OH+H2O。若要制得64t甲醇,請計算理論上需要多少噸二氧化碳 _______(計算過程及結果請在答題卡上補充完整)
【答案】(1) A (2)H2O
(3)解:設理論上需要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x=88t
答:理論上需要88t二氧化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江| 湖口县| 丹棱县| 大荔县| 名山县| 鄄城县| 绥滨县| 东乌| 新乡市| 磐石市| 清远市| 托克逊县| 阳谷县| 孟津县| 光山县| 横峰县| 清丰县| 天长市| 洪洞县| 龙陵县| 沾化县| 博客| 什邡市| 兴化市| 新乐市| 祁东县| 武邑县| 电白县| 岳普湖县| 龙海市| 璧山县| 盈江县| 赤城县| 大名县| 万全县| 高雄县| 始兴县| 慈溪市| 临夏市| 安远县| 榆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