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秋季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A A C A C D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D B D C B二、綜合題。(每空1分,共30分)16. (6分)(1) 自西向東 ④ 晝短夜長(2)夏至 北回歸線(北緯23.5°或23.5°N) 極晝17. (6分)(1)交通(2)注記 比列尺(3)西北 南(4)240米18. (6分)(1)山脊 鞍部(2)65(3)自北向南(4)小(緩或平緩) 甲地比乙地等高線稀疏19. (6分)(1)北(2)太平洋(3)亞歐大陸 蘇伊士運河(4) C G20. (6分)(1)大陸漂移 碰撞擠壓(2)太平洋板塊(3)擴張 喜馬拉雅(4)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2023年秋季期七年級段考生物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21 22 23 24 25 26 27 28D C B D A B B D29 30 31 32 33 34 35C C A C B A D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30分。)36.(1)①和③ (2)轉換器和遮光器 (3)壓壞玻片標本(4) ⑦細準焦螺旋 轉換器 (5) 物鏡37.(1)1 (2)沒有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展開 (3)氣泡(4)向左下方移動玻片,使觀察對象位于視野中央 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5)透明38.(1)乙 (2) ④ 細胞質 ⑤ (3)細胞壁 (4)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39.(1) 細胞分裂 染色體(遺傳物質) (2)細胞分化(3)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系統 (4) 根、莖、葉40.(1) 作對照 減少偶然性 (2)大蒜提取液(3)控制單一變量/確保變量唯一/排除無關變量 (4)大蒜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5)大蒜可作為一種綠色、天然的食品保鮮劑,用于保鮮食品(答案合理即可)2023 年秋季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生物學(滿分: 120分, 考試時間: 120 分鐘)注意事項: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 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 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地理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 小題, 每小題2分, 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 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圖1為手機微信的啟動畫面。這顆“藍色彈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宇航員拍攝的照片。據此完成下面1~3題。1. 這顆“藍色彈珠”實際上是一個A. 圓柱體 B. 正球體C. 圓錐體 D. 不規則的球體2. 人類得以目睹這顆“藍色彈珠”的全貌,得益于A. 遙感技術 B. 人造衛星的發射和使用C. 天文觀測技術 D. 造船和遠洋航行技術3. 這顆“藍色彈珠”A. 平均半徑大約 6371千米B. 周長約 400萬千米C. 表面積約 8萬億平方千米D. 有一根巨大的地軸讀“某區域經緯網圖(圖2)”,完成4~5題。4. 圖中四地,所在緯線長度最短的是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5. 圖中地方時相同的兩地是A. 甲和丁 B. 甲和丙 C. 甲和乙 D. 乙和丙2023 年秋季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生物學試卷第1頁 共 6頁到英國旅游的小明帶著可愛小熊參觀了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他給小熊拍了一張紀念照:小熊面向南方,站在本初子午線標志線的一旁。讀圖3完成6~7題。6. 關于本初子午線的說法,正確的是A. 是 0°經線B. 是 180°經線C. 是 20°W 經線D. 是 160°E 經線7. 照片中小熊所站位置的描述,錯誤的是A. 0°經線的東面B. 東經度的位置上C. 西經度的位置上D. 東半球的位置上2023年9月17日, 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市舉行。 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據此,完成8~9題。8. 來參加博覽會的國際友人想參觀南寧市的旅游景點,應該選擇A. 南寧政區圖 B. 南寧地形圖 C. 南寧氣候圖 D. 南寧交通旅游圖9. 圖幅大小相同的南寧政區圖和廣西政區圖,南寧政區圖比廣西政區圖A. 比例尺更小 B. 內容更詳細 C. 范圍更大 D. 內容更簡略2022年12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搭載三名航天員,安全返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著陸場,最強“出差團”回家了。讀圖4完成10~11題。10.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經緯度位置是A. (40° N, 100° E) B. (40°N, 100°W)C. (40° S, 100° E) D. (40° S, 100°W)11. “出差團”從天宮空間站看到的事物不正確的是A. 地球表面蔚藍色的海洋 B. 地球作為太陽系的行星圍繞太陽公轉C.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D. 地球表面布滿經緯線2023 年秋季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生物學試卷 第 2 頁 共 6頁圖5為我國東南丘陵某地等高線圖。讀圖,完成12~13 題。12. 該地位于A. 北寒帶 B. 北溫帶 C. 熱帶 D. 南溫帶13. 圖中的耕地分布在A. 高原地區 B. 丘陵地區 C. 山地地區 D. 平原地區當地時間2020年4月6日02時37分,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附近馬魯古海北部(北緯1.41度, 東經126.5度)發生5.7級地震, 造成50多人死亡。完成14~15題。14. 該國處于A. 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B. 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C. 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D. 非洲板塊、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15. 