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三節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課時你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起著怎么樣的作用嗎?1.能說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的途徑和意義2.能說出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對自然環境的影響1.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右圖是1958-2011年間美國夏威夷冒納羅亞山頂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夏季冬季一、二氧化碳的循環同一年度內,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冬季高于夏季,而 且這種變化規律每年都在發生,這主要是因為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弱,生活取暖燃燒化石燃料,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緣故。長時間的連續觀測表明: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1)產生CO2的主要途徑(2)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徑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森林砍伐植物的光合作用水體溶解土壤釋放3.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就不會發生,綠色植物就不會存在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地表生物將遭受強烈紫外線的傷害,甚至地球也可能會變成冰球。隨著人類對化石燃料的大量開發利用,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的影響化石燃料的燃燒產生大量的CO2能吸收CO2的森林不斷減少空氣中CO2含量上升溫室效應加劇,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影響觀點一:地球演化過程中的另一個“冰期”即將到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導致的全球變暖對延緩“冰期”的到來具有積極作用。觀點二:一些科學家認為目前沒有任何確切證據說明CO2含量的增加與天氣的變化有直接的關系。觀點三:小貼士·冰期“冰河時期”(其時間跨度是幾千萬年甚至2、3億年),是一段持續的全球低溫、大陸冰蓋大幅度向赤道延伸的時期。在中國大陸學術界冰期稱冰河時期也稱之為“大冰期”。相鄰的冰河時期之間的地球氣候比較溫暖的時間段,稱之為“大間冰期”。冰期內部的冷暖交替的時段,分別稱為冰段與間冰段。時間尺度是數萬年。冰期時期最重要的標志是全球性大幅度氣溫變冷,在中、高緯(包括極地)及高山區廣泛形成大面積的冰蓋和山岳冰川。由于水分由海洋向冰蓋區轉移,大陸冰蓋不斷擴大增厚,引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所以,冰期盛行時的氣候表現為干冷。冰蓋的存在和海陸形勢變化,氣候帶也相應移動,大氣環流和洋流都發生變化,這均直接影響動植物生長、演化和分布。綜上,二氧化碳本身不是有害的物質,相反,它是地球碳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綠色植物賴以生存的養料,也就是整個生物圈的養料。因此,我們不要對二氧化碳和溫室效應談虎色變,要正確地去看待、去應對。4.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①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使用;②開發利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氫能等清潔能源;③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④倡導“低碳”生活。1.下列有關碳循環的說法錯誤的是( )A.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釋放O2B.動、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釋放CO2C.用石灰水吸收空氣中過量的CO2,以解決溫室效應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廣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C2.在地球大氣中,因CO2含量的增加引起“溫室效應”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 )A.含碳燃料的燃燒 B.石灰石的分解C.植物的光合作用 D.人口增長呼出的CO2A3.“低碳”是一種生活理念,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大量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D.盡量乘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出行B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產生和消耗途徑二氧化碳的循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