該地震發生時,島上居民首要注意防范的次生災害是A. 火山爆發 B. 海嘯 C. 山洪 D. 旱災2023年秋季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生物學試卷 第 3 頁 共 6頁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 小題,除特別標注外,每空 1分,共30分。 )16. 讀甲、乙兩幅圖(圖7),回答下列問題。 (6分)(1)讀圖甲,地球公轉的方向是 。元旦節這 天,地球運行至圖中 段,此時我國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2)圖乙所示時刻,北半球正處于 (填節氣),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 (填“極晝、極夜”)現象。17.某市某地理實踐小組的同學計劃從學校步行去新華書店為班級購買地球儀。為方便出行,他們決定用所學地圖知識繪制簡易地圖(如圖8所示),并設計了如下步驟。請幫助他們完成計劃。 (6分)(1)步驟一:收集資料。對本次繪圖最有參考價值的地圖可以選擇該城市 地圖(填交通或人口分布)。(2)步驟二:繪制地圖,為了便于閱讀地圖,同學們繪制時,根據地圖的基本要素在地圖上標注了方向、 和圖例、 。(3)步驟三: 閱讀地圖。新華書店大致位于學校的 方向,學校大門朝 方向。(4)步驟四:測算距離。經測量 AB之間的圖上距離為1.2厘米,則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為 米。2023 年秋季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生物學試卷 第 4 頁 共 6頁18. 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9) (單位:米), 回答下列問題。 (6分)(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表示的部位名稱:AB 線是 ,丙處是(2)圖中大青山頂峰與甲地的相對高度是 米。(3) 小清河的流向大致是 。(4)圖中甲地坡度比乙地 (大或小),判斷依據是 。19. 讀世界大洲、大洋分布示意圖(圖10), 回答下列問題。 (6分)(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陸地主要集中在 (填“南”或“北”)半球。(2) 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洋是 。 (填名稱)(3)A大洲與B大洲所在的大陸是 個整體,合稱為 ;A 大洲與C大洲的分界是 。(4)既被北回歸線穿過,又被南回歸線穿過的大洲是 ,緯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填字母)2023 年秋季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生物學試卷 第 5 頁 共 6頁20. 某班同學在學習板塊的運動時,用書本做演示實驗。根據演示實驗及世界板塊分布示意圖(圖11), 回答下列問題。 (6分)(1)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 學說的基礎上形成的。甲圖實驗反映了板塊 (填碰撞擠壓或張裂拉伸)運動。(2)讀乙圖,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幾乎全是海洋的是 (填板塊名稱)。(3)圖中①處海域在不斷 (填擴張或縮小),②處表示的是 山脈。(4)③處多火山地震,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原因 。2023 年秋季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地理、生物學試卷 第 6 頁 共 6頁2023年秋季期七年級段考生物試題(考試時間60分鐘, 賦分 60 分)注意:答案一律填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三、單項選擇題(本題共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多選、錯選或未選均不得分。)21. 近日,“地球微生物水熊蟲可能定居月球”的報道引發了人們的高度關注。下列選項中不能作為判斷水熊蟲屬于生物的標準是( )A. 能否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B. 能否生長和繁殖C. 能否進行新陳代謝 D. 能否運動22. 下列描述的現象中,體現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 秋天到了,樹木紛紛落葉 B. 冬天來了,青蛙鉆進泥土里冬眠C. 平天山森林公園里,空氣特別清新 D. 沙漠里面的植物,根系一般都比較發達23.“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說明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A. 生物適應環境 B. 生物影響環境C. 環境影響生物 D. 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24. 有關科學家與相應的研究成果,搭配正確的一項是( )A. 拉馬克——創立了生物命名法 B. 林奈——發現了血液循環C. 哈維——發現了 DNA 分子雙螺旋結構 D. 達爾文——創立了生物進化論25. 小明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pd”字,請問透明紙上是A. pd B. dp C. qd D. bq26. 下圖是該同學在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兩個需轉動粗準焦螺旋的操作。操作①、②中鏡筒的升降分別是( )A. 上升、下降 B. 下降、上升C. 上升、上升 D. 下降、下降27. 已知四臺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的倍數如下,在觀察表皮細胞時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多的顯微鏡是( )A. 10×、 40× B. 5×、 10×C. 15×、 10× D. 20×、 35×28. 松樹的種子能長成參天大樹,與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有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B. 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C. 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 D. 細胞分裂后遺傳物質數目加倍2023 年秋季期七年級段考生物試題 第1頁 共4頁29. 下列為“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提供依據的論述中, 錯誤的是( )A. 一些生物由單細胞構成,一些生物由多細胞構成B.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C. 細胞中不同的結構功能各不相同,它們各自獨立完成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D. 細胞的生活是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一30. 下圖是美西螈核移植實驗圖,請據圖分析,最后產生的新個體的膚色為( )A. 黑色 B. 黑白相間C. 白色 D. 不黑不白31. 生物體的生長、發育和繁殖都離不開細胞分裂。關于植物細胞分裂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新細胞與原細胞的遺傳物質相同B. 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C. 細胞膜從細胞的中部向內凹陷,分裂為兩個細胞D. 在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32.“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植物體結構層次中,桃樹的花屬于( )層次。A. 細胞 B. 組織 C. 器官 D. 系統33. 下列概念圖框架能準確反應人體各結構層次之間關系的是( )34. 我們在吃甘蔗時,首先要把甘蔗堅韌的皮削去,咀嚼甘蔗時會有很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則被吐掉。這描述了甘蔗的哪些組織( )A. 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B. 保護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C. 輸導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 D. 上皮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35. 下列關于人體常識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人體有四大組織,八大系統,皮膚是人體最大的組織B. 腦、脊髓、心臟、肺、血液等都是人體比較重要的器官C. 人體有保護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等幾種組織D. 人的體腔由膈分為胸腔和腹腔,位于胸腔內的器官是心臟和肺2023 年秋季期七年級段考生物試題 第2頁 共4頁四、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30分。)36.(6分)某班的生物課堂上,同學們準備了許多的材料要放到顯微鏡(如圖)下觀察,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除說明外[ ]填序號,橫線上填名稱):(1)第 1 組的同學要將頭發絲放在放大200 倍的顯微鏡下觀察,顯微鏡的結構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結構是 (填序號)。(2)第2組的同學在對光時,無論怎么調整反光鏡都看不到明亮的視野,你建議他們調整一下 。(3)第3 組的同學觀察老師提供的葉片永久切片,當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物鏡,避免 。(4)第 5組的同學在觀察老師提供的葉片永久切片時,發現不夠清晰,他們應轉動[ ] 可使物像變清晰。若想使觀察到的細胞體積變大,則應轉動 換成高倍鏡。(5)第6組同學發現視野中有污點,轉動目鏡和移動玻片污點都不動,污點最可能在 上。37.(6分)下圖是制作并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及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三個視野。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你的經驗判斷,圖 所示視野是觀察到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2)產生圖1 所示現象的原因是在制作臨 時裝片時 :(3)圖2所示視野為操作失誤而產生的(4)圖3所示視野是在圖2所示視野的基礎上通過操作顯微鏡獲得的。由圖2→圖3的操作要點是:① ;② ;③調節遮光器換用大光圈,使視野明亮柔和; ④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5)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物體時,被觀察的材料一定要 ,所以我們觀察黑藻葉應撕取一小片幼嫩的小葉制成臨時裝片進行觀察。38.(6分)右圖是觀察了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和菠菜葉肉細胞后,繪制的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圖應該是圖中的 。(填“甲”或“乙”)2023 年秋季期七年級段考生物試題 第3頁 共4頁(2)細胞結構中, (填圖中序號)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圖中結構⑥ 的流動能促進細胞內外物質交換,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在 (填圖中序號)中含有大量細胞液。(3)甲細胞中有支持和保護作用的結構是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相比,兩者都具有的三個基本結構是 。39. (6分)如圖所示植物個體發育不同時期結構層次。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細胞從圖甲到圖乙的[a]過程叫做 ,此過程中,細胞內最重要的變化是進行了 的復制,后平均分配到兩 個子細胞中, 從而確保了親、子代細胞內所含的遺傳物質相同。(2)從圖乙到圖丙的[b]過程叫做 。在此過程中,細胞的形態和功能產生了差異。(3)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微觀到宏觀): ,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水稻的結構層次中沒有 。(4)組成番茄植株的營養器官有 。40.(6分)科學研究表明,大蒜中有含硫化合物,能夠抑制和殺滅多種球菌、桿菌、真菌以及病毒。大蒜真的具有殺菌作用嗎 有同學做了以下探究實驗:第一步:選同一品種、大小相近的新鮮成熟油桃60個, 隨機分成甲、 乙兩組,每組30個,分別放入兩個相同的水槽中。第二步:甲水槽中加入3升蒸餾水,乙水槽中加入3升大蒜提取液。第三步:將油桃浸泡20分鐘后撈出,瀝去水分,分別裝入保鮮袋,封口,常溫放置。第四步:每天定時進行觀察,并統計腐爛的油桃數量。第 10天時, 甲組油桃腐爛數為12個, 乙組油桃腐爛數為6個。請分析以上實驗,回答問題:(1)實驗中,設置甲組是為了 。每組都選30個油桃而不是1個油桃做實驗的目的是 。(2)本探究實驗的變量是 。(3)甲、 乙兩組油桃的品種、大小、數量、成熟狀況及放置環境等條件均相同,其目的是 。(4)請你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5)實驗結論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啟示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年秋季期七年級段考生物部分參考答案.docx 2023年秋季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七年級綜合.docx 2023年秋季期段考七年級地理科